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科普知识

移动硬盘内部组成(移动硬盘由什么和什么组成)

1、盘片:就是存储数据的地方,从图中可以看出,盘片已经被灰色的线条分割成很多小的区域,每一个区域就代表一个扇区;2、主轴:主轴是由轴承和马达构成的,主要是带动盘片的高速运转,根据马达的不同,可以分为低...

1、盘片:就是存储数据的地方,从图中可以看出,盘片已经被灰色的线条分割成很多小的区域,每一个区域就代表一个扇区;2、主轴:主轴是由轴承和马达构成的,主要是带动盘...更多移动硬盘内部组成话题,以及更多移动硬盘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详细内容,欢迎浏览我们的专题频道。

移动硬盘内部组成(移动硬盘由什么和什么组成)

移动硬盘内部组成

1、盘片:就是存储数据的地方,从图中可以看出,盘片已经被灰色的线条分割成很多小的区域,每一个区域就代表一个扇区;

2、主轴:主轴是由轴承和马达构成的,主要是带动盘片的高速运转,根据马达的不同,可以分为低速盘区和高速盘区;

3、磁头:它是读取、写入、存储、以及清除数据的,是整个盘的核心部位;

4、音圈马达:这个其实是一个定位马达,它可以带动磁头沿着Z移动到各个磁道上去。

移动硬盘里面是什么(就是移动硬盘里面是什么)

你好知友!

.

移动硬盘主要由外壳、电路板(控制芯片、数据和电源接口)和笔记本硬盘三大部分组成。

1、外壳:

硬盘外壳一般是铝合金或者塑料材质,一些厂商在外壳和硬盘之间填充了一些防震材质。好的硬盘外壳可以起到抗压、抗震、防静电、防摔、防潮、散热等作用。一般来说,金属外壳的抗压和散热性能比较好,而塑料外壳在抗震性方面相对更好一些.

2、芯片:

移动硬盘的控制芯片读写性能。目前控制芯片主要分高、中、低三个档次。高端控制芯片:美国赛普拉斯公司出品的Cypress ISD300A1(原为ISD公司后被Cypress直接关系到它的公司收购)、日本NEC公司出品的NECμPD720133。特点:产量小,价格贵,很少买得到,是发烧友的首选。中端控制芯片:美国赛普拉斯公司出品的CY7C68300B(低功耗高速度,可以算是由原ISD公司的经典产品ISD300A控制芯片二次开发得来)、台湾旺玖科技(Prolific)公司出品的PL2507(性能非常不错,合理的价格,高端的速度)、扬智科技 ALi M5621(台湾)、世纪民生 Myson CS8818G(台湾)、创惟科技 GL811E(台湾)。特点:性能稳定,价格适中。低端控制芯片:扬智科技 ALi M5642(台湾)、创惟科技 GL811(台湾)、特点:稳定性和数据传输性能相对比较差,但价格低廉,低端组装的硬盘盒一般都选择这类控制芯片,GL811:虽然这款产品在2002年1月获得USB-IF的认证,但是问题不少,尤其GL811-24以前的版本问题尤其明显。一是由于它兼容性差:在nForce芯片组和VIA芯片组的主板上会有不兼容问题;二是在大数据流写入的情况下,经常会报“写入延缓出错”,硬盘在写入过程中和主机断开,主机找不到原来的盘符;三是性能低下,速度逊于其他芯片。而Ali 5642芯片据说用在某些高速盘上会不兼容。

市场上中端移动硬盘盒基本都采用ALi M5621芯片,产品性能不错,兼容性较好。而廉价的移动硬盘盒则采用价格相对较低的GL811芯片,性能上的缺陷加上粗劣的做工,此类产品问题较多。比如假冒的IBM移动硬盘盒就是采用价格相对较低的GL811芯片,性能品质相差很多。ISD300是真正原装IBM移动硬盘盒子采用过的,性能功耗都控制的一流。

3、接口:

目前移动硬盘常见的数据接口是USB和IEEE1394两种。USB是目前移动硬盘盒的主流接口方式,也是目前几乎所电脑都有的接口。目前都是USB2.0标准,其理论传输速度最高达480Mbps(60MB/s),兼容USB1.1。IEEE1394接口又称Firewire接口(俗称“火线”)。1394标准又分1394a和1394b。一般所说的1394通常指1394a标准接口,数据传输速率理论上可达到400Mbps(50MB/s);1394b接口的传输速率理论上最少可达到800Mbps(100MB/s)。目前IEEE1394接口移动硬盘盒基本上是IEEE1394a标准的,在中国大陆市场英国牛津半导体公司(Oxford Semiconductor Ltd.)的产品占主导地位。Oxford的产品有OXFW911、OXFW911plus、 OXFW912、 OXUF922。价格上没优势,但性能口碑都不错。OXFW912则是针对IEEE1394b的。至于OXUF922则是目前市面上顶级的芯片—整合了IEEE 1394b和USB 2.0,内建硬件加速器。这意味着采用该芯片的外置硬盘盒只要单颗控制器芯片就可以支持IEEE 1394b和USB 2.0接口模式。当然和其王者气派相对应的是令人望而生畏的价格。目前只用在3.5英寸硬盘盒上。所以大部分1394移动硬盘盒采用的是针对1394a的OXFW911。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台湾旺玖科技(PROLIFIC)的PL-3507芯片和OXUF922相类似,也是用单芯片自动识别接口是USB还是IEEE 1394,但它支持的是1394a和.USB 2.0,目前已有2.5英寸硬盘盒采用了。也有一些1394硬盘盒采用美国Initio公司的芯片。适合1394a的型号是采用128-pin LQFP方式封装的INIC-1420和INIC-1430,后者渐渐居于主流地位;适合1394b 的则是以144-pin LQFP或144-pin TFBGA形式封装的INIC-2430。虽然1394a的理论传输率比USB2.0慢一些,但在实际使用中,USB2.0会受到接口转换控制器的性能制约,而1394接口则不存在这些问题,特别是在读取数据的时候速度反而比USB2.0要快。特别是苹果电脑的用户,毫无疑问首选IEEE1394接口的移动硬盘。最后,还要注意1394接口的类型,一般台式机都是大口6针的,而笔记本上则是小口4针的。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最新的USB标准中,USB1.1标准已经更名为“USB2.0 Full-speed(全速版)”,而此前的USB2.0则更名为“USB 2.0 High-speed(高速版)”,因此大家在选购时一定要留意USB标志,分清真正的“USB2.0”。

4、电源:

移动硬盘如果供电不足,会导致硬盘查找不到、数据传输出错,甚至影响移动硬盘使用寿命。USB接口供电不足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1)、主板USB端口供电能力不强。这是最主要的原因,特别在一些笔记本电脑上表现尤为明显。

(2)、移动硬盘电路设计不合理,或采用了高能耗的芯片等配件——往往芯片性能与能耗成正比的。这一点会导致症状较轻的供电不足,一般在品牌移动硬盘中不会发生。

(3)、USB连接线过长或同时使用过多的USB设备。因为USB连接线起着数据传输和供电的双重作用,连线过长就会导致电阻增大和数据干扰从而产生供电不足。 1394接口移动硬盘盒的电源问题和USB接口的不同。如前所述,IEEE1394接口有6针和4针两类。两种接口的区别在于能否通过连线向所连接的设备供电。6针接口中有4针是用于传输数据的信号线,另外2针是向所连接的设备供电的电源线。每口供电能力是7W。如果你的电脑是6针1394端口,同时主板供电正常那么就不会产生供电问题;如果你的电脑1394端口是4针的,那么有两种选择:一是需要外接电源适配器,二是用电源线从计算机中取电。为了防止出现供电不足现象,一般硬盘盒都会提供一根从计算机PS/2口或USB口取电的电源线或者提供USB Y形线,一个口传输数据,一个取电。建议买配有从USB口取电电源线的移动硬盘,因为PS/2口不支持即插即用,热插拔容易损坏硬件。此外现在的笔记本基本都不配PS/2口了,根本无法取电,除非你不嫌烦再买个PS/2转USB的接头。但在供电问题特别严重的情况下,譬如以上所说的供电不足原因你一不小心全撞上了,这时最好使用电源适配器,不过这个东东通常不是厂家标配,只有一些高档移动硬盘才配,如百事灵等。

5、硬盘:

硬盘是移动硬盘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大部分都是2.5英寸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笔记本硬盘,也有一些产品采用体积更小的1.8英寸硬盘,但价格要贵很多。目前,希捷、西部数据、日立、三星、富士通等硬盘厂商都生产笔记本硬盘,转速主要有4200RPM、5400RPM、 7200RPM等。由于受USB接口供电的限制,目前移动硬盘厂商使用比较普遍的均为4200RPM 和5400RPM的产品,品牌以日立为主(不过个人建议大家选择希捷^_^)。

在抗震性方面,笔记本硬盘的主轴都采用了 FBD(Fluid Dynamic Bearing)液态轴承马达。以油膜代替滚珠,有效避免了由于滚珠摩擦而带来的高温和噪音。同时,对于突如其来的震动,油膜能够很好地吸收。另一方面,笔记本硬盘普遍都采用了“零接触”磁头启停技术。在非工作状态下,磁头在停*区,和盘片不接触。工作时,磁头飞行高度较低,先进的硅氧盘片表面光滑,工作时磁头意外震动造成的划伤机率也大大减小。这些技术都大大降低了移动硬盘在移动过程中受损的概率。因体积、抗震性、功耗、节能等方面台式机3.5英寸硬盘均远远不如2.5英寸笔记本硬盘,因在在此提醒大家:尽量用2.5英寸硬盘+2.5英寸硬盘盒作移动硬盘。

6、选择品牌移动硬盘还是硬盘盒:

说到移动硬盘就不能不说移动硬盘盒。市面上有不少所谓的“品牌”移动硬盘其实是由经销商自己组装的,也就是说,厂商提供给经销商的只是移动硬盘盒,经销商拿到盒子后再把硬盘装进去。这种“品牌”移动硬盘的品质是无法得到保证的,水货硬盘甚至返修硬盘很有可能就被*商装进移动硬盘盒里卖给了不知情的消费者。

另外一种就是单独出售的移动硬盘盒。移动硬盘盒价格低廉,但为了安装方便,基本都没有抗震设计。特别是一些低价和杂牌移动硬盘盒,采用廉价的控制芯片、劣质的PCB板和不符合USB2.0传输标准的数据线,外加一个薄薄的铝壳,这些都对移动硬盘的抗压、抗冲击、抗震以及读写的速度和稳定性有严重的影响。

所以,如果您是个DIY高手,懂得产品的识别技巧,那么选用移动硬盘盒+笔记本硬盘的DIY方案当然是不二选择。但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挑选一款符合自己需要,拥有可*的质保服务,再加上性价比不错的品牌移动硬盘要安心方便得多。

7、移动硬盘盒推荐:目前中高端市场的常见品牌有纽曼、移动之星、奈雷特、科硕、元谷、易鸟等,厂商大部分来自广东。但各牌子在性能方面差距不大。大部分厂商以生产USB接口硬盘盒为主,其中移动之星和奈雷特的性价比比较突出。1394接口的主要是易鸟和元谷两家在做。易鸟名气较响,性能较佳,有些盒子采用透明设计,和苹果机很般配。个人感觉2004年以来易鸟日渐颓唐,元谷渐渐迎头赶上。由于易鸟产品以前基本是由元谷代工(据说现在两家分道扬镳了),有些产品同质化明显,像两家都有采用透明设计的产品,不认真看牌子一点都认不出。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请点击我的回答下方【选为满意回答】按钮.及时采纳你将会得到5财富值.

移动硬盘的内部结构是怎样?

当前的硬盘架构多采用温彻斯特(Winchester)架构,由头盘组件(HDA,Head Disk Assembly)与印刷电路板组件(PCBA,Print Circuit Board Assembly)组成。温氏硬盘是一种可移动头固定盘片的磁盘存储器,磁头定位的驱动方式主要有步进电机驱动(已淘汰)和音圈电机驱动两种。其盘片及磁头均密封在金属盒中,构成一体,不可拆卸,金属盒内是高纯度气体,不是真空,有的媒体介绍说里面是真空,这里加以纠正,至于为什么要气体,不能做成真空,因为在硬盘工作期间,磁头是悬浮在盘片上面,这个悬浮是靠一个飞机头来保持平衡。飞机头与盘片保持一个适当的角度,高速旋转的时候,用气体的托力,就象飞机飞行在大气中一样,而磁头(GMR磁头)与盘片的距离一般在0.15μm左右,对气体中的悬浮颗粒要求直径不超过0.08μm,否则对磁头的读写及其运动、寿命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结束工作时,硬盘的磁头会通过专门的机构让它停落在它的着陆区(没有数据存储的区域),早期,这个动作需要一个DOS命令来完成,如今这个动作在工作结束后可以自动完成。

移动硬盘内部组成(移动硬盘由什么和什么组成)

移动硬盘由什么和什么组成

答:市面上比较多见的移动硬盘有3.5寸和2.5寸两种,就是一个硬盘盒里面装了一个台式机硬盘(3.5)或者一个笔记本硬盘(2.5),再加一根数据线,连接到电脑上就好了。如果自己要用的话,可以去买一个硬盘盒,几十块的......详细

移动硬盘是电子设备必不可少的零件,移动硬盘是如何制造的?

答:过滤器,它可以捕捉渗入硬盘驱动器的一些灰尘颗粒。现在用机器在磁盘的另一面安装一个金属盖,并螺丝固定在电动机座上。随着内部工作的完成。第三、硬盘驱动器就可以送出无尘车间这边,技工将硬盘放到一个零件箱里收集起来,......详细

以上介绍的就是《移动硬盘内部组成(移动硬盘由什么和什么组成)》的具体内容,希望本篇文章能帮助到你了解更多的学习知识和生活常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