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新闻

什么是中产阶级标准(中产阶层一般是从事什么行业的?)

1、中产阶级的划分标准通常有两种,一是按收入划分,二是按职业划分。按收入划分中产阶级的资产至少要在1000万元以上,起码受过大专以上的教育。按职业划分大多是从事...

现在,请允许我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什么是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的解释的相关信息,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关于什么是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的解释的讨论,我们开始吧。

什么是中产阶级标准(中产阶层一般是从事什么行业的?)

什么是中产阶级标准

1、中产阶级的划分标准通常有两种,一是按收入划分,二是按职业划分。按收入划分中产阶级的资产至少要在1000万元以上,起码受过大专以上的教育。按职业划分大多是从事脑力劳动或是技术体力劳动。

一、中产阶级定义:

1、中产阶级:指人们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且中等层次的“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较好满足,但不到追求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的阶级;中产阶级主要由“中产家庭”组成。

二、中产阶级的地位:

1、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文化地位上看,他们均居于现阶段社会的中间水平。

三、中产阶级从事的工作:

1、中产阶级,大多从事脑力劳动,或技术基础的体力劳动,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

四、中产阶级的受教育状况:

1、一般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

什么是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是指在社会经济结构中处于中间层次的社会阶层,它位于贫困阶层和富裕阶层之间,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阶层,具备一定的社会保障和消费能力。中产阶级的形成与工业革命密切相关。在工业革命时期,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农业社会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人们开始从农村迁往城市,参与工厂生产。这使得劳动力市场出现了新的职业群体-工人阶级。随着工资水平提高和劳动条件改善,部分工人逐渐脱离贫困生活,成为新兴的中产阶级。中产阶级的形成和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教育水平等。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中产阶级数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只有经济持续增长,才能为中产阶级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同时,良好的社会制度和公平的社会环境也是中产阶级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另外,教育水平也是提升个人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的关键因素,高等教育对中产阶级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中产阶级的定义

中产阶级是指人们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且中等层次的“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较好满足,但不到追求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的阶级或阶层。中产阶级,大多从事脑力劳动,或技术基础的体力劳动,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一般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有一定的闲暇,追求生活质量,对其劳动、工作对象一般也拥有一定的管理权和支配权。可以说,中产阶级是无产阶级通过学习、努力、科学研发从而掌握管理权、科技专利等等进而掌握一部分生产要素的一群人。中产阶级的不断扩大是一个国家稳定的基石。

中产阶层一般是从事什么行业的?

“中产阶级”的定义:

即“中产阶级”就是一个这样的群体:

1、 依附于庞大机构,专事非直接生产性的行政管理工作与技术服务;

2、 无固定资产,不对服务机构拥有财产分配权,较难以资产论之;

3、 靠知识与技术谋生,领取较稳定且丰厚的年薪或月俸;

4、 思想保守,生活机械单调,缺乏革命热情,但为维持其体面与其地位相称的形象而拒绝流俗和粗鄙的大众趣味。

目前在我国,一般而言,无论是时尚传媒还是普通百姓眼中的“中产阶级”,往往就是与“白领”及“高收入”、“高消费”、“高学历”等字眼联系在一起的群体。从有关访谈中所获得的材料看,调查对象一般认为我国的“中产阶级”包括有这样几类人:

1、 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私营企业主;

2、 应聘于外企、三资企业的各级、各类“白领”(主要指类似办公室文秘、技术工人等)

3、 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工程师及各类市场稀缺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4、 国营大企业及垄断行业的“老板”;

5、 传媒、演艺界、体育界的明显、“大腕儿”。

在中国谁是中产?

中产者的部落:

1、 职业经理人:职业化的中产者

经理人的成长首先是在外企;职业经理人相对于创业者是从一而终的;职业经理人极具商业头脑和经营管理能力;职业经理人有着较高的收入。

2、 IT人才:最活跃的中产者

IT人员作为中产阶层的群落之一,随着IT产业的兴起,几经早几年网络泡沫经济的浮沉,已经变得日益成熟,并且,作为新兴产业的从业人员,他们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3、 知识分子:市场化的受益者

人与市场紧密联系:知识成为资本。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创造财富。在信息化的时代,知识越来越成为人们攫取财富的手。

4、 私营企业主:中产者的最活跃部落

私营企业主不怕吃苦、意志坚强;私营企业主具有强烈的竞争观念和市场意识;私营企业主具有不断开拓的进取心和事业心,敢于干大事业求大发展,在奋进中显示自身能力和检验自我人生价值。

5、 白领:城市前尚最广泛的中产者

“白领”作为一个阶层出现后,有着其明显的外在群体特征:时尚消费。

6、 CEO:中产者中收入最高的群体

除了巨额的年薪以外,时下盛行的管理层收购(MBO)也造就了企业领袖们的巨额财富。

7、 演艺影视界:来钱最易的时尚先锋

在中产阶层队伍中,影视演艺界的明星是引人注目的一个群体,除了杰出的表演才华和巨额财富外,他们还多是时尚和潮流的先锋,引导着社会时尚的流行风。

8、 传媒界:靠山吃山的中产者

9、 体育明星:用汗水铸就的中产者

灰色地带的中产者

1、 损公肥私,谋取不义之才的“中产者”

2、 偷税漏税:获取不正当收入的中产者

3、 地下黑产业的“致富者”

做老鸨、卖*;走私、贩毒;

另类中产者

1、“小资”:最有希望成为中产者的人

2、BOBO族:边缘中产者

3、新贫族:拿高薪的穷人

4、格试主义者:“酸”时代的标志

所谓小资,意味着不很拮据但也不豪奢。小资大多有一个比较热门的职业,比如经理、业务员、制作人、技术专家和办公室职员等,当然自由撰稿人、SOHO一族、广告文案、DJ或者摄影师那更是小资的职业了。

中国2020中产阶级标准是什么

家庭年收入8万到30万元人民币之间的群体。

《经济学人》杂志指出:中国的中产阶层有2.25亿人,他们是目前全球最焦虑的人。该文对中国中产阶层的定义是:“家庭年收入在1.15万到4.3万美元,即家庭年收入8万到30万元人民币之间的群体。”国际上通行的对“中产阶层”的定义,指其收入和财产处于社会平均水平及其附近区间或收入、财产中位数及其附近区间的人员的集合。

我国中产阶层比例仅占总人口的18%,当下首要问题,是要扩大中产阶层的比例。而扩大中产阶层比例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建设的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取得好的效果,确立目标至关重要。

到2020年使中等收入劳动者总数增加到2.7亿,占比提高到30%以上;加上其赡养人口,中等收入群体增加到近4亿,占届时全国人口总数的28%以上。到本世纪中叶,可设定目标为: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发展成为中产阶层,其总数提高到9.6亿人以上,占届时全国人口总数的70%左右。

社会学家C.赖特·米尔斯于1951年出版了《美国中产阶级》一书详细地阐述了何为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人士通常拥有舒适的生活水准,重要的经济安全感,相当的工作自主权,能够依靠自己的专长,来维持高质量的生活水平,中产阶级的成员属于彼此重叠的不同群体。

日本管理学大师大前研一曾对中产阶级提了三个问题:

第一,房贷是否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压力

第二,你是否不敢结婚,或不打算生儿育女?

第三,孩子未来的教育费用是否让你忧心忡忡?

大前研一认为,如果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有任何一个为「是」,你就不算中产阶级。

依据我国国情,中产阶级不仅具备丰富稳定的收入,且应当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家庭资产,以及优良的教育背景、生活品质等,对比一下看看,你是否步入中产阶级的行列。

中等以上年收入

福布斯认为中国中产家庭年收入应该在1万至6万美元之间,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制定的标准称中产阶级是指那些年收入在1.35万~5.39万美元之间的人。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份调查结论显示,6万元-50万元是界定我国城市中等收入群体家庭收入(以家庭平均人口三人计算)的标准。

根据国民GDP人均5万元的年收入,综合国情看来,年收入在10万到50万之间的群体基本属于我国中产阶级。

之所以区间范围这么大,是因为各地区生活成本不同,比如你在北京,10万显然够不上中产,根据城市的极差有5-10万的递减空间。

当然,这份收入还应当保证稳定可控可预期,且未来增长能跑赢通胀。

拥有流动资产和不动产

即使收入高一点,没房没车也依然无法跻身中产。

根据自认是中产阶级的被调查者问卷显示: 流动资产达到人民币150万元、在一线或省会城市至少拥有一套住宅及一辆一线品牌的汽车,且无贷款负担,或贷款无压力。

这套「标配」显示,中产阶级应当已经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即一旦发生失业、疾病等意外,贷款的压力不会轻易使其跌落阶层。

不仅如此,这些资产还应在财富总额中保持适当的比例,房产上的财富不能超过整个家庭财富的30%,毕竟,暴发户和拆迁户并不属于这一阶层。

良好的教育、较高的地位

界定中产阶级,除了拥有稳定的收入和一定的财富外,还应当受过良好的教育,并具备较高的社会地位。 比如,网红不会是中产,暴发户和拆迁户也不会是中产。

中产阶级应当具备一流高校学历,或有海外留学、EMBA(高级经理工商管理硕士)等经历。

中产阶级一般从事行业: 处长以上公务员、大学教授、高级白领、知名律师、高级工程师、国企高管等。

优良的生活品质

中产阶级远不止于物质财富,还要有不失格调生活品质。中产阶级有道德、有礼仪、有素养,住处不奢华但选址选材用心考究,吃食不讲排场但注重食品安全与养生,穿衣不考虑大牌但注重得体舒适。除了对物质的追求,中产阶级将富足的精神生活视为灵魂必须品,业余生活中,歌舞话剧、音乐会是不可或缺的内容,真正热爱阅读而非附庸风雅。

中产阶级虽不属于绝对的高收入,但基本能够实现财务自由,这是多数人追求但远远达不到的目标。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提高个人修养、增强业务技能和理财能力,时刻保持谦卑和学习的心态,即便未能跻身中产阶层,也一样拥有无憾的人生。

无产阶级、中产阶级、资产阶级的区别

一、别称不同:

1、无产阶级:别称普罗列塔利亚特、普罗列塔利亚;

2、中产阶级:又称为theMiddleClass,或称“中等阶层”、“中间阶层”、“中等收入阶层”;

3、资产阶级:又称为布尔乔亚、bourgeoisie(E) буржуа(Р)。

二、定义不同:

1、无产阶级:指没有生产资源、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被雇佣的劳动者阶级。

在社会主义社会,政治上,无产劳动阶级已摆脱了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成为掌握国家政权的领导阶级。无产指的是拥有都为国家财产,没有私产。

2、中产阶级:是指人们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且中等层次的“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较好满足,但不到追求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的阶级(或阶层);

由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且大部分人的财富是以家庭为单元拥有的,所以中产阶级主要由“中产家庭”组成。

3、资产阶级:是根据一些经济学思想学派,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为社会所做的阶级划分中的富有阶级之一,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阶级。

三、标准不同:

1、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的首要标准应是有无共产主义信仰理想、是否自食其力并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是否反对剥削他人不劳而获等。

只有这样,才能更广泛地团结起最大多数的人民群众,为实现无产阶级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而共同奋斗。

2、中产阶级:

a、生活在城里。

b、25到45岁间。

c、有大学学历。

d、专业人士和企业家。

e、年入1万—6万美元。

3、资产阶级:

a、上层资产阶级(high bourgeoisie):由最富有的人所组成,包括了企业家、贸易家等等。

b、中层资产阶级(middle bourgeoisie):那些拥有固定继承财产或收入的人,他们比起上层资产阶级较不富有。

扩展资料

资产阶级出现在中古时期的意大利,那时住在村庄中的居民开始变得比住在附近乡间的人还要富有。

因此他们可以获得相对上较多的权力和影响力,越来越接近统治阶级和神职人员,同时逐渐远离平民阶级。

这种中古时期的资产阶级原型就是磨坊拥有者,他们能够快速地对当地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力,以至于可以对统治者表达否决权。

不同定义:

在接下来的世纪里,资产阶级这个名词则较适合用来指称最初的银行家,以及那些从事新兴活动如贸易和金融的人。

19世纪之前,这个词大部分情况下指的就是低于贵族、高于农奴和无产阶级的广大人群。

在马克思主义里,资产阶级被定义为在生产商品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拥有生产工具的阶级,和“资本家”实际上是相同的意思。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赚取薪资者)与资产阶级在本质上是互相敌对的,比如说,劳工自然都希望薪资能够越高越好,然而资本家却希望薪资(即成本)能够越低越好。

换句话说,资本家会剥削劳工。

中国的无产阶级除了一般无产阶级的优点以外,还具有以下几个独特的优点:

①身受帝国主义、官僚资产阶级、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而这些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是世界各民族中罕见的,因此他们的革命性最坚决最彻底;

②开始走上革命的舞台,就在本阶级的革命政党──中国***领导之下,成为最有觉悟的阶级;

③由于从破产农民出身的成份占多数,因此,中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的农民有一种天然的联系,有利于同农民结成紧密的联盟。

虽然中国无产阶级在客观上也有其某些弱点,例如人数较少(同农民比较),年龄较轻(同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比较),文化水平较低(同资产阶级比较),然而,他们终究成为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中产阶层的主要来源:主要是教育和能力发展正常的中产子女(二代或多代),部分接受了良好教育并有较强职业能力的“贫二代”,以及少数“返贫”的“富二代”。

中产阶层发展的主要障碍:部分国家的社会制度,阻碍了贫困阶层子女的上升通道,使社会阶层固化。

在中国,城市一胎化的人口政策,严重地阻碍了中产家庭的正常发展,已经成为中产阶层的最大风险,并使现有的中产阶层快速减少(流失)。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无产阶级

百度百科-中产阶级

百度百科-资产阶级

百度百科-资产阶级

中国中产阶级具体是指什么

中产阶级一般指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文化地位上看,他们均居于现阶段社会的中间水平,这是一个貌似明晰,实则含混的定义。中国目前家庭收入年均为多少可算中产阶级,实际上并没有一个标准,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并没有一个量化的数字。中产阶级一般指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文化地位上看,他们均居于现阶段社会的中间水平,这是一个貌似明晰,实则含混的定义。据不完全统计,到2015年我国现阶段中产阶级有10%,中产阶级的指标,参考总资产至少在1000万以上,起码受过大专以上教育。因此,所说的总资产至少在1000万以上,实际上也仅仅是一种统计和估计,如果从地域和实际具体情况来说,也是有很大区别,如全国各地(不包括港澳台,因为香港的一套房子,可能就已经达到这种数额)、家庭人数(对资产平均值影响)、其他因素(如职业、隐形收入、资产附加值)等,都是一个参考。中产阶级(或中产阶层),是指人们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且中等层次的“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较好满足,但不到追求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的阶级(或阶层);由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且大部分人的财富是以家庭为单元拥有的,所以中产阶级主要由“中产家庭”组成。一般说来,中产阶级,大多从事脑力劳动,或技术基础的体力劳动,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一般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有一定的闲暇,追求生活质量,对其劳动、工作对象一般也拥有一定的管理权和支配权。同时,他们大多具有良好的公民、公德意识及相应修养。换言之,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文化地位上看,他们均居于现阶段社会的中间水平。可以这样说,中产阶层(或中产阶级),是社会稳定的基石;能否形成以中产阶层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否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高品质民主的前提条件。中二代,是世界各发达国家高科技人才的主要来源。我国近30年来,在经济上和GDP上确实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世界上总体还处于一个较为落后的水平。根据国外有关机构的研究,一直到2000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尚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3/5,只有世界高收入水平国家的14%。依中国实际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水平,一些专家认为,比较合理的有关国内中产阶级的界定,应该是人均年收入在1万至5万美元左右,也就是8万至40万人民币左右。只有具备这样的收入水平,中国的中产阶级或许才能够具有“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才能够去追求一定的“生活质量”,才能够符合有关中产阶级的一条条硬性或软性的定义,否则的话,中产阶级就只能是“脱贫”或“温饱”的另一个代名词。

什么是中产阶级标准(中产阶层一般是从事什么行业的?)

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分享这些有关“什么是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的解释”的信息。在今天的讨论中,我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主题。感谢大家的参与和聆听,希望这些信息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