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科普知识

梅雨之后是什么节气(梅雨季是什么季节?)

梅雨约在6月中旬开始,7月中旬结束,也就是出现在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内。这两节节气之后是小暑,所以梅雨之后的节气是小暑。梅雨季节是在每年6、7月份的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经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雨约在6月中旬开始,7月中旬结束,也就是出现在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内。这两节节气之后是小暑,所以梅雨之后的节气是小暑。梅雨季节是在每年6、7月份的东南季风带来的...更多梅雨之后是什么节气话题,以及更多梅雨季节什么时候结束的详细内容,欢迎浏览我们的专题频道。

梅雨之后是什么节气(梅雨季是什么季节?)

梅雨之后是什么节气

梅雨约在6月中旬开始,7月中旬结束,也就是出现在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内。这两节节气之后是小暑,所以梅雨之后的节气是小暑。

梅雨季节是在每年6、7月份的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经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台湾地区、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出现的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

节气农谚:“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

小暑 节气,气温进一步升高,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一般也即将结束,但是民间在这个时候有一句气象谚语叫做“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这是什么意思呢?梅雨季还会卷土重来吗?快一起来看看。

你可能喜欢》》 关于小暑的古诗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广为流传的一句天气谚语。它的意思是说,在梅雨过去以后,如果小暑节气出现打雷,则梅雨又会倒转过来,这就是所谓的“倒黄梅”。

倒黄梅指的是有些年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梅进入盛夏已数日,黄梅天似乎已经过去,天气转晴,温度升高,长江中下游气象已出现盛夏的特征。可是,几天以后,又重新出现具有梅雨特点的闷热潮湿的雷雨、阵雨天气,并且维持相当一段时期的天气现象。这种情况就好象黄梅天在走回头路,重返长江中下游,所以称为“倒黄梅”。

正常年份,在小暑之前梅雨应该已经结束了,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在7月8—12日出梅,然后进入盛夏少雨季节,这时雨带应该推移至北方地区。但有个别年份冷空气势力较强,不断南下,使冷暖空气再次在长江中下游对峙,甚至使雨带在小暑前后重新推移到江淮地区,形成降水,继续出现一段时阴时雨的梅雨天气,就好像梅雨季又回来了一样。

不过“倒黄梅”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一般短者一周左右,长者十天半月。并且需要注意的是,“小暑一声雷”并不是“倒黄梅”的原因,而只是可能伴随的一种天气现象。必须指出的是,这样梅雨异常现象的出现,并不是长江中下游孤立的天气气候现象,有些严重的年份,还与整个北半球以至全球范围的大气活动异常联系在一起。全球范围内大气运动的异常与海水温度异常变化(如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全球火山活动、太阳黑子的活动等都有相当大的关系。

梅雨季节什么时候结束

2021年梅雨季节的时间大概是在2021年6月7日开始2021年7月10日结束之间 。

梅雨期一般在两个节气,即谷物播种和淡季。古人对梅雨期的计算方法是谷种节气后的第一个第三天是进入梅花的时间,夏节气后的第一个非日是离开梅花的时间。因此,2021年梅雨季节将从2021年6月7日至2021年7月10日。

不同地区的入梅和出梅时间

江南区:6月8日(入梅)mdashmdash7月8日(出梅)

长江中游区:6月15日(入梅)mdashmdash7月14日(出梅)

长江下游区:6月19日(入梅)mdashmdash7月12日(出梅)

江淮区:6月21日(入梅)mdashmdash7月15日(出梅)

梅雨季节成因

每年大约4月下旬至5月上旬,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从南方北上的暖空气的汇合于华南地区,形成华南准静止锋。大约到了5月下旬,暖空气势力增强,准静止锋北移至江淮地区,成江淮准静止锋(又称为梅雨锋)。由于来自南方的暖空气夹带大量水汽,当遇上较冷的气团时,便会产生大量对流活动。由于这段时间冷暖空气势力相当,以致锋面停留在江淮地区。

典型梅雨一般为6月中旬到下旬入梅,7月上旬到中旬出梅。迎梅雨指入梅前的阴雨,一般开始于4月中旬,为期约半个月。

梅雨季节要持续多久

常梅雨

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常的梅雨约在6月中旬开始,7月中旬结束,也就是出现在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内。梅雨期长约20-30天,雨量在200-400毫米之间。小暑前后起,主要降雨带就北移到黄(河)、淮(河)流域,进而移到山东和华北一带。长江流域由阴雨绵绵、高温高湿的天气开始转为晴朗炎热的盛夏。据统计,这种正常梅雨,大约占总数的一半左右。

早梅雨

有的年份,梅雨开始的很早,在5月底6月初就会突然到来。在气象上,通常把芒种以前开始的梅雨,统称为早梅雨。早梅雨会带来一些反常的现象。例如,由于在梅雨刚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靠近地面的大气层里,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还是很频繁的,因此,阴雨开始之后,气温还比较低,甚至有冷飕飕的感觉,农谚说:吃了端午棕,还要冻三冻就是这个意思;同时也没有明显的潮湿现象。

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的农民,把这一段温度比较低的黄梅雨称为冷水黄梅。以后,随着阴雨维持时间的延长、暖湿空气加强,温度会逐渐上升,湿度不断增大,梅雨固有的特征也就越来越明显了。早梅雨的出现机会,大致上是十年一遇。这种早梅雨往往呈现两种情形。一种是开始早,结束迟,甚至拖到7月下旬才结束,雨期长达四、五十天,个别年份长达二个月。另一种是开始早,结束也早,到6月下旬,长江中下游地区就进入了盛夏,由于盛夏提前到来,常常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程度的伏旱。

迟梅雨

同早梅雨相反的是姗姗来迟的梅雨,在气象上通常把6月下旬以后开始的梅雨称为迟梅雨。迟梅雨的出现机会比早梅雨多。由于迟梅雨开始时节气已经比较晚,暖湿空气一旦北上,其势力很强,同时,太阳辐射也比较强,空气受热后,容易出现激烈的对流,因而迟梅雨常常多雷雨阵雨天气。人们也把这种黄梅雨称为阵头黄梅。迟梅雨的持续时间一般不长,平均只有半个月左右。不过,这种梅雨的降雨量有时却相当集中。

特长梅雨

1954年中国江淮流域出现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这次大水,就是由持续时间特别长的梅雨造成的。这一年,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开始之前的5月下半月春雨已经很多,梅雨又来得很早,6月初就开始了。天气一直阴雨连绵,并且不时有大雨、暴雨出现,维持的时间特别长,直到八月初才出梅。当阴雨结束转入盛夏天气时、已经临近立秋了。这一年整个梅雨期长达两个月,连同五月份的春雨,则达到两个半月以上。进入小暑、大暑以后,长江中下游本来应该是晴朗炎热的伏天了,却一直是阴云密布难见太阳,瓢泼的大雨不时倾泄到地面上来,不少地区洪水滚滚、寒气袭人。

这一年长江中下游地区5月-7月三个月的雨量,一般都达到800-1000毫米,接近该地区正常年份全年的雨量;部分地区,雨量多达1500-2000毫米,相当于同一地区一年半的雨量,导致洪水泛滥成灾。我们GJ地域辽阔,局部洪涝经常发生。有的可能是由于台风雨引起的,有的可能是别的天气系统接连带来的几次暴雨造成的,但它们的持续时间不长,洪水退去比较快,影响范围也比较小。象1954年这样,阴雨时间达到二个多月之久,造成长江流域全流域性洪水的现象,是极为罕见的。这种罕见的大水、常常是与异常梅雨联系在一起的。像1998年的大水,也是特别长的梅雨所造成的。

短梅和空梅

同特别长的梅雨完全相反的是,有些年份梅雨非常不明显,它象来去匆匆的过客,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停留十来天以后,就急急忙忙地向北去了。而且这段时间里雨量也不大,难得有一、二次大雨。这种情况称为短梅。更有甚者,有些年份从初夏

南京罕见梅雨开始,长江流域一直没有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多数日子是白天晴朗暖和,早晚非常凉爽,出现了黄梅时节燥松松的天气。本来在梅雨时节经常要出现的衣服发霉现象,也几乎没有发生。这段凉爽的天气一过。接着就转入了盛夏。这样的年份称为空梅。短梅和空梅的出现机会,平均为十年中1-2次。短梅和空梅的年份,常常有伏旱发生,有些年份还可以造成大旱。

梅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吗

不是。

二十四节气是一个统称,其中包括十二个中气和十二个节气,中气和节气相间地排列。从春分起十二个中气分别是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和雨水,分属于十二个以地支排列的月份。春分后的节气是清明,其后的节气依次是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立春和惊蛰。

上海黄梅天一般是什么时候开始和结束?

梅雨期一般在两个节气,即谷物播种和淡季。古人对梅雨期的计算方法是谷种节气后的第一个“"第三天”是进入梅花的时间,夏节气后的第一个“非日”是离开梅花的时间。

2021年上海黄梅天的时间大概是在2021年6月7日~2021年7月10日之间。

每年大约4月下旬至5月上旬,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从南方北上的暖空气的汇合于华南地区,形成华南准静止锋。大约到了5月下旬,暖空气势力增强,准静止锋北移至江淮地区,成江淮准静止锋(又称为梅雨锋)。

由于来自南方的暖空气夹带大量水气,当遇上较冷的气团时,便会产生大量对流活动。由于这段时间冷暖空气势力相当,以致锋面停留在江注地区。

倒黄梅

有些年份,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梅天似乎已经过去,天气转晴,温度升高,出现盛夏的特征。可是,几天以后,又重新出现闷热潮湿的雷雨、阵雨天气,并且维持相当一段时期。这种情况就好像黄梅天在走回头路,重返长江中下游,所以称为“倒黄梅”。

“小暑一声雷,黄梅倒转来”,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广为流传的一句天气谚语。它的意思是说,在梅雨过去以后,如果“小暑”出现打雷,则梅雨又会倒转过来。

一般说来,“倒黄梅”维持的时间不长,短则一周左右,长则十天半月。但是在“倒黄梅”期间,由于多雷雨阵雨,雨量往往相当集中,这是需要注意的。由于“倒黄梅”属于梅雨的一种,它在结束之后,通常都转为晴热的天气。

从上面所介绍的各种梅雨中,可以看到,通常被人们视为大同小异的黄梅雨,实际上是多种多样的,它们之间的差别,有时还是相当悬殊的。相对正常梅雨而言,“早梅”、“迟梅”、“特别长的梅雨”、“空梅”以及严重的“倒黄梅”,都属于异常梅雨。

梅雨之后是什么节气(梅雨季是什么季节?)

梅雨季是什么季节?

答:每年6月至7月的梅雨季节。湖州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都要经历梅雨季节,每年6、7月份都会出现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根据气象学上的定义,......详细

梅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吗

答:春分后的节气是清明,其后的节气依次是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立春和惊蛰。...详细

以上介绍的就是《梅雨之后是什么节气(梅雨季是什么季节?)》的具体内容,希望本篇文章能帮助到你了解更多的学习知识和生活常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