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怎么种出来的(马蹄怎么种植)
1、种植前的准备工作:在选地的时候尽量将马蹄的种植地选择在日照条件好、水源条件好,水源足而且干净、杂物少,灌溉起来方便、土壤条件好的地方。在种植前要先将种植地深耕一次,深度大概是在十五厘米。2、马蹄苗...
马蹄怎么种出来的
1、种植前的准备工作:在选地的时候尽量将马蹄的种植地选择在日照条件好、水源条件好,水源足而且干净、杂物少,灌溉起来方便、土壤条件好的地方。在种植前要先将种植地深耕一次,深度大概是在十五厘米。
2、马蹄苗种植:一般是在五月到六月的时候将马蹄苗移种到已经整好的田地中,栽种之前将苗上的泥土洗掉,注意不要伤到了苗根。
马蹄怎么种出来的
1、种植前的准备工作:在选地的时候尽量将马蹄的种植地选择在日照条件好、水源条件好,水源足而且干净、杂物少,灌溉起来方便、土壤条件好的地方。在种植前要先将种植地深耕一次,深度大概是在十五厘米。
2、马蹄苗种植:一般是在五月到六月的时候将马蹄苗移种到已经整好的田地中,栽种之前将苗上的泥土洗掉,注意不要伤到了苗根。
马蹄怎么种植 马蹄如何种植
1、首先选地。选择在日照充足、表土疏松、底土比较坚实,耕层20厘米左右,水源充足,灌溉方便,水体洁净的水田种植。定植前要将田块深耕15厘米左右,然后施入基肥,施肥的参照标准是每亩施入腐熟的猪厩肥3000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氯化钾10-15千克、碳铵15千克,最后整细耙烂,使田土成为泥糊状。
2、定植。长江中下游地区荸荠定植的时间可以安排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定植前小心将秧苗挖出,洗去泥土就可以定植了。荸荠定植的株行距以30×50厘米左右为最好,每穴栽1株,每亩栽植2500-3000株。栽植荸荠应该深浅适宜,以入土深5-7厘米为适宜。
3、肥水。荠苗定植后,要求较高土温以利返青分蘖,宜灌浅水稳苗。随着分蘖分株增多,蒸腾量加大,应逐渐加深水层,促进地上茎群体形成。封行后灌深不,控制分蘖分株形成,提早结荠,球茎增多、增大,但应控制氮肥用量,防止徒长。荸荠整个生长期都不能缺水,如不徒长不应搁田断水,特别是球茎膨大期,更不宜缺水。荸荠株丛多而大,结球荠期所需各种养分及同化物质也多,因此基肥要足。在分蘖分株时段要求充足氮肥,更不可缺肥,以保证荸荠够苗株足。进入结球期后,则不宜再施氮,否则徒长,引起倒伏,影响结球,并加重病害的发生。
4、钾素对改善球茎的品质,促进氨基酸、蛋白质析合成和糖分、淀粉的运转积累有重要的作用,除作基肥外,还要在荸荠生长期追肥钾素,此外,充足的钾肥还能提高植株的抗病力。磷肥对荸荠也有类似的效应。所以种植荸荠一定要氮磷钾肥三要素配合,尤其在始花结荠期前后不可缺少磷钾肥。此时如能喷施叶面肥,或磷酸二氢钾等,都可收到球茎粗大、提高产量的效果。
5、管理。幼苗期:从活棵后到抽生分蘖、分株前这一段时期称为幼苗期。荸荠是水生作物,幼苗期应该保持浅水层3-5厘米。荸荠栽植后10-15天开始发棵,当荠秧老叶枯死的时候,结合拔草将茎秆发黄、种荠腐烂的种秧和杂草枯叶踏入田间,这样有利于种荠生长新根。这个时候可以追施一次尿素,一般每亩施尿素10-15千克,以促进荸荠提早分蘖分株。
6、营养期:在分蘖期荸荠行间实行耘田除草2-3次,结合除草进行第2次追肥,每亩追施尿素5-10千克以促进结荠。从秋分到寒露在球茎旺盛生长时期应该加深水层,使水层保持在6-9厘米的范围内为好。这一时期常会发生荸荠秆枯病和荸荠白禾螟,针对荸荠秆枯病可以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加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40千克喷雾防治,白禾螟的防治方法是用98%杀螟丹100克对水50千克进行喷雾防治。
7、成熟期:在球茎成熟期也就是在收获前20天左右应当停止灌水,使叶片转黄,逐渐干枯,准备采收。这一时期没有其他管理,只要防止牲畜危害就可以。
马蹄怎么种植方法
荸荠又被叫作马蹄、水栗、菩荠等,是单子叶莎草科荸荠属,具有细长的匍匐根状茎,在匍匐根状茎的顶端生块茎。马蹄的生长时间较长,花果期一般是5-10个月,五六月定植,霜降(10月23)到第二年春分(3月20)采收。带皮和不带皮的价格不一样,削皮的会更贵一些,反之带皮的就要便宜很多。一到快过年那段时间,卖马蹄的农民就非常多,算是过年期间比较当季的水果。
一、荸荠的营养价值及生长特点
荸荠属多年生草本水生植物,喜生于池沼中或栽培在水田里。
它的繁殖采用球茎亦称果球进行无性繁殖。
荸荠喜温爱湿怕冻,适宜生长在耕层松软,底土坚实的壤土中。
在栽培上,要求有20—25厘米的耕作层,这样既利于球茎的生长发育,又不致球茎深钻,个体发育大小均匀整齐一致,也有利于掘收。
耕层过粘,不利于球茎的膨大,腐殖质过多,球茎的含糖量降低,甜味差。它适宜在浅水中生长,在营养需求上,要求氮肥较少,磷肥较多。在整个生长期中,要求有充足的光照。
二、荸荠的栽培管理技术
要获得荸荠的稳产、高产、质优,选择优良的品种是关健。
经多年来的实践认为,菲律宾大马蹄生长旺盛,抗病力强,适应性广,结实分布均匀,个大,糖多、肉 嫩、产量高。经广西植物研究所1988年测定,含糖18.41%,淀粉26.37%,粗纤维3.63%;经青山镇经营管理站及荔镇经营管理站1988年分 别对本地种、菲律宾大“马蹄”的验收情况,菲律宾种的产量一般亩产在2500公斤,高的达3250公斤,而本地种一般的在950公斤,高的也不过1500 公斤左右。
因此要获得荸荠的高产,除选择优良的品种外,还必须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主要栽培技术是:
1、精细选种,适时育苗。
育苗用的种果球,应选择个体大,果形好,表面光洁,顶芽健壮,无破损、无病虫伤口的为好。为了防止病害的侵染,下种前应将种荠用 500倍液秆枯净浸种24小时后,再进行排种。
每亩大田的用种量视栽插的方式来确定,一般采用分株移植的,亩用种量在20—50公斤,采用带个的母株植法,亩用种75—100公斤。
从栽培情况看,认为采用带个的母株移植病虫害少,产量高,一般要比分株移植亩增产250—500公斤。分株移植,采用的是两 段育苗,即先在苗床上旱育,待苗高25—30厘米左右移到大田,按0.3×0.3米的规格插后进行水育。待早稻收获后,再分株移植;
母株移植,是将旱育苗直接插到大田,不再分株插植。从时间上,分株移植育苗时间在6月10日左右,母株移植的可推迟到6月25—30日,即早稻收获前25—30天左右为宜(秧 龄25—30天)。
为了培育健壮的荠苗,苗床地宜选择无渍水,土层疏松,肥沃的壤土或菜园地,育苗前亩施用农家肥300—500公斤,草皮灰(火土灰)300—500公斤, 犁翻整平,分成1.3—1.5 米的小厢。
下种前,为了防止害虫的为害,可用500倍液的甲胺磷将床土喷湿,待干后再将种球按4—5厘米的间距排列在苗床上,顶芽向上,用细沙或松碎的细 土盖上,厚度以刚盖过种球稍露芽为适,然后淋足水。为防止高温灼伤芽苗,可搭棚遮阴或盖些稻草,基肥充足的一般不需追肥。
齐苗后,若荠苗叶色黄、缺氮的, 可用尿素0.2—0.3 公斤兑稀粪水50公斤进行喷淋。
移栽前一星期,亩苗地追施尿素、硫酸钾各5公斤,喷1—3次杆枯净500倍液,以防将病带入大田。
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大署至立秋前是荸荠的适时移栽期,最好能在8月2日前插到大田,最迟不能超过立秋。
插植的规格视土质的肥瘦,移栽期的迟早不同作 适当的调整。土质肥沃的宜稀,反之则应密些,早插的宜稀,迟插的要求密些,一般株行距可采用0.35×0.6m亩插3100株,或0.5×0.5m亩插 2700株,0.6×0.6m的规格。插的深度以8枣10厘米较为适宜,同时,移栽时,要求轻起苗,轻插,避免碰伤母株。为了防止秆枯病从伤口侵入和促快生、快发、个大,起苗后用英联根壮500倍液沾根插。
3、搞好肥水管理及病虫防治。
施足基肥是夺得荸荠高产的关健,除移栽前选择好适宜的田块外,每亩应施粪肥750—15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 20公斤于犁耙田时施下。插后10—15天应及时追肥,每亩用尿素2.5—4公斤或腐熟的农家肥500—750公斤。
为改善土体结构,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中的有效养分,有条件的每亩用木叶或青草500—700公斤进行压青,没有嫩木叶、青草的每亩可用稻草300—400公斤。
追肥压青后,如果荠苗生长差,分蘖少应补施一次肥,一般每亩用复合肥15—20公斤,以促进分蘖的形成和生长;为促进球茎的形成和膨大,9月底10月初必须重施一次增果肥(时间在 9月30日0月5日左右),给保苗长果提供充足的养分,这次施肥主要以复合肥或腐熟的饼肥为主,一般亩施复合肥40公斤,硫酸钾25公斤,或腐熟的花生麸 50—80公斤。
为防止病害的发生,施肥时,宜选择阴天或傍晚进行为好。此次施肥后,应尽量减少人畜下田。
为促进球茎膨大,可适当于9月20日前喷1—2 次微量元素如季季福。
荸荠虽为草本水生植物,但在水的管理上,宜采用浅水移栽,深水回青,薄水分蘖,湿润长果的管水方法,即移栽时放浅水,插后灌深水5—9厘米。
回青后宜用浅水灌溉,一般3厘米左右即可。
够苗封行后,可灌深水进行控苗,结荠期宜保持8—10cm水层,施重肥后,可采用浅水勤灌的湿润管水方法。
这样既可达到以水调气,以水调肥的作用,又能有效地排出土壤中的有毒物质,促使根须下扎,增加营养吸收面积,以满足后期长果结实的营养需要,达到果多、果大、产量高的目的。但不宜长时间露田。
到十一月中旬,荸荠基本定型后,球茎成熟时可停止灌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马蹄怎么种植?
挑选抗病能力强的品种,保留个头较大的种荠,放到装木屑的箱子里催芽。之后播到土层深厚的地方,种之前要翻耕施肥,播种后还要搭设拱棚,幼苗长出10厘米后将其去掉。
荸荠种植的时间多在春季,通常选在4月初,此时的气温已经有所回升,有利于种子生根发芽。如果种植时间太早,温度还比较低,播种后不易出苗。种植的太晚,高温和强光就会抑制幼苗生长,不利于之后的发育。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土壤进行种植是马蹄高产的一个比较基础的外界条件,虽然马蹄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但为了提高产量最好还是选择在水源充足方便灌溉和排水的黑色土壤中进行种植为宜,其次就是土壤的酸碱度要适中不能过酸同时也不能偏碱性,这样会影响马蹄的正常生长。
在栽种时还需要注意的就是栽种密度,如果栽种的密度太大那么马蹄的产量也就不会高,但栽种的密度太小土地资源有没有的到充分的利用,所以会按照行间距30-50厘米、株间距30-35厘米左右进行栽种,其次就是在栽种时还要注意不要栽的太深同时也不能太浅,太深到时不好采收而太浅则容易发生倒苗的现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蹄
以上介绍的就是《马蹄怎么种出来的(马蹄怎么种植)》的具体内容,希望本篇文章能帮助到你了解更多的学习知识和生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