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生活常识

中国城市竞争新趋势(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2019)

6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院创新工程重大成果《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7次报告》发布,其中,主要记录了2019年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在报告中指出,未来,中国城...

6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院创新工程重大成果《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7次报告》发布,其中,主要记录了2019年的中国城市...更多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2019的这个问题,以及大家所关心的中国城市竞争新趋势的内容,我们小编一一为大家详细解答,欢迎浏览。

中国城市竞争新趋势(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2019)

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2019

6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院创新工程重大成果《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7次报告》发布,其中,主要记录了2019年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

在报告中指出,未来,中国城镇化率将持续增长,预计到2035年,中国城镇化比例将达到70%以上,更多的人口将从个体迁移转向家庭迁移。未来将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格局,空间扩散的城市形态正带动更大的区域走向繁荣。

在此报告中,包括了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宜居竞争力指数、可持续竞争力指数、宜商竞争力指数,对2018年中国两岸4地293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和288个城市的宜居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宜商竞争力的研究。

报告显示,2018年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10强依次是:深圳、香港、上海、广州、北京、苏州、南京、武汉、台北、东莞。

2018年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指数10强依次是:香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南京、澳门、成都、苏州。

2018年城市宜居竞争力指数10强依次是:香港、无锡、杭州、南通、广州、南京、澳门、深圳、宁波和镇江。

2018年城市宜商竞争力指数10强依次是:香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杭州、天津、重庆和青岛。

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深圳、香港和上海蝉联前三

中国城市竞争新趋势

根据《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7次报告》显示,前20强绝大多数位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以及港澳台地区,且多处于都市圈内,其中,深圳、香港和上海蝉联前三,长三角都市连绵区、珠三角都市连绵区分别占据二十强中的6席和4席,以下是中国城市竞争新趋势介绍。

从南北向看,2018年城市经济竞争力排名前十、前二十、前三十名的城市中,分别有9个、18个、25个城市位于南方,北方城市数量严重不足。

与2017年相比,2018年北方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平均下降了6.2位,其中天津、唐山、沈阳、大连排名下降幅度较大,尤其是沈阳与大连,分别下降了20位和36位;南方城市则平均上升了5.4位,其中东莞、无锡上升3位,成都、厦门、武汉、南京、常州、苏州、杭州、温州等城市上升2位。南北分化加剧,中国城市经济竞争力格局“南强北弱”态势进一步固化。

从东西向看,2018年具有强竞争力优势的城市多位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不断崛起,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整体缓慢提升,推动中国经济空间的“东中一体”趋势进一步凸显。

中国城市竞争指数

《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7次报告》是6月份对于2018年中国城市竞争力的研究,以下是中国城市竞争指数的相关介绍。

根据报告显示,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前3名没有变化

2018年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十强依次是:深圳、香港、上海、广州、北京、苏州、南京、武汉、台北、东莞。

从10强城市的区域分布来看,整体分布格局与2017年基本一致,中部仍然只有武汉维持在10强城市中,此外,其它十强城市多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港澳台地区,且绝大多数城市位于都市圈内,其中长三角都市连绵区、珠三角都市连绵区各占据十强中的3席,其经济竞争力整体领先优势突出。

从总体变化来看,东莞、无锡上升3位,沈阳、大连大幅下跌,分别下降了20位和36位,并且南北分化加剧、中西部崛起、东北持续衰落。


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2019拓展阅读

中国城市竞争新趋势(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2019)

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武汉排名前十

11月22日,在2022中国会展城市产业合作峰会上,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发布,武汉排名前十。

此次峰会发布了《2021年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及研究成果。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以综合考察城市会展业宏观支撑环境竞争力、产业发展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会展基础设施竞争力、会展人才竞争力以及城市会展综合服务竞争力为导向,全面反映我国城市会展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包含显示性指标与分析性指标两大类6项一级指标。

中国城市竞争新趋势(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2019)

2022年世界大健康博览会现场,“沉浸式”远程超声体验。长江日报记者张越 摄(资料图片)

《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前十位的城市有上海、北京、广州、成都、深圳、杭州、重庆、长沙、南京、武汉。

近年来,武汉市会展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连续多年获评中国会展名城“金海豚”奖和“中国会展最具办展幸福感城市”大奖;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中国国际工业设计博览会、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等一批本土展会,逐渐成长为大型品牌展会;会展市场主体不断成长壮大,年营业收入过亿元会展企业5家,全市品牌展会总量超过10个。

中国城市竞争新趋势(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2019)

2022年中国国际工业设计博览会现场。长江日报记者史伟 摄(资料图片)

根据《武汉市文化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武汉要打造中部地区会展产业新高地。支持健博会、机博会、光博会、桥博会等品牌展会做大做强。办好华中图书交易会、长江非遗大展等文化展会,提升会展策划、宣传、营销等环节文化内涵和创意设计水平。办好中国(武汉)文化和旅游博览会、武汉美术双年展。培育会展龙头企业,完善会展业相关策划、广告、设计、翻译、旅游、经纪等支撑服务体系,拓展上下游产业链。支持本市文化企业以市场化运作方式举办和承办文化会展活动,吸引国内外知名重大会展落户武汉。重点支持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车谷体育文化交流中心等会展场馆策划、引进和举办国际国内知名展会。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出品 编辑整合:符樱 资料来源:封面新闻、武汉市人民政府网站、武汉市商务局、长江日报等)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城市竞争新趋势(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2019)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