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动态

摊破浣溪沙李璟(『古诗词欣赏』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璟)

大关于摊破浣溪沙李璟,浣溪沙李璟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小源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赏析】这首词刻画了了一个面对秋景触景生情思念丈...

大关于摊破浣溪沙李璟,浣溪沙李璟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小源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赏析】...更多摊破浣溪沙李璟的这个问题,以及大家所关心的『古诗词欣赏』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璟的内容,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们提供的精彩分享。

一分钟了解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摊破浣溪沙李璟

大关于摊破浣溪沙李璟,浣溪沙李璟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小源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赏析】这首词刻画了了一个面对秋景触景生情思念丈夫的妇女的艺术形象。2、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精神空虚,表现了南唐国势日衰的情势。3、词的上片对景抒情。4、起二句“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5、”前句是果,后句是因,莲花枯萎,莲香销尽,荷叶凋残,一阵秋风带着愁意在绿波中兴起。6、 “香销”二字用来表达莲花的枯萎,即把莲花曾有过盛开时的清香四溢的情景描绘出来,又把而今凋残殆尽的惨状写出。7、“愁”字融情于景,有词中人怨西风将“菡萏香销翠叶残”之意。8、王国维《人间词话》评论这两句词时曾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9、” 王国维用的是屈原《离骚》中:“哀众芳之芜秽”,“恐美人之迟暮”的句子来评论这两句词的,因此词中的“愁”应含有“哀”和“恐”之意。10、残荷败叶、西风萧瑟,怎能不使人感伤万分呢!接下“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11、”写妇女触景生情联想到自己已经失去的美好时光,就像香荷翠叶一样香销叶残憔悴了。12、“不堪看”三字把目不忍睹这凄凉的秋景,以免引起触景而伤感的心情淋漓尽致地抒写出来。13、清陈延焯《白雨斋词话》在评论这两句词时说:“沉之至,郁之至,凄然欲绝。14、后主虽善言情,卒不能出其意也。15、”所言极是。16、词的下片写词中人思念丈夫之情。17、换头后以事写情。18、“细雨梦回鸡塞远”,写梦境。19、在睡梦中到了极远的边塞去寻找戍边的丈夫,醒来时只见细雨蒙蒙,却不见梦中的人儿。20、极写思念丈夫之情深,失望之甚,“小楼吹彻玉笙寒”写醒来时情景,写思妇独自在小楼上,手捧着玉笙尽情地吹着,直到吹完最后一曲时,玉笙因吹得过久而含润了。21、将思妇吹笙寄情的一往情深的心境及凄凉景象,形象地描述出来。22、这两句从塞外到小楼,从梦境到梦醒,虽写闺怨之情,但意境开阔,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而王安石认为这两句词,在后主“一江春水向东流”句之上。23、最后两句“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24、”仍以事写情,接前“梦回”写人在床上,“倚阑干”指人从床上起来,走到楼头,独依阑干以消除郁闷,但见夜色朦胧,秋雨蒙蒙,想起戍边远在塞外的丈夫,无限离愁别恨顿时涌向心头,不禁珠泪滚滚不绝。25、极力抒写悲恨之深。26、结句语意含蓄,留有余韵。27、这首《浣溪沙》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28、词中“菡萏”两句、“细雨”两句皆是名句,写情细腻,情景融洽,不事雕琢,凄然欲绝。29、吴梅《词学通论》称:“此词之佳,在于沉郁。30、”此论颇是。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摊破浣溪沙李璟拓展阅读

摊破浣溪沙李璟(『古诗词欣赏』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璟)

『古诗词欣赏』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璟

摊破浣溪沙李璟(『古诗词欣赏』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璟)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朝代:五 代 作者:李 璟

原文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栏 通:阑)

译文

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

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醒来)寒笙呜咽之声回荡在小楼中。(想起故人旧事),(她)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

注释

⑴摊破浣溪沙:词牌名。又名“添字浣溪沙”“山花子”“南唐浣溪沙”。双调四十八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前后阕基本相同,只是前阕首句平脚押韵,后阕首句仄脚不押韵。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这是把四十二字的“浣溪沙”前后阕末句扩展成两句,所以叫“摊破浣溪沙”。

⑵菡萏:荷花的别称。

⑶西风愁起:西风从绿波之间起来。以花叶凋零,故曰“愁起“。

⑷鸡塞:《汉书·匈奴传》:“送单于出朔方鸡鹿塞。“颜师古注:”在朔方浑县西北。“今陕西省横山县西。《后汉书·和帝纪》:”窦宪出鸡鹿塞“,简称鸡塞。亦作鸡禄山。《花间集》卷八孙光宪《定西番》:”鸡禄山前游骑。“这里泛指边塞。

⑸彻:大曲中的最后一遍。“吹彻“意谓吹到最后一曲。笙以吹久而含润,故云”寒“。元稹《连昌宫词》:”逡巡大遍凉州彻“,” 大遍“有几十段。后主《玉楼春》:”重按霓裳歌遍彻“,可以参证。玉笙寒:玉笙以铜质簧片发声,遇冷则音声不畅,需要加热,叫暖笙。

⑹倚:明吕远本作“寄“,《读词偶得》曾采用之。但”寄“字虽好,文意比较晦,今仍从《花庵词选》与通行本、作“倚”。

赏析

李璟流传下来的词作不多,所传几首词中,最脍炙人口的,就是这首《摊破浣溪沙》(有些本子作《浣溪沙》)。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菡萏,荷花的别称。文字的语言是形象的,所以作者一上来就说:“菡萏香销翠叶残”。说“香”,点其“味”;说“翠”,重其“色”。此时味去叶枯确然使人惆怅。西风,秋风之谓也。绿波,写的是莹莹秋水。如果说上句是重在写秋色,那么这一句则重在写秋容。一个“愁”字,把秋风和秋水都拟人化了,于是,外在的景物也霎时同作家的内在感情溶为一体了,词作也因之而笼罩了一层浓重的萧瑟气氛。三、四两句,由景生情,更进一步突出作家的主观感受。韶光,指春光。在这里,作家以其独特而深刻的感受告诉人们:在这秋色满天的时节,美好的春光连同荷花的清芬、荷叶的秀翠,还有观荷人的情趣一起憔悴了,在浓重的萧瑟气氛中又平添了一种悲凉凄清的气氛。“不堪看”三字,质朴而有力,明白而深沉,活脱脱地抒发了诗人的主观感情。“自古逢秋悲寂寥”(唐刘禹锡诗句)。李璟虽然位高为皇帝,但是生性懦弱,再加上当时内外矛盾重重,境遇相当危苦,此时此刻,触景伤情,从而产生无穷的痛苦和哀怨是十分自然的。

词的下片着重抒情。首句,托梦境诉哀情。一梦醒来,雨声细细,梦境即便美好,但所梦之人毕竟远在边塞(鸡塞,鸡麓塞,在今陕西省。这里泛指边塞),可思可望而不可即。的确是“雨亦绵绵,思亦绵绵”。“小楼”句,以吹笙衬凄清。风雨高楼,玉笙整整吹奏了一曲(彻,遍,段。吹彻,吹完最后一段),因吹久而凝水,笙寒而声咽,映衬了作家的寂寞孤清。这两句亦远亦近,亦虚亦实,亦声亦情,而且对仗工巧,是千古传唱的名句。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环境如此凄清,人事如此悲凉,不能不使人潸然泪下,满怀怨恨。“多少”,“何限”,数不清,说不尽。流不完的泪,诉不尽的恨;泪因恨洒,恨依泪倾。语虽平淡,但很能打动人心。结语“倚栏干”一句,写物写人更写情,脉脉深长,语已尽而意无穷。

这首词有些版本题名“秋思”,看来是切合的。李廷机评论过这首词是“字字佳,含秋思极妙”(《全唐五代词》四四一页)。确实,它布景生思,情景交融,其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简介

李璟((916-961年8月12日),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第二位皇帝,943年嗣位。后因受到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即位后开始大规模对外用兵,消灭楚、闽二国。他在位时,南唐疆土最大。不过李璟奢侈无度,导致政治腐败,国力下降。李璟好读书,多才艺。常与宠臣韩熙载、冯延巳等饮宴赋诗。他的词,感情真挚,风格清新,语言不事雕琢,“小楼吹彻玉笙寒”是流芳千古的名句。961年逝,时年47岁。庙号元宗,谥号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其诗词被录入《南唐二主词》中。

摊破浣溪沙李璟(『古诗词欣赏』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璟)

摊破浣溪沙李璟(『古诗词欣赏』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璟)

摊破浣溪沙李璟(『古诗词欣赏』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璟)

投稿邮箱:ahhfsk@163.com

主办:《淮风》诗刊社 | 协办:江西美术专修学院

支 持

江西美术专修学院(www.jxmyedu.com)

庐山艺术特训营(www.lsystxy.com)

摊破浣溪沙李璟(『古诗词欣赏』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璟)

【往期回阅】


以上就是关于摊破浣溪沙李璟(『古诗词欣赏』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璟)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