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科普知识

潼南为什么划给重庆(潼南何时从绵阳划分重庆管辖区)

潼南划给重庆是因为潼南自古跟重庆渊源深厚,是清朝重庆府的管辖之地,属于回归而已。潼南区隶属重庆市,位于重庆西北部,地处渝蓉地区直线经济走廊;是成渝新型工业基地、渝西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国西部绿色菜都...

潼南划给重庆是因为潼南自古跟重庆渊源深厚,是清朝重庆府的管辖之地,属于回归而已。潼南区隶属重庆市,位于重庆西北部,地处渝蓉地区直线经济走廊;是成渝新型工业基地、...更多潼南为什么划给重庆话题,以及更多潼南何时从绵阳划分重庆管辖区的详细内容,欢迎浏览我们的专题频道。

潼南为什么划给重庆(潼南何时从绵阳划分重庆管辖区)

潼南为什么划给重庆

潼南划给重庆是因为潼南自古跟重庆渊源深厚,是清朝重庆府的管辖之地,属于回归而已。潼南区隶属重庆市,位于重庆西北部,地处渝蓉地区直线经济走廊;是成渝新型工业基地、渝西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国西部绿色菜都。

当年属于绵阳地区的潼南,为何划给了江津地区?

绵阳因地处绵山之南,民国二年(1913年)依照“山南水北”为“阳”的古义,命名为绵阳。在今重庆市西北端,这里有一个潼南区,由潼南县2015年撤县设区而来。这个和四川省遂宁市交界的区县,和遂宁颇有一些渊源。绵阳市作为四川省经济第二大城市,是诗仙李白的出生地,黄帝元妃丝绸之母嫘祖的故乡,夏王朝的缔造者大禹的诞生地。

上世纪50年代,潼南县隶属于遂宁专区。而到了1958年,遂宁专区撤销,并入了绵阳专区,潼南县也自然而然的属于绵阳管辖了。1976年,潼南县改属江津地区。那么潼南县为何会划给江津地区呢?

1976年的江津地区,虽然名字叫江津,但是专署驻地却早已从江津县迁到了永川县。当时江津地区下辖八个县,这就是人们口中的“江八县”,即江津县、璧山县、江北县、永川县、合川县、铜梁县、荣昌县、大足县。1976年,原“江八县”之一的江北县(今渝北区),由于毗邻重庆市区,被划入了老重庆。“江八县”少了一员,有一种说法,就是为了补齐这个缺口,所以才从别处划来一县。

当时的绵阳地区,可谓是一个“巨无霸”,下辖多达19个县,面积约44000平方公里,人口1000余万人,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地区行政区。潼南县和江津地区的多个县交界,所以就选择了潼南。

如今看来,1976年对于潼南来说是富有意义的一年。江津地区后来改名永川地区,潼南县属之。1983年,永川地区八县“打包”并入老重庆,再后来重庆直辖。假设这一年潼南没有划入江津地区,或许今天的重庆就少了潼南这一部分。

潼南何时从绵阳划分重庆管辖区

潼南县古为梁州蜀郡梓州路(今三台县,清为潼川府)遂宁、蓬溪两县属地。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经遂宁下三里、蓬溪下东乡人民迭请由四川军政府批准,中央核定,始设县治于旧梓潼镇,定名为东安县。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内务部来文,因东安县与直隶、湖南、广东等省重复,自应酌改,查该县设置于梓潼镇,归潼川府辖地,居府南,遂定名为潼南县。同年裁府设道,隶属川北道。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废道,省设行政督察区,隶属四川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区。

1949年潼南解放后,属川北行政公署遂宁专区。1953年合省后,属四川省遂宁专区。同年,将合川县别口乡、万寿区甑子场、安岳县白水乡第八村曾家小湾及龙桥沟等处划归潼南。1958年遂宁、绵阳专区合并,隶属绵阳专区。1976年调整行政区域,隶属江津地区。1981年江津地区改为永川地区。1983年并入重庆市。

1994年1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潼南县进行撤区并乡建镇建制调整,辖梓潼、双江、塘坝、柏梓、崇龛、小渡、卧佛、太安、上和、古溪、桂林、宝龙、龙形、新胜、玉溪、花岩、飞跃、米心、群力、五桂、新华、永胜22个镇;田家、永安、文明、安兴、龙项、檬子、别口、红花、寿桥9个乡。

1997年7月,经中央批准重庆直辖后,隶属重庆市管辖。

1999年7月,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县人民政府驻地由原梓潼镇正兴街34号迁至现桂林街道办事处兴潼大道(渝府[1999]123号)。 2006年6月,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潼南县进行行政区划建制调整,辖梓潼、桂林2个街道;双江、柏梓、塘坝、崇龛、小渡、卧佛、太安、上和、古溪、玉溪、米心、宝龙、龙形、新胜、群力、花岩、五桂17个镇;田家、别口、寿桥3个乡。辖281个村委会、20个社区居委会、2个街道居委会。

重庆的潼南县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县名由来潼南县域在周秦之际属巴国和蜀国。周代,今四川地区分割为巴、蜀两国,潼南涪江一带属蜀国,琼江一带属巴国。秦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潼南分隶巴、蜀二郡。 潼南建县设治始于东晋,孝武帝(373~396年在位)时分德阳县设晋兴县,治所在今玉溪乡青石坝,为潼南县内治县之始。潼南建县较晚,民国元年(1912年),由蓬溪县划出下东乡11个场镇,遂宁县划出上安里、中安里、下安里17个场镇,取东乡及上中下安里联合设县之义,成立东安县,治所梓潼镇。民国3年(1914年),东安县与广东、湖南县名重复,因定名未久,其地处潼川府(四川省三台县)之南,设置于梓潼镇,遂更名为潼南。

拥有悠久历史的重庆潼南县,它的名字由来是怎样的?

重庆市潼南区位于重庆市西北部,隶属于重庆市。是中国民俗文化艺术之乡,成渝西工业基地,渝西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西部绿色食品,重庆城市新区。

1.建至沿革:

潼南地区是周秦时期的巴蜀国。周代,重庆和四川分为巴蜀两部分。潼南的涪江地区属于蜀,琼江地区属于巴。秦朝统一中国后,实行县制。潼南分为巴蜀两县。西汉高帝时,潼南涪江地区属于广汉县、广汉县。武帝时期,潼南的琼江地区属于黔渭县。

2.行政区划:

1999年7月9日,重庆市政府批准潼南县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办公室由梓潼镇正兴街27号、23号、34号、59号迁至梓潼镇莲花村新行政中心。2000年7月,光辉镇被称为崇龛镇。2002年底,潼南县辖22个镇、9个乡、21个居委会、283个行政村。

3.生物资源:

潼南地区有经济林700余种,其中桑树6科23种693种7种。经济作物有15种253个品种,主要包括蔬菜、桑树、水果和油籽。潼南县现有森林资源57科111种。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潼南区现有各类渔业资源96种,包括胭脂鱼、江团鱼、垂泗鱼、青龙棒、红根鳟等珍贵鱼类,年森林面积29494.85公顷,当年种植3333公顷(含社会投资造林),其中森林覆盖率达到45%。

2018年末,登记总人口95.2万人,比上年增加1.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9.78万人,占登记总人口(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41.79%,比上年提高0.27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出生率11.58‰,死亡率7.30‰,自然增长率4.28‰。户籍人口(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性别比为111.6,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7.5。

重庆潼南县的历史?

 1914年设潼南县。因地处潼川府之南而得名。

1999年7月9日,潼南县县委、人大、政府、政协机关驻地由梓潼镇正兴街27号、23号、34号、59号迁至梓潼镇莲花村拟新建的行政中心内(渝府[1999]123号)。

2000年,潼南县辖22个镇、9个乡:梓潼、双江、花岩、桂林、柏梓、崇龛、古溪、宝龙、飞跃、新华、玉溪、群力、米心、上和、龙形、塘坝、太安、永胜、新胜、小渡、卧佛、五桂22个镇;田家、永安、文明、红花、安兴、龙项、檬子、别口、寿桥9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860016人,其中:梓潼镇 118646人、上和镇 30323人、龙形镇 24883人、古溪镇 35298人、宝龙镇 27341人、飞跃镇 15999人、新华镇 12947人、玉溪镇 23928人、米心镇 15849人、群力镇 20781人、双江镇 47814人、桂林镇 31149人、花岩镇 12782人、柏梓镇 46867人、崇龛镇 43348人、塘坝镇 62765人、新胜镇 27034人、太安镇 35755人、永胜镇 8086人、小渡镇 47035人、卧佛镇 39944人、五桂镇 13688人、田家乡 14323人、龙项乡 11576人、檬子乡 13071人、别口乡 11959人、红花乡 15707人、安兴乡 11313人、文明乡 13623人、永安乡 15137人、寿桥乡 11045人。

2002年,潼南县辖22个镇、9个乡,21个居委会、283个村委会。年末户籍总人口90.4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46万人。

2006年6月16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潼南县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的批复》(渝府[2006]126):同意潼南县将现有的31个乡镇调整为22个乡镇和街道。具体调整如下:

(一)撤销5个镇、6个乡:梓潼镇、桂林镇、新华镇、飞跃镇、永胜镇、文明乡、龙项乡、檬子乡、红花乡、安兴乡、永安乡。

(二)设立2个街道办事处

1.梓潼街道办事处管辖原梓潼镇的东升、哨楼、四方、大佛4个办事处和李家祠、豆芽湾、纪念碑、碉楼坡、接龙桥、岩湾、大桥7个社区居委会,幅员面积127.873平方公里。街道办事处驻凉风垭(原梓潼镇政府驻地)。

2.桂林街道办事处管辖原桂林镇、原梓潼镇的东风办事处及井田、莲花2个社区居委会,幅员面积80.387平方公里。街道办事处驻原梓潼镇东风片区。

(三)调整6个镇、2个乡行政区域范围

1.双江镇管辖原双江镇、原安兴乡九道村和白云村所属行政区域,幅员面积119.306平方公里。镇政府驻金龙街(原址)。

2.柏梓镇管辖原柏梓镇、原文明乡、原永安乡所属行政区域,幅员面积134.75平方公里。镇政府驻柏梓镇正街(原址)。

3.龙形镇管辖原龙形镇、原檬子乡所属行政地域,幅员面积80.63平方公里。镇政府驻茶店子(原址)。

4.古溪镇管辖原古溪镇、原飞跃镇、原红花乡所属行政区域,幅员面积116.06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古溪镇正街(原址)。

5.玉溪镇管辖原玉溪镇、原安兴乡大龙村和曹家村所属行政区域,幅员面积54.414平方公里。镇政府驻迎龙街(原址)。

6.米心镇管辖原米心镇、原新华镇所属行政地域,幅员面积51.9平方公里。镇政府驻米心场(原址)。

7.田家乡管辖原田家乡、原永胜镇、原龙项乡小石村、桂圆村、老庙村所属行政区域,幅员面积63.13平方公里。乡政府驻罗汉村。

8.别口乡管辖原别口乡及原龙项乡花院村、老君村所属行政区域,幅员面积41.34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别口沱(原址)。

(四)保留11个镇、1个乡行政区域政府和驻地不变:小渡镇、塘坝镇、崇龛镇、卧佛镇、太安镇、上和镇、宝龙镇、新胜镇、群力镇、花岩镇、五桂镇、寿桥乡。

潼南县域在周秦之际属巴国和蜀国。周代,今四川地区分割为巴、蜀两国,潼南涪江一带属蜀国,琼江一带属巴国。秦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潼南分隶巴、蜀二郡。

潼南建县设治始于东晋,孝武帝(373~396年在位)时分德阳县设晋兴县,治所在今玉溪乡青石坝,为潼南县内治县之始。潼南建县较晚,民国元年(1912年),由蓬溪县划出下东乡11个场镇,遂宁县划出上安里、中安里、下安里17个场镇,取东乡及上中下安里联合设县之义,成立东安县,治所梓潼镇。民国3年(1914年),东安县与广东、湖南县名重复,因定名未久,其地处潼川府(四川省三台县)之南,设置于梓潼镇,遂更名为潼南。

潼南为什么划给重庆(潼南何时从绵阳划分重庆管辖区)

以上介绍的就是《潼南为什么划给重庆(潼南何时从绵阳划分重庆管辖区)》的具体内容,希望本篇文章能帮助到你了解更多的学习知识和生活常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