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时候被称为天朝(太平天国)
1、中国自隋代起,因为国力强盛,而称自己国家为天朝,意指本国本朝是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在各个方面领先于周边其他蛮夷的大国。2、天朝除称中国自称以外,也是封建时代臣下对本朝廷的尊称。 在清朝末...
中国什么时候被称为天朝
1、中国自隋代起,因为国力强盛,而称自己国家为天朝,意指本国本朝是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在各个方面领先于周边其他蛮夷的大国。
2、天朝除称中国自称以外,也是封建时代臣下对本朝廷的尊称。 在清朝末年的太平天国运动中,也指太平天国。
3、古代的中国,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国的代名词。在我国的文献中,中国有以下含义: 皇帝所在的都城 、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中原地区、国内、诸夏族居住的地方、指诸夏族或汉族建立的国家。19世纪以来,中国则指我国的全部领土。
“天朝上国”的观念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唯独在清朝才有吗?
天朝上国的思想并不是在清朝才出现的。早在先秦时期,古人便是认为中国地处于世界的中间位置,由此也划分出了天下五服以及天下九州。并且古人还根据地理位置和文明的程度,划分了华夏以及四周的少数民族。可以说那就是中国天朝上国思想最早出现时候的一个模样。
而到了秦汉之后,这种天朝上国的思想更是演化成了周边国家向中国的朝贡关系。而到了隋唐时期,周围少数民族更是称当时的皇帝为天可汗。但这个天朝上国的思想到了明清时期却是发展到了一个顶峰。当时明太祖朱元璋驱逐蒙古人,便是喊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名号的。
而且在后来的朝贡制度之下,只要周边国家承认了明朝的天朝地位,那么就会得到许多的赞赏以及赏赐,郑和下西洋,便是将这种朝贡贸易的形式发展到了一个巅峰。但是到了清朝,这种天朝上国的思想却是逐渐限制了中国的发展,乾隆更是认为因为中国是天朝上国,所以英国这些国家是完全不需要重视的。
也正是因为清朝统治者认为英国他们是很弱小的国家,因此才使得中国逐渐落后。但可惜的是中国的统治阶级仍然沉浸在这种天朝上国的想象当中。这才使得中国最后完全落后于世界潮流。
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其中“国”原作“囯”,“天”字的两横上长下短,1851年—1864年)是清朝后期,由洪秀全(称号“天王”)建立的政权,前身为1843年创立之“拜上帝会”。1851年成立太平天国,1853年建都天京(今南京),曾占领长江中下游地区,至1864年天京陷落止,存在14年。太平军在全盛时期的兵力超过一百万人(包括女兵十余万人),实力雄厚,但天京变乱后,逐渐走向灭亡。有人估计太平天国运动造成约两千万人丧生。现代有人估计1850年的中国人口大约有4.1亿人,经过清军镇压太平天国、捻军及回族等起事后,到1873年人口下降至大约3.5亿人。
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场灾难性的闹剧。
以上介绍的就是《中国什么时候被称为天朝(太平天国)》的具体内容,希望本篇文章能帮助到你了解更多的学习知识和生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