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为什么要让乾隆做皇帝(雍正为何把皇位传给乾隆呢)
雍正虽然有十个儿子出生,但只有三个儿子长大成人。长子弘时因对帝位意图不轨,并且对弘历(乾隆)一直打压,还勾结八爷党意图搬倒弘历在雍正心中地位。种种劣迹,层出不穷。雍正再三提醒,但他仍我行我素。后来雍正...
雍正为什么要让乾隆做皇帝
雍正虽然有十个儿子出生,但只有三个儿子长大成人。长子弘时因对帝位意图不轨,并且对弘历(乾隆)一直打压,还勾结八爷党意图搬倒弘历在雍正心中地位。种种劣迹,层出不穷。雍正再三提醒,但他仍我行我素。后来雍正忍无可忍赐他自尽。弘历的最大竞争对手就此宣布失败。
剩下的弘昼。弘昼和弘历的关系非常好并且自己对帝位也绝无非分之想。
而且雍正是皇子之时,康熙就对自己的孙子弘历非常喜爱,并且说过他有能干大事的能耐。
更多的是因为乾隆非常擅长解决民族问题,乾隆继位的时候,当时的准噶尔汗国已经是苟延残喘,清帝国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巩固版图,这不得不解决而且非常棘手的就是民族问题。
雍正为何把皇位传给乾隆?
其实雍正皇帝不止四个儿子,分别是:长子爱新觉罗·弘晖、次子爱新觉罗·弘昀、三子爱新觉罗·弘时、四子爱新觉罗·弘历、五子爱新觉罗·弘昼、六子爱新觉罗·弘曕,其余皇子爱新觉罗·弘昐、爱新觉罗·福宜、爱新觉罗·福惠、爱新觉罗·福沛由于早夭而未齿序。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康熙帝去世,胤禛即位。由于吸取九王夺嫡的残酷教训,雍正皇帝对继承人的选定格外重视,首创秘密立储制度,于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雍正亲书立储密旨,立弘历为继承人,藏于鐍匣,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
之所以选择弘历,而其他皇子能够落选,让我们来共同分析一下。首先,时间节点限制。雍正元年(1723年),此时的雍正皇帝拥有皇子仅有三子爱新觉罗·弘时、四子爱新觉罗·弘历、五子爱新觉罗·弘昼,长子爱新觉罗·弘晖、次子爱新觉罗·弘昀分别在康熙年间去世,六子爱新觉罗·弘曕尚未出生;所以,雍正皇帝要选定继承人只能从弘时、弘历、弘昼三人之中选定。
其次,候选人的条件。雍正元年(1723年),此时弘时20岁,弘历、弘昼13岁;其中弘时一度作为雍正皇帝长子而存在,在雍正身为亲王之时,对其管教严格,期望值过高,对雍正争取帝位未能起到任何助力作用;然而,弘历小时候聪明胆大,十岁就被祖父康熙帝养育宫中,亲授书课,并随祖父巡幸热河避暑山庄,对康熙皇帝留下不错的影响,为其父雍正能够当上皇帝增分不少;而且,弘历为皇后之子。弘昼无心于权利之争。
第三,继承人的选定。最终皇位的选定剩下弘时、弘历二人;在二人同时向皇位发起冲刺时,弘时倒向雍正皇帝政敌八爷党,从此使雍正失去了让其继承衣钵的想法;甚至令其过继给八爷胤禩,最后直接削除宗籍。
雍正为何把皇位传给乾隆呢?
乾隆皇帝即弘历,是雍正的第四子,在雍正13年继承了皇位。雍正立太子的时间是雍正元年即1723年,他将皇太子的名单藏在了大殿正大光明牌匾之后。
在这个时候能够有资格排上皇太子候选人的,就只有皇三子弘时、皇四子弘历和黄五子弘昼。这三人当中属弘历从小天资聪慧、才干过人,是皇太子的最佳人选。
虽然清朝以前历朝历代的皇位传承都是传长传嫡,但是在清王朝这种继承制度没有严格的规定。乾隆既不是长也不是嫡,之所以能够继承皇位,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得到爷爷康熙帝的赏识。
在《康熙王朝》中,我们看到康熙还在位的时候一次去雍亲王府,见到了年幼时候聪明伶俐的弘历,一眼就看出了弘历的与众不凡。
康熙对弘历很是喜欢,甚至把乾隆接到自己身边亲自培养,让自己从九五至尊变成一个寻常老人去疼爱孙儿,这种待遇是其他的皇孙都没有的。
甚至一度有野史资料说,雍正之所以能够得到皇位,也是康熙看中了雍正有这么一个优秀的儿子,不忍皇权旁落,才有意将皇位传给雍正。
康熙发现弘历这个孩子与众不同,在他小的时候就很有尊严,看起来像个皇帝。
康熙开始注意弘历,据说他还找到了一位著名的算命师来计算弘历的命运。算命先生的说法与康熙的想法一致,这孩子注定是非凡的,将来一定会取得巨大成就。
因此,康熙加强了他对胤禛和他儿子作为继承人的选择。
二、有一个强悍的老妈甄嬛保驾护航
在《甄嬛传》里雍正皇帝是非常喜欢弘历的老妈甄嬛。在皇室王族里,子凭母贵、母凭子贵,母子都是相互依存的利益共同体。
《甄嬛传》里老妈甄嬛不仅因自己受宠,给弘历增加了在雍正跟前的曝光率,让雍正爱屋及乌;而且甄嬛还是弘历得力的智囊团,为他出谋划策,扫清权力上升期间的障碍。
甄嬛将自己在后宫生存与荣升的精髓都言传身教给了弘历,有这么一位强悍的母亲,在宫斗教育方面也是收益颇丰。
当然历史上的甄嬛和小说里肯定是有差别的,但并不影响雍正对甄嬛的宠爱,除却这一层,甄嬛的身份也很好是钮祜禄氏。
虽然,雍正的长子弘晖有老大这样的优势,但弘晖他妈不得雍正的喜欢,在古代有子凭母贵的说法,所以,自己老妈不受宠,自己肯定也不会被自己老爹多看几眼的。
三、打铁还需自身硬,乾隆皇帝自身很优秀。
乾隆在位的时候,把"康乾盛世"达到了顶峰,虽然乾隆后期下滑了,但可以看出乾隆还是个有能力的人,当然这些都是后话。言归正传,乾隆还没继位前,无论是学习、还是骑马射箭的功夫都很强。
乾隆皇帝除了做皇帝名垂千古,他的诗词书画也是名垂千古。他自小饱读诗书,学富五车,四书五经,诗词歌赋,无一不精通。
不知大家看电视剧的时候注意到没有,无论是在《延禧攻略》还是《如懿传》之中,都有很多镜头描绘了乾隆很爱舞文弄墨的场景。据史料记载,他是写诗最多的人,他一生写了4万多首诗。
这4万多首诗是什么概念呢?李白全集上一共是记载了是1010首,杜甫是1400多首。这么算下来,乾隆的诗作总数是他们的40倍左右。这么说吧,全唐诗里所有人的诗加起来都没乾隆的多。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四、命中注定,生命力强
雍正一共有10个儿子,有四个都没排齿序,弘盼虽然也是夭折,好歹名字还有个弘字,而福宜、福惠、福沛这三人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是还没来得及长到起名字的年龄,就夭折了,这是说,从名字上来讲,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只有六人。
立乾隆为太子的时候是雍正元年,也就是1723年,这之后出生的皇子自动被淘汰,这其中就有皇六子弘瞻
而雍正的嫡长子弘晖病逝于1704,第二子弘昀病逝于1710年,在雍正想要立太子的时候,还活着的儿子也只有三人,也就是皇三子弘时,皇四子弘历和皇五子弘昼。
所以这一切都是命呀!
五、猪一样的对手,不等开战就自掘坟墓。
在雍正即位之前经历了九子夺嫡的血腥之战,允禩和雍正争夺的最激烈,雍正对他的兄弟八王爷允禩是相当的仇视。
而皇三子弘时居然对他八叔抱有同情,对父亲有所怨言,所以对这样一个和自己不是一条心的儿子,雍正怎么可能选他为继承人呢?
这一个情节在《甄嬛传》里演绎的很精彩,雍正和皇三子弘时同时跪在太庙里祭祀,皇三子弘时向雍正进言提出宽恕八叔,得到了雍正严厉的训斥,并且撤销了他的黄带子,让他去给八爷当儿子,从此取消了他的皇太子候选资格,并且破了他以后晋升的希望。
还有一说,是因为弘时选错了帮手,选了隆科多来辅佐他。隆科多也是雍正最不喜欢的大臣,《甄嬛传》里演绎,雍正一度怀疑隆科多和他的额娘有染,使他和他父皇的皇权受到了藐视和玷污,雍正非常的痛恨他,所以自然也就不喜欢皇三子弘时。
六、神一样的队友指的是皇五子弘昼,明哲保身。
弘昼在他老妈的教导下从来不和弘历争帝位,他不干预朝政,自己要是惹了事就找乾隆帮忙,有这么个不理朝政还喜欢惹是生非的弟弟,对乾隆自然构不成威胁。
不过,这是皇五子弘昼表面上看是败家了点,但他也是蛮聪明的,能在乾隆眼皮子底下活几十年,也是个懂得明哲保身的主。
这里八卦一下弘昼他办的有名的荒唐事:他喜欢办丧事,而且是给自己办丧事。每次他都会将他自己的寿宴变成丧事,每次他的生日,他都会弄很多很多的祭品放在堂前,然后让他的妃嫔们在桌子前面哭泣,而他就在旁边吃祭品,顺带还收了很多大臣的"份子钱"。
《延禧攻略》里弘昼已经被改写咯,与历史不符。
每天就是花天酒地,不务正业的弘昼用他的顽劣不堪与荒唐,映衬得着弘历的形象更加的光辉与伟岸,真的算是非常优秀的神一样的队友。
雍正为什么传位给乾隆?
第一,弘历是康熙看中的皇子。第二,雍正子嗣不多。他不像康熙拥有那么多儿子,他总共有十个儿子,活下来的只有四个而已弘时、弘历、弘昼、弘曕。
最终排行第一,出身又最好的第三子弘时,因为心眼太直,不与雍正同道。同情几个在“九龙夺嫡”中失败被雍正严惩的叔叔们,又和“九龙夺嫡”时期呼声最高的胤禩走得过近,于是雍正先把他过继给胤禩,然后削除宗籍,同年病故。
最小的一个弘曕是雍正十一年六月生人,而雍正皇帝是在雍正十三年病逝的,雍正皇帝病逝时,弘曕才两岁,雍正自然不可能将国家交在两岁小孩的手里,所以当时有资格成为继承人的只有弘历和弘昼两个人。弘历的生母是钮钴禄氏,钮钴禄氏是满洲镶黄旗人,他的生母又是正四品官的女儿。而弘昼的母亲耿氏是汉族人,在满清政权看来,弘历的出身要比弘昼高了许多。
更重要的是,康熙还在世的时候,就颇为器重弘历,将他养在宫中,还专门请人培养他,并称弘历"是福过于予。到后来一次秋猎中,弘历指挥侍卫围猎熊,看见一头熊扑向康熙也毫不畏惧,依旧镇定自若的指挥,当时康熙就对弘历评价极高,回去后还专门请画师为他们这次秋猎画像,将康熙、雍正和弘历三人一起猎杀猛虎画成一副画交到雍正的手中。这件事也给雍正传位于弘历增加了砝码。因为以上种种考量,再加上弘历本身才能心智都很出色,所以雍正最终将皇位传于弘历,是为乾隆皇帝。
以上介绍的就是《雍正为什么要让乾隆做皇帝(雍正为何把皇位传给乾隆呢)》的具体内容,希望本篇文章能帮助到你了解更多的学习知识和生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