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魔术想说明什么观点(《致命魔术》的影评。)
《致命魔术》想说明:为了完成关于魔术的梦想两人所付出的牺牲。一个选择了可怕的技术,过上了每天杀掉自己,存活下来的不知道到底是谁的生活;一个选择了可怕的人生,两个人活成一个人,只能感受一半的生命。《致命...
致命魔术想说明什么观点
《致命魔术》想说明:为了完成关于魔术的梦想两人所付出的牺牲。一个选择了可怕的技术,过上了每天杀掉自己,存活下来的不知道到底是谁的生活;一个选择了可怕的人生,两个人活成一个人,只能感受一半的生命。
《致命魔术》是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休·杰克曼,克里斯蒂安·贝尔,迈克尔·凯恩,派珀·佩拉博主演科幻电影。影片讲述的是在魔术产生盛行的维多利亚时期,出现了两位极有天赋的年轻魔术师、两个好朋友,罗伯特·安吉尔和阿尔弗雷德·波登。两个人因为互相嫉妒猜疑,而成了势不两立的对手,他们用各种方法来证明自己是那个时代的第一魔术师的故事。
《致命魔术》非常难看懂,怎样才可以把《致命魔术》看明白呢?
虽然《致命魔术》已经是十二年前上映的电影了,不过在伙哥心中它依然是至今为止我看过的美国大片里最烧脑的一部。第一遍看的时候并没有完全明白这部电影演绎的故事是什么意思。后来经过伙哥反复的琢磨和推敲,终于弄懂了!
《致命魔术》的导演诺兰被很多观众称为大神,但通常大神在拍摄一部作品时都是不按套路出牌的。所以在这部电影中,诺兰用了他一贯的叙事方式,同时运用了倒叙和插叙两种表现手法双管齐下。如果一部电影轻轻松松就被观众理解到其中的意思,那就确实没什么挑战了。
虽然剧中有大量的倒叙插叙各种叙,但其实也都是为了把一个普通的故事变得有意思。如果把这部电影分成前后两个部分的话,那么前半段导演就是在铺设各种谜团,而后半段则在一个个揭开这些谜团。要记住所发生的情节,并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去思考,其实就没那么烧脑了。此处伙哥要划一个重点就是:细节很重要!
简单来说这部电影所讲述的就是两位魔术师安吉和波登相互较量的一个过程。安吉的妻子因魔术而意外去世,这也更加激起了他想要赢过波登的决心。为了达成各自的目的,他们不惜互相拆台,想尽办法也用尽手段。
特别是安吉,不仅在波登身边安插助手想要窃取情报,更是找到了特斯拉帮忙,阴差阳错的发明出复制机,他用复制机一次次复制自己再杀死自己。当然波登也不是轻易就能扳倒的对手,他虽然没有安吉那么大的能力去辅助自己,但他有一个和他一模一样的双胞胎兄弟,在必要的时候也会助他在与安吉的较量之间立于不败之地。其实大家只要弄明白波登的双胞胎戏法,那么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安吉与波登之间早已经超越了竞争这一范畴,而更像是安吉为妻子报仇的一场复仇记。从魔术的较量变成了一场人性的考验。在伙哥看来《致命魔术》这一标题所指的并非那些在这个故事中死去的人物,反而更像是在说安吉和波登。为了魔术和与之相关的一切,他们不惜付出任何代价。魔术虽然没有让他们失去生命,但是早已经让他们丢掉了真正的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魔术的傀儡。
其实仔细回想这部作品,诺兰导演在剧中带给观众们的一次次意外和反转又何尝不是在变一场魔术呢?而我们就是为这场魔术惊讶的人。与安吉和波登相比,或许诺兰才是最伟大的魔术师吧!
《致命魔术》的影评。
剧情解谜
1、波登和法隆是双胞胎兄弟,波登对研究新魔术着迷,是他执意要打新结,而害死了安吉尔的妻子,法隆则理智,他出现在安吉尔妻子的葬礼,并诚实地说自己不知道打了什么结,因为结是波登打的。 2、波登曾经让Tesla帮他做“瞬间转移机器”,但不成功(片中有交代),后来被安吉尔威胁时就叫安吉尔去找Tesla,他以为安吉尔只会白跑一趟。另一种解释,波登写下Tesla只是乱写的,因为他也去过Tesla不成功的那场表演,但是没想到真的会造一个复制机出来。 3、被绞死的是波登,他爱Olivia,最后活下来的是法隆,他爱Sara,最后法隆在向安吉尔叙述真相的时候,说I love Sara时放的是他与Sara在一起的镜头,说He loves Ophelia时,放的是波登与Sara吵架的镜头,可见被绞死的是波登。 4、Sara知道波登双胞胎的秘密,她对这种三人生活感到疑惑恐惧并难以忍受,后来她发觉两人之一喜欢上了Olivia,而她不能搞清楚到底这个人是不是自己丈夫,甚至她觉得说不爱她的人就是她一直深爱的丈夫波登,心灰意冷的她想约Oliviar出来说出真相,但后者没出现,最后Sara崩溃自杀了。(其实那个说不爱他的人是波登,当Sara问他do you love me的时候,他说not for today,他当时说的实话) 5、关于安吉尔,在妻子死后,一心报仇,变得更加偏执狂热,一心想表演最神奇的魔术,把妻子为他起的艺名(大师丹顿)发扬光大。安吉尔极度自私狭隘高傲自大,片中有一段说安吉尔利用替身表演“瞬间转移”,他不满自己是掉到台底的那个,而替身却站到台前,接受观众欢呼(他还在台下隔着木档板向看不见他的观众鞠躬),后来更加提出来要和替身出场顺序对调,他想最后站出来接受观众的欢呼。这里说明了安吉尔的自私自我,不能容下别人,不能与人分享荣誉(正好与波登兄弟的同心协力、互相信任、自我牺牲形成了鲜明对比,并为后来安吉尔如何对待自己复制品作了铺垫)。 6、安吉尔知道机器会成功复制自己,并从箱子走出来,也很清楚自己性格不能容忍另一个自己同时存在,还有为了机器出差错而为自己带来痛苦,所以他先准备了手枪,再走进机器,等复制的自己一出现,便想都不想就毙了他。这是他第一次亲身使用机器,原版自己杀了复制自己。 7、安吉尔找到Cutter ,并约了经纪人一齐试看表演,这是安吉尔第二次用机器,这次,安吉尔的原版死了,复制安吉尔A活了下来。(这时关于原版安吉尔是怎样死的原片的确没有明说,是不是淹死的还不好说,只可以肯定说原版安吉尔在机器里通电后就直接掉下台下的机关里,复制安吉尔A在经纪人面前现身,并确定复制出来的自己保留着原来的一切记忆和能力。事后,复制安吉尔A便安心地处理掉机关里被控制着的原版安吉尔。) 8、安吉尔在确信机器的可靠后,便有了后来的表演。因为Cutter曾说过溺水的感觉像回家,于是复制安吉尔A便选择了溺毙这种方式来处理自己的肉身。过程是:安吉尔在台上通电,掉到台下水箱溺毙,同时,复制安吉尔在另一处生成,这样循环地……并不是说每次用机器都多出了一个新的安吉尔,而是每次一个安吉尔就分身成了两个人,一个人掉入水缸,另一个出现在高台上。但分身出的安吉尔不知道溺死的感觉,因而就有勇气一次一次地重新站到台上,准备掉水里,迎接新生。(试想你自己就是安吉尔,你的感觉就是站到台上,通电,莫名其妙地出现在柜子里,然后是下次表演,站到台上,通电……这样循环下去,没有一点痛苦)。 9、由此至终都只有一个安吉尔,后来安吉尔在通电前就发觉了法隆冲到了后台,于是分身后他故意没有出现,这样就造成了安吉尔溺死的假象,法隆成了最大的嫌疑人,不明真相的Cutter还真以为波登会什么“瞬间移动”,把水箱移到安吉尔台下,于是便有了开头Cutter在法庭上指控波登一幕。(这个地方原版写得是波登,按照我后来的理解以及兄弟两个的性格,我觉得应该是法隆。而且注意法隆去后台的时候摘掉了帽子和胡子,大家以为是波登。在监狱的时候最后见面洁丝,以及波登兄弟最后见面的时候都说明了监狱里的是法隆。)
致命魔术影评
最伟大的魔术
《致命魔术》中最伟大的魔术师,显然不是Angier或者Borden,而是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迄今为止,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都重复着相同的母题:复仇,这种复仇又往往与偏执、孤独、异于常人,等特性相联系。正如《失忆》中患有短期记忆丧失的主人公的复仇,《失眠》中患有失眠症的主人公的复仇,以及《蝙蝠侠》中双重身份的主人公的复仇。《致命魔术》中,复仇被转化为两主人公的针锋相对,而这场针锋相对的引子,也正是Angier对Borden的复仇。
克里斯托弗·诺兰在《致命魔术》中,再次展示了自己对于电影叙事结构的精妙操作。影片的开始采用类比蒙太奇,将老道具师Cutter为女孩讲解鸟笼魔术和时间轴上更为推前的Angier最后一场演出联系到一起,完成了倒叙开场,比《失忆》中轰炸式的倒叙,更加圆润自如,并由Cutter的“prestige”一词,呼应主题同时完成转场,电影自然过渡到法庭部分。Borden因被目击在水箱旁看着Angier溺毙而被捕,有重大杀人嫌疑。在狱中Borden得到了Angier生前的日记,由日记引出时间轴比最后演出更为推前的Angier科罗拉多之行部分,结构再次进入倒叙,更为巧妙的是:Angier的日记中,记载了他对于Borden日记的破译过程,并由Borden的日记,话说从头,开始了整个故事的正叙。这样讲起来似乎有些晦涩,我尝试着做了如下的简图:
1、Borden日记所记载的二人成长恩怨史在时间轴上最为靠前,定义为A段,最后到Borden写给Angier关键词Tesla。
2、Angier日记从科罗拉多之行开始,记录了他前往科罗拉多寻找Tesla,一边破译Borden日记,以及第一次试验Angier版瞬间移动魔术,此段紧接A段,定义为B段。
3、在Angier科罗拉多之行开始后,到第一次试验瞬间移动,也就是B段的时间里,Borden的生活也在继续,主要讲了他和妻子Sarah以及情人Olivia之间的问题,定义为B'段。
4、Angier回到伦敦开始,直到他最后一场演出时消失在舞台上,定义为C段。
5、Borden的妻子在争吵后自杀,到Borden多次去看Angier表演瞬间移动,直到最后一场之前,是C段平行的Borden部分,定义为C'段。
6、D段为Borden在后台看到Angier溺毙,受审,遇到Caldlow爵士的律师,阅读Angier的日记,绞刑。
7、E段为最后的高潮戏,Angier的死。其中有多次闪回,并交待了重要剧情,但不做详细分解了。
8、F段为Cutter为小女孩讲解鸟笼魔术,直到电影结束。
以上为按时间轴顺序的剧情,在电影中,大体上变成如下结构:
|.F1.||.C2.||.D1.||.B1.||.A.||.B2.||.B'.||.C1.||.C'.||.D2.||.E.||.F2.|
从这个结构轴上可以看出电影的叙事结构是多么的复杂,实际上在A、B、D三部分是相互交叉的,比上图更复杂,E部分也多次闪回到A、B、B'等部分,不做详细分解。
电影在母题:“复仇”之下,还探讨了“Obsession(痴迷) & Sacrifice(牺牲)”痴迷使得Angier和Borden不断的追求提升,达到个人的极限,为此他们都做出了超出寻常的牺牲。在两人观看中国魔术师表演后,Borden的话已经暗示了这一观点:“完全的为他的艺术献身,巨大的自我牺牲。”而随后Angier在家同妻子的话,又包含着暗示。他说:Borden马上就看出来了(中国魔术师的秘密),而我却不行。让我一生都装成另一个人(我受不了)。” Borden能看出来,是因为他已经具有做出这样牺牲的准备,而且实际上他到死都装成另一个人。
与诺兰高超的结构操作相比,Jonathan Nolan的剧本同样出色。除了精心构建出令人惊奇的故事内容外,类似上面提到的暗示在电影中比比皆是,只待细心的观众逐一发现。
首先,在电影开头Cutter给小女孩演示了鸟笼魔术,这个魔术正是整部电影中最重要的一个魔术。Borden和Angier的瞬间移动,和鸟笼魔术在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只不过把笼子变成箱子,一个消失掉,另一个跳出来。在随后的监狱部分,Borden说Fallon会照顾他女儿,律师紧接着说:Fallon,A man with a past as obscure as you own(一个有着和你一样卑贱过去的人),obscure同时还有模糊不清的意思,暗示两人之间的秘密。
当Cutter应法官的要求解释Angier魔术的秘密时,Cutter说了这样的一句话:玩杂耍的人,他们靠掩盖一些简单,有时也是残酷的事实为生。这句话暗示了最主要的剧情。Angier和Borden都通过掩盖一些简单,但是残酷的事实获得了事业的成功。
在回忆部分中,Borden在演出后台说:“真正的魔术师会创造出他的同行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的新花样。”这句话随后成为了Borden和Angier最大的心魔。后来,Cutter嘲笑他说:你一定有这样伟大的魔术,你可以把它卖给我么?Borden说:“我当然有。但别人变不了我这个魔术。”这句话暗示了Borden最大的秘密,并提示在学徒时,他已经在那样做了。
Borden先一步离开后,Angier问Cutter关于Borden从哪里来的问题。Cutter反问:你从哪里来?结合后面妻子问Angier的话:你不是也在装成别人么?Angier回答:我觉得换个名字算不上伪装。以及最后的Caldlow爵士剧情。表明Angier学徒时也掩饰了自己的过去,他本就出身贵族。这是两个人最初为魔术做出的牺牲。
Borden和Sarah在鸟笼魔术后相识,这一段为观众演示了真正的鸟笼魔术,实际上是两只相同的鸟,其中一只在魔术中被杀死。这个魔术和最后Angier的瞬间移动几乎一模一样。
在Borden送Sarah回家时,Borden没法到Sarah家做客而离开,Sarah关门,发现Borden已经在屋子里了。这一剧情,实际上正是后面Borden的瞬间移动魔术。也是几乎一模一样。
以上仅是电影前20分钟内出现的隐喻情节,已基本暗示了整部电影的内容。此后,Angier的妻子在魔术事故中丧生,两人的恩仇故事正式展开。
另外,导演在电影中还故意放置了彩蛋,当Angier从科罗拉多回到伦敦后,Cutter按他的提示,到他的排练场找他。Cutter一进屋,盲人看守听到动静,问“是谁?”在随后短暂的两个镜头中,你会看到两个一模一样的盲人看守,一个坐在杂物上,一个在瞬间移动的箱子边弯着腰。
这部电影由于剧情的关系,也存在一些争议之处。比如:到底哪个Angier是真的的问题。第一次试验时,他射杀了出现在远处的Angier,但后来的表演中,每次都是在道具内的被杀。也许这里面没有真假主次之分,总之不好解释,Tesla不是说过科学存在随机性么。
电影中的Tesla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早年是爱迪生的同事,曾在爱迪生公司负责研发直流电发电机,但他后来在西木公司的资助下发明了交流电。随后引发直流电和交流电之争,Tesla和爱迪生决裂。这一段隐藏在剧情后的历史事件与剧情又有几分神似。天知道剧本里,到底还有多少秘密。
以上介绍的就是《致命魔术想说明什么观点(《致命魔术》的影评。)》的具体内容,希望本篇文章能帮助到你了解更多的学习知识和生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