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姓名人的故事(魏姓历史名人)
魏犨:即魏武子,晋文公“五贤”之一。 魏颗:春秋时期晋国大臣,令狐氏开宗始祖。成语“结草衔环”中“结草”故事主人公,见于〈左传 · 宣公十五年〉。 魏绛:春秋时...
接下来,我将会为大家提供一些有关魏姓古代有哪些名人的知识和见解,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让大家对此有更深入的了解。下面,我们开始探讨一下魏姓古代有哪些名人的话题。
魏姓名人的故事
魏犨:即魏武子,晋文公“五贤”之一。 魏颗:春秋时期晋国大臣,令狐氏开宗始祖。成语“结草衔环”中“结草”故事主人公,见于〈左传 · 宣公十五年〉。 魏绛: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曾“九合诸侯”,使晋国成为山戎之主。谥号昭子。 魏舒:春秋时期晋国正卿,军事改革家。一次在太原与白狄的战争中,建议“毁车为行”,取得胜利,是中国古代车战向步战转变的先声。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代替韩宣子执晋国政。谥号献子。 魏驹: 即魏宣子,又称魏桓子。春秋时期晋国魏氏领袖,与赵襄子、韩康子共灭智伯瑶,三分其地。 魏斯:即魏文侯。 魏击:即魏武侯。 魏罃:即魏惠王。 魏无忌: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之一。 魏冉:战国时秦国丞相。 魏相:西汉宣帝时御史大夫,丞相。 魏应:东汉今文经学家,曾参与汉章帝时期在洛阳白虎观举行的著名经学会议。 魏伯阳:东汉著名炼丹家,号云牙子。著作〈参同契〉。 魏朗: 东汉党锢之祸中“八俊”之一。 魏续:东汉末年吕布部将。 魏种:东汉末年曹操将领。 魏攸:东汉末年刘虞将领。 魏延:三国时蜀国将领。 魏华存: 西晋女道士,道教上清派第一代太师,称“紫虚元君南岳魏夫人”。 魏收:南北朝时期北齐史家,二十四史之一〈魏书〉作者。 魏徵:唐代太宗时大臣。 魏了翁:南宋时思想家。原姓高,后复姓魏。 魏忠贤:明代末期著名宦官。原名李进忠。 魏学洢:明代末期东林党人魏大中之子。作〈核舟记〉。 魏象枢: 清初大臣和学者。 魏禧:清代初期散文家。 魏源:清代思想家、史学家。 你可以自己去网上搜一下这些人
从古至今,魏姓的名人有哪些
魏毕万,晋献公十六年(前661年),以赵夙为御,毕万为右,攻灭霍、耿、魏三小国,以魏(今山西芮城)封毕万,为大夫。遂以国名为姓氏,此为魏氏发祥之始。
魏武子,又名魏犨,魏姓最早在历史上出人头地的人物,春秋时晋国大夫,其二子魏颗和魏绛,也都是名人。
魏文侯(前472年―前396年),东周战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
魏武侯(?—前370年)汉族,姬姓,魏氏,名击。东周战国初期魏国国君与中原霸主。
魏惠王,汉族,姬姓,名罃。公元前369年即位,在位50年。魏惠王是有史明确记载的第一个在开封定都的国君,对开封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历史贡献。
魏昭王(?─前277年),汉族,姬姓,魏氏,名遫。魏襄王之子。东周魏国第5代国君。
魏延(公元169年-公元234年),字文长,义阳(今河南省桐柏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刘备器重。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钜鹿(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又说晋州市或馆陶县),后移居内黄(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侍中(宰相),封郑国公。
魏源,原名魏远达(1794-1857),改源,字默深,湖南邵阳金潭(今湖南省隆回县)人。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与龚自珍齐名,时称"龚魏"。
魏巍(1920.1.16~2008.8.24)河南郑州人,当代诗人,著名散文作家、小说家。
姓魏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姓魏的历史名人:
1、魏文侯
(前472年―前396年),东周战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
2、魏武侯
(?—前370年)汉族,姬姓,魏氏,名击。东周战国初期魏国国君与中原霸主。
3、魏惠王
汉族,姬姓,名罃。公元前369年即位,在位50年。魏惠王是有史明确记载的第一个在开封定都的国君,对开封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历史贡献。
4、魏昭王
(?─前277年),汉族,姬姓,魏氏,名遫。魏襄王之子。东周魏国第5代国君。
5、魏延
(公元169年-公元234年),字文长,义阳(今河南省桐柏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刘备器重。
魏姓,晋国六卿之一,是当代中国人口排名第44位姓氏,在宋版《百家姓》排行第30位。魏姓起源于西周初年周成王分封的姬姓伯爵诸侯国魏国,册封地于今山西芮城县北。后魏国被晋国消灭,封给大夫毕万,后人以邑为氏,尊毕万为得姓始祖。
截至2013年,魏姓人口大约占中国人口的0.45%,总人口大约有570万。主要集中于河南、四川、河北三省,大约占魏姓总人口的28%。
魏姓历史名人
魏毕万、魏延、魏徵、魏忠贤、魏源等。1、魏毕万:晋献公十六年(前661年),以赵夙为御,毕万为右,攻灭霍、耿、魏三小国,以魏(今山西芮城)封毕万,为大夫。遂以国名为姓氏,此为魏氏发祥之始。魏武子,又名魏犨,魏姓最早在历史上出人头地的人物,春秋时晋国大夫,其二子魏颗和魏绛,也都是名人。
魏毕万、魏延、魏徵、魏忠贤、魏源等。
1、魏毕万:晋献公十六年(前661年),以赵夙为御,毕万为右,攻灭霍、耿、魏三小国,以魏(今山西芮城)封毕万,为大夫。遂以国名为姓氏,此为魏氏发祥之始。 魏武子,又名魏犨,魏姓最早在历史上出人头地的人物,春秋时晋国大夫,其二子魏颗和魏绛,也都是名人。
2、魏延:义阳(今河南省桐柏西)人,三国时蜀汉名将。曾随刘备于蜀,以勇猛闻名,累迁为征西大将军,后被封为南郑侯。
3、魏徵:馆陶(今属河北省)人,唐代名臣,政治家,相太宗,曾任谏议大夫,敢于犯颜直谏,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治世名言,曾谏二百余事,为太宗所器重,其博学多才,文采飞扬,著有《群书治要》等书。
4、魏忠贤(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字完吾,北直隶肃宁(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汉族,原名李进忠。由才人王氏复姓,出任秉笔太监后,改名魏忠贤。
5、魏源:原名远达(1794-1857),改源,字默深,湖南邵阳金潭(今湖南省隆回县)人。道光进士,官内阁中书,晚年任高邮知州。近代著名思想家。
姓魏的历史名人
姓魏的历史名人有魏武子、魏颗、魏绛、魏斯、魏无忌等等。
1、魏武子
姬姓,魏氏,名犨,谥武。故魏犨又称魏武子。《左传》载其为毕万之孙,《史记》载其为毕万之子。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以勇力闻世。魏姓最早在历史上出人头地的人物,春秋时晋国大夫,其二子魏颗和魏绛,也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其先祖为庶人,与周同姓,因伐纣有功被周武王封于毕,于是以毕为姓。到毕万时,事晋献公,伐霍、耿,魏等国有功,封于魏,遂又以魏为姓。
2、魏颗
春秋时代晋国魏犨的儿子,为人明礼敦厚,任晋国将军之职。有一次秦桓公派遣了一位勇猛善战,威震当时的名将杜回,带兵攻伐晋国,大军在晋国辅氏的地方扎营,准备会战,晋国面临重大威胁,就派魏颗将军出师对抗。
两军大战之下,结果出乎意料,魏颗在辅氏地方打败了秦师,虏获了秦国猛将杜回,为晋国立了战功。为了奖励魏颗的这次功劳,晋景公把令狐之地赏给他做了封邑。魏颗的儿子魏颉就以封邑为姓,称令狐氏。
3、魏绛
魏犨之子,春秋时晋国卿。晋文公时,魏氏列为大夫,徙于霍人。他的活动主要在晋悼公时期。晋悼公元年,魏绛为司马,执掌军法。
4、魏斯
中国战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姬姓,魏氏,名斯。一曰都。继魏桓子即位。历史上著名的魏文侯,其在位期间奖励耕战,兴修水利,进行改革,使魏国日益强大,并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5、魏无忌
号信陵君,战国四君子之首。魏国第六个国君魏安釐王魏圉的异母弟。魏国自梁惠王魏罃时的马陵惨败后,国势衰落,江河日下,而西邻秦国经商鞅变法、张仪略地,在列国中突起,有兼并六国之势,没有一个国家敢真正抗御秦国,魏国毗邻秦国,受秦害较深。
魏无忌处于魏国走向衰落之时,他效仿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的辅政方法,延揽食客,养士数千人,自成势力。他礼贤下士、急人之困,曾在军事上两度击败秦军,分别挽救了赵国和魏国危局。但屡遭魏安釐王猜忌而未能予以重任。
好了,今天关于“魏姓古代有哪些名人”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魏姓古代有哪些名人”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