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李姓最大祠堂在哪里(求汕头李氏大宗祠简介)
坐落于福建上杭稔田镇的李氏大宗祠,被誉为客家第一祠。1、祠堂是儒家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 祠堂有多种用途,主要用于祭祀祖先,此外作为各房子孙办理婚、丧、寿、喜等的场所。值得注意的是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
中国李姓最大祠堂在哪里
坐落于福建上杭稔田镇的李氏大宗祠,被誉为客家第一祠。1、祠堂是儒家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 祠堂有多种用途,主要用于祭祀祖先,此外作为各房子孙办理婚、丧、寿、喜等的场所。值得注意的是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常在祠堂进行。
2、祠堂也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则在这里被教育和受到处理,直至驱逐出宗祠,所以它也可以说是封建道德的法庭,祠堂也可以作为家族的社交场所,有的宗祠附设学校,族人子弟就在这里上学。3、祠堂建筑一般都比民宅规模大、质量好,越有权势和财势的家族,他们的祠堂往往越讲究,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成为这个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种象征了。4、祠堂多数都有堂号,堂号由族人或外姓书法高手所书,制成金字匾高挂于正厅,旁边另挂有姓氏渊源、族人荣耀、妇女贞洁等匾额,讲究的还配有联对。
十大著名的祠堂
如下:
1、洪洞大槐树·百家姓祠堂: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是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民祭圣地,六百多年来,一直被当作“家”、称作“祖”、看作“根”,被誉为“根祖圣地,华人老家”。祭祖堂是整个祭祖园的核心,为洪洞大槐树景区的一个祠堂,总共供奉着向南迁徙的1230个姓氏牌位,是全国最大的姓氏祠堂,也是中国最大的百家姓祠堂,素有“天下华人民祭第一堂”美誉。
2、太原晋祠:
晋祠,原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祭祀西周初晋国第一任诸侯姬虞的祠堂,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晋国的宗祠,也是世界王氏、张氏发祥地,入选第一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名单。
晋祠是中国最美的宗祠,是集中国古代祠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7世纪至12世纪间极为辉煌壮美、璀璨绚烂的篇章。
3、成都武侯祠:
武元年(221年)刘备惠陵修建时,在修建惠陵的同时也修建了汉昭烈庙,是全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及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入选第一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名单,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中国十大祠堂之一。
武侯祠于2006年入选“成都十大城市新名片”,在2018年入选“四川十大历史文化地标”,成为成都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
4、广州陈家祠:
陈家祠堂又称“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始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是清代广东各地陈姓宗族在广州合资建造的合族祠,集岭南地区多种建筑装饰工艺于一体,包括有木雕、砖雕、石雕、陶塑、灰塑、铜铁铸和彩绘,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的明珠”“百粤冠祠”,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装饰最精美的祠堂,入选第三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名单。
陈氏书院以“古祠流芳”之名两度入选“新世纪羊城八景”,被誉为“广州文化名片”,成为国内著名的宗祠之一。
5、龙川胡氏宗祠:
龙川胡氏宗祠位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龙川风景名胜区内,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7),入选第三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名单,是国内著名的胡姓姓氏祠堂,享有“木雕艺术殿堂”、“江南第一古祠”美誉。
龙川胡氏宗祠占地1146平方米,祠堂的建筑十分壮观雄伟,又以“木雕艺术殿堂”和“民族艺术博物馆”着称于世,是徽派古建筑艺术砖木石雕的宝贵遗产,中外建筑专家称为“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完整之好、装饰之美为天下第一”,也是国内最华美的祠堂之一。
6、李家龙宫:
李家龙宫,又称李氏祠堂,始建于唐初,为唐代宫廷式古建筑群,是天下李氏族人敦宗睦族、祭祀先祖的宗祠,因唐太宗李世民御笔亲书“李家龙宫”和“追本溯源”牌匾而闻名。
李姓人口达一亿之多,成为全中华民族最大的姓氏,也是全世界第一大姓,而陇西是李氏一族的发源地,有“天下李氏出陇西”之说,因此,坐落在陇西的李家龙宫,是全国李氏,乃至全球李氏追本溯源的宗祠,这里殿堂林立,建筑巍峨,规模宏大,且规格较高,自古以来,李姓后裔均在此祭祀祖先。
7、曲阜三孔·孔庙:
曲阜明故城三孔旅游区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风景名胜区,是以曲阜的孔庙、孔府、孔林为旅游依托的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其中,“孔庙”是祭祀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祠庙,中国四大文庙之一,是中国现存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堪称中国古代大型祠庙建筑的典范,入选第一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名单。
曲阜孔庙始建于鲁哀公十七年(前478年),历代增修扩建,在古代岁时奉祀,西汉以来历代帝王不断给孔子加封谥号,孔庙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孔庙。
8、太庙:
太庙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天安门东侧,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祖的地方,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祖的祠堂,是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故宫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庙共有三重围墙,由前、中、后三大殿构成的三层封闭式庭院,是紫禁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已划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故宫保护缓冲区内,按照“左祖右社”的古制与紫禁城同时建成,历经明清两朝,是中国现存较完整的、规模较宏大的皇家祭祖建筑群。
9、眉山三苏祠:
眉山三苏祠,原是北宋大文豪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故居,始建于北宋,元代改宅为祠堂,同时供奉苏氏祖辈,祠内保存有16处古建筑及木假山堂、古井、洗砚池等苏家遗迹,收藏有数千件有关三苏的文物文献,陈列有三苏家训家风、生平成就、东坡书法碑林,是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三苏纪念祠堂。
10、潮州市韩文公祠:
韩文公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现存最早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祠庙。韩文公祠历经康熙十年至十三年(1671年—1674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等数次重修。韩祠主体建筑分前后二进,古朴典雅,肃穆端庄。祠内梁间遍挂名家题写匾额,沿壁则环列历代碑刻40面,其中不乏书法珍品和研究专访文史的珍贵资料,是中国十大著名祠堂之一。
求汕头李氏大宗祠简介
汕头李氏宗祠“抱一堂” 、“新辈序”
惠潮梅各县李氏族众,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潮汕没有汇宗祠,众议决定建立李氏总祠,统一辈序,组建新村,定址于汕头市中山公园北岸恢关港。这里四山环拱,二水交会,平畴千顷,气象恢宏,堪与家称为福地。先行购田二百余亩,勘定坐亥向巳分金,划岀若干方丈就中建祠:南北深十九丈九尺,东西阔十四丈七尺。中建四进:一为大门厅,左右为祭器房,休息房。二为大礼堂;三为香火堂;四为枕屋。左右直栋各一,其它房间,俱由各县祖尝或私人所捐建,以为祭祀时驻宿之所。香火堂立七龛:中龛奉祀伯阳公祖位,左配珠公,右配火德公。左副龛中奉有成公,右副龛中奉广公。左傍龛,左房龛皆中奉盛玄公,右傍龛,右房龛皆中奉文彬公。其余牌位,规定等级,由宗人认款置牌,形式一律。
兴始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春月,同年十月迎祖入座,民国二十四年(1935)祠宇告成。额曰:“抱一堂”。 呈报隶属澄海县政府核准,组织宗族自治总会,并分函潮梅所属各县政府,准备在各县成立分会。
李柏存任建宗祠委员会主席,东区绥靖公署委员、参谋长李扬敬、李鬰昆等参加了会议,建设主任李炯光,财务主任副主任李寿康、李孚山等人参加会议。具列芳名。
购地建筑共用银一十四万元,皆由孝子慈孙,各竭其力,按神牌位等级集款充用,不另行募捐。
汕头为潮梅门户,海陆交通,兹有总祠为各派之汇,岁时祭祀有云:名门右族,莫不由祖先忠孝勤俭以成立之,莫不由子孙顽率奢傲以多坠之,深望我族人,务于祠成之后,合谋完善新村,力行自治。由此,可耕可读,兴让兴廉,以仁厚为基,以刻薄为戒。徒夸祠宇之金碧辉煌,壮观美丽,置新村于虚构,托自治为空言,是非所以,承先德,裕后昆之至意也。谨述其缘起,而终以劝勉焉。
上杭迁居梅县松口贤徳公二十世裔孙,国务院江苏道伊,新兴,连平等县长,澄海审判厅分庭推亊、正务处处长,广东参议员,日本早稻田大学士,建祠委员会主席李柏存。(1935.)
民国廿五年(1936)丙子岁在汕头李氏宗祠“抱一堂”,由李汉云省主席主持汇宗,新编一百代辈序(百字序见下)。此后潮汕、福建等地根据各支派旧辈序实际情况统一使用。
民国三十一年(1942)潮汕、福建各乡李姓派代表到潮阳县两英古溪乡再落实新编一百代辈序。
民国三十三年(1944)岁次甲申润四月廿三日始正式使用。
李氏新百代辈序如下:
陇西开统绪,冠冕盛大唐。将相功勋伟,经书道德祥。
守成嗣续职,创业祖宗光。诗礼家声显,士师世泽长。
学文兼习武,修纪并立纲。孝友充庭宇,臣邻重赞襄。
平居讲仁让,报国效忠良。积善有余庆,承先祚永昌。
箕裘欣克绍,兰桂喜腾苄。燕翼贻谋远,椒蕃万载香。
潮汕、福建等地的李氏族耆为裔孙做了件了不起的伟绩——统一辈序,现在世界李氏文化研究会、《世界李氏族谱全书》编纂委员会通过广征建言,提岀以李宗仁先翁之倡撰的百字派行作为“世界李氏百字派行”, 并从李氏血缘始祖皋陶公为一世祖起套用,且以百代轮转,这是个盛创,实现吾族长幼有序,叔侄分明,上下一线,宗亲相聚,称谓至明,亲如一家
以上介绍的就是《中国李姓最大祠堂在哪里(求汕头李氏大宗祠简介)》的具体内容,希望本篇文章能帮助到你了解更多的学习知识和生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