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必修一地理「各章节必考+各单元经典常考易错」考点熬夜整理发布)
1、地球的宇宙环境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结构层次(略)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
1、地球的宇宙环境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结构层次(略)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更多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的这个问题,以及大家所关心的必修一地理「各章节必考+各单元经典常考易错」考点熬夜整理发布的内容,欢迎大家继续分享关注常识网。




以上就是关于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必修一地理「各章节必考+各单元经典常考易错」考点熬夜整理发布)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河谷的演变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1、地球的宇宙环境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结构层次(略)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的温度。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晨线和昏线的判读。(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东早西迟。(3)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判读)4、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约为23.5o。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缩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大,热带、寒带缩小。(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5、光照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决定(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4)判断昼夜长短: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5)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某纬度正午太阳高度=900-该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纬距)。6、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1)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可划分为六大基本板块(名称与分布)。(2)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3)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块碰撞挤压,常形成海沟和造山带,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或海沟-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拓展阅读
必修一地理「各章节必考+各单元经典常考易错」考点熬夜整理发布
今天是2020年2月13日北京时间16:22分,坐标:河北省衡水中学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产生,假期也随之延长,从大年初二开始加班熬夜整理【必修一】【地理】,感觉上学期同学们对于【必修一地理】不是很在乎,感觉一门副科,临近考试背一下就可以了,如果有这种想法的同学们,那就大错特错了,地理在高二、高三中,文科类比较难的一门学科,必修一得过且过的态度,之后的知识点真的不用考虑,肯定学不会,一点不夸张,知识点都是连贯性、一连串的。
从大年初二开始整理,一直持续到2月3号,才把这套各章节、各单元、各小节【必考】【常考】【必错】【易错】【常错】【各单元经典常错考点】【各小节易错考点】,花费了8天时间终于可以留给同学们了。
由于【各单元必考考点】+【各单元经典易错考点】较多,共54页,只能上传部分。
想要获取电子文档,步骤如下:
1、【关注我+转发此条内容】
2、点击我的头像,私信我【必修一地理+易错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