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手表如何保养-电子手表的防护(设备点检和维护这么做就对了)
电子手表在温度25~28℃时,一昼夜计时误差在一秒以内,当温度至0℃以下或50℃以上时,每昼夜会慢两秒钟。同时当温度高达60℃时,液晶板会变黑,温度降到0℃以下...
电子手表如何保养-电子手表的防护
电子手表在温度25~28℃时,一昼夜计时误差在一秒以内,当温度至0℃以下或50℃以上时,每昼夜会慢两秒钟。同时当温度高达60℃时,液晶板会变黑,温度降到0℃以下时,液晶板就会失去显示作用,因此到冬季,电子手表只能戴在手腕上,靠人体的恒温来保持它的正常计时。另外,高温和过低温还会造成电池漏液,腐蚀机芯。
电子手表电池一般可用一年以上,不过照明灯耗电量大,开亮一秒钟所耗电量相当于计时用一小时以上。电池的电快完时,灯光会变暗淡,或在开启时数字显示变暗甚至消失。更换电池时,如果自己不懂日晷修表技术,应送修表店安装。而且电池规格没有标准化,各种牌号电池很多,不能随意采用。
电子手表要注意:按按钮不能用力过猛,以免失灵;液晶板使用五至七年需另换新的;电池无电要及时取出,以免流液腐蚀机芯。发现灯不亮、按钮失灵、计时突然有较大误差时要及时修理,可能是元件焊点接触不良或脱掉了。
电子手表,特别是数字式电子手表,防水性能一般较差。尽管有的在说明书或后盖上印有“防水”字样,也要尽量避免与水接触。
电子手表的结构与机械手表不同,都是电子线路和电子元件,万一进了水,就会是“灾难性”的,使整只手表报废。特别是液晶板和集成线,不仅怕水,就是受了潮,时间一长也会出现故障。因此,洗脸、洗衣时最好把表摘下来。下雨时要防止溅上雨水。如果发现电子手表进了水,或表蒙子内壁聚有水气,应立即送修表店进行除水、排潮处理。
拓展阅读
设备点检和维护这么做就对了
点检就是对机器设备以及场所进行定期的检查、加油、维护等工作,以维持设备的原有性能,以使设备的隐患和缺陷能够及早被发现并处理。
1. 设备点检的分类
设备的点检通常可分为开机前点检、运行中点检和周期性点检三种情况。
(1)开机前点检就是要确认设备是否具备开机的条件。
(2)运行中点检是确认设备运行的状态、参数是否良好。
(3)周期性点检是指停机后定期对设备进行的检查和维护工作。
2.设备点检流程
(1)定点
即确定设备点检的部位、项目。
(2)明确点检方法
即完成一个点检项目的手段,例如目视、电流表测量、温度计测量等。
(3)制定点检基准
点检基准是指一个点检项目测量值的允许范围,它是判定一个点检项目是否符合要求的依据。判定基准不是很清楚时,可以咨询设备制造商或根据技术人员(专家)的经验进行假定,以逐渐提高管理精度。
(4)编制设备点检书
设备点检书可以列举出点检工作的各项要点,作为点检工作的依据。
(5)编制点检表格
点检表格是对设备进行点检作业的原始记录,通常包括以下项目:点检项目、点检方法、判定基准、点检周期、点检实施记录和异常情况记录。
(1)设定点检周期
即一个点检项目两次点检作业之间的时间间隔,如每班点检等,应将点检周期以标志的方式贴在设备上,以方便开展点检工作。
(7)设置点检通道
在设备较集中的场所应考虑设置点检通道。点检通道的设置可采取在地面画线或设置指路牌的方式,然后再沿点检通道,依据点检作业点的位置设置若干点检作业站,这样能有效地避免点检工作中的疏忽和遗漏。
(8)点检实施
在点检前,可由技术人员对操作人员进行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设备原理、构造、机能的培训,然后再开始组织进行点检。企业应按照相应的点检表进行点检,例如对发电机的点检可以在其开机前、运行时和周期性三方面进行。
·表3-2 发电机开机前的点检表
备注:“结果确认”栏里,正常记“√”,不正常记“×”。
·表3-3 发电机运行点检表
备注:“结果确认”栏里,正常记“√”,不正常记
“×”。
·表3-4 发电机(房)周期点检表
备注:“结果确认栏”中,良好记“○”;要维修记“×”;修理中记“▲”。
(9)点检结果的分析
点检实施后,要对所有记录,包括点检记录、设备的潜在异常记录、日常点检的信息记录等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实施改善措施,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10)点检中问题的解决
设备点检中发现的问题不同,解决问题的途径也不同,一般经过简单调整、修正可以解决的,由操作人员自己解决;在点检中发现的解决难度较大的故障隐患,由专业维修人员及时排除。
请注意:在确定点检项目时要根据设备的有关技术资料、设备技术人员的指导和操作人员的经验完成。
现场设备的维护保养
要想让设备运转良好,除了要合理使用外,还要进行正确的保养维护。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设备运行率,保证生产的安全、稳定和高产低耗。
1.设备保养宣传
企业应通过各种方法进行设备保养宣传,提醒员工注意设备的保养工作,如悬挂宣传画等。
2.实行责任人管理
责任人管理的实行如下所示。
(1)将设备及管线按岗位和人头分工,做到每台设备都有人负责。
(2)定期检查维护,保持设备清洁、无尘、无腐蚀。
(3)配合维修工检修设备。
3.操作人员的要求
由于设备都是由具体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控制,因此对操作人员的要求是有效维护设备的重要内容。
(1)人员要求。操作人员必须做到“四懂三会”,即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以及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2)具体的操作要求如下所示。
① 严格按规程进行正常操作和事故处理。
② 严格控制工艺指标,做到不超温、不超压、不超速、不超负荷。
③ 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实行听、摸、查、看、闻五字方针,认真进行检查和记录,使设备经常保持清洁、润滑、紧固、无腐蚀。
④ 设备润滑要求做到“五定”(定人、定点、定质、定量、定时)和三级过滤(油桶、油壶、注油器)。
⑤ 定期对设备周边进行清扫,防止各类杂物对设备造成损害。
4.实施三级保养制度
依据设备保养工作量的大小、难易程度,可将设备保养划分为以下三个级别。
(1)一级保养
一级保养项目主要如下所示。
① 检查皮带是否松动。
② 检查制动开关是否正常。③ 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整。
④ 检查设备易松动的部件是否坚固。
⑤ 检查设备运作环境是否清洁,有无障碍物。
一级保养工作结束后要做好记录,将保养内容记录在一级保养卡中。由于一级保养大多是由设备操作人员自主完成,因此应参考一些保养文件进行,如设备维护保养作业规程。
(2)定期的二级保养
二级保养主要是为了清除设备使用过程中由于零部件磨损和维护保养不良所造成的局部损伤,减少设备的有形磨损。设备二级保养内容如下所示。
① 清扫、检查电器箱、电动机,做到电器装置固定整齐,安全防护装置牢靠。
② 清洗设备相关附件及冷却装置。
③ 按计划拆卸设备的局部和重点部位,并进行检查,彻底清除油污,疏通油路。
④ 清洗或更换油毡、油线、滤油器、滑导面等。
⑤ 检查磨损情况,调整各部件配合间隙,紧固易松动的各部位。
二级保养主要根据“周保养检查记录表”完成,一般周末进行停机保养,由操作人员进行,特殊情况可请维修人员配合。二级保养需编制二级保养卡。
·表3-6 二级保养卡
(3)三级保养
三级保养是设备磨损的一种补偿形式,是以维持设备技术状况为主的检修形式。三级保养的实施主要以维修人员为主,操作人员参加。其主要内容如下所示。
① 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和修理。
② 对各主轴箱、变速传动箱、液压箱、冷却箱进行清洗并换油。
③ 修复或更换易损件。
④ 对设备进行校准,并在“校准证”上做好记录。
⑤ 三级保养要保证主要精度达到工艺要求。
⑥ 三级保养的周期视设备具体情况而定。
三级保养工作结束后,除了要做好记录,还要及时检查其效果,并运用检查表对三级保养的情况进行检查。
·表3-7 三级保养卡
最后
跟各位祝福一下:新年快乐
从明天开始我们先暂停更新因为要回老家过年了,年后继续
感谢您的关注、点赞和转发,欢迎您多提意见
我们会一直把这个科目进行下去
以上就是关于电子手表如何保养-电子手表的防护(设备点检和维护这么做就对了)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