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地原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什么是属地管理原则)
属地原则又称“属地主义”、“属地主义原则”。以纳税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收益、所得或一般财产价值来源地或存在地为标准确定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范围的一项原则。《属地原则》包括以下两项主要内容:所谓中华人...
属地原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属地原则又称“属地主义”、“属地主义原则”。以纳税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收益、所得或一般财产价值来源地或存在地为标准确定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范围的一项原则。
《属地原则》包括以下两项主要内容:
所谓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是指我国国境以内的全部空间区域,具体包括:领陆、领水、领空。
同时,根据国际条约和惯例,以下两部分属于我国领土的延伸:我国的船舶、飞机或其他航空器;我国驻外使领馆。除此之外,根据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在时间或地点方面存在跨越国界等情况,我国《刑法》又进一步明确了属地管辖的具体标准。我国刑法第6条第3款规定:“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属地原则
属地管辖原则是指采取确定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等的司法管辖权的原则。属地管辖原则的适用标准主要有三种:
(1)被告所在地标准;
(2)诉讼标的或财产所在地标准;
(3)法律事实发生地标准。
【法律依据】
《刑法》第六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
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什么是属地管理原则?
属地管理原则是我国文化管理体制的一项基本制度。主要内容是,设立国有文化单位必须有具备一定资质的主办单位和上级主管机关,负责履行对文化单位的领导职责;各地党委宣传部和文化行政部门负有对本行政区域内文化活动的监管职责。
以上介绍的就是《属地原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什么是属地管理原则)》的具体内容,希望本篇文章能帮助到你了解更多的学习知识和生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