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螺蛳粉活动(问一问:柳州打卡地螺蛳粉怎么样)
想必现在很多小伙伴对于广西螺蛳粉活动这方面的内容都很感兴趣,此刻张女士也是在网络上收集了一些关于柳州打卡地螺蛳粉相关的信息来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哦。广...
广西螺蛳粉活动
想必现在很多小伙伴对于广西螺蛳粉活动这方面的内容都很感兴趣,此刻张女士也是在网络上收集了一些关于柳州打卡地螺蛳粉相关的信息来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哦。
广西人的生活始于夜晚,伴随着一股独特的“香味”。
夜幕降临,大街小巷的螺蛳粉摊开始冒出来。橘黄色的夜灯、几张木桌、红色塑料椅,简陋的环境挡不住人头攒动的食客。
我的老家在广西贵港,人生的前18年都在一个小镇上度过。后来因为求学离开家乡,一肚子的乡愁只有螺蛳粉能解。每次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吃心心念念的“肥佬螺蛳粉”。
“肥佬”幸坚人如其名,体型偏胖,眯眯眼。每晚8点,他会准时出现在小镇的宵夜摊上,系着红色围裙站在十几种食材前,笑嘻嘻地问人:“今晚的粉要加点什么料?”
一年中生意最火的时候是春节,“肥佬螺蛳粉”摊前排队的食客从未断绝,直到凌晨4点。
但也有例外。2020年的春节因新冠疫情影响,餐饮店暂停营业近一个月。“旺季没有开摊,我们的收入少了将近三分之一。”经营了33年,“肥佬”觉得去年是最难的一年。
有“危”,也有“机”。疫情期间,螺蛳粉突然爆红,频频登上微博热搜。小镇里的外卖、网店也借此东风火了起来。
对于漂泊在外的人来说,嗦一口螺蛳粉,或许就是家乡的味道。
“不嗦一碗粉,过年不完整”
“肥佬螺蛳粉”或许是小镇最火的宵夜。
傍晚时分,“肥佬”一家就开始在摊位上忙活,搭桌子、摆凳子、生火、熬汤等等。食客们循着香味慢慢向摊位靠拢,越来越多……
宵夜摊的主体是一个大铁皮柜,上面摆放着十几盘生料,包括猪肉、牛肉、大虾、黄鳝、鹌鹑蛋……“肥佬”幸坚系着一条红色的围裙,左手拿着小铁勺,右手捏着小汤匙,笑眯眯地站在摊前。
“今晚的粉要加点什么料?”这是他常用的开场白。得到回应后,他的左右手飞快扫过面前十几盘生料,小汤匙一舀,铁勺一接,食客点的配菜便落入一旁的小碗中。
另一侧,妻子开起炉火,抓一把泡好的米粉放入锅中。勺起一碗骨汤,再熟练放入酸笋、配菜、辣椒面,最后撒上一把小葱段,一碗热气腾腾的螺蛳粉就出锅了。转眼间,弟弟幸聪就将美食端到了食客面前。
红油鲜亮的骨汤,细白修长的米粉,绿油油的生菜,红亮的大虾。正在排队的一对父女目不转睛地盯着配色丰富的螺蛳粉,“别流口水了哦”,父亲扭头逗了一下怀中的女儿。
一旁的蔡琼燕欣慰地看着家人们默契协作。她是幸坚兄弟俩的母亲,也是这家店的创始人。33年前,蔡琼燕20岁,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靠帮工地挑石头为生,一天能挣5块钱。
风吹日晒,繁重的劳动,微薄的收入,令她萌生另寻出路的想法。刚开始,厨艺不错的她尝试着卖宵夜,煮点螺蛳粉、炒个田螺、煲份绿豆粥、以此补贴家用。
某天晚上,一个从台湾回来探亲的男子来到摊前,他想尝尝广西特色小吃。一碗螺蛳粉下肚,那个男子给了蔡琼燕10块钱,还说了句“不用找了”。当时的螺蛳粉是2元一碗,蔡琼燕被他的大方惊到,“挑一天的石头才赚5块钱,我突然觉得做宵夜摊也是份好营生。”
上个世纪90年代,小镇的居民都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并不流行吃宵夜。蔡琼燕夫妻二人用心经营着这个小摊位,每晚七点出摊,凌晨一两点再收摊。
1999年,儿子们开始接手宵夜摊,“夫妻档”变成了“兄弟档”,经营团队也发展成如今的近十人。慢慢地,宵夜种类扩大到螺蛳粉、炒粉和炖鸡等,收款方式也由纸币变成如今的“扫码支付”。
33年间,他们逐渐积累口碑。有人特地从别的城市开车几小时来吃,每天都有六七群从市区慕名而来的食客,还有人在离开家乡前特地打包一份螺蛳粉材料,带回广东再煮。
“不嗦一碗粉,过年不完整。”在深圳工作的刘立,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约上三五好友嗦粉。在他看来,热热闹闹的宵夜摊是年味最浓的地方,哪怕在深圳也能吃到螺蛳粉,但远不及家乡的好吃。
疫情下的“危”与“机”
春节,是“肥佬”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
但也有例外,2020年春节因为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所有饮食店铺关停了一个多月,大家都宅在家中。
“旺季没能摆摊,我们的收入少了将近三分之一。”没营业时,幸坚还经常接到食客的电话,问他什么时候能出摊,很想吃螺蛳粉。那段时间,幸坚的钱包瘦了,自己反而胖了。
不仅是春节的生意受到影响,蔡琼燕感觉整个2020年的生意都“淡了,不如往年”。她觉得,这是33年营业生涯中最难的一年。
小镇上,一些餐饮店因经营不善接连倒闭,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实力雄厚的螺蛳粉连锁店。
离“肥佬螺蛳粉”一百多米处,两家“螺蛳粉休闲餐厅”接连开业。明亮的落地窗、精美的壁画、舒适的软座,店内还有wifi、移动电源和空调,良好的环境吸引了一批年轻人。
统一制服的店员在不停地打单、煮粉、叫号、收拾桌面,一碗螺蛳粉的诞生变得更加流程化。
收银台前,摆放着真空袋装的螺蛳粉,还能为食客提供邮寄等服务。“如果觉得好吃,还可以带走,这些销量都不错。”一家连锁店店主黄丽娟说。去年疫情期间,黄丽娟家也有损失,但她心态平和:“大家都是靠着过年赚钱,影响肯定有的,但都熬过去了。”
也有食客询问幸坚,未来是否考虑开分店或连锁店。他摇了摇头,“当下的生意都忙不过来,如果不能亲力亲为,他们无法保证口味和食材的新鲜度。”
蔡琼燕支持儿子的决定。“肥佬螺蛳粉”每天营业至凌晨三四点,他们回到家洗漱完已是五六点。把生米粉放入冷水中浸泡,他们便开始休息,“米粉得拿冷水泡十几个小时,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