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法中法帖指的是什么(什么是法书)
法帖指中国书法史上历代名家的名帖,即经过历史洗礼的经典作品。其发展演变过程:1、唐代由于帝王的喜爱,出现勾摹前人墨迹集帖,即《万岁通天帖》。2、宋代出现汇集历代名家书法墨迹,将其镌刻在石头或木板上,拓...
在书法中法帖指的是什么
法帖指中国书法史上历代名家的名帖,即经过历史洗礼的经典作品。
其发展演变过程:
1、唐代由于帝王的喜爱,出现勾摹前人墨迹集帖,即《万岁通天帖》。
2、宋代出现汇集历代名家书法墨迹,将其镌刻在石头或木板上,拓成墨本并装裱成卷或册的刻帖。这种刻帖既使古人的书法得以流传,并扩大其影响,又是学习书法的范本,故将其称之为法帖,法帖正式产生。
3、明清之际,随着印刷业的发达和人们对书法学习的需求,汇集前人书法墨迹,镌刻法帖持续不断,规模越来越大。
除《万岁通天帖》外,历史上著名的法帖有《淳化阁帖》、《绛帖》、《潭帖》、《大观帖》、《宝晋斋法帖》、《真赏斋帖》、《停云馆帖》、《余清斋帖》、《墨池堂选帖》、《快雪堂法书》、《三希堂法帖》等。
什么是法帖?
法帖始称于宋代,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载体之一,一般指将历代名家书法墨迹镌刻在石或木板上,然后拓成墨本并装裱成卷或册的刻帖。这种刻帖既能使古人的书法得以流传,又能扩大其影响,也是学习书法的范本,所以又称之为法帖。除指书法的临帖外,“法帖”还指写有佛法等的具有魔力的字符咒语。
什么是法书?
法书 [fǎ shū]
一、法令律科之类的书籍。
二、书法用语。又称法帖,学习书法可以作为楷模的范本。以及对古代名家墨迹的敬称,或以此誉称表达对书法作者的尊重之意。
三、泛指道教术法的典籍书册。
四、道教的图、纹、箓、字、符、篆,共称为“法书”,特指附有愿心念力和精神加持力的图文符箓。
以上介绍的就是《在书法中法帖指的是什么(什么是法书)》的具体内容,希望本篇文章能帮助到你了解更多的学习知识和生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