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生活常识

中国古代书信叫什么(古代书信的九种别称是什么)

尺牍,古时书函长约一尺,故名尺牍,亦称“尺素”“尺翰”“尺简”“尺纸”“尺书”,皆泛指书信。《汉书》记载苏武故事,言苏武被拘匈奴,牧羊于北海,后来汉朝廷要求匈奴放归苏武,匈奴谎称武已去世。汉使则谓单于...

尺牍,古时书函长约一尺,故名尺牍,亦称“尺素”“尺翰”“尺简”“尺纸”“尺书”,皆泛指书信。《汉书》记载苏武故事,言苏武被拘匈奴,牧羊于北海,后来汉朝廷要求匈奴...更多中国古代书信叫什么话题,以及更多古代书信的九种别称是什么的详细内容,欢迎浏览我们的专题频道。

中国古代书信叫什么(古代书信的九种别称是什么)

中国古代书信叫什么

尺牍,古时书函长约一尺,故名尺牍,亦称“尺素”“尺翰”“尺简”“尺纸”“尺书”,皆泛指书信。

《汉书》记载苏武故事,言苏武被拘匈奴,牧羊于北海,后来汉朝廷要求匈奴放归苏武,匈奴谎称武已去世。汉使则谓单于,汉皇在上林苑中,得北宋雁,雁足上系着帛书,说苏武等在某泽中,单于只得放苏武归汉。

于是,书信又有了雁足、雁帛、雁书等代名词。

柬:在古代,柬与简通用,是信件、名片、帖子之类的统称,如请柬、贺柬、书柬等。

素:古代称白绢为素。用白绢写成的书信称为尺素,后来“素”成为书信的代称。

笺:笺原是精美的小竹片,供人们题诗或作画用。一般信纸也叫笺,后引申为书信的代称。

中国古代的书信又叫什么?

尺牍,信礼。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但是,中国的应用性文体从来不排斥审美的文学属性,尤其是书信一体,多记事陈情,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合十分完美。汉魏六朝的尺牍重在实用,文人多无意把其写为审美的作品。唐宋以后,在一些文人的笔下,尺牍的实用功能明显淡化,审美性能日益强化,有些尺牍刻意写成纯粹的文学作品(参考《中国尺牍文学史》序,詹福瑞)。

尺牍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比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林觉民的《与妻书》;也可以写景,比如吴均的《与宋元思书》;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如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也可以谈论文学,如曹丕的《与吴质书》,谈论政治,如欧阳修《上杜中丞论举官书》,还可以进谒显贵,勉励后学,如此等等,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书牍文传统。尺牍和其他文体一样,也讲究谋篇布局、文质俱佳。

古代书信的九种别称是什么?

一、手书

手书是亲手写的信。相对含有重视、真实非假冒等意味在内,所以常区别于一般书信别称。

二、家信

家信指家里来的信或外出后寄给家里的信。家信也称“家书”、“家禀”、“家问”、“家报”、“乡书”、“乡信”、“竹报平安”、“锦字”、“锦书”、“锦文”、“锦中书”、“锦字书”、“黄犬音”、“大书”等等。

三、便函

便函是机关团体发出的形式比较简便、非正式公文的信件,从前也叫“札字”。

四、寸简

寸简就是简短的信,也称为“寸笺”、“寸纸”、“寸楮”、“寸札”、“寸函”、“片札”。有时还用这些代称,谦指自己发出的书信。

五、书信函

书信:现代一般叫信或信件,但古时更多的称之为“书”。古代的“信”指信使,即送信的人,书才是信件。因此用“书”字组成的书信的别称要比信字多得多。

六、函

函:函本指封套,一封信叫一函,。—套书也叫一函。后来就用函指书信。

七、简札族柬

简:本指战国至魏晋时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或木板。竹片叫简,木板叫札或牍,统称为简。这些都用作书信的称呼,后来书写材料虽有变化,而这些称呼却沿用下来,如柳宗元《答贡士元公瑾论仕进书》:“辱致来简,受赐无量。”此外还有“信简”、“书简”、“简书”、“简牍”、“简札”、“简贴”、“手简”、“手毕”、“书牍”、“竿牍”、“函牍”、“信札”、“函札”、“书札”、“柬帖”、“函柬”等,也都是书信的称呼。

八、柬

柬:“柬”通“简”,是信札、名帖的统称。如书柬、请柬等。如元杂剧《百花集》:“昨日央王小二将着一柬寄与王郎。”

九、翰素笺缄

翰:本指山鸡或鸟羽,因古人用羽毛为笔,所以代称毛笔,进而引申为笔写的书面文字,亦多指书信。

书信在古时候的称呼

在中国古代书信有别,书指函札,信指使人.泛称书札为书信是后来的事.换句话说,现代所说的书信古代通称为“书”.《左传》记载:“叔向使诒子产书.”著名的书信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在现代汉语中“书”仍保留了“书信”的意思,如“家书”等.现将古代书信的别称介绍如下:

简在没有发明造纸术之前,我国曾用削成狭长的竹片作为书写材料,人们把这种竹片称为简.用于写信的竹片便称为竹简.

牍古代书写用的薄而小的木片称为牍,汉代对简和牍串起来写字时,诏书律令宽不超过3尺,一般书信宽不过1尺,故将书信称为尺牍.

柬在古代,柬与简通用,是信件、名片、贴子之类的统称,如请柬、贺柬、书柬等.

素古代称白绢为素.用白绢(或绸)写成的书信称为尺素,后来“素”成为书信的代称.

笺笺原是精美的小竹片,供人们题诗或作画用.一般信纸也叫笺,后引申为书信的代称.

函函原指信的封套.古代寄信用木匣子邮递,这种匣子叫函.后来就称信件为函,如函件、来函、公函等.

札札在古代指书信,公私文书.据《文选》“古诗十九首之十七”有这样的诗句:“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札原意为古代书写用的小木简.现仍通用“信札”一词.

书信的上述别称都和我国古代写信用的材料有关.除了上述别称外,古代书信还有一些别称.古代传说鸿雁能传书,这个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所以,后来用鸿雁代称书信.

鲤鱼也代指书信,这个典故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以鲤鱼代称书信有几种说法,一种称为“双鱼”,如宋人《蝶恋花》词“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另一种称为“双鲤”,刘禹锡《洛中送崔司业》诗:“相思望淮水,双鲤不应稀.”韩愈《寄卢仝》诗中也有“更遣长须致双鲤”的诗句.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诗中有“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有的直接说成“鱼书”,唐代诗人韦杲《忆玉箫》诗:“长江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如秦.”因为常用鲤鱼代替书信,所以古人往往把书信结成鲤鱼形状,汉乐府诗中有“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中事,看取幔中书.”

书简也代指书信.书简原指盛书信的邮筒,古代书信写好后常找一个竹筒或木筒装好再捎寄.李白诗中便有“桃竹书筒绮秀文”之句.后来书筒也成了书信的代称.如宋赵蕃诗中有这样一句:“但恐衡阳无过雁,书筒不至费人思.”

八行书也是信札的代称.旧时信件每页八行,故称为八行书.《后汉书·窦章传》李贤注引马融《与窦章书》:“孟陵奴来,赐书,见手迹……书虽两纸,纸八行,行七字.”温庭筠词曰:“八行书,千里梦,雁南飞.”

书:家书即家信,手书即亲笔信.《春望》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函:便函即便信,公函即公文信件,函授即通过信件来往授课.

札:大札即重要的信,礼札即送礼的信.《古诗十九首》诗句:“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简:书简即书信,小简即便信,叶圣陶写的关于语文教育的书信,发表时题目为《语文教育书简》.

笺:便笺即便信,锦笺、华笺即书信的美称.

尺牍:即书简,因古代常用一尺长的木简写信.

尺素:即绢书,用一尺长的白绢写信.《饮马长城窟行》诗句:“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中有尺素”.

鸿雁:典出自《汉书》:“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后来,鸿雁就成了信的代称.

古代的信件有哪些别称

古代对信件的别称有简、牍、柬、尺素、笺、函、札、手书、手翰、书邮、书呈、寸纸、函片、简牍、简帖、函柬、翰扎等;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书写材料的演变,以及各种表达的需要,书信也因此有了很多的别称。

1、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此句中的汗青即为竹简。青竹在微火上烤时会渗出水珠,类似“出汗”,故称为汗青。在人类纸张出现之前,用削成的狭长的竹片作为的书写材料。这种竹片称为“简”。用于写信的称为“书简”,指信件。在造纸术发明之前,我们的老祖宗拿竹子当纸往上面写字,称之为“竹简”。

2、牍

古时书写用的薄而小的木片叫作“牍”。汉代对“简”和“牍”串起来写文章,有明确规定:政府写诏书律令不得宽于三尺,民间写书信不得宽过一尺。故书信又名“尺牍”。

3、柬

与“简”通用。是书信、名片、帖子之类的通称。如“请柬”“贺柬”“书柬”等。

4、素

古人有“鱼传尺素”之说,古代称白绢为“素”。用一尺见方的白绢(或白绸)写成的书信,称为“尺素”,后为书信代称。

5、笺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笺原指供题诗作画用的精美小竹片。一般信纸也称为“笺”。后引申为书信的代称。(也指写信或题词用的纸,如“便笺”“信笺”等)

6、函

原指封套。古代寄信用鱼形木匣递送,这种木匣称为“函”。后称信件为“函”,如“函件”“信函”“来函”“公函”等。

7、札

原指古代书写用的小而薄的木片,后指书信,如“信札”“书札”“手札”等。

古代书信的九种别称是什么

1、手书:是亲手写的信。相对含有重视、真实非假冒等意味在内,所以常区别于一般书信别称。

2、锦书:家里来的信或外出后寄给家里的信。也称“家书”、“家信”等等。

3、便函:机关团体发出的形式比较简便、非正式公文的信件,从前也叫“札字”。

4、寸简:是简短的信,也称为“寸笺”、“寸纸”、“寸楮”、“寸札”、“寸函”、“片札”。有时还用这些代称,谦指自己发出的书信。

5、尺素 :小幅的丝织物,如绢、帛等。也可指书信。

6、书问:“问”字有音信、问候、告诉等含义。所以“书问”就是书信。

7、书记:书记现代多指政党或团体中各级组织负责人,但在古时多指从事公文、书信工作的人员或书信、文字等。

8、八行书:古时信笺每页多为八行,所以称书信为“八行”或“八行书”。

9、书筒:书筒本指藏书信的邮筒,被用来代指书信。

中国古代书信叫什么(古代书信的九种别称是什么)

古代书信的九种别称是什么

答:2、锦书:家里来的信或外出后寄给家里的信。也称“家书”、“家信”等等。3、便函:机关团体发出的形式比较简便、非正式公文的信件,从前也叫“札字”。4、寸简:是简短的信,也称为“寸笺”、“寸纸”、“寸楮”......详细

书信在古时候的称呼

答:在中国古代书信有别,书指函札,信指使人.泛称书札为书信是后来的事.换句话说,现代所说的书信古代通称为“书”.《左传》记载:“叔向使诒子产书.”著名的书信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在现代汉语中“书”仍保留了“书信......详细

以上介绍的就是《中国古代书信叫什么(古代书信的九种别称是什么)》的具体内容,希望本篇文章能帮助到你了解更多的学习知识和生活常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