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幼儿动作发展特点(中班幼儿身体机能发展特点)
幼儿园中班是幼儿三年学前教育中承上启下的阶段,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具有其年龄特点。1、 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2、动作发展更加完善,体力明显增强。3、活泼好动、积极动用感官随着身心的发展。4、通...
幼儿园中班幼儿动作发展特点
幼儿园中班是幼儿三年学前教育中承上启下的阶段,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具有其年龄特点。
1、 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
2、动作发展更加完善,体力明显增强。
3、活泼好动、积极动用感官随着身心的发展。
4、通过手、口、动作、表情进行表现、表达与创造。
5、4至5岁的孩子是数的概念形成的最佳期。
幼儿园中班幼儿动作发展特点
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动作目标及指导要点: 一、走: 1、按节奏上下肢协调地走 指导要点:侧重左、右脚落地时机(老师必须有口令提示),再则强调摆臂为“对侧臂前后摆动”。 2、变化走; 中班:听信号变速走 指导要点:发展幼儿灵敏素质,设定的信号必须之前使每一个幼儿都能了解,并能较容易地区分两个信号的不同,以便在活动中作出相应的速度变化。加速走时,要求步子比慢走时要小,但频率要快。手臂的摆臂速度也随之加快。 二、跑: 1、自然跑: 中班:按节奏上下肢协调地跑 指导要点:强调脚的蹬伸和摆动的协调以及两臂的摆动和躯干的转动的协调(步子大些,落地轻些,摆臂用力些。 2、变化跑: 中班:听信号变速跑 指导要点:方法同“听信号变速走”,强调跑的动作要领。 3、走、跑交替: 中班;走、跑交替200米 指导要点:(1)走—跑,听到跑的指令,下肢迅速蹬摆做出跑的动作,同时两臂迅速由直臂变屈臂前后摆动,身体稍向前倾。(2) 跑—走 听到走的指令,迅速由跑转变为走,并调节呼吸。 4、追逐跑; 中班: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追逐跑 指导要点:在强调限制条件——指定范围的基础上,再提出更高的要求:(1)追者要求其讲究方法,比如紧急起动的能力或者是个人追。(2)逃者要求其有躲闪能力。 5、快速跑: 中班:快跑20米 指导要点:强调下肢的蹬、摆充分,步幅要大,步频要快,摆臂要用力,上体稍前倾,目视前方。 三、跳: 1、纵跳: 中班:自然摆臂连续纵跳触物(物体离幼儿举手指尖20厘米) 指导要点:强调落地时要屈膝缓冲,突出连续起跳的特点。并要求垂直上跳,不向前跳,掌握手触物时机。 2、行进跳: 中班:在直线两侧行进跳 指导要点:髋的预摆——改变运动方向 3、从高处往下跳: 中班;双脚站立从30厘米高处往下跳,落地轻 指导要点:屈膝预摆,身体稍前倾,落地缓冲,注意身体平衡。 4、立定跳远: 中班:跳距不少于30厘米 指导要点:预备——腿稍屈,臂后摆,上体稍前倾,也可弹动一次; 起跳——腿蹬直,臂向前上摆,展体,使身体向前上方跳出; 落地——屈膝全蹲 5、助跑跨跳: 中班:能助跑跨跳平行线,跳距不少于40厘米 指导要点:向前跑动中单脚起跳,蹬地用力,方向要正,在空中瞬间滞留前弓步,摆腿落地后,不要骤停,应继续向前跑几步。 四、投掷: 1、投远; 中班:能肩上挥臂投掷 指导要点:预备时能转体引臂,投时能转体挥大臂带动小臂将投掷物向前上方投出。 五、平衡: 1、在平衡木上走 中班:在宽20厘米、高30厘米的平衡木上走 指导要点:双手侧手举调节身体平衡,走步时步幅小,摆腿低,单腿支撑的时间短,上体直,眼看正前方。 2、自转: 中班:原地自转3 圈不跌倒 指导要点:以前脚掌为轴旋转,脚跟提起,脚腕用力挺直,上体正直,头正,以髋、腰转动带动上体,双臂自然摆动帮助身体转动。 3、闭目向前走: 中班:闭目向前走10步 指导要点:闭目前应先对准目标正面站立,并记住目标的方位,走时身体要正、颈直,出脚后方向要正,向前移动步幅小。 六、爬 中班:手、脚着地屈膝向前爬 指导要点:蹬伸腿时,膝部应边蹬伸和臂的推撑力量前进,爬时仰头前看。 七、钻 中班:能在60厘米高的障碍物下钻来钻去 指导要点;低头、弯腰、屈膝。 八、滚 中班:能团身滚 指导要点:由蹲立开始,两手抱小腿,低头、团身后倒,经臀、腰、背、肩、头后部依次触垫向后滚动,当头后部触垫时,两手压小腿往回向前滚至蹲撑。 九、队列; 中班:能听信号切断分队走 口令:“切段分队——走!” 指导要点:先将幼儿分成前后人数相等的若干组,听到口令后,每组第一名幼儿按教师指定的方向走,后面的幼儿跟随行进。 中大班:一路纵队跑 口令:“跑步——走!”、“立——定!” 指导要点;大班幼儿可以用前脚掌着地跑,同时上体稍前倾,两臂前后自然摆动;中班幼儿则要求上下肢协调,轻松地跑;小班幼儿仅要求自然跑既可。 要求:第一步要跃出,跑步时要以前脚掌先着地;臂要前后自然摆动,前不露肘,后不露手。立定时,靠脚同时将手放下。 十、综合:球 中班:互抛互接球 指导要点: 1、抛传球:两手握球的两侧,持球于腹前,两腿稍屈,上体稍前倾,抛出时,蹬腿、展体,挥臂屈腕指将球抛出。 2、双手接球:正确判断球的方位、速度、距离,及时向来球方向伸臂迎球,做好接球手型,各种接球动作的手心都应正对来球,球触手后,双手要及时后移以缓冲来球。 中班:自抛自接球 指导要点:抛球方向要正,高度要符合自己接球能力。接球时手张开,掌心向上,接高球时球触手后,要缓冲。
中班幼儿身体机能发展特点
中班幼儿身体机能发展特点有:中班幼儿生长发育速度明显减慢,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增长阶段。4岁时身高约为出生时得两倍,体重约为出生时的五倍。
中班幼儿在运动的速度、灵活性和稳定性方面已经有了提升。精细动作进入了发展最快的时期,动作协调性增加,多余动作减少,表现在快走、跳跃、攀爬、翻跟头、停步等比较自如。全身运动时,身体各部位都能较好地协调活动,而且能够做一些精细动作。
中班幼儿的身心发展:
随着身心的发展,儿童对周围的生活更熟悉了,他们总是不停地看、听、摸、动,见到了新奇的东西,总爱身手去拿、去摸,还会放在嘴里咬咬、尝尝,或者放在耳边听听、凑到鼻子前闻闻,他们会积极地运用感官去探索、去了解新鲜事物。
还常常喜欢寻根刨底,不但要知道“是什么”而且还要探究“为什么”如为什么鸟会飞、洗衣机为什么会转动等等。
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是什么?
1、活泼好动
与小班幼儿相比,中班幼儿的动作进一步发展,活动能力增强,喜欢跑、跳、攀、钻等各种活动。游戏内容更加丰富,有一定的情节,游戏中能与他人合作。
2、辨别是非能力增强
中班幼儿能遵守一定的规则,具有初步自我控制的能力,如咬人、打人现象比小班时明显减少。中班幼儿在成人的帮助下,还具有一定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当看见别人的不良现象时,爱向父母和老师告状。
3、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
如果问孩子“4与2相比谁多谁少?”有些孩子摇摇头说不知道,但如果问“4个苹果与2个苹果相比谁多谁少?”则会回答4个苹果多。
这是因为4和2这两个数字是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而4个苹果和2个苹果,则变得具体形象了。如果问:“2个苹果加2个苹果是多少?”孩子会说不知道。但是当你问“2个苹果再添上2个苹果是多少时,孩子一定说是4个苹果”。
4、好提问题
中班幼儿虽然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但是经验少,智力处在迅速发展阶段,对周围事物非常好奇,因而总爱提问题。如“小鸟为什么会飞呢?”“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小狗有妈妈吗?”等等。
5、口语发展迅速
中班幼儿已掌握了口语的基本语法和2000个左右的词汇,能叙述一件事情的经过,能用语言向成人提出要求。尤其是语音能力发展很快,是培养正确发音的关键期。
6、以无意识的记忆为主
中班幼儿的记忆是无目的的,因而容易遗忘。这个特点要求家长应该不要过多的要求孩子像小学生一样能长时间的坐着跟您学知识,您还不如放个录音机,让孩子一边听儿歌、英语、故事或古诗,一边玩呢,孩子保证又玩了,又学了,这是孩子特有的本领。
扩展资料:
1、幼儿活动水平的明显提高,需要更为丰富充实的活动空间。中班幼儿的动作能力明显的发展起来,幼儿活动的范围大大扩展,活动的积极性有了极大地提高
2、幼儿游戏水平的极大提高,需要不断拓展游戏空间。中班幼儿非常喜欢象征性游戏,他们在游戏中常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特定角色,他们还喜欢伴随着动作和手偶,也喜欢对同一个故事重复讲述。
3、幼儿进一步发展的自主性与主动性,需要宽松、安全的探索环境。中班幼儿活动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能够提出自己的活动想法,有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与能力,能努力完成自己选择的活动。
中班年龄段幼儿特点
中班幼儿年龄特点有:
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开始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萌发规则意识、学会交往、动作更完善、体力增强、积极动用自己的感官、思维开始具体形象、理解力增强、能独立表达、游戏水平提高、想象力丰富、表现力增强。
1、注意力集中了。集中精力从事某种活动的时间也较以前延长,小班一堂课15分钟,中班为25~30分钟。
2、能动能静。反应快,动作灵活多了活泼好动特点在中班孩子身上表现尤为突出。他们总是不停的变换姿势和活动方式。如动动手、伸伸腿或做小动作、自由的奔跑等,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掌握自己的行动,显得比小班幼儿自由放松,甚至无拘无束。
所以本学期在教室里适度安静的活动安排的多,老师要一刻不停地提醒孩子接下去该做什么了,帮助他们养成幼儿园生活、学习的规律。
3、嘴巴甜。这一阶段的孩子连贯性语言开始发展,运用语言交往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时刻要求孩子回答问题完整,能说一整句,就不说半句,能说半句,就不说两个字。千万别忘了来点表情。
4、聪明中的麻烦。处在游戏的高峰时期,他们不仅爱玩游戏而且会玩游戏。会自己确定主题,安排角色,独立游戏。大人有大人的方式交朋友,小孩有小孩的方式,在游戏中逐渐形成伙伴关系。而且,有了相对稳定的游戏伙伴,“铁哥们,好姐妹”。
我们的孩子多聪明,可是麻烦哪儿来呢?由于交往技能的不足,不知道有哪些交往的方式可以找到好朋友,不知道哪种交往的方式是正确的容易发生争执和攻击性行为。我们正确对待,耐心地在实际生活中多教孩子一些正确的交往方式。不要采取简单的方法去制止和责备。
中班幼儿具有哪些特点
一、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
4-5岁儿童在集体中行为的有意性增加了,注意力集中了。集中精力从事某种活动的时间也较以前延长,他们能接受成人的指令,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在幼儿园里,可以学当值日生,为班级的自然角浇水,帮助老师摆放桌椅等。在家里,能够收拾自己的玩具、用具,并能帮助家人收拾碗筷、折叠衣服等。表明此时幼儿已出现了最初的责任感。
二、动作发展更加完善,体力明显增强。
4-5岁儿童精力充沛,他们的身体开始结实,体力较佳,可以步行一定的路程。基本动作更为灵活,不但可以自如地跑、跳、攀登,而且可以单足站立,会抛接球,能骑小车等,手指动作比较灵巧,可以熟练地穿脱衣服、扣纽扣、拉拉练、系鞋带,也会折纸、穿珠、拼插积木等完成精细动作。动作质量明显提高,既能灵活操作,又能坚持较长时间。
三、活泼好动、积极动用感官随着身心的发展,
4-5岁儿童对周围的生活更熟悉了,他们总是不停地看、听、摸、动,见到了新奇的东西,总爱身手去拿、去摸,还会放在嘴里咬咬、尝尝,或者放在耳边听听、凑到鼻子前闻闻,他们会积极地运用感官去探索、去了解新鲜事物。还常常喜欢寻根刨底,不但要知道'是什么'而且还要探究'为什么'如为什么鸟会飞、洗衣机为什么会转动等等。
四、通过手、口、动作、表情进行表现、表达与创造
4-5岁的儿童喜欢唱歌,会拍打较容易的节奏,他们能说出至少6-8种颜色,喜欢涂涂画画,能用粘土或橡皮泥捏出一些形状和物体,如圆形、方形、西瓜、苹果、香蕉等,有时还会捏出人像或动物的形象。这一时期的儿童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经常要用手势、表情一起帮助表达与创造。
五、4~5岁的孩子是数的概念形成的最佳期。
这时期的孩子可以掌握10以内的数的概念,认识1~10的阿拉伯数字,能够不受实物大小、颜色、排列方式以及其他特征的影响,正确认识10以内实物的数量,并会手、口、眼、脑一致地清楚点数10以内的实物,在数完后说出实物的总数,还能按要求从许多物体中准确取出10以内数量的物品。如在幼儿园里分点心,每个小朋友吃4块饼干,这样的事情小朋友是非常喜欢做的。在学会点数的同时,儿童还掌握了10以内数的组成和序数,如把10种不同玩具从左到右排列成一行,儿童就能从中辨别出各种玩具的位置是第几,如果任意拿走一个,孩子也能迅速说出第几个x x不在了。他们还知道10以内各数的前后、大小、多少的关系,如儿童知道3比2多1、比4少1,3的邻居是4和2,知道10是由1和9、2和8、3和7、4和6、5和5组成的。
六、4~5岁的孩子学习的特点
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系统的社会性活动,这种活动的特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儿童有系统地去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并培养儿童优良的个性品质,对于儿童来说,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单靠日常生活经验的方式是不能系统地掌握人类创造的全部科学知识的。因此,就必须要求他们从事有系统的学习。
以上介绍的就是《幼儿园中班幼儿动作发展特点(中班幼儿身体机能发展特点)》的具体内容,希望本篇文章能帮助到你了解更多的学习知识和生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