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是怎么灭亡的?(大元王朝是怎么灭亡的)
大元帝国虽然在当时盛极一时,但深深埋藏着各种危机。尖锐的阶级矛盾支援着这个庞大封建王朝的根基,元朝后期政治、经济、军事的腐败,又为自己的覆灭添加了催化剂。公元1...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讲解一下“元朝怎么灭亡的”的工作原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元朝是怎么灭亡的?
大元帝国虽然在当时盛极一时,但深深埋藏着各种危机。尖锐的阶级矛盾支援着这个庞大封建王朝的根基,元朝后期政治、经济、军事的腐败,又为自己的覆灭添加了催化剂。公元1367年(元至正二十七年),在农民起义的风暴中发展壮大的朱元璋集团,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口号,命大将徐达、常遇春率大军20万北伐,攻占大都。元顺帝携后妃、太子和一部分王公大臣仓皇北逃。至此,元朝遂告灭亡。
关于元朝衰落的原因
元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政治腐败,横征暴敛。
直接原因是天灾。
元朝时期,蒙古统治者变本加厉向 *** 收取各种名目繁杂的赋税,民族压迫十分严重, *** 被掠夺更为常见。
将各民族分为不同等级,残酷剥削汉族群众,人民揭竿而起,在泰定二年(1325年)就发生了河南赵丑厮、郭菩萨领导的起义。
元英宗时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皇权斗争也日趋激烈,各地起义不断爆发,元代开始走向衰落。
从明宗到顺帝是元代的后期,红巾大起义的爆发加速了它的灭亡。
1368年,朱元璋率军攻入大都,元顺帝逃走,元朝灭亡。
一、永不停歇的战争机器
无论元朝是建立于1206年(蒙古汗国)还是1271年(国号大元),到1368年灭亡之前,整个元朝没有战争记录的年份仅22年。
这没有战争记录的22年,可怜巴巴地穿插其间,其中连续没有发生战争的时间最长都没超过三年。
自1280年元朝统一中国后,元朝并没有、也无法象其他初立朝代那样施行“休养生息”政策。
1280-1284年间,元朝除了对日本、安南、缅甸等征战之外,还要耗费大量精力对付国内此起彼伏的“抗元复宋”起义,“抗元复宋”最后以镇压黎德起义告终,元朝在这期间的用兵规模一如之前的“元灭宋”战争差不多。
战争打的就是钱和粮,不过一直以来,元朝 *** 似乎从没为战争消耗发愁过,即使它“打到哪烧到哪”,它也没有因此自绝了后路。
在1206-1280年间,元朝的大多数战争实施的都是“三光”政策,打到哪破坏到哪,仅云南等少数地区例外。
二、自制混乱的不肖皇帝们
如果将元朝比作大家族的话,它也发生过一系列这样的内部争斗。
史学家常说,元朝中期的政局动荡就是其全面走向下坡路的表现。
元中期的政局动荡表现在,1295-1368短短的七十年间,元朝的帝王世系中就出现过十位皇帝,如此频繁的帝王更迭,对一个统一的大国家来说自然不是好事情。
三、“咬死大象”过程中的群蚁
元朝的民族分化政策使蒙古人彻底被孤立。
无论是刘福通的起义还是朱元璋的起义,义军队伍都是由各色人等组成的。
和中国古代其他起义很不一样的是,元末农民起义队伍中的阶层品流尤其复杂,实际上,它们已超越了普通“农民”起义的范畴。
元朝为了维护蒙古贵族的统治,将全国人口不分民族种族进行了强制性的分化,蒙古人为一等人,西域各地居民则为二等“色目人”,原金国境内的 *** 、契丹人、女真人以及曾作为元后方根据地的云南人就为三等的“ *** ”,而淮河以南的大部分人口则不分种族均为“南人”或“蛮人”。
在刘福通、张士诚、陈友谅、朱元璋等义军队伍的分段牵制、轮番啃咬之下,庞大的元朝才逐渐被蚕食殆尽,而这一过程竟也持续了近二十年。
扩展资料:
从元世祖忽必烈到成宗铁木耳是元代统治的初期,这期间,统治者采用汉族法律,初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各项制度,元朝呈现出向前发展的态势。
从武宗到泰定帝是元代的中期。
这时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皇权斗争也日趋激烈,各地起义不断爆发,元代开始走向衰落。
其间的“英宗新政”也仅是昙花一现,无法从根本上挽救元代的衰败之势,后来新政失败,英宗也死于非命。
从明宗到顺帝是元代的后期,红巾大起义的爆发加速了它的灭亡。
1368年,朱元璋率军攻入大都,元顺帝逃走,元朝灭亡。
这么强盛的元朝,是怎么瞬间走向灭亡的?
首先就是皇帝更换频繁,这样就导致一个政策不能持之以恒,随之而来的就是派别斗争严重。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也就导致了大臣们的观望、内斗、不作为。而元朝,本身就是一个短命朝代,总共不到一百年,中间有25年竟然换了8个皇帝,你不灭亡,谁灭亡?
其次就是他的民族政策,把治下的人们根据降服时间的不同分成了四类,其中最后南宋子民分到了最后一类,地位低下,引起人民不满,红巾军起义,并最终推翻了元朝。
再有就是什么官员腐败、阶级矛盾尖锐、民不聊生、皇帝骄奢*逸、大修土木等,造成了农民起义,元朝灭亡。
大元王朝是怎么灭亡的
1、灭亡原因
(1)元朝长期处于继承权问题、贪污、权臣擅政、不任用汉人与压榨百姓的恶习,使得政治总是无法上轨。
(2)元朝后期,特别是1340年代中后期至1350年代期间,干旱、瘟疫与水灾时常发生,黄河地区水患尤其严重。
(3)横征暴敛,元廷不断收取各种赋税,使百姓的生活更加艰苦,使得白莲教逐渐流行,并成为对抗元廷的势力。
(4)经济混乱,铸造“至正通宝”钱,并大量发行新“中统元宝交钞”,导致物价迅速上涨。
2、元朝简介
元朝历史从至元八年(1271年)蒙古族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开始,到洪武元年(1368年)秋明太祖朱元璋北伐攻陷大都为止,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结束。前后共计98年。
元朝的前身为大蒙古国。成吉思汗元年(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漠北诸部,建立大蒙古国。蒙古先后攻打西夏与金朝,并于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年)8月攻灭西夏,元太宗六年(1234年)3月攻灭金朝,完全领有华北。在西方,蒙古先后发动三次西征,使蒙古帝国称霸欧亚大陆。
元宪宗九年(1259年)元宪宗蒙哥于征伐宋战争去世后,领有汉地的四弟忽必烈与受漠北蒙古贵族拥护的七弟阿里不哥为了争夺汗位而发生战争,最后于至元元年(1264年)由忽必烈获胜。忽必烈于至元八年(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建立元朝,即元世祖。这场战争让蒙古四大汗国先后脱离与大汗忽必烈的关系,直到元成宗时期才承认元帝为大汗。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朝攻灭南宋,统一全中国,结束自唐末以来400多年的分裂局面。
元世祖到元武宗期间是元朝的鼎盛时期,军事上平定西北,但在征伐日本、东南亚诸国却屡次失利,其中在元日战争战败。元朝中期皇位频繁更迭,政治始终没有上轨道。元顺帝晚期,由于怠于政事、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为了治理泛滥的黄河又加重徭役,最后导致至正十一年(1351年)爆发元末民变。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派徐达北伐攻陷大都。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建文四年(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位建国鞑靼,北元亡。
元朝是如何走向灭亡的
元朝是如何走向灭亡的。
如此强盛的帝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覆灭的??
一个帝国衰亡的原因,其实在建国初期就已注定。正如大汉王朝“国皆以弱灭,独汉以强亡”,军事强盛导致地方割据、分崩离析。又如弱宋重文轻武,以至于文风鼎盛、经济繁荣,但举国无可战之兵,元朝亦是如此,经过几代人的征伐,元朝终于在忽必烈手中达到顶峰,遥望四野,再难找到匹敌的对手。然而强大的帝国,总是先从内部开始瓦解。
元朝为了统治不同民族的子民,在内部建立了严苛的等级制度,将人按照灭国的先后顺序分为四等,一等为蒙古人,蒙古人建立帝国后,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自然要将自己划归在超然地位。二等为“色目”人,所谓色目指的是多色眼睛的人种,普遍被成吉思汗征服的中东人和欧洲人。
因为蒙古自身人口稀少,希望得到来自外部的支持,故而将色目人列为第二等。三等人是汉人,这里的汉人并非指传统意义上的汉人,而是对北方汉人、女真人、契丹人以及四川、云汉人的统称。四等是南人,是对南宋政权灭亡后的南宋汉人。
元朝建立等级制度,本意是维护自身统治,却没想到这种极不平等的制度,激化了等级矛盾,汉人如果杀一个蒙古人或色目人,要被处死或坐牢,而蒙古人杀死一个汉人,只需要赔偿一头毛驴。
元朝虽然有《元典章》,但却只对汉人有效,其他种族按照自己的风俗形式即可。元朝末年,又逢黄河决堤,灾民无家可归,“易子而食”已成常态。元顺帝共调遣十五万民夫治水,黄河水患虽然被化解,但这次治水也敲响了元朝覆灭的丧钟。
韩山童是发配民福的一员,从他祖上开始,家中就是白莲教,在治理水患的过程中,他先是散布流言,“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又在私底下打造出一个独眼石人的雕像,继而打响了元朝灭亡的第一炮。万万没想到,那句流言变成了谶言,自韩山童后,各地被压迫的汉人纷纷暴起反抗,大元王朝至此走向衰亡。
蒙古骑兵曾将半个欧洲划入版图,为何无法平定红巾军起义??
成吉思汗曾率领蒙古骑兵三次西征,当时无可匹敌,然而毕竟是游牧民族组成的国家,汉朝有汉朝的制度,唐宋有唐宋的制度,唯独元朝没有形成完备的制度。征服了南宋后,他们目睹了宋王朝的奢靡享受,自身也随之腐化,甚至在与南宋交战时,元朝第二代军事将领,就已经显露出腐化的迹象。
这样的军队在享受到奢靡的生活之后,必然难以保持强盛的战斗力。蒙古虽然征服汉人王朝,但自身人数不多,在庞大的汉人基数面前不值一提,更何况盘子铺得太大,根本没有足够兵力驻守。
马背上的民族掠夺成性,在打下广阔的疆域后没有想着如何治理,反而继续向外扩张。在南宋灭亡后,元朝还曾派遣军队远征日本、缅甸等,只知道征服,不懂得消化,只会平白消耗国力。
其次,元朝有调兵制度,却没有养兵、练兵制度,身为游牧民族,自然可以做到弓马娴熟,上马皆是可战之兵,但几十年的时间,足够让他们忘记草原生活,又没有制度保证军队的战力,以至于后来朱光卿在广州起义,元朝用七个月才能平定。
汉人起兵造反,自然不能调集汉人军队去平息,在元朝制度的欺压下,各地义军蜂拥而起,仓皇之下,元朝政府只能调集蒙古人和色目人混编军队平叛,不仅战斗力远不如前,军队数量也是相形见绌。随着反抗暴元的农民起义军越来越多,元朝逐渐无力抵抗。
元朝末年,朱元璋、陈友谅和张士诚三方人马都没有管北方的元大都,仿佛那就是一块蛋糕,随时都可以拿下。朱元璋平定陈友谅和张士诚后,也是一边派兵南下,一边北上攻打元大都,根本没把元朝的军队放在眼里。
元朝建立后,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草原习俗,因为内部是由一个个部落组成,就免不了权力争夺,九十八年里换了十五个皇帝,在位时间最长的就是元顺帝,频繁的政权交接,导致内部权力不稳、内耗严重、国家混乱,如此灭亡也是咎由自取。
元朝灭亡后最终落得了怎样的结局??
元朝灭宋时,可谓无所不用其极,草原民族不通教化,攻下一城屠戮一城,直至宋朝灭亡,共有两百多座城池惨遭屠戮。据史料最保守估计,元朝共屠杀汉人六千三百余万,其中四川在蒙元入侵前,原有一千三百万到两千万人,屠杀后剩余不到八十万人,元朝对汉人如此,那么元朝灭亡后又是怎么对待元朝余孽的?
大明立国之初,举国百废待兴,但朱元璋却不愿放过这些鞑子,他派遣大将军徐达、李文忠深入草原追击元朝残余势力,共发动九次战争,直至将蒙元的黄金家族驱赶到大漠深处。朱元璋多年坚持“杀鞑子”的政策,期间被杀的蒙古人多不胜数,几乎做到了“闻明色变”的地步。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对待草原的态度不亚于朱元璋,前后五次北伐草原,将漠北的元朝残余势力几乎屠戮殆尽。元朝覆灭后,黄金家族面对的不只是明朝的围剿,还有内部的分裂,元朝本就是各草原部族拼凑成的帝国,一朝被明军击溃,黄金家族再难号召,其他部族不仅内部分崩离析,而且还面临着被吞并的危险。
纵观元朝历史不过百年,可谓“其兴也勃、其亡也忽”,最终落得如此凄惨结局,也是历史的必然。一个自身不健全的畸形王朝,即便凭借武力强盛,一时也难有后继之力。
元朝是怎么灭亡的
1279年元朝消灭南宋。之后元朝持续对外扩张,但在征伐日本和东南亚时失失利。元中期政变频繁,后期社会矛盾加剧,导致农民起义。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随后北伐成功。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1402年鬼力赤篡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
元朝(中古蒙古语:;现代蒙古语:?,1271年—1368年)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都城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是中国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扩展资料
元朝的文化
元朝在民族文化上则采用相对宽松的多元化政策,即尊重中国各个民族的文化和宗教,并鼓励中国国内各个民族进行文化交流和融合。元朝还包容和接纳欧洲文化,甚至能准须欧洲人在元朝做官,通婚等。欧洲著名历险家马可.波罗曾是元朝的重要官员。
元朝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过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不同于其他征服王朝为了提升本身文化而积极吸收中华文化,元朝同时采用西亚文化与中华文化,并且提倡蒙古至上主义。
例如极力推崇藏传佛教,在政治上大量使用色目人,儒者的地位下降以及元代前期长时间没有举办科举等。由于士大夫文化式微,意味宋朝的传统社会秩序已经崩溃。
这使得在士大夫文化地位下降,属于中下层的的庶民文化迅速的抬头。这个现象在政治方面是重用胥吏,在艺术与文学方面则是发展以庶民为对象的戏剧与艺能,其中以元曲最为兴盛。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元朝(中国历史朝代)
今天关于“元朝怎么灭亡的”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主题,并从我的回答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