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服饰

衣服在古代的雅称(古人对衣服的雅称)

衣服在古代的雅称是“衣裳”。在古代汉语中,“衣”和“裳”分别指上衣和下裳,合起来就称为“衣裳”。这个词源于《诗经》中的“绿兮衣兮,绿衣黄裳”,由此可以看出,古代...

衣服在古代的雅称是“衣裳”。在古代汉语中,“衣”和“裳”分别指上衣和下裳,合起来就称为“衣裳”。这个词源于《诗经》中的“...更多衣服在古代的雅称的这个问题,以及大家所关心的的内容,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们提供的精彩分享。

衣服在古代的雅称

衣服在古代的雅称是“衣裳”。在古代汉语中,“衣”和“裳”分别指上衣和下裳,合起来就称为“衣裳”。这个词源于《诗经》中的“绿兮衣兮,绿衣黄裳”,由此可以看出,古代人将上下两截的服装称作衣裳。古代衣裳的制作材料和样式往往因时代和身份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例如,贵族和富人通常穿着由丝绸、麻布等高质量材料制成的衣裳,而普通人则多穿着粗布衣裳。在样式上,各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如汉朝的深衣、唐朝的襦裙、明朝的袄裙等。除了衣裳外,古代还有许多与服装相关的雅称和词汇。例如,“裘”是指用毛皮制成的衣裳,“袍”是指长及脚面的外衣,“衫”则是指单衣等。这些词汇都体现了古代人对服装的细致观察和精致描述。总的来说,衣服在古代的雅称“衣裳”,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谓,更蕴含了古代社会文化、审美观念、身份象征等多方面的意义。

衣服在古代的雅称

衣服在古代的雅称是“衣裳”。在古代汉语中,“衣”和“裳”分别指上衣和下裳,合起来就称为“衣裳”。这个词源于《诗经》中的“绿兮衣兮,绿衣黄裳”,由此可以看出,古代人将上下两截的服装称作衣裳。古代衣裳的制作材...

古人对衣服的雅称

古人对衣服的雅称有裳、锦衣、羽衣、袍服、白丁、白袍、布衣、青衿等雅称。古代人对衣服的称呼有很多,因为古代不同阶层的人穿的衣服是不同的,人们会根据不同服饰名称来称呼不同阶层的人。比如黄裳,黄色代表金贵,因此穿着...

古人对棉衣的雅称

古人将棉衣称作“寒衣”,其中,不同阶层和不同穿着形式有不同的称呼,如:1. 夹袄:指双层的上衣。2. 棉袄:絮了棉花的上衣。3. 肨袄:指大棉袄。4. 袢袄:一种有衬里的对襟夹衣。

衣服在古代叫什么?

在古代,襕衫为职官公服,学子亦多穿着。5、马面裙 马面裙,又名“马面褶裙”,汉服的一种,前后共有四个裙门,两两重合,侧面打裥,中间裙门重合而成的光面,俗称“马面”。马面裙始于明朝(可能可以追溯更早),延续...

古汉语中有哪些词是描述衣服的

1、袍、襺,都是御寒之衣;2、裘,即皮衣。古人穿皮衣有毛的一面朝外。古代在正式场合还要在裘上加一层罩衣,罩衣古称裼;3、襌,褋,褧,均为单衣;4、褐,粗布衣裳;5、衰,指用草编成的雨衣;与衣服的款式有关...


衣服在古代的雅称拓展阅读

衣服在古代的雅称(古人对衣服的雅称)


以上就是关于衣服在古代的雅称(古人对衣服的雅称)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