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不叫中华民国(民国时期,也管那时候的中华民国简称中国吗)
不论是“中华民国”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它们共同的简称都叫“中国”。之所以中国不叫中华民国,是因为中国国民党政权被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政权取代了。1949年,全国政协一届全会通过决议正式定国号为中华人民...
中国为什么不叫中华民国
不论是“中华民国”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它们共同的简称都叫“中国”。之所以中国不叫中华民国,是因为中国国民党政权被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政权取代了。1949年,全国政协一届全会通过决议正式定国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以此区别和取代国民党政府使用的“中华民国”称号。 自此之后,“中华民国”在人们习惯性称呼中渐渐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了。
为什么中国简称叫中国不叫中华?
中国简称中国,是在民国时期也就是1911辛亥革命之后固定下来的,相当于国号,从此广为流传,是一种中国人的自我身份认同,而中华则是中国和华夏的合称。
中国在从前并不是一个国家概念,而是一个地理概念。从前的中国,它指代的是“中央之国”的意思。古人认为天圆地方,中国位于世界的中心,国中君王统治寰宇,所以在文献中“中国”的意思可能指代皇帝所居住的都城、中原地区、天子统治的国土等等含义,其根本的实质都是指代处于中原地区的大一统王朝。
《诗经》中同样有“惠此中国,以绥四方”的话,可见中国这个词语一开始就是顾名思义,是位居中心的意思。然而古代的王朝,从秦朝开始,并不会自称中国,它们往往以国号相称,皇帝则以年号自居。
所以我们熟知中的王朝,诸如秦汉唐宋明往往自称“大秦”“大明”,而不会以“中国”作为对外外交的称呼,因而这时候的“中国”只是一种地理概念,而非是国家概念。
直到明末清初,很多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他们口中才开始称呼中国也就是当时的清廷为“中国”或者是“中华帝国”。根据梁启超1901年发表在《清议报》上的文章可知,梁任公同样认为中国是没有国号的,这种事实在民初清末那种国家大变革的时期是非常不利的,因为人民缺少国家概念,很容易心生散乱。
在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革命党人决定称呼当时新建立的中华民国为中国,这就是中国这个称呼作为国号起始的缘由,从此之后,中国不再是一个地理概念,它从一种文化上的认同走向了政治上的认同。而中华这个称呼则是中国和华夏的合称,众所周知,华夏是我们民族的称呼,是居住于中原或者可以说是中国地区的民族的自称,我们的民族是炎黄子孙,夏后传人,华夏一词由周朝创立。
民国时期,也管那时候的中华民国简称中国吗
不不不,中国只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号。中国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和中华民国是不一样的。中华民国,它在实质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政府(国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历史上,“中华民国”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政权?
是国家。
中华民国(1912——1949),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是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简称民国。 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胜国及联合国五个主要创始会员国之一。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党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月民国正式建立。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势力主政中国,北洋政府分崩离析后政局动荡不安,孙中山南下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建立黄埔军校随而建立国民政府,促成国共合作后的孙中山不久病逝。 1926年蒋介石继承孙中山遗志领导国民北伐,意欲统一中国,到1928年东北易帜,国民政府从形式上统一中国,蒋介石成为继孙中山之后的国民党领袖。 统一之后,民国进入黄金十年建设时期,此间社会稳定,教育稳步发展、趋于定型。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中国成为反法西斯同盟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一举成为美英中苏四大国。1949年后因国共内战失利而迁台。
孙中山为何定国号为中华民国,而不叫中华共和国?
“中华民国”这个国号是由孙中山先生最早提出的。1904年,孙中山在美国用英语发表《中国问题之真解决》演讲时,用了“中华民国”一词的英译:National Republic of China。1906年12月2日,同盟会在东京召开纪念《民报》创刊一周年大会,孙中山先生在演讲时,第一次用汉语提出“中华民国”这个名称。次年,为宣传反清排满革命思想,大学问家兼大革命家章太炎在《民报》第十七号上发表《中华民国解》一文,“中华民国”这一名称从此为更多人们所了解。为了证明此国号名称之“名正言顺”,章太炎引经据典,广征博引,从历史文献中找到很多直接和间接材料,指出只有“中华民国”这个称号才是最好最恰当的国号,是独一无二的最佳选择。所以,在选择和宣传“中华民国”这个称号的问题上,应当说孙中山和章太炎都立下了汗马功劳。一个是最早提出且从法理上给予论证,一个是从历史文献和文化渊源中寻找证据,使其进一步合法化并获得文化上的正统化。也可能是由于这个原因,当年鲁迅于1936年写作《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一文中,曾经这样说过:“至于今,唯我们的‘中华民国’之称,尚系发源于先生(指章太炎)的《中华民国解》,为巨大的纪念而已,然而知道这一重公案者,恐怕也已经不多了。”这里的“发源”一词,鲁迅使用得十分恰当,并没有说是“最早”,而是着眼于其文化和历史的渊源考证意义。
1916年7月,孙中山在上海作题为《中华民国之意义》的演讲时说:“诸君知中华民国之意义乎?何以不曰‘中华共和国’,而必曰‘中华民国’,此‘民’字之意义,为仆研究十余年之结果而得之者。欧美之共和国创建远在吾国之前,二十世纪之国民,当含有创制之精神,不当自谓能效法于十八、九世纪成法而引以为自足。”原来,孙中山根据自己多年对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研究,认为共和国体虽然是当时盛行于欧美的代议政体,但仍有其弊病。他要在中国实施直接民权,强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一点,所以要定名为“民国”而非“共和国”,而其英文的表述则为:National Republic of China。显然,孙中山要坚持共和国的根本原则、即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所有的人民主权原则,并希望借鉴瑞士、美国等国发展民主的经验,来补充代议制民主政体的不足:“更有进者,本党主张之民权主义,为直接民权。国民除选举权外,并有创制权、复决权及罢免权,庶足以制裁议会之专制,即于现行代议制之流弊,亦能为根本之刷新。由此,这‘中华民国’中的‘民’字绝对是核心内容,不可不用。”
1923年10月20日,孙中山在广州为全国青年联合会所作演讲中,再次提及这个问题:“‘中华民国’这个名词,是兄弟从前创称的,这个名词到底是什么东西呢?诸君自然知道‘中华民国’和‘中华帝国’不同,帝国是以皇帝一人为主,民国是以四万万人为主。”孙中山认为,从中国的领土、人民和国家主权的同一性和历史连续性来看,“中华民国”是与“中华帝国”相联系和相比较而存在的。中华民国的领土、国家主权仍然是“中华帝国”原来的领土和国家主权,但这些过去属于皇帝个人,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也;而“中华民国”的领土则是“普天之下,莫非民土”,“中华民国”的人民则是“率土之滨,莫非国民”了。最后,“中华帝国”的国家主权属于皇帝个人,而“中华民国”的国家主权已经属于全体国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孙中山的伟大和有别于历史上的农民起义领导人就在于,他决心把不从根本上改变君主专制制度的纯粹改朝换代的革命,转变为建立共和制度、以从根本上将国家主权归还于全体国民所有的民主革命。他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一文中说:“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试想明太祖驱除蒙古,恢复中国,民族革命已经做成,他的政治,却不过依然同汉、唐、宋相近。故此三百年后,复被外人侵入,这由政体不好的缘故,不做政治革命是断断不行的……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讲到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因此,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成功之后,在维护与保持了中华文明和国家主权的历史连续性之后,也就获得了把“中华帝国”的国号改变成为“中华民国”国号的合法权利。而且,从“中华帝国”到“中华民国”的改变,说明孙中山不但是一个维护继承中华文明和国家主权的爱国者,而且还是一个没有帝王野心,只为结束专制帝制、并创建民主共和制度的革命家。对于孙中山关于建立“中华民国”思想的深刻和伟大,其实不须论证,只要看看袁世凯的复辟帝制是如何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而迅速失败即可。
总之,在解释为何使用“中华民国”这个称呼为“国号”方面,孙中山和章太炎各自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具体而言,孙中山着重解决的是为何要用“民国”而非“共和国”,是侧重于其革命性和民主性;而章太炎着重解决的是“中华”二字的文化渊源,是为新生的共和国寻求文化和传统意义上的支撑,显示其合法性和正统性。
大家看看这个,这个是二战日本的降书。上面写的居然是“中华民国”,而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什么呢
中华民国(1912--1949),是从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胜国及联合国五个主要创始会员国之一。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南方革命党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民国元月正式建立,北洋政府分崩离析后政局动荡不安,孙中山南下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建立黄埔军校随而建立国民政府。1926年蒋介石继承孙中山遗志领导国民北伐,意欲统一中国,蒋介石成为继孙中山之后的国民党领袖。抗战时期,中国成为反法西斯同盟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一举成为美英中苏四大国。1949年后因内战失利而迁台。按照《中华民国宪法》规定,中华民国领土依其固有之疆域,但其中并未列明何为固有之疆域。中华民国在1946年承认外蒙古独立,但在1953年重新将蒙古地方作为中华民国领土。若包括蒙古地方,其面积为1141万8174平方公里,是世界领土面积第二大国(仅次于俄罗斯)。
以上介绍的就是《中国为什么不叫中华民国(民国时期,也管那时候的中华民国简称中国吗)》的具体内容,希望本篇文章能帮助到你了解更多的学习知识和生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