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动态

全面分析德国在基辅会战中的得失?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你看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德战场上德军为什么屡战屡败呢?)

总评:战术上的巨大成功,战略上的彻底失败。积极意义: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包围战,德军围歼了60余万苏军,苏联西南方面军不复存在,可以说是军事史上的完美杰作...

总评:战术上的巨大成功,战略上的彻底失败。积极意义: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包围战,德军围歼了60余万苏军,苏联西南方面军不复存在,可以说是军事史上的完美杰作...更多话题,小编为你整理了详细内容,欢迎浏览。

全面分析德国在基辅会战中的得失?第二次世界大战

全面分析德国在基辅会战中的得失?第二次世界大战

总评:战术上的巨大成功,战略上的彻底失败。

积极意义: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包围战,德军围歼了60余万苏军,苏联西南方面军不复存在,可以说是军事史上的完美杰作,战术指挥上的完全胜利;德军占领乌克兰的首府基辅,占据了乌克兰地区,它为德军在1942年开始不得不进行的持久战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物质条件。使这里丰富的粮食和各种资源不仅不能为苏联所用,反而大大支持了德国的战争机器,同时还为德国进攻苏联的命脉——高加索油田提供了前进基地。

消极意义:德军没有冬季作战的准备,苏联人在基辅拖了德国战车一个多月的时间,使得德国在稍后的莫斯科战役中不得不面对严寒,距离克里姆林一步之遥,却最终导致失败。苏德战争就好比两个重量级拳击选手带着钱财外出,一个在路上突袭了另一个,打晕了他,但他没继续打死另一个,而是搜刮起财物来,殊不知,当另一醒来之后,必然会回敬,施以重拳,希特勒这么做就是典型的“鼠目寸光”,没把苏联打败,先掠夺起了资源;苏联最不缺乏的就是人力,而德国最需要的是时间,在以小侵大的战争中,以人力换时间是一笔不合算的买卖,所以这“最佳也是唯一”的机会就这样错过了

版权归芝士回答况网必站回或原机作打者所有


全面分析德国在基辅会战中的得失?第二次世界大战 拓展阅读

在你看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德战场上德军为什么屡战屡败呢?

答:德军在莫斯科战役中的失败也标志着巴巴罗萨计划的彻底破产。德国的战争潜力比苏联弱。当时,苏联有1.7亿人口,而德国只有8000万。此外,苏联还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位居世界前列。无论是国力还是人力。通过不断扩张,苏联跨越......

盘点: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具争议的十大经典战役

答:基辅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包围战,也是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围歼战。整个战役持续了两个半月以上,在正面300公里、纵深约600公里的大片领土上进行。苏联方面军持久而顽强的斗争,对打破德军“闪击战”计划起到了重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