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科普知识

楚国为什么不灭巴蜀(巴蜀是天下粮仓,楚国为什么不占领巴蜀,而让秦国占了先机?)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一直都是列国之中的佼佼者,其疆域在战国时代前期更是冠绝天下诸侯国。这硕大的疆土都是历代楚王一点点打下来的,可奇怪的是庞大的楚国却对紧邻巴蜀视而...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一直都是列国之中的佼佼者,其疆域在战国时代前期更是冠绝天下诸侯国。这硕大的疆土都是历代楚王一点点打下来...更多内容由小编为你整理了楚国为什么不灭巴蜀详细内容,欢迎浏览了解。

楚国为什么不灭巴蜀(巴蜀是天下粮仓,楚国为什么不占领巴蜀,而让秦国占了先机?)


楚国为什么不灭巴蜀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一直都是列国之中的佼佼者,其疆域在战国时代前期更是冠绝天下诸侯国。这硕大的疆土都是历代楚王一点点打下来的,可奇怪的是庞大的楚国却对紧邻巴蜀视而不见,直至秦灭巴蜀后对楚国形成地缘上的夹攻和地势上的压制后才追悔莫及。

那么为何战国时期楚国不先吞灭巴蜀,而坐视秦国占据蜀中天府粮仓呢?

1、秦灭巴蜀后,对楚国形成地缘上的绝对优势

秦灭巴蜀之前,其国势已经随着商鞅变法和张仪连横邦交而愈发强大。但是此时的秦国在面临草原和山东六国合纵阵线的围攻时,却仍旧力有不逮。彼时的秦国疆域不足天下十分之一,而楚国则占据三分之一。

秦国所处的关中、汉中等地固然是产粮之地,陇西的牧场同样是上等战马的天然牧场,但在面对楚国时却并无绝对把握。然而攻灭巴蜀两国之后,形势便大为不同了。

楚人先祖封地是商、於,此处在秦灭巴蜀之前就早被秦人所得。失去商、於两地的楚国丧失了俯视关中的绝佳要地,却让秦人将秦国的南方门户锁的死死地。从商於出发,秦人可南下沿着汉水进入楚国腹地;

占据巴蜀后,秦人又多了从蜀中沿长江顺流东进的伐楚线路。楚国在秦灭巴蜀后面临被秦军两地夹攻的危险。可见巴蜀两地在秦楚争霸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2、庞大的楚国被华南的地势割裂,难以统筹

楚国虽然国土面积庞大,却大多是被中原诸侯视作蛮荒的丘陵山地。江汉流域以南的复杂地形将庞大的楚国割裂成多处,这造成整个楚国无法形成秦国那样的举国合力。到了战国时期的楚国大致分为东楚(淮楚)、西楚(荆楚)和南楚,其中南楚的百濮百越部族甚至到了汉朝才真正融入到华夏体系中来。

由此可见楚国虽大,真正可以调用的资源并不丰富,面对魏韩乃至齐国具备一定优势,但若面对秦国便显得捉襟见肘了。

不仅是山脉丘陵对楚国自身力量聚合产生掣肘,长江水系同样制约了楚国对巴蜀的行动。长江源头位于青藏高原,也就是东亚第一阶梯,经过第二阶梯后流经楚地并最终汇入大海。

然而楚国很早就被秦国从第二阶梯排挤出去了,如若攻打巴蜀便只能从下往上逆水而行。楚军最为擅长的水战在这样的地形下讨不到便宜,陆战又有巴国天险阻挡,无从下手。

3、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巴蜀地形险峻,巴国扼守蜀中与外界的要道,其凶险可与关中函谷关比肩。东汉末年,刘备得刘璋邀请入川,虽后遭反悔,却依旧占据了入川要道,这才成功夺得益州。然而巴国显然不愿意邀请邻近的楚国入川,反倒是更愿意与秦较好。

当蜀国攻打北边的苴国之时,苴、巴两国便积极向秦求援灭蜀。

当时的楚国向西面临崇山峻岭,行军不便的同时还会加剧楚国内部区域的割裂。蜀中之所以在西周后期开始常年孤悬中原之外,正是因为交通不便。如果楚军真的进入了蜀中,其有限的兵力将被分割在蜀中、荆襄和淮泗等处,相互无法驰援。

当初刘备夺得益州后,立马北伐汉中,但在荆州关羽遭遇曹孙两家夹击之时,却消息迟缓、驰援无力。楚国仅凭当时松散的国势无法具备经营蜀中的条件。

4、楚人历来有北进的夙愿,对秦川蛮荒兴趣不大

楚人曾于西周时挑衅周室,引得周昭王统帅六师军队伐楚,最终溺死汉水之中。后到春秋时期,楚庄王北伐之时曾问鼎中原。楚国北上,抢夺诸夏共主的地位才是楚人历代夙愿。而不论是关陇还是巴蜀,当时都被中原视作蛮荒,也同样没被楚国当一回事。

楚人在遭受秦人攻击之后,首先的反应并不是攻占巴蜀以寻求反击之机,而是大规模的向北或向东迁徙。楚人心向中原,到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前夕,其主体人口早已迁居江淮与当地土著淮夷融合一起了。

5、内政弊端,人才匮乏

楚国没有西进的意图、没有经营巴蜀的实力,这是因为楚国在列国纷纷变法革新的大争之世,依旧墨守成规,并未积极变法图强。楚国由于山岭荒蛮之地,是在西周时期通过经略百濮族群而崛起的,因此多少沾染了些百濮部落的政治基因。

楚国的政治结构类似百濮和草原民族的军事贵族合伙人模式,贵族对军队和政治的把控能力很强,楚王只是作为贵族集团的代言人出现的,虽也手握实权,但并不能完全左右朝局。

被以屈、景、昭等顶级贵族所垄断的楚国朝廷很难接受变法革新的思想,亦难以给予他国人才施展抱负的舞台。卫国人吴起当年在楚国变革,却最终死在贵族的射杀之下;齐人田忌、陈珍都曾来到楚廷却不被重用;赵人廉颇晚年在楚国为将,竟然指挥不动楚军。

可见楚地世家贵族对军政大权的把控到了何种地步。人才的匮乏和僵化的国策让楚国与巴蜀之地渐行渐远。

6、秦灭巴蜀,水到渠成

楚国与巴蜀间隔天险,秦国也一样。关中入汉中需翻越秦岭,汉中入西川则需翻越大巴山。然而关陇汉中和巴蜀仅一山之隔,并不存在地势上的优劣。大巴山虽为天然屏障,却并非不可逾越。秦灭巴蜀、刘备伐汉中、钟会邓艾南征蜀汉,走的都是这条道路。

之所以秦国一直到了战国中期进入蜀中,是因为此时的秦国变法效应已经显现,东边公孙衍的五国合纵被破不久,秦国便腾出手来派司马错出征巴蜀。

此时的秦军因连连同魏韩、义渠等交手,百战之兵充足。反观巴蜀战备疲乏,尤其是巴国从一开始并不相信盟友秦国会来讨伐自己。所以秦灭巴蜀,水到渠成。

7、楚国事后反制,但已于事无补

楚国原本对巴蜀并不在意,但当秦灭巴蜀之后,借助巴国故地为跳板又进犯楚国曾经占领的巴地,便醒悟过来。此时的楚国面对秦国的地缘压制也采取了反制措施,一方面派遣将领经营云贵,一方面东进吞并越国。

楚国经营的云贵地区,后来演变成为滇国,最终被汉朝覆灭。

云贵地处巴蜀以南,楚国想借用此地从更为边缘的区域对秦国形成反制,但奈何云贵距离楚国腹地太远,相互交通往来不便,难以形成合力。而楚国东进歼灭越国则更像是一种躲避秦军的战略转移,对秦楚对峙的大局于事无补。

综上所述,秦国上下齐心,变法图强,广纳天下贤才以供己用,对争霸的节奏把握的十分精准。而反观楚国则徒有硕大疆土,贵族把持军政大权,楚廷勾心斗角,目光短浅素位尸餐者众多。

再加上秦楚两国天然的地理条件,楚国当然不可能先于秦国吞灭巴蜀。


楚国为什么不灭巴蜀相关拓展阅读

楚国为什么不灭巴蜀(巴蜀是天下粮仓,楚国为什么不占领巴蜀,而让秦国占了先机?)


屈原是哪国人哪个朝代的

屈原,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属于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屈原是楚九章中的一员,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诗人之一。..

巴蜀是天下粮仓,楚国为什么不占领巴蜀,而让秦国占了先机?

答:司马错灭巴蜀,把天府之国纳入版图,秦国从此多了个粮仓,实力大增,奠定了统一六国的物质基础,长平之战就得益于巴蜀粮草的供应才能在与赵国的消耗中占得上风。白起7万人狂砍楚国半壁江山,楚国从无力硬刚秦国,重要性与长平...详细

比秦国交通更为便利的楚国为什么不吞并巴蜀,而是留给

答:战争的主要目的是夺取土地和人口,进攻巴蜀获得的利益和付出的代价是否成正比并不知道,信息交通都太差,情报不可靠,并不知道巴蜀的物产是否丰富。楚国的战略是北上中原,只有占据拥有广大农田和人口的中原才可以占据天下。(...,详细 以上就是关注常识网整理的关于楚国为什么不灭巴蜀(巴蜀是天下粮仓,楚国为什么不占领巴蜀,而让秦国占了先机?)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让我们一起进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