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生活常识

屋面防水施工流程规范(屋面防水施工工艺方案)

1、施工顺序先将需施工的屋顶老化防水层清除,屋顶表面清扫干净。再做基层处理,需3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2%坡度放样分隔缝、沿沟位置、屋面出气洞,SGF珍珠岩板...

1、施工顺序先将需施工的屋顶老化防水层清除,屋顶表面清扫干净。再做基层处理,需3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2%坡度放样分隔...更多屋面防水施工工艺方案的这个问题,以及大家所关心的屋面防水施工流程规范的内容,我们小编一一为大家详细解答,欢迎浏览。

屋面防水施工流程规范(屋面防水施工工艺方案)

屋面防水施工工艺方案

1、施工顺序

先将需施工的屋顶老化防水层清除,屋顶表面清扫干净。再做基层处理,需3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2%坡度放样分隔缝、沿沟位置、屋面出气洞,SGF珍珠岩板找坡铺贴,1:1水泥砂浆沟缝(包括分格缝油膏)细部处理,清洁、保护屋面至完工。

女儿墙滴水槽塑料条10×80,双重防水滴线,女儿墙压顶采用罗马线,细石砼找坡。对沿沟、雨水口、女儿墙、穿墙管等节点部位先进行加强处理,沿沟、檐沟纵向坡度不宜小于1%,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200mm,其他重要细部处理应采用软处理,油膏密封。

2、屋面防水找平层技术要求

1)坚固性要求

找平层介于防水层和结构层之间,它要承受风、雨、雪等屋面设计荷载,又要传递防水层的施工荷重,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硬度。本工程设计要求采用1:3水泥砂浆做成找平层,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水灰比,适度掌握稠度、含水量等。

2)平整度要求

防水层对于找平层的平整要求是用2m的长靠尺检验,平面间隙不超过3mm,保持表面平整、厚度一致是防止屋面积水、清除渗漏的重要措施之一,所以说不能在找平层埋管。

3)干燥性要求

基层含水率以不超过6%为宜,若含水量不符合要求,对防水层的施工质量影响很大,轻者起隔离作用,破坏粘结,重者造成空鼓开裂,破坏防水效果,因此为确保防水效果,对基层含水率必须进行有效控制。除用仪器测定外,现场可采用简易方法检验,例如用圆钉尖划痕,当划速快有坚硬感,线槽又浅,线痕呈白色时,表示符合干燥要求。

4)洁净度要求

防水层施工前基层必须保持清洁,清扫后存在于缝隙、阴角处的尘埃用压缩空气吹净。油垢污染、焊渍、毛刷、锈斑则应洗刷砂磨干净,只有保持表面法净,才能保证防水涂料有效地渗透到水泥砂浆内部,加强防水涂料和基层粘接,提高防水能力。

5)防水坡度设计要求

正确的排水坡度和坡向必须在基层上明显给出,无论是结构找坡还是建筑找坡,在找平层上表示的都应是设计坡度。在同一个屋面上,女儿墙边每个落水口的标高都应按屋面坡度线设置,其下口边不得高出找平层面。天沟、雨水口安装要低于表面20mm,在基周围半径100mm范围内保持显著漏斗状水坡,使流水加快,以免发生排水倒流和水口堵塞不畅现象。

6)细部做法要求

由于温度应力引起双向变形,在屋面阴阳角处防水卷材皱折、断裂,因此在找平层的垂直面和水平面交接处要做成半径100—150mm的圆弧线。如女儿墙脚、泛水边、反梁底、斜沟、压顶、屋脊的阳角处也要做成小圆角,以满足受力要求,穿过屋面的管道应在做找平层前全部安装完毕,正确固定位置后,再仔细地用水泥砂浆和胶泥沿管四周分层抹实,并在管道周边隆起20mm向四周低下,经试水合格方可做防水层。

7)找平层裂缝的对策

用20—30mm厚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做找平层的屋面,表面系数很大,在温湿度变化引起的内应力作用下,胀缩现象明显,会导致找平层空鼓、裂缝影响防水效果。这种裂缝虽难以避免,但应设法控制其宽度和分布区域,把危害降到*限度,为此做找平层时一般采用沿轴线位置或预制板头、板边设置20mm宽分格缝的措施,缝距一般为4—6m,每块面积不超过36m2为宜,缝边顺直齐平,缝内用胶泥或油膏嵌填。

屋面防水施工流程规范

1、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聚氨脂防水层施工→闭水试验→保护层施工→炉渣找坡层→找平层施工→SBS防水卷材施工→苯板保温层施工→刚性层施工。

2、基层处理

1)出屋面管道、烟道、落水口等安装完成,并采用细石混凝土吊洞,女儿墙等出屋面墙体应在防水完成高度处留出泛水槽。完成后对屋面结构板进行24小时闭水,如发现混凝土结构有裂缝,应对裂缝进行修补。

2)平立面交接处、转折处、阴阳角、管根等均应做成均匀一致、平整光滑的圆角,圆弧半径不小于50mm。在楼板混凝土面应清理干净,不平的应采用1:3水泥砂浆找补平。

3)将基层清扫干净,基层应平整、清洁干燥,立墙面不得出现空鼓、开裂返沙等现象。

3、聚氨脂防水涂料

1)阴阳角部位、管洞周边采用1.2mm厚200mm宽同种类聚氨酯涂膜作为加强层。

2)立墙面、地面分多遍均匀涂刷1.2厚双组份非焦油聚氨脂(Ⅱ型)防水涂料,上口必须进入泛水槽。

4、闭水试验

JS完成后,应闭水24小时,检查防水质量。如出现漏水,应修补后方可隐蔽。

5、按图纸设计要求做1:3水泥砂浆20 mm 厚JS防水保护层、炉渣找坡层及找平层,找平层表面应压光。平立面交接处、转折处、阴阳角、管根等均应做成均匀一致、平整光滑的圆角,圆弧半径不小于50mm。

屋面防水施工注意事项

1、卷材厚度、胎体及聚氨脂品牌应符合合同要求,材料进场后需要见证取样送检,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2、结构自防水是屋面防水的重要组成部分,JS防水层是对结构自防水的补充。在屋面结构施工,应尽量使用低塌落度的混凝土,振捣密实,如有必要,可使用防水混凝土。混凝土原浆表面收光。出屋面的墙体泛水槽及以下墙体在结构施工期间采用混凝土与顶板同时浇筑,可降低该部墙体根部渗水的可能性。泛水槽深度不得小于50mm,采用砂浆抹光。女儿墙压顶必须设混凝土压带,并向内设不小于50mm的挑檐。

3、结构板闭水,*多可见结构板有渗水现象,不得出现滴水现象。屋面*处蓄水深度30~50mm,并安排专人检查记录。发现渗漏应分析原因并整改,整改完成后再次闭水,直至无渗漏发生。

4、防水单位与总包单位必须进行工作面交接,每次移交均需进行交接,形成书面交接记录。

5、聚氨脂涂膜应分多遍完成,涂刷应待前遍涂层干燥成膜后进行。每层涂刷时交替改变涂层的涂刷方向,以提高防水层的整体性和均匀性。同层涂膜的先后搭茬宽度宜为30~50mm。

6、涂膜施工程序为:先节点,后大面;先远处,后近处。即所有节点加强层涂刮完成后,方可涂刮大面防水层。先做较远的,后做较近的,使操作人员不过多踩踏已完工的涂膜。施工区域应采取必要的、醒目的围护措施,禁止无关人员行走践踏。


屋面防水施工工艺方案拓展阅读

屋面防水施工流程规范(屋面防水施工工艺方案)

屋面防水做法有哪些

屋面防水是装修的重要工程,本工程炉前低封、除尘配电室屋面采用1.5mm厚三元乙丙防水卷材屋面,煤仓框架屋面防水采用1.5mm厚氯化聚乙烯橡胶卷材防水,下面就随小编看看屋面防水做法有哪些,以供大家参考。

屋面防水施工流程规范(屋面防水施工工艺方案)

施工方法

1)基层处理

检查找平层的质量及干燥程度并加以清扫,符合要求后涂刷基层处理剂,一次涂刷的面积不宜过大,确保涂刷面积大小能满足当天施工需要。涂刷完毕4小时后即可铺贴卷材

2)施工工艺流程

基层表面清理、修补→涂刷基层处理剂→节点处附加增强处理→定位、弹线、试铺→铺贴卷材→收头处理,节点密封→清理、检查、修整→保护层施工。

3)施工顺序

防水层施工时,应先做好节点、附加层和屋面排水比较集中部位的处理,然后由屋面最低标高处向上施工。铺贴天沟、檐口卷材时,宜顺天沟、檐口方向以减少搭接。施工中按先高后低、先远后近的原则,先施工钢屋架坡屋面,后施工平屋面,并根据实际情况划分流水施工段,组织平行流水施工。

4)搭接方法

屋面防水施工流程规范(屋面防水施工工艺方案)

铺贴卷材时采用搭接法,相邻两幅卷材的搭接缝应错开,钢屋架处坡屋面的搭接缝顺流水方向搭接,垂直于屋脊方向的接缝顺主导风向搭接。

5)屋面特殊部位的铺贴要求

檐口:将铺贴到檐口端头的卷材截齐后压入凹槽内,然后将凹槽用密封材料嵌填密实。用带垫片的钉子固定,钉子钉入凹槽内钉帽及卷材端头用密封材料封严。

天沟、檐口及落水口:天沟、檐口处卷材铺设前,应先对落水口进行密封处理,落水口周围直径500mm范围内用防水涂料涂刷封堵。落水口与基层接触处留设宽20mm、深20mm的凹槽嵌填密封材料;天沟、檐口铺贴卷材时从沟底开始顺天沟从落水口向分水岭方向铺贴,边铺边用刮板从沟底中心向两侧刮压,赶出气泡,使卷材铺贴平整,粘贴密实。

泛水与卷材收头:泛水部位卷材铺贴前,先进行试铺,将立面卷材长度留足,先铺贴平面卷材至转角处,然后从下向上铺贴立面卷材。铺贴完成后,将端头裁齐,用密封材料封严堵实。阴阳角:阴阳角处的基层涂胶后用密封膏涂封距角处100mm,再铺一层卷材附加层,铺贴后剪缝处用密封膏封固。

屋面防水施工流程规范(屋面防水施工工艺方案)

-----------我是华丽丽的分割线-----------

更多家装设计、布置精彩内容,敬请关注齐家网(微信号:mall_jia)。

更多装修灵感、经典案例,敬请关注齐家精选(微信号:Qjiawan)。


以上就是关于屋面防水施工流程规范(屋面防水施工工艺方案)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