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六国灭亡顺序(六国灭亡顺序是什么)
灭亡顺序:韩国、赵国、燕国、魏国、楚国、齐国。挥师灭韩。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派内史腾率军长驱直入,俘虏了韩王安,在韩国故地设置了颖川郡,韩国宣告灭亡。韩国的灭亡是秦统一战争全面展开的标志。破赵逼燕。...
战国六国灭亡顺序
灭亡顺序:韩国、赵国、燕国、魏国、楚国、齐国。
挥师灭韩。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派内史腾率军长驱直入,俘虏了韩王安,在韩国故地设置了颖川郡,韩国宣告灭亡。韩国的灭亡是秦统一战争全面展开的标志。破赵逼燕。公元前228年,王翦大破赵军,攻克邯郸,俘获赵王迁,占领赵国本土。攻破燕国。公元前226年,秦军攻占燕都蓟城,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往辽东。占领魏地。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王翦的儿子王贲率领10万大军去攻打魏国。三个月后,城垣崩塌,不久被杀,魏国灭亡。大举伐楚。公元前223年,王翦与蒙武合攻楚都寿春,俘获楚王负刍。次年王翦平定了楚国的江南地区,降服百越之君。楚国宣告灭亡。吞灭齐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命王贲率秦军从燕国边界南下进攻齐国。王贲猝然攻入齐都临淄。齐王建入秦投降,齐国被纳入秦国的版图。战国时期六国灭亡顺序是什么?
战国六国灭亡顺序: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齐国。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铲除了丞相吕不韦和长信侯嫪毐集团,开始亲政。秦王政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略。具体的措施是: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
从公元前230年攻打韩国到前221年灭齐国结束,共计10年的时间,先后按顺序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即秦朝。秦朝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扩展资料:
秦灭六国的意义
秦国前后用了十年时间就完成了中国的统一,从此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
秦的统一使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秦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为中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这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的独立,这与秦统一的开创之功,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
六国灭亡顺序是什么?
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
灭韩是前230年、灭赵是前229——前228年、灭魏是前225年、灭楚是前226——前223年、灭燕是前226——前222年、灭齐是前221年。
秦国灭六国的具体措施是: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
扩展资料:
原因
1、韩国弱小,申不害变法图强,但是韩国被魏国、齐国、楚国和秦国包围,没有发展的空间,以至于被其他国家军事攻击后国力炸的一干二净,变法失败后,国君昏庸,又流失法家人才韩非,距离秦国最近,秦的“远交近攻”政策正好试用,韩国最先被秦所灭。
2、赵国在战国时期可谓是个很能打的国家,军事实力很强,战国四大名将赵国占了两个,李牧与廉颇,只可惜君主昏庸,秦国打不过赵国,就用反间计,可惜两位老将军都被秦国的反间计害了,被罢了军权。
3、魏国自李悝变法后,国强民富,只可惜,也是君主昏庸,魏国流失了很多个顶尖级人才,令秦国翻天覆地的法圣商鞅,曾经被老丞相公叔痤引荐给魏王,而魏王弃之;吴起曾经也在魏国,被弃后来去了楚国;这么多的顶尖级人才魏国都流失了,而被他国所重用了,魏国岂能不灭。
4、楚国政治上被讹诈,还疏远忠臣;军事上又抛弃楚国“尚武”的传统,不断兵败。楚国的意识形态及政治制度逐渐落后于时势,且与其他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其他国家大大小小都变法,而楚国变法时间最短,影响最小,旧势力强势,国力衰弱,而楚国地大物博,山河广袤,楚人好战,秦国一战未能灭,秦国二十万大军一去不返,秦国二战出倾国之兵才得以灭楚。
5、燕国国力弱小,荆轲刺秦王惹怒了秦国,进而让秦国找到了理由,加速了灭亡。
6、秦国灭了五国之后,齐国孤立无援,根本不是其对手,齐国朝无贤臣,野无精兵,人心涣散,不战而降。
战国时期被灭的国家的顺序是什么
顺序为韩、赵、魏、楚、燕、齐。
1、韩
韩国东部和北部都被魏国包围、西有秦国、南有楚国、以及有当时已很薄弱的东周(洛阳),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在昭侯时的短暂强盛之后,韩国迅速衰落。
屡遭列强欺凌。早年已经为魏齐之间的争霸资本,于前341年的马陵之战是围魏救韩的结果。秦楚争霸时,秦又要挟韩魏共同伐楚。
战国末期,韩国成了秦国和齐国之间战争的缓冲地,苟延残存;前265年,秦国大举进攻韩上党,上党不愿被秦占有,改降于赵,引发了长平之战。
两场决定霸主局势之战都由韩国而起,充分体现了韩国被列强围欺鱼肉的困境。最终于在前230年,韩国被秦所灭,成为六国中第一个被秦所灭的国家。
2、赵
公元前236年(秦王政十一年),秦国乘燕国、赵国交兵,赵国后方空虚之际,以王翦为主将,分兵两路攻赵,夺赵邺(今河北临漳西南)等十余城。赵军守城据险,避免决战,战事呈相持局面。
公元前234年(秦王政十三年),秦军攻平阳(今河北磁县东南),歼灭赵军10万,杀赵将扈辄。接着挥军北进,为赵大将军李牧大败于宜安(今河北石家庄东南)。
公元前232年(秦王政十五年),王翦改变战法,以一部兵力袭扰赵都邯郸(今邯郸市),自率主力由上党郡(郡治长子,今山西长子西南)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北),企图将赵拦腰截断,因李牧预先有防备,受阻还师。
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王翦乘赵地饥荒,长途跋涉派部分军队围邯郸,亲率主力东出井陉。王翦施反间计使赵王令赵葱、颜聚代李牧为将。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王翦大破赵军,平定东阳地区(约今河北邢台地区),赵葱战死,颜聚逃亡。
秦军南下攻克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公子嘉逃到代国称王。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王翦之子王贲灭代,俘虏公子嘉,赵国最终灭亡。
3、魏
秦王政二十一年,秦军在攻占燕都蓟、取得北方决定性胜利的同时,将主攻方向转向南方。派名将王翦之子王贲率军进攻楚北部地区(今河南南部)占领十余城。
在予以一定打击,使其不敢轻举妄动,保障了攻魏秦军的侧背安全后,即回军北上,于二十二年突然进袭魏国,包围了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
魏军依托城防工事,拼死防守。秦军强攻无效,遂引黄河、鸿沟之水灌城。三个月后,大梁城坏。魏王假出降,魏亡。秦在魏东部地区设置砀郡。
4、楚
秦王嬴政认识到楚虽已衰弱,但毕竟地广人众,仍具有一定实力,非轻易可灭。他亲赴频阳(今陕西蒲城西)王翦家,敦请其统兵出征,并按其要求调军60万归其指挥。
二十三年(前224年),王翦和蒙武率领60万大军再攻楚国。楚国征调全国兵力,命项燕率领在平舆与秦军决战。秦王在郢陈(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督战。
王翦采取了坚壁自守、避免决战、养精蓄锐、伺机出击的作战方针。楚军多次挑战,终不肯出。
王翦与士兵共同生活,并关心其饮食、起居,注意其劳逸结合,同时开展投石和跳远运动,以提高士兵的体力及战斗技能。楚军求战不得,日久斗志松懈,项燕只好率军东撤。
王翦抓住战机,挑选精兵在前,实施追击,在蕲(今安徽宿州东南)南大败楚军,杀死项燕(此处素有争议)。
秦军乘势攻取了楚国的许多城邑。二十四年(前223年),王翦、蒙武率领秦军继续向楚国纵深进攻,一举攻破楚都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俘楚王负刍,楚亡。
王翦继续进军江南,占领越国土地。秦在楚地设立楚郡,不久,又分为九江郡、长河郡和会稽郡。
5、燕
秦王嬴政遂派王翦与辛胜率军大举攻燕,在易水之西大败燕、代联军。二十一年(前226年)秦军又增加兵力,王翦率军一举攻破燕都蓟城(今北京城西南),燕王喜及太子丹率公室卫军逃辽东(今辽宁辽阳)。
秦将李信带兵乘胜追击至衍水(今辽宁浑河),再败太子丹军,消灭了燕国卫军主力。燕王杀太子丹向秦求和,秦国未允。但鉴于燕赵残余势力,已成囊中之物,为集中兵力对付魏楚,故暂停进攻
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魏之后,秦王赵政派王贲率军进攻辽东,俘燕王喜,燕亡。秦在燕地设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及辽东郡等。
6、齐
齐王建继位40余年,三晋、楚、燕与秦战争连绵不断,齐由于与秦没有共同边界,未被攻击,上下宴然,长期处于和平环境,不备兵革,不修战备,政治上达惊人的麻木程度。
齐王建本人昏庸无能,齐相国后胜又是一个贪财无厌之徒,秦多年来用重金贿赂后胜,后胜就为秦远交近攻的策略效劳,终日规劝齐王建臣服于秦,朝野上下已无丝毫斗志。所以尽管秦灭六国时,齐还拥有70余座城邑,但仍不堪一击。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王贲统帅的军队,由燕南部对齐北境突然进攻,直趋齐都临淄。齐则毫无作战准备,竟无应战之兵。齐相后胜力劝齐王投降,齐王建也就不战而降 。
齐王建被送于共这个地方,饿死于松柏之间。这个贪图享受、丧失国家的亡国之君,得到应有的下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灭六国之战
六国灭亡顺序顺口溜是什么?
六国灭亡顺序顺口溜是韩、赵、魏、楚、燕、齐。
灭韩是前230年、灭赵是前229——前228年、灭魏是前225年、灭楚是前226——前223年、灭燕是前226——前222年、灭齐是前221年。
秦国灭六国的具体措施是: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
经过春秋和战国长期的兼并战乱,中国社会逐渐向全国统一的趋势发展。到公元前246年,也即秦王政即位的初年,随着秦灭六国统一战争的开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统一的封建大帝国——秦国,即将在刀光剑影中诞生。六国日渐没落、秦国蒸蒸日上已成不可逆转之势。
当秦王政刚即位的时候,李斯就在向秦王政的上书中指出:秦国已具备了统一天下的条件,六国实际上已降到秦的郡县的地位了。这说明由秦国统一中国,已经是水到渠成了。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由于社会改革比较彻底,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新兴地主的力量比较强大,经济发展迅速,军队装备精良,战斗力强。到秦王政执政时,关东六国先后衰败下去,唯独秦国越战越强。
战国七雄灭亡顺序是什么?
战国七雄先后灭亡的顺序依次是:韩,赵,燕,魏,楚,齐。公元前230年,内史腾率兵灭韩国,俘韩王安,所得韩地置颍川郡,韩亡。公元前228年,秦军攻入赵国国都邯郸,赵王迁被迫降秦,赵破。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未遂,秦王立即派王翦领兵攻燕。公元前226年,王翦攻破燕都蓟,燕王杀太子丹求和,燕破。公元前225年,王贲率领六十万大军攻打魏国,包围魏都大梁,引黄河鸿沟水灌大梁,三个月后大梁城破,魏王假投降,魏亡。
公元前224年,王翦率领十万大军攻打楚国,屯兵练武、坚壁不战、以逸待劳。一年后,楚军斗志涣散、粮草不足,遂从前线撤军。王翦乘机追击,消灭楚军主力,占领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王翦又率军渡过长江,平定了江南,灭越国置会稽郡,楚亡。
扩展资料:
战国晚期,各国之间的兼并更加激烈。楚违背纵约,与秦结盟,但在齐、韩、赵以及背盟的秦国的两面夹击下,一蹶不振。赵灭中山。国力强盛。齐虽挟韩、魏与秦相抗衡,但却难以阻止秦对韩、魏的蚕食进攻。
公元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帝,旋皆放弃帝号。次年,苏秦、李兑合赵、齐、楚、魏、韩五国攻秦,罢于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秦归还部分赵、魏失地求和。次年,齐灭宋。秦遂主谋合纵攻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战国七雄
以上介绍的就是《战国六国灭亡顺序(六国灭亡顺序是什么)》的具体内容,希望本篇文章能帮助到你了解更多的学习知识和生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