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生活常识

捧气贯顶法一天练几次(如何练气功)

捧气贯顶法一天练1-3次,可疏通全身膜络,打通人体关窍、穴道,使人体气脉和畅。以捧气贯顶法来命名智能动功的第一步功法,是抓住了第一步功法的根本。所谓捧气,就是把大自然界混元气用手捧起来。所谓贯顶,就是...

捧气贯顶法一天练1-3次,可疏通全身膜络,打通人体关窍、穴道,使人体气脉和畅。以捧气贯顶法来命名智能动功的第一步功法,是抓住了第一步功法的根本。所谓捧气,就是把...更多捧气贯顶法一天练几次话题,以及更多如何练气功的详细内容,欢迎浏览我们的专题频道。

捧气贯顶法一天练几次(如何练气功)

捧气贯顶法一天练几次

捧气贯顶法一天练1-3次,可疏通全身膜络,打通人体关窍、穴道,使人体气脉和畅。以捧气贯顶法来命名智能动功的第一步功法,是抓住了第一步功法的根本。所谓捧气,就是把大自然界混元气用手捧起来。所谓贯顶,就是把捧起的气,贯入头顶并由此而进入全身。

庞克明气功捧气罐鼎

特点

一、练捧气贯顶法的根本原则是神(意)与气合,以意引气,神气并重。这里所说的气,一是大自然中的混元气,一是弥散在自身周围的自己的气,同时也包括自己身体内的气。不过是以体外的气为主。

二、借助形体运动的开合来强化意识活动的开合,这一练法似乎又像神形并重,其实不然,因为它的主旨不是要强化形,而是借此引动内气外放与外气内收。

三、为了达到上述练功要求与目的,需要:

一神态悠娴,恬静安舒,怡然自如,即美在心中,乐在心中,且坚定自若。

二姿态要舒展大方,潇洒自如,不拘谨、不做作,要放得开,收得住。

三动作要柔软、圆润、连绵不断,快而不停、慢而不断,灵活自在。

四意识的开合是练好本功的关键,外开时意念要远开至天边,内合时合于体内——越深越好。

基本功效

一、通过人体与大自然混元气的畅通,可疏通全身膜络,打通人体关窍、穴道,使人体气脉和畅,从而旺盛人体生命机能。

二、本功法得气快、气感强,治病健身效果好。

三、通过本功法的锻炼,可激发出一定的潜在功能,可敏锐人体的感触机能,如对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山河湖海、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的感知。

四、本功法是行之有效的采气、聚气之法。通过本功法的锻炼可迅速地学会与运用发放外气治病的技能,如信息组场治病、信息组场带功等。

意念与姿势要求

意念

本功法是以意引气,练功时意想头项青天,脚踩大地,自己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在做每一动作时,都要把意念沿手指的方向

延伸至天或地的极点,外展或合拢都沿天边而行;揉推和拉气时,意念要放在天边上进行。这样广收天空混元气贯项,导引至肚脐。再沿足经导引地中的混元气回肚

脐汇合,使人体、天体的混元气沟通,人和大自然融为一体。

预备式:

两脚并拢,周身中正,两手自然下垂。如立正姿势。目视前方天地交合处,两眼轻轻闭合,目光回收。

念口诀:顶天立地,形松意充。外敬内静,心澄貌恭。一念不起,神注太空。神意照体,周身融融。

起式

1、小指带动,指掌慢慢上翘,成手心向下,指尖向前,与臂成直角。意想手心与地气相接,以肩为轴,两手做前后拉气3次。向前推,手臂与身体的夹角约15°;向后拉至体侧。

2、以小指带动,松腕,转掌心相对。虎口向上,臂放松,与肩等宽,从体前向上捧气,至手与脐平,掌心微含,回照肚

脐。同时转掌心向下,意想两臂延伸到无限远,在无限远处,两臂(与腰带同高)向两侧外展至背后。小臂微收,转掌心向内,掌心微含,回照腰部命门穴(对脐

处)。而后小臂上提,顺势内收掌腕至两肋旁,掌心向上,用中指端向大包穴(属脾经,在体侧第六、七肋间)贯气。

3、随后两臂向前伸出与肩平,掌臂微收,掌心微含,中指回照两眉间印堂穴。同时两腕微微转动,带动十指斜相对,而后

转肘外撑,力点在肘,带动两臂向两侧展开。至左右成一字与肩平,小指带动,转掌心向下,连续转掌心向上,意想掌臂延伸至天边,沿天边向上划弧,至头项上方

两掌相合。尔后下落,沿头正前方降至胸前呈合十手(大臂与身体成45°角,两小臂成一平线,中指尖向上,拇指根对着膻中穴)。

前起侧捧气

1、合十手转指端向前并推出,至两臂伸直,高与肩平。逐渐分掌,转掌心向下,立掌外撑(掌指上翘,掌心外突,掌与臂

成直角),食、拇指分开,掌臂与肩等宽。意想掌臂延伸至天边,在天边推揉3次。推揉要肩、肘、腕一体,两肩沿上、后、下、前顺序划立圈,带动掌臂推揉。推

时,以掌根带动掌臂前推,掌心外凸;回收时以肩带动,肘微下垂,掌心内含,意念从天边收回体内。尔后立掌外撑,意想掌臂延伸至天边,以掌带臂沿天边左右水

平拉气3次。左右拉开约15°角,再合拢至两臂平行。

2、立掌外撑,两臂向两侧展开至左右成一字形,意想掌臂延伸至天边,在天边推揉3次。推时,以掌根带动掌臂前推,掌

心外凸;回收时以肩带动,肘微下垂,掌心内含,意念从天边收加体内。尔后立掌外撑,意想掌臂延伸至天边,沿天边做上下拉气3次。向上拉约15°角,向下拉

至平肩。

3、松腕转掌心向上,意想两手延伸至天边,沿天边捧气至头项上方,两臂微曲,腕与肩等宽,掌心微含照向头项,停留一个呼吸的时间。向头项贯气,两手沿体正前方下降至肚脐。两中指相接,点按肚脐。

4、两手中指沿腰带向两侧扒开转向身后,至命门穴,中指点按命门穴,然后两手沿腿后面膀胱经下至两足,沿足外侧至趾

端并敷于足面(手指、脚趾同方向),向下按揉3次。下按时,膝向前跪,身体重心向前移至两手,意想手心通过足心入地;抬起时提膝,臀部向上微抬,身体重心

移向两足,两手不动,把放出去的意念收回体内。尔后,两手稍起,转手心相对,意想把地气从地里拔出,捧在手中,如捧气球。两手分开,掌心转向两腿内侧,沿

足三阴经向上导引至肚脐,中指点按。然后两手分开,还原体侧,自然下垂。

侧起前捧气

1、两臂从体侧阴掌(手心向下)上提,成一字形。立掌外撑,意想掌臂延伸至天边,沿天边向两侧推揉3次。推时,以掌

根带动掌臂外推,掌心外凸;回收时以肩带动,肘微下垂,掌心内含,意念从天边收回体内。立掌外撑,意想掌臂延伸到天边,沿天边做前后水平拉气3次。向前拉

约15°角,向后两臂成一字。

2、立掌外撑,意想延伸至天边的掌臂沿天边向体正前方合拢,与肩等宽,两掌在天边推揉3次。推时,以掌根带动掌臂前

推,掌心外凸;回收时以肩带动,肘微下垂,掌心内含,意念从天边收回体内。立掌外撑,意想手臂延伸至天边,在天边上下拉气3次。向上拉约15°角,向下拉

至平肩。

3、松腕转掌,意想沿天边捧气至头项上方,手心微含照向头项,停留一个呼吸的时间,向头项贯气,两手下降至额前,转

掌心向内,两中指点按印堂穴。沿眉向两侧分开,向后至玉枕骨下,两中指点按。尔后两手沿项下至背,两中指点按第三胸椎处。再转回体前,从腋下向后,两手至

背后,尽量向上。掌心紧贴身体,两手沿胆经、膀胱经向下至命门穴,两中指点按。尔后两中指沿腰带分开,回归肚脐,两中指点按。

4、两手沿足三阴经(腿内侧)下至两足,沿足内侧至趾端,敷于足面,向下按揉3次。下按时,膝向前跪,身体重心向前

移至两手,意想手心通过足心入地;抬起时提膝,臀部向上微抬,身体重心移向两足,两手不动,把放出去的意念收回体内。尔后,两手稍起,转手心相对,意想把

气从地里拔出,捧在手中,如捧气球。然后两手分别沿足外侧至足跟,转手心向内,沿腿后膀胱经上至命门穴,两中指相接点按。沿腰带分开,回归肚脐,两中指点

按。两手分开,还原体侧,自然下垂。

1、捧气

两手如捧物,虎口向上,两臂与正前方成45°角上举,意想沿天边捧气于头项上方,手心微含,照向头项,停留一个呼吸的时间,向头项贯气。两手下落,经耳侧至两肩前,小臂直立胸前,掌心向前。

2、回气

(1)右掌坐腕向前推出,臂似直非直,松腕,小指带动,翻掌心向左,微含,以腰为轴,上体左转,向左划弧拢气。约

90°时,右手拇指掐于中指节正中(中魁穴),其余四指轻轻并拢,继续拢气至身后,约180°,由身后回归左胸前,上体逐渐转正,中指点在左侧气户穴(锁

骨下缘中点,乳头直上方),向气户穴贯气。

(2)左掌坐腕向前推出,重复右手动作,方向相反。

(3)拢气后,两小臂在胸前呈十字交叉状,大臂与身体成45°角。自然呼吸3次,吸气时中指点按气户穴,呼气时放松。尔后松开掐诀双手,两臂前推,转莲花掌,两掌胸前合十。

收式

合十手举至头项上方,上拔,意想举向天项。两手分开,转掌心向前,两臂由两侧下落与肩平,逐渐转掌心向上,沿天边向

体前合拢,与肩等宽。掌臂微微内收,中指回照印堂穴。尔后两肘回抽,两掌指端指向第六、七肋间,用中指端向大包穴贯气,再向后伸出,向两侧外展。两臂转至

两侧时,转掌腕使掌心斜相对,向体前合拢。两手重叠放在肚脐上(男左手贴肚脐,女相反),静养片刻。两手分开,还原体侧,慢慢睁开双眼。

附:口令词

捧气贯项法,是智能动功的第一步功。属于外混元阶段,练内气外放、外气内收。可以使人体混元和大自然界混元畅通。练此功有强身祛病之功,有采气聚气之妙。

捧气贯项现在开始。

预备式:两脚并拢,周身中正,两手自然下垂,目视前方,两眼轻轻闭合,目光回收,全身放松。

“顶天立地,形松意充,外敬内静,心澄貌恭,一念不起,神注太空,神意照体,周身融融。”

起式:翘掌,下拉气:推、拉、推、拉、推、拉。松腕转掌捧气上升,与肚脐平,回照肚脐。转掌心向下,

外展,展、展至背后,回照命门,顺势腋下贯大包(穴)。向前平伸,与肩等宽,回照印堂。肘臂外撑成一字,转掌心向下,连续转掌心向上划弧,头项上方相合,

体前慢慢下落,至胸前合十。

第一节 前起侧捧气:转掌指向前,向前推出,与肩平,分手,立掌,与肩等宽,向前推揉:收、推,收、

推,收、推。平拉气:开、合,开、合,开、合。两臂外展,成一字,向两侧推揉:收、推,收、推,收、推。立拉气:起、落,起、落,起、落。松腕转掌,捧气

上升,至头顶上方,停留一个呼吸长,向头顶贯气。两手沿面至胸,转掌心向内至肚脐,中指点按,沿腰带向后至命门,中指点按。沿腿后面向下导引,经脚外侧,

两手敷于足面,下按、上提,下按、上提,下按、上提,拔地中气,经脚内侧、沿腿内侧向上导引至肚脐,中指点按。分手还原体侧。

第二节 侧起前捧气:两臂阴掌侧起,成一字,立掌,向两侧推揉:收、推,收、推,收、推。平拉气:

合、开,合、开,合、开。两臂体前合拢,与肩等宽,向前推揉:收、推,收、推,收、推。立拉气:起、落,起、落,起、落。松腕转掌,捧气上升,至头顶上

方,停留一个呼吸长,向头顶贯气。两手慢慢下落至眉间,中指点按印堂,沿眉向后至玉枕骨下,中指点按,沿项向下导引,两手绕肩前,经腋下至体后,向上接,

向下导引至命门,中指点按。沿腰带向前至肚脐,中指点按,沿腿内侧向下导引,经脚内侧,两手敷于足面,下按、上提,下按、上提,下按、上提,拔地中气,经

脚外侧,沿腿后面向上导引至命门,中指点按。沿腰带向前至肚脐,中指点按。分手还原体侧。

第三节 侧前起捧气:两臂与身体成45°捧气上升,至头顶上方,停留一个呼吸长,向头顶贯气。两手沿

耳侧下落,立于肩前,掌心向前。右手坐腕向前推出,臂似直非直,松腕转掌,以腰带动向左拢气,90°掐中魁(穴),曲肘绕肩,点按气户(穴)。左手坐腕向

前推出,松腕转掌,以腰带动向右拢气,90°掐中魁(穴),曲肘绕肩,点按气户(穴)。自然呼吸3次。松开掐诀手指,两掌前推,转莲花掌,胸前合十。

收式:

两掌相合上举,至头顶上方,上拔,转掌心向前,左右下落成一字。转掌心向上体前合拢,与肩等宽,回照印堂。落肘回抽,顺势腋下贯大包,两手向后伸出,外

展,至体侧逐渐转掌拢气贯下丹田,两手重叠在肚脐上(男左手在下,女右手在下),静养。分手还原体侧,两眼慢慢睁开。

如何练气功 求练气功方法

李少波真气运行法

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

练功准备就绪,即微合双眼,先注视鼻尖片刻,接着闭目内视心窝部,耳听呼吸,勿使有声。意念随每次呼气自喉部下达心窝部,尽可能逐渐放慢、放长,每次呼气的时间,以每分钟呼 8 — 12 次为宜。吸气时任其自然,无念无识。练功时若有杂念,要用数息法制之:只须数呼气之数,从 1 — 10 ,再回头从 1 — 10 ,反复进行,杂念平息,即不必数息。本步练功时间每日 3 次,每次 20 分钟。尽可能固定每日练功时间,易于形成条件反射。若不能固定时间者,则每日早、中、晚 3 次不可缺。练功约 3 — 5 日,便自觉心窝部有沉重感,至 10 日左右心窝部有温热感,即告第一步完成,为第二步奠定了基础。炼本步期间,无练功基础者,可能出现头昏,腰酸背痛,呼吸不自然,舌抵上腭不习惯等,这些是初练时的生疏现象,只要坚持按要求去练,便会逐渐纯熟,各种不自然现象渐会消失。在练本步过程中,一般脾胃虚寒、食欲欠佳、精神不振者,可渐增食欲,精神日振。

第二步:意息相随丹田趋

当第一步功法练至每次呼气自觉心窝部发热时,即可意息相随,于每次呼气时,以意引心窝之热气流逐渐向下延伸,一步步趋向丹田(小腹内)。但必须注意轻松自然,不可过分用意和操之过急。如此每日练功 3 次,每次半小时左右,约 10 天左右,即可于每次呼气时出现一股热流下达丹田的感觉。此时可出现小腹中汩汩有声,矢气增多,食欲增进,大小便异常者渐趋正常。

第三步:调息凝神守丹田

接上步,当每次呼气皆有热流下沉丹田,丹田温暖发热后,即把呼吸有意无意地止于丹田,即意守丹田,不必过分注意呼气。每日练功 3 次,每次 40 分钟左右。本步锻炼时间约需 40 天左右,即可感到丹田内形成一个“气团”。随着功夫的积累,气团逐渐增大,小腹充实饱满有力,有时会出现阴部作痒,会阴跳动,肾区及四肢发热等,这些现象或感觉可因人而异。一般患有失眠、阳痿、月经不调、二便异常者渐可明显好转。

第四步:通督勿忘复勿助

接上步,当丹田真气充实到一定的程度,即会沿脊柱上行。此时,意念须随之上行而不为别的事情分散注意力(勿忘);当其止于某处不复上行,甚或有所退下时,也不要用意向上导引(勿助)。因为上行之快慢完全取决于丹田中真气充实的程度,丹田越充实,上行的力量越大,速度越快;反之则上行中止,甚或倒退。当上行至脑后“玉枕关”,屡屡欲上难通过时,可用内视头顶法,一般即可冲过玉枕关。本步是关键的一步。每日练功次数可适当增加至 4 — 5 次,每次需 1 小时左右。一般在一周之内,气流即可冲过“玉枕关”。这也是因人而异的,快者一下子就可通过,力量也很猛;其次者须数次;慢者需数天;个别人可因特殊情况而久久难以通过。练本步过程中,可出现项背强急,头如紧箍等情况,是冲关通督之前兆,不可疑虑放松;通关后 ( 尾闾、夹脊、玉枕 ) 自然轻松愉快。通关后呼气时热流直下丹田,吸气时热流沿脊而上过头顶至口腔,形成任督循环(即“小周天”)。至此境界,凡患有头晕、耳鸣、失眠健忘、性欲低下、月经不调、心悸气短、精神恍惚等病证者,皆可明显改善,长期坚持可望康复。无病者亦可致身轻体捷,精力充沛。

第五步:元神蓄力育生机

任督循环形成后,一般仍意守下丹田,同时其他经脉也可相继开通。如头顶出现动力,可改守上丹田 ( 脑中 ) ,可以灵活掌握。练功时间仍每日 3 次,每次一小时左右。此期间,会出现头皮奇痒,舌尖颤麻,全身如有电流乱窜,皮肤麻痒如有蚁爬,眉心、鼻梁紧张,环头拘紧等反应,亦因人而异,不必害怕,也不要追求,约一月后各种动象渐会自然平息。此后各种慢性病皆可明显好转或痊愈。

注 意 事 项

1 、练本法须在静室内,明暗强度适宜,空气流通清新,又不可直接当风。

2 、凡大饥、大饱、大怒、大惊等情志不宁时,不宜勉强练功,须待心情平静后再练。

3 、练功时间内应昼避开一切干扰。凡天气剧变、狂风暴雨、雷电交加之时,暂勿练功。若练功中有意外干扰(如突然声响、有人急叫或闯进练功室内等),则不必惊慌,须慢慢放松意念。临时收功后再慢慢起坐应付,待恢复平静后再补练。

4 、用本法者平时须注意清心寡欲,心平气和,劳逸适度,饮食清淡,忌食辛燥、腥、粘腻之物。

5 、用本法者,尚未通关之前,须戒绝房事,以免影响进程。通关后亦须有所节制,保持精力充沛。

气功运气

气功运气是气功锻炼的重要步骤。练功时,内气发动,通过意念的引导作用,疏通经络气血,调整阴阳,达到强身治病的目的。

医家气功的运气法,很注重贯气。贯气是一种把气由上往下引、往下降,使浊气下降的一种运气法。练功开始的时候,用意念或加上手势,引导气息由上而下,从头到脚运行,意想浊气从脚底而出。这样连续做三至五次,可使全身放松,对高血压患者效果尤佳。

运气还可以打通周夭。练功开始,内气发动于丹田,产生一股热流,用意念控制它,让它从丹田下伸至会阴,再向后经尾阎,循督脉向上,经命门、夹脊、大椎、玉枕,直上百会,然后下行经神庭、印堂、鼻准、廉泉,沿任脉而下膻中,回到丹田。这样沿任脉、督脉循环,就是小周天运气法。

练功到一定程度,意气相随,可以通过意念引导,使腹部丹田之气上通至头顶百会,再从百会下通至丹田及会阴。丹田又称“中宫”,引气由百会直通会阴,所以称作“中宫直透法”。这种运气法,是根据气机运转规律,以意引气。吸气时,引气由会阴经丹田至百会,呼气时,引气由百会经丹田至会阴。这样一呼一吸,中宫上下直透。这种运气法,对调动人体的精、气、神,都有很好的效果。

《勿药须知》详细介绍了一种运气法:“凡运气法,当闭目静坐,鼻吸清气,降至丹田,转过尾闾,随即提起,如忍大便状。自夹脊双关透上,直至泥丸,转下鹊桥,汩然咽下,仍归丹田。初行功时,焚香一炷为度,渐增三炷,功行七日为止。凡卧病者,宜用厚褥棉被暖帐重衣,不论寒暑,初行功三日,发大汗以攻阴邪之气,进热粥以为表汗之资。渴则漱玉泉以咽之,饥则炊热粥以食之。饥焉,则食不拘餐数,如是衣不解带者一月,则在床三五七年瘫痨臌膈等症,智可克期而愈。如患在上身,收气当存想其处,患在下身,收气亦存想其处,放气则均归于丹田;患在遍身,当分经络属上属下,运法亦如之。或患曾经用针者,不得用此法,以其气有所损故也。女子行功,先提水门,后及谷道,运法如前。”

经常使用运气法行功,先提谷道使之勿泄,气人丹田使之归根,不但有疗病之功,而且有延寿之妙。

智能功捧气贯顶法的动作要领

八句口诀:“顶天立地,形松意充,外敬内静,心澄貌恭,一念不起,神注太空,神意照体,周身融融。”

练捧气贯顶法之前一定要认真体会八句口诀。一方面,“八句口诀”本身就是一部完整的功法,只不过它没有形体动作的要求,是纯粹的意念练功。只要按八句话的意思,把它的意景想出来并体会内在的感受,就是练功了。在一些自己想练功又不好做动作的场合,练八句口诀是不错的选择。另一方面,在练捧气贯顶法之前体会一遍八句口诀,能帮助我们进一步调整形体状态,使形体放松、自然,调整精神状态,使内心宁静、精神专一,调整周身气机,使气机生发,全身心进入人与大自然和谐、统一的练功状态。

如何修炼内功,或者气功,求正确的修炼方法。不懂不要乱说,会害死人的。

内功修炼法

本文介绍的内功是专指有利于练成硬气功功能的内功

一.呼吸方法

(1)自然呼吸:又称胸腹式呼吸,与人们平常的呼吸法相同。

(2)顺腹式呼吸法:与自然呼吸法略异,即吸气时略鼓腹,呼气时略收腹 。

(3)逆腹式呼吸法:又称胸式呼吸法,即吸气时收腹扩胸,呼气时松腹。

(4)吃气:即用嘴吸气。一般是齿虚合,从龄缝吸气,特别是冬天,由于不能一直子吸入大量冷气,吃气应慢。

(5)吞气:在吃气后将气和口水一起象吞硬物一般吞下喉去。

(6)喷气:口齿紧闭,将气从鼻内短而快地有力呼出。

(7)闭气:吸满气后,立即屏住呼吸,不吸变不呼即为闭气。以上是练功中要运用的几种呼吸方法,欲练此功应先熟悉之。

二.养气

姿势以盘坐、站立、仰卧均可,自然舒适为度,以盘坐为佳。全身放松入静,两眼微闭,舌抵上腭,双手相叠掌心向内盖于小腹之上,男左手在内女右手在内,内视意守小腹之内。呼吸由自然呼吸逐渐过渡到慢、细、匀、长的呼吸。练功时间视各人情况而定,关键应自然,意守要似有似无,只要精神集中,想着有那么回事就行了。此谓之温养,旨在于培养后天真元之气。人的精气神是否饱满决定硬气功的功力大小,温养之功的培养精气神之要法。此功可单独练也可一起练,随时有空均可练习。

收功:叩齿36下,口中鼓漱几下唾液,然后分三口吞入腹中,双手掌搓热浴面,睁眼缓行一会儿即可。

三.炼气

(1)罗汉抱肚:自然站立,宽衣松带,全身放松。吃气,同时双手掌贴胸轻摩按至小腹 ,意想气归丹田。吃气后吞气,意想将气直吞入小腹

丹田内,同时双手想叠(男左手在内、女右手在内)贴于小腹上。吞气后闭气8—10秒,并意守小腹丹田。然后用鼻将气慢慢呼出。重复49次呼吸。此式注意用意不用力,意念集中,身体自然放松。

(2)大鹏展翅:用腰带(绸布或练功带)扎紧腰部平脐一线,紧度以能用力插进两根指头为度,下同。马步站立,高低视各人情况而定。以鼻作逆腹式吸气,同时双手掌心向上从前面平举至两侧与肩平。吸气满,以鼻用力喷气,小腹外鼓振荡丹田,同时双掌用力平砍于胸前,脚趾抓地,牙关紧咬,收肛提阴,全身用力。此式重在喷气与震小腹、手砍击、趾抓地、咬牙关等全身用力协调配合。然后全身放松,以鼻呼出余气。姿势不变,重复以上动作和呼吸49次。注意喷气时要快要猛,但用力应循序渐进,以防迸伤。另外,吸气时尽量放松,喷气时全身用力,一松一紧,要松紧分明。

(3)金刚怒目:姿势同上。左手握拳置于左腰际,右手呈掌掌根贴于右腰际。逆腰式慢吃气,同时全身紧综用力,扣趾,咬牙、收肛提阴,右手贴右腰际推至腹前不停,掌心向内掌指向上竖直慢慢向头顶插,插至胸前时紧咬牙关,颈项强直,双目怒睁,头部用力微颤,待指端上插至额前时刚好吃气满,上插亦停。略用力闭2秒种,全身突然放松,以鼻慢慢呼气,重复49次。

此式旨在顷气上头,注意吃气时用力,呼气时放松。大鹏展翅和金刚怒目二式随便先练哪式均可。由于均需用力,消耗体力较大,二式之间可自然呼吸几次,也可休息一下,但不能超过1分钟。

以上为炼气这法,旨在激发人体潜力,是提高硬气功功能的关键环节。养炼结合,才是气功之真义,二者相辅上成,不可偏废。但二者不必每次同时修炼,炼气法最好每日早晚定时多炼一次,每次约30—45分钟,养气功则随时可练。

四.注意事项

(1)初练可能出现功中耳鸣、面红耳赤、流泪等现象,功后乏力、疲倦等,这是正常的病灶反应或功理反应,应任其自然,一般半月后消失,以后则越练越有劲,一在不练反而不舒服。

(2)一般练功一个月即感丹田发感甚至有气团感,或出现局部痒、麻、胀、跳等八触现象,均任其自然,练功60—100天即感精神饱满,力量巨增、气血充盈,并能初步意领气走。

(3)本功练成约需270天,固气之前应尽量不间断。

(4)如遇有遗精滑精和性生活,第二天停练炼气功和罗汉抱肚,以免伤身。

(5)已婚者练一段时间后精力弃沛,不仅不能纵欲,还应尽量节制。

(6)本功消耗体力较大,应注意营养和充足的睡眠。

(7)由于要吞气,应尽量在空气清新的地方练功。

(8)饭前半小时和饭后一小时应尽量不练功。

(9)切记要节身自爱,不能过度房事,在练功前,要闭精百天,要有惜精如命的意识。

封口固气法

待本功内功(炼气法)练满270天,一般都能意领气走,经脉通畅,就可以练封口固气了。封口固气又叫“扎桶子”、“封桶口”等,封口固气后就可以运用和表演了。需要说明的是,封口固气功在功家是有一定保密程度的,过去的师父从不轻易传授,但现今有的人利用这一点故弄玄虚,甚至说封口固气后几十年也不减失功力,那也是不切实际的。封口固气旨在强化巩固功效,对提高功力作用很大,能够使练功者功力上一个新台阶,但欲使功力高深,仍需长年坚持练功。

用具

备一个石担,体育上用的扛铃也可以。其重量为本人刚好能双手提起,再重一点就提不起了那么重。

方法

每日早晨约6时许,扎紧腰带,双脚分开如肩宽,平心静气站于石提前。以鼻吸气满,然后闭气,弯腰掌腕向上,方便用力为原则握紧石提,将石担慢慢提起呈肘平(小臂与肘部等高)的位置,同时收肛提阴,扣趾,牙关紧咬,全身用力,上身挺直,慢慢放下石担,然后站立放松呼气。重复以上动作,49次。练功的关键是闭气举放石担,动作宜慢,但快慢程度以自己能忍受为度。如果不能连续完成49次,中间可歇息几次,每次自然呼吸几口气,但歇息间隙不能超过1分钟。另外,如果饥渴难耐,可以事先喝一小杯奶液,隔几分钟才开始练习,或者早点起来吃东西,隔一个小时再练。总之,视各人情况灵活要排,但练功要求不变。

注意事项

(1)每日早晨练功一次,连续练18天,其余停练,但可以多练养气功。

(2)18天内不能有性生活和遗精等现象,否则无效,又重新练过。

(3)练功期间应心平气和,少生杂念,为防走失精宝,晚间睡觉可侧向尽量蜷曲而卧。

(4)初练一周可能有疲乏无力,眼膜充血等现象,均属正常,一般一周后消失,此后即感力量巨增,其满精力体力旺盛,举手投足似有使不完的力气,常有一式身手的愿望。

(5)练功期间应保证睡眠和营养。(6)练此功最易损伤腰部即“闪腰”,练功时一定要小心,不要一下子用猛力。

捧气贯顶法一天练几次(如何练气功)

以上介绍的就是《捧气贯顶法一天练几次(如何练气功)》的具体内容,希望本篇文章能帮助到你了解更多的学习知识和生活常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