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描写作用(描写方法有哪些及作用谁知道)
直接描写就是直接描绘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和行动,所以又叫正面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 直接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直接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行动描写...
直接描写作用
直接描写就是直接描绘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和行动,所以又叫正面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 直接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直接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作用:1、肖像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 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2、行动描写: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
3、语言描写: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
4、心理描写: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什么是直接描写,什么是间接描写
直接描写就是直接描绘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和行动,所以又叫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刻画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刻画多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即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但有时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
扩展资料:
侧面描写往往比正面描写更机智,它能以较经济的笔墨表现所描写的对象,却能收到以少胜多的功效。
侧面描写多结合正面描写进行,好的侧面描写,往往能起到烘云托月锦上添花的作用。
侧面描写不仅能填补正面描写难以言说的空白,还能淋漓尽致的呈现描写对象难为人知之妙点、美点。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中对夏瑜的描写,主要是通过刽子手和茶客的谈论完成的。我想一方面固然是鲁迅先生很难从正面去描写夏瑜,因为鲁迅先生笔下的夏瑜形象,是以革命者秋瑾为原型的。
鲁迅对当时革命者情况的了解也很有限,正面描写可能有一定难度,而且即使写成也很难在当时的环境中发表,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鲁迅通过刽子手和茶客的谈论,表现了群众对革命的不理解。
通常说“绿叶衬红花”就是和侧面描写差不多的意思,红花,就是主题。绿叶是衬托体。
建议:在写人物时可以利用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性格特点。写时,可以先写人物事件写完后,再添加上,景物衬托,外貌描写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直接描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间接描写
间接描写的作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的作用
1.间接描写作用具体如下:间接描写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间接描写往往比正面描写更机智,它能以较经济的笔墨表现所描写的对象,却能收到以少胜多的功效。
2.间接描写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间接描写多结合正面描写进行,好的间接描写,能起到烘云托月锦上添花的作用。
3.间接描写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尽管间接描写常结合正面描写塑造人物形象,但有时表现人物性格却不适宜用正面描写。
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结合的好处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刻画多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即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但有时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
那么,侧面描写到底有什么样的艺术魅力呢?
首先,侧面描写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
侧面描写往往比正面描写更机智,它能以较经济的笔墨表现所描写的对象,却能收到以少胜多的功效.《陌上桑》为表现采桑女罗敷的美貌,作者先运用了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对罗敷进行正面描写:“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这里着力描写罗敷采桑用具的精致、发型的美观、耳环的珍贵、衣着的艳丽,极言她容貌的美丽.如果仅采用这样的正面描写,仍有些概念化,缺少形象感和艺术表现力,不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接下来作者运用了传神的侧面描写,使得罗敷的美貌得以充分的表现:“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样的侧面描写,不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更主要的是它生动而巧妙地烘托了罗敷的美貌,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天地,无论认为罗敷怎样的美,也是不过分的.在这里,侧面描写因激活了人们的想象力,从而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其次,侧面描写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
侧面描写多结合正面描写进行,好的侧面描写,往往能起到烘云托月锦上添花的作用.《口技》的第一个场景描写的是夜阑人静,一家人惊醒后的喧闹情景,作者在描摹口技者表演的种种声音后,用一概述 “一时齐发”形容人声嘈杂.同时,在叙述的基础上,又下一“众妙毕备”的评语,要言不烦地反映了表演的种种难以尽言的妙处.继而极写听众的观感,人人竟是如此出神:“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听众的激动神情毕现纸上.这一传神的侧面描写,虽是状写全场听众,而意却在于反衬与赞美口技者技艺之“善”.第三个场景描写的是深夜失火、救火的情景,作者在此叠用五个“百千”句、四个“百”字组成的两句对偶,以及“凡所应有,无所不有”的夸张手法,极力描写声响的复杂,进一步盛赞口技者技艺之“善”.然后笔锋一转,写听众异常激动的反应:“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听众的神色、动作、情感、心理无不形容尽致,这种惊心动魄的情景,使读者亦感到口技表演真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迷人地步,不能不为之拍案叫绝.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刘鹗在《老残游记·绝唱》、叶君健在《看戏》中,都运用正面描摹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在正面刻画渲染表演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描写了听众、观众的强烈反应,从而把王小玉、梅兰芳等艺术家高超精湛的表演技艺,刻画得淋漓尽致令人神往,让读者产生了身临其境的美感.
再次,侧面描写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
尽管侧面描写常常结合正面描写塑造人物形象,但也有些时候,表现人物性格不适宜用正面描写.《第二次考试》中的陈伊玲,才华出众,品质高尚,做好事非常自觉,不向外人表白,就是在第二次考试失常事出有因的情况下,她也不向人作任何解释,这就决定了表现她的性格宜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在叙述陈伊玲复试状况时,作者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她“声音发涩、毫无光泽”、“掩饰不住脸上的困倦”、“眼睛显得黯然无神”等状况,而对于她平时怎样乐于助人,复试前如何因救灾而影响了嗓子,则巧妙地借她弟弟之口介绍出来.这样,陈伊玲的光辉形象,就得到了较完美的表现.此外,比较一下可以发现,侧面描写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可以节省正面描写需费的大量笔墨,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这也是侧面描写的长处.
侧面描写的作用还不止这么多.除了上述作品,它还有许多成功的典范,鲁迅先生的小说里便时有所见,如《药》中描写革命者夏瑜的形象,用的主要就是侧面描写.《孔乙己》、《祝福》也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这些地方都值得我们用心地揣摩、学习和借鉴.在今后的写作实践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对侧面描写加以运用.
当然,无论是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都是一种文学手段,其目的都是为凸现所要描写的对象服务的.因此,在文学描写中,采用哪一种手段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能不能更好地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
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是一种烘云托月的描写手法,即对某一事物不作直接描写,而是通过描写其他事物或者通过描写它在周围事物中所产生的反响,以从侧面间接地表现它的情态和特征.这种描写,含蓄蕴藉,可激起读者的联想,使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补充、丰富作品所描写的事物.
侧面描写往往比正面描写更机智,它能以较经济的笔墨表现所描写的对象,却能收到以少胜多的功效.
其次,侧面描写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
再次,侧面描写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
侧面描写的作用还不止这么多.除了上述作品,它还有许多成功的典范,鲁迅先生的小说里便时有所见,如《药》中描写革命者夏瑜的形象,用的主要就是侧面描写.
描写方法有哪些及作用谁知道
答:1.自然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的描写。它有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点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2.社会环境描写,一般指对社会背景、时代气氛、地域风貌的描写。另外,根据叙述人的表现......详细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结合的好处
答:侧面描写多结合正面描写进行,好的侧面描写,往往能起到烘云托月锦上添花的作用.《口技》的第一个场景描写的是夜阑人静,一家人惊醒后的喧闹情景,作者在描摹口技者表演的种种声音后,用一概述 “一时齐发”形容人声嘈杂.同......详细以上介绍的就是《直接描写作用(描写方法有哪些及作用谁知道)》的具体内容,希望本篇文章能帮助到你了解更多的学习知识和生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