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科普知识

督脉的作用(捏三提一名词解释是什么呀)

1、督脉的功用是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阳经联系起来。统摄阳经的气血协调阴阳,对阳经的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所以又称阳脉之海。2、督脉的循行,是起于下腹部从会阴出向后向上行于脊柱的内侧达到项后风府,...

1、督脉的功用是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阳经联系起来。统摄阳经的气血协调阴阳,对阳经的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所以又称阳脉之海。2、督脉的循行,是起于下腹部从会...更多督脉的作用话题,以及更多捏三提一名词解释是什么呀的详细内容,欢迎浏览我们的专题频道。

督脉的作用(捏三提一名词解释是什么呀)

督脉的作用

1、督脉的功用是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阳经联系起来。统摄阳经的气血协调阴阳,对阳经的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所以又称阳脉之海。

2、督脉的循行,是起于下腹部从会阴出向后向上行于脊柱的内侧达到项后风府,风府穴进行到脑内上行到头部,在下行到鼻尖,所以督脉可以治疗。

3、它整个循行区域的疾病包括肛周的疾病,还有脊柱的疾病以及头部、前额、鼻子的疾病。例如背部疼痛、颈部疼痛、头痛、前额痛以及鼻狃、鼻渊等疾病,都可以用督脉的穴位进行治疗。

小说里面经常写到的"奇经八脉"是指什么?在身体的什么地方?大神们帮帮忙

武侠小说中常出现奇经八脉之说,那么到底什么是奇经八脉呢? 其实,奇经八脉只是人体经络走向的一个类别。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别道奇行”,故称“奇经”。八脉中的督、任、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岐”, 其中督脉行于腰背正中,上至头面 任脉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颏部冲脉与足少阴肾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 带脉起于胁下,环行腰间一周。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沿腿股内侧上行, 至咽喉与任脉会合。阳维脉起于足跗外侧,沿腿膝外侧上行,至项后与督脉会合。阴跷脉起于足跟内侧,随足少阴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踵阳跷 脉会合。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伴足 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合,沿足太阳经上额,于项后会合足少阳经。 奇经八脉交错地循行分布于十二经之间,其作用主要体现于两方面。 其一,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奇经八脉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达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督脉与 六阳经有联系,称为“阳脉之海”, 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 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冲 脉与任、督脉,足阳明、足少阴等经 有联系,故有“十二经之海”、“血海”之称,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 用带脉约束联系了纵行躯干部的诸条足经阴阳维脉联系阴经与阳经, 分别主管一身之表里阴阳跷脉主持 阳动阴静,共司下肢运动与寤寐。 其二,奇经八脉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当十二经脉及脏 腑气血旺盛时,奇经八脉能加以蓄积, 当人体功能活动需要时,奇经八脉又能渗灌供应。 冲、带、跷、维六脉腧穴,都寄 附于十二经与任、督脉之中,惟任、 督二脉各有其所属腧穴,故与十二经 相提并论,合称为“十四经”。十四 经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线、病候及所 属腧穴,是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在临床上是针灸治疗及药物归经的基础。 1.督脉 循行:①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②向后行于脊柱的内部,③上达项后风府,进入脑内,④上行巅顶,⑤沿前额下行至鼻柱。(图1-14) 主要病候:脊柱强痛,角弓反张等症。 交会腧穴:长强,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百会、水沟,神庭。 2. 任脉 循行:①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部,②向上行于阴毛部,③沿着腹内,向上经过关元等穴,④到达咽喉部,⑤再上行环绕口唇,⑥经过面部,⑦进入目眶下(承泣穴属足阳明胃经) 主要病候:疝气,带下,腹中结块等证。 交会腧穴:会阴、曲骨、中极、关元、阴交、下脘、中脘、上脘、天突、廉泉、承浆。 3. 冲脉 循行:①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②向上行于脊柱内,③其外行者经气冲与足少阴经交会,沿着腹部两侧,④上达咽喉,⑤环绕口唇。(图1-16) 主要病候:腹部气逆而拘急。 交会腧穴:会阴,阴交;气冲;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 4. 带脉 循行:①起于季胁部的下面,斜向下行到带脉、五枢,维道穴,②横行绕身一周。(图1-17) 主要病候:腹满,腰部觉冷如坐水中。 交会腧穴:带脉、五枢、维道。 5. 阴维脉 循行:①起于小腹内侧,②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③与足太阴经相合,④过胸部,⑤与任脉会于颈部。(图1-18) 主要病候:心痛,忧郁。 交会腧穴:筑宾;府舍,大横、腹哀;期门;天突、廉泉。 6. 阳维脉 循行:①起于足跟外侧,②向上经过外踝,③沿足少阳经上行髋关节部,④经胁肋后侧,⑤从腋后上肩,⑥至前额,⑦再到项后,合于督脉。(图1-19) 主要病候:恶寒发热,腰疼。 交会腧穴:金门;阳交;臑俞;天髎;肩井;头维;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风府、哑门。 7. 阴蹻脉 循行:①起于足舟骨的后方②上行内踝的上面,③直上沿大腿内侧,④经过阴部,⑤向上沿胸部内侧,⑥进入锁骨上窝,⑦上经人迎的前面,⑧过颧部,⑨到目内眦,与足太阳经和阳蹻脉相会合。(图1-20) 主要病候:多眠、癃闭,足内翻等证。 交会腧穴:照海、交信;睛明。 8.阳蹻脉 循行:①起于足跟外侧,②经外踝上行腓骨后缘,没股部外侧和胁后上肩,过颈部上挟口角,进入目内眦,与阴蹻脉会合,再沿足太阳经上额,③与足少阳经合于风池。(图1-21) 主要病候:目痛从内眦始,不眠,足外翻等证。 交会腧穴:申脉、仆参、跗阳;居髎;臑俞;肩髃、巨骨;天髎;地仓、巨髎、承泣;睛明;风池。

捏三提一名词解释是什么呀???

在床上以俯卧式赤身的方式捏脊,也就是捏督脉。在后背正中线,捏脊方向为自下而上,从臀裂到颈部大椎穴,一般捏3到5遍,以皮肤微发红为适,在捏最后一遍时,捏3下,向上提一次,在中医里叫“捏三提一”

 对于阳虚体质中焦虚寒的,我们可以用捏督脉的方法调养。

中医里面讲督脉是人体奇经八脉之一。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督脉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所以督脉被称为“阳脉之海”,主生殖机能,特别是男性生殖机能。

督脉主要行走于腰背正中,也就是人体的后正中线上,循脊柱上行,经项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再回出上至头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唇系带处。督脉上面有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大椎、哑门、风府、后顶、百会、前顶、囟会等28个穴位。

具体可以这样操作:在床上以俯卧式赤身的方式捏脊,也就是捏督脉。在后背正中线,捏脊方向为自下而上,从臀裂到颈部大椎穴,一般捏3到5遍,以皮肤微发红为适,在捏最后一遍时,捏3下,向上提一次,在中医里叫“捏三提一”,目的在于加大刺激量,提升阳气。

这种捏督脉的方法,对于阳虚体质中焦虚寒症特别适用,因为它除了有提升阳气的作用外,对脾胃,也就是对人体消化系统还有保健作用。

督脉的作用(捏三提一名词解释是什么呀)

以上介绍的就是《督脉的作用(捏三提一名词解释是什么呀)》的具体内容,希望本篇文章能帮助到你了解更多的学习知识和生活常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