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科普知识

明朝武官官职大小要有品级(明朝时期,“正一品”的官职到底有几个?)

明朝武官官职品位:正一品: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从一品: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将军、都统、提督。正二品: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副都统、总兵...

明朝武官官职品位:正一品: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从一品: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将军、都统、提督。正二品:左右...更多明朝武官官职大小要有品级的这个问题,以及大家所关心的明朝时期,“正一品”的官职到底有几个?的内容,欢迎大家继续分享关注常识网。

明朝武官官职大小要有品级

明朝武官官职品位:正一品: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从一品: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将军、都统、提督。正二品: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副都统、总兵。从二品:散秩大臣、副将。正三品: 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从三品: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游击、五旗参领、协领。正四品: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佐领、都司、指挥佥事。从四品: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正五品:三等侍卫、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从五品:四等侍卫、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正六品:兰翎侍卫、副招讨使、长官使、长官、百户。从六品: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正七品:城门史、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从七品:七品典仪。正八品:外委千总。从八品: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正九品:各营兰翎长。从九品: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三国演义中的官职大小是怎样分的依据官职的职能和品级区分大小,以军功或考试来授予官职,官职名称分别如下:1、四大将军,四军将军,四征将军,四镇将军,四安将军,四平将军,杂号将军等;2、军司马,牙门将军,裨将军,偏将军,都尉,校尉等;3、禁卫军中领军,中护军,都督,司法安全军,中郎将等;4、司法安全,八大中郎将,虎贲中郎将,军事中郎将,中垒中郎将,典农中郎将等;5、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郎,侍郎,侍中,宗正等。古代官职大小怎么排啊1、中央具体官职:令尹、尹、左徒、上大夫、大夫、士大夫、太史、长史、侍郎、侍中、郎中、丞相、太师、太傅、少保、尚书、学士、上卿、参知政事、枢密使、军机大臣、军机章京、冏卿、2、监察机构:御史、校尉、刺史。3、地方官职:节度使、经略使、太守、 都督、巡抚、从事、知府、通判、县令、里正、 里胥。4、武官:太尉、司马、 大将军、参军、都尉、抚军、教头、提辖。

明朝武官官职大小要有品级拓展阅读

明朝武官官职大小要有品级(明朝时期,“正一品”的官职到底有几个?)

明朝时期,“正一品”的官职到底有几个?

正一品,中国古代历史上官品等级的最高级别。古代官职分为九品,由正一品到从九品,共计十八级。在古代历史上,正三品分正三品堂上和正三品堂下。正一品至正三品堂上,称为堂上官。正三品堂下到正七品,称为堂下官或参上官。正七品以下为参下官。就明朝时期,正一品的官职可谓屈指可数。比如明朝时期的六部尚书,只是正二品的官职。执掌锦衣卫的锦衣卫指挥使,则只是正三品的官职。那么,问题来了,明朝时期,“正一品”的官职到底有几个?

明朝武官官职大小要有品级(明朝时期,“正一品”的官职到底有几个?)

第一类:左、右宗正,左、右宗人

在明朝时期,左、右宗正之争皇室亲属的相关事务;左、右宗人分掌皇族属籍、纂修玉牒之事。由此,对于左、右宗正,左、右宗人来说,虽然官职品级为正一品,但是,其权限范围比较小,也即和大部分人都没有关系。因此,在历史上,左、右宗正,左、右宗人的存在感,自然也相对较弱了。

第二类:三公(太师,太傅,太保)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三公基本上都是正一品的官职。不过,不同时期,三公的职务可能有所不同,比如秦朝建立后,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还有的朝代,三公是太师、太傅、太尉。不过,自三国之后,三公虽然地位尊贵,却成为了虚职。对于明朝来说,张居正是唯一生前被授予太傅、太师的文官。也即对于明朝的文臣武将,大部分很难在生前被授予太傅、太师、太保这样的正一品官职。

明朝武官官职大小要有品级(明朝时期,“正一品”的官职到底有几个?)

比如明孝宗弘治二年(1489年),采纳了给事中孙需的意见,追赠于谦为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对于于谦来说,生前只是被授予太子少保,而不是太保,前者是从一品的官职,后者才是正一品。这说明在明朝时期,文臣武将很难在生前获得正一品的官职。

第三类:左、右都督

明朝初期,朱元璋改枢密院为大都督府,设大都督,节制天下兵马。此时的大都督,可以类比三国时期的大将军。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诛胡惟庸,为防止兵权过分集中,改大都督府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各设左﹑右都督一员。对于左、右都督来说,依然是正一品的官职。在名义上,各都督府通过都司统领天下兵马。但是,在明朝中期之后,左右都督逐渐成为虚职,领兵之官须加总兵﹑副总兵等衔,这才有实际的统兵权力。当然,相对于前两类正一品官职,左、右都督已经是明朝比较有实权的正一品官职。

明朝武官官职大小要有品级(明朝时期,“正一品”的官职到底有几个?)

第四类:初授特进荣禄大夫,升授特进光禄大夫(文武散阶

对于特进荣禄大夫、特进光禄大夫,通常是加官,也即不是拥有实权的官职。虽然官职品级为正一品,但是,如果不担任其他官职,自然就没有什么实权了。明朝嘉靖皇帝在位时,夏言因大礼议而受宠,升至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累加少师、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其后被擢为首辅。

由此,对于夏言来说,实权主要是通过内阁首辅来执掌了,至于加赠特进光禄大夫,只是为了将其官职品级提升到正一品。不然,夏言的礼部尚书,只是正二品的官职。再比如正统十一年(1446年),杨溥去世,年七十五。杨溥获赠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号“文定”。这里的特进光禄大夫,也是正一品官职。

明朝武官官职大小要有品级(明朝时期,“正一品”的官职到底有几个?)

第五类:左右柱国

早在战国时期,楚国的最高武官就是上柱国。到了明朝时期,以左右柱国作为最高品级的武官,通常是由武将勋贵来担任的。不过,相对于正一品的左右柱国,柱国则是从一品的官职。比如隆庆六年(1572年)正月,以高拱为柱国,这里面的柱国就是从一品的官职。与此相对应的是,正统九年(1444年),杨士奇去世,年八十。获赠左柱国、太师,谥号“文贞”。这里面的左柱国,自然就是正一品的官职了。而且,同为三杨之一的杨溥,确实后也被追赠为左柱国。这说明在明朝时期,一些重要的文臣在去世后,也可能会被追赠为柱国或者左右柱国。

明朝武官官职大小要有品级(明朝时期,“正一品”的官职到底有几个?)

最后,在明朝时期,正一品的官职,主要就是以上五大类。对于这些正一品的官职来说,要么生前很难被授予,比如于谦等大臣,生前都没有被授予三公等正一品官职,当然,张居正是一个例外。至于左、右宗正,左、右宗人等正一品官职,往往都是负责皇室内部事务的官职,普通的文臣武将几乎难以担任。因此,在明朝时期,正一品的官职自然是屈指可数的。此外,在明朝初期,中书省右左丞相一度是正一品官职。但是,众所周知,在朱元璋诛胡惟庸之后,丞相一职就被正式废除了。


以上就是关于明朝武官官职大小要有品级(明朝时期,“正一品”的官职到底有几个?)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