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服饰

70年代汽车站职工服装是什么颜色(70年代的衣服是什么颜色)

深蓝色。20世纪60年代的路服采用军装样式,深蓝色,胶质“路徽”图案钮扣,男职工戴有檐布制软帽,女职工戴无檐布制软帽,帽子上缀有“路徽”标志的五角星。 70年代...

深蓝色。20世纪60年代的路服采用军装样式,深蓝色,胶质“路徽”图案钮扣,男职工戴有檐布制软帽,女职工戴无檐布制软帽,帽...更多70年代汽车站职工服装是什么颜色的这个问题,以及大家所关心的老德州人的服饰变迁的内容,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们提供的精彩分享。

70年代汽车站职工服装是什么颜色

深蓝色。20世纪60年代的路服采用军装样式,深蓝色,胶质“路徽”图案钮扣,男职工戴有檐布制软帽,女职工戴无檐布制软帽,帽子上缀有“路徽”标志的五角星。

70年代的衣服是什么颜色

1、60年代和70年代,国人的服装色彩与款式十分单调,大家都是千篇一律的绿军装、灰色中山装、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色的海洋”。2、20世纪80年代初,戴蛤蟆镜、穿喇叭裤成了一种大街小巷的时尚。随后,“港裤”“燕尾服...

70年代的衣服是什么颜色

衬衣是白色,外套是蓝色、灰色和草绿色军装;海魂衫也是流行的服装。黑色不是主要的。这是展示70年代的服装照片,希望可以帮到您

70、80、90、00年代年轻人的服装有什么不一样?

70年代,那个时候主要是黑色灰色,蓝色绿色的吧,因为那个时候也服装的颜色本来就很少,80年代就很流行那种港风的花衬衫的那种感觉,90年代的话的穿着不错的话会稍微丰富一些,偏国际化了, 00年代的穿衣风格主要是嘻哈风格了...

70年代男人穿什么?穿衬衣么?什么颜色?请详细点

70年代的老人不穿衬衣,但是年轻人是穿衬衣的,年轻人穿的衬衣一般是白色的,白里趁着一点点的蓝色,打得花色的领带,穿的西服颜色以灰色为主色调,西服的翻领又大又尖。

70年代蓝色衣服叫什么

70年代蓝色衣服叫蓝色的海洋。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60年代和70年代,国人的服装色彩与款式十分单调,大家都是千篇一律的绿军装、灰色中山装、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色的海洋,20世纪80年代初,戴蛤蟆镜、穿喇叭裤成了一种...


70年代汽车站职工服装是什么颜色拓展阅读

70年代汽车站职工服装是什么颜色(70年代的衣服是什么颜色)

老德州人的服饰变迁

□特约撰稿人 王德胜

“男添庄重女增俏,夏透风凉冬御寒”,作为运河边上四大码头之一,明清德州是开放型城市,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缺眼界,穿衣也是讲究得很。

土布衣裳细加工

土布就是棉布。德州产棉花,明清以来的德州商业,花行是第一大宗。由于棉花种得多,粮田面积连年减少,粮食一度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德县志》记载:“地产谷不敷用,尤取资于商贩。”清康乾二帝曾特谕德州“免关米豆商税,以使谷物流通”。清末民初,德州有花行100余家,从商业街到柴市街,鲁德、复兴、长和、义和福等一家接一家,其中规模最大的是鲁德花行,每天收购两三百包,每包重80公斤。

70年代汽车站职工服装是什么颜色(70年代的衣服是什么颜色)

1898年,德州农家妇女织布

棉花多,农家织布机就多,土布就多。据记载:山西商人在城镇设立布庄收购“齐河大布”,然后批发给从事长途贩运的商人,销往口外。民国《恩县志》记载:该县的市镇中都有染房,“惟营业者,多系山西人”。周围各县和农村的土布多来德州销售。以前的土布市场在线市街,1937年后连同估衣市一并迁到马市街以南,目前的汽车站附近。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鸦片战争之后,大量的“洋布”涌来,土布逐渐式微。

土布是当时大多数农民和城市贫民的服装面料,也是农民的一项副业收入。土布纹理较粗,但不耽误裁缝的精细化制作。旧时德州的成衣店和布店是一体的,除了卖布,主要代客制作婚嫁衣服、寿辰礼品、丧祭服饰、僧道法衣等。

清末民初,德州城里比较有名气的成衣店为:成祥缎店、东合成、振兴号、源祥号、公庆隆、庆聚祥、恒信隆等,其中以东合成最有名气,店铺开办于同治年间,经理甄东和独资经营。当时的服装款式很简单:男装以长袍为主,穷人家为了便于营生,则穿上袄下裤的短打,颜色春秋冬以蓝、黑为主,夏则为白、灰。女装基本是肥大的袄、裤,平时不束裙,样式和缝制技巧讲求花色及镶滚花边、刺绣等。妇女一直崇尚红色服饰,反映了德州人心理和信念上的一种祈盼。首先,红色代表热烈,这与德州人热情、豪爽的性格相吻合;其次,红色历来被人们认为可以避邪,反映了人们祈求吉祥的心理。在过年和结婚的时候,表现最为明显。

德州的成衣店有个规矩:做针线活的裁缝师傅均是男性,女孩子再能干也不能当徒弟。大点的铺子或者前店后厂,或者外地进货。德州大地主和官宦之家,都在义和成衣局加工衣服。小的裁缝铺则是顾客请上门去做针线活,少的三五天,多的一两个月。登门的时候,裁缝师傅只带剪子、尺条、烙铁、缝衣针等工具,衣料、线、填料等均由东家提供,且负责伙食。工资根据衣料好坏、式样繁简、工时长短商定。

70年代汽车站职工服装是什么颜色(70年代的衣服是什么颜色)

1920年,卫氏博济医院门口(目前德州二中位置)的合影

除了门店外,德州城里还有很多流动商贩。有的身背几匹布沿街叫卖,有的用独轮车推着几种布匹走街串巷,赶大集下乡村。

布拉吉和绿军帽

布拉吉是俄语连衣裙的音译,1955年5月17日《青年报》曾专门刊登文章《支持姑娘们穿花衣服》,一时间,布拉吉成为时尚。从《德州专区国民经济统计资料提要》可以了解到,1955年德州的平均工资为32元,要支应家里的各种开销,当时已开始凭布票供应棉布,一尺布5角钱,做一件连衣裙至少需要9尺布,爱美的代价要省吃俭用几个月。当姑娘们连衣裙穿上身时,喜悦和兴奋自是不言而喻。

上世纪60年代,解放军军帽十分流行,能够拥有一顶绿军帽,是无数男青年的追求。

真的军帽为的确良面料,颜色翠绿,帽檐挺括,里面印有红色长方块的章,标着姓名、年龄等。商店里的仿制品,是不受青睐的,无论颜色、面料、样式都能让聪明的孩子一眼看穿。

戴军帽同样有讲究,要把帽子上面的接缝处尽量撑起来,出门前得用手捏半天,不少孩子在帽子里边垫一圈硬纸壳或报纸,不如此不足以称“酷”。

军帽金贵,不知从哪里开始,德州刮起了抢军帽的歪风,趁人不备从头上快速抢下帽子跑掉,自己就算拥有了。这让那些拥有军帽戴的人感到相当紧张,一旦看到街边站着社会小青年,眼睛滴溜溜地朝着过路人的头上扫视着,就马上取下来放进裤兜里,等逛完街回到学校才敢戴回去。

当时父亲在部队,我在育新小学上学,由于学习成绩一般,在班里不显山不露水,但当我戴出了父亲给的军帽,一下子风光起来,咱也不小气,轮流借给大家过瘾,最好的朋友还能戴着回家,第二天再还。

假领子又叫节约领。它保留了衬衣的上半部分,还有前襟、后片、扣子、扣眼,用两根布带套住臂膀,穿在外衣里面,以假乱真,露出的衣领部分完全与衬衣相同。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买东西都要凭票供应,穿衣更是按人头供应布票,而一年就那么多布票,顾得了买外衣就顾不了内衣,不到逢年过节,一般人家是很少添置新衣服的。衬衣更是服装中的上品,穿上它,人显得精神体面。可是衬衣价格比较贵,需要布票,于是人们穷则思变,假领子应运而生。

假领子一度在知青中非常流行,那时农活很忙,每天收工回来都很晚,来不及洗衬衣,于是每人都有好几个假领子,一天换一个,攒下三五件再一起洗,比起洗整件的衬衣,真是省事多了。更重要的,即使里面穿的衬衣领子磨破了也不要紧,外面的假领子遮掩一切,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有多少件衣服呢,挣足了面子,满足了虚荣心。

高档商店买衣服

“一零”就是德州第一百货商店,它诞生于1961年,当时,德州百货公司租借市展览馆建设了德州第一家大型零售中心市场。经营百货、文具、针棉制品、服装、鞋帽、五金交电等等,并附设照相、理发、修表和服装加工等服务性行业。

“一零”内的商品陈设分两圈:中间一圈,贴墙一圈,每圈前为柜台,后为展示台。布匹、衣服柜台在西北墙的外圈。玻璃柜台将售货员同顾客分开,人们大眼瞪小眼地瞅着柜台里的商品和面无表情的售货员,若要买东西需要请售货员把货品拿来。

“一零”在当时是德州最高档的商店。那时候过年,能上“一零”买件衣服,绝对是件很体面的事,就是在里面买上几尺布,回家来做,也是可以炫耀一下的。买衣服的时候,营业员从顾客那里收到钱后,会把收据和钱夹在挂在铁丝上的夹子上,然后使劲一甩将它送到店内东南侧的收款台,收款台的人员根据收据收款并找好零钱,再将那个夹子通过铁丝轨道送回来。

据1990年的统计,当时“一零”为两层楼,营业面积970平方米,经营种类6000个,年销售额855万元。

编辑丨张莹


以上就是关于70年代汽车站职工服装是什么颜色(70年代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