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教育

沈阳市高三二模时间2023(高三语文2月份月考检测试题带答案)

2023年沈阳市高三二模时间预估为4月11日至13日。2023年沈阳市高三二模考试时间预计在4月中上旬举行,具体日期可能为4月11日至13日。沈阳市高三二模考试...

我非常愿意为大家解答关于浙江杭州市2024高三4月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的问题。这个问题集合包含了一些复杂而有趣的问题,我将尽力给出简明扼要的答案,并提供进一步的阅读材料供大家深入研究。

沈阳市高三二模时间2023(高三语文2月份月考检测试题带答案)

沈阳市高三二模时间2023

2023年沈阳市高三二模时间预估为4月11日至13日。

2023年沈阳市高三二模考试时间预计在4月中上旬举行,具体日期可能为4月11日至13日。

沈阳市高三二模考试是沈阳市教育局组织的一次全市性的高三质量监测考试,也是东北三省四城市联考的一部分。东北三省四城市联考是指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四个城市(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共同参与的一次高三模拟考试,旨在提高高三学生的高考备战能力。

沈阳市高三二模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与高考相同,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九门科目,分为文科和理科两个类别。考试时间为两天半,每天安排两门科目,每门科目的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或150分钟。考试成绩会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以上信息和数据整理自知乎专栏和教习网。

二模作用:

1、检测学习效果。高三二模考试是一次全面的学习质量评估,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和薄弱环节,找出知识盲点和漏洞,及时进行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率。

2、锻炼应试能力。高三二模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与高考相同,可以让学生熟悉高考的题型和要求,锻炼自己的答题技巧和时间管理能力,增强自己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

3、预测高考趋势。高三二模考试是一次模拟高考,可以反映出高考的难度和方向,让学生提前适应高考的氛围和压力,为正式的高考做好准备。

4、影响录取结果。高三二模考试的成绩会在考后公布,并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一些高校会根据高三二模成绩进行提前批次或特殊类型的录取,或者给予优惠政策或奖励措施。因此,高三二模成绩对于学生的升学前景有很大的影响。

唐山市二模考试时间2023

2023年唐山市二模考试时间为:4月10日。

2023唐山二模将在4月10日举行,一共考两天。本次考试会考到9门,分别是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此次的模考难度会略大于高考,但与高考的试题难度是紧密相连的。

2023唐山二模的考试科目的时间安排如下:

1、2023年4月10日:上午7:30-10:00语文,上午10:30-11:45物理/历史,下午:14:00-16:00数学,16:30-17:45政治。

2、2023年4月11日:上午8:00-10:00英语,10:30-11:45化学,下午14:00-15:15地理,15:45-17:00生物学。

一模二模三模考试的难度及意义:

一模考好了,很多学校会给你自招考试机会,这意味着被预录取的机会大增,当然前提是要自己去心仪的高中投孩子自荐简历,一模成绩好,他们都乐意发自招考试邀请给你的。

虽然不能保证一模考好了,一定能上好学校,但至少,你的机会比别人多;甚至有人说高三一模比高考还重要。

大部分名校高中都会把抢生源运动放在一模之后二模之前,所以有的高三考生认为一模考不好,不要紧,还有二模,这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一模和二模的时间差,造成考生所获得的自招考试机会是有天差地别的。

当然,机会还是有,但是跟一模不能比!高三二模相比一模和三模来讲,难度要大很多,毕竟,随着复习节奏的加快和复习深度的递进,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在迅速提高。

所以,二模更像是对同学们“天花板”的一次触碰。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认真对待自己的成绩,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考试难度的增加,正是为了鼓励大家勇于突破自己,尽可能多地发现并解决考试暴露出来的问题,为最后的高三三轮复习铺好冲刺的道路。

如何坚持度过高中三年?

有好多同学认为高中虽然很重要,但是它也有三年时间呢,所以觉得高一不必重视,到了高二、高三再开始好好学习备战也来得及,其实不然,在忙碌的高中三年里,你不抓紧,三年时间很快过去。所以做好规划很重要!

这节内容,总结了高一至高三每月的计划表,愿学生家长看了之后,提前对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进行计划安排,从而在将来的高考中轻而易举地取得佳绩。

高一先修营

紧张高一 保持领先

有些小伙伴觉得,高一可以好好放松一下,“高一不必太紧张,高二高三再准备高考

而现实的情况是,60%初中非常优秀的同学在高一就已经失去了领先的优势,究其原因在于初中学习和高中学习的巨大差异!

高一全年成长历程事件表

9-10月,尽快适应高中生活,掌握工具性知识,适应高中学习生活节奏。

10月中旬,第一次期中考试,高中第一次检测,暴露问题→发现问题→马上调整解决(有些学校可能会提前,9月末或10月初即进行第一次月考,性质不变)。

11月,绝大部分学校会把高一下学期甚至高二上学期的部分内容提到高一上学期学习,提早预习和适应。

12月末1月初,期末考试,升人高中的首次正规检验,高考时一些保送、直招、自主招生名额选定也会以这次考试作为重要的参考标准(如果学校有月考习惯,那么每次月考成绩也是标准之一)。

1月末—2月,寒假,全面查漏补缺,提早预习下学期内容。

3月,高一下学期开学,学生需要很快进入学习状态4月底,学校期中考试,以数学为例,应重点复习三角函数的相关概念知识(主要看学校学习顺序)。

6月初,重点中学开始讲解大部分高二知识,要跟上学习节奏。如果期中考试成理想,应尽快进入超前学习状态,不要沉浸在一次胜利之中;如果成绩不理想,应尽早调整,并对自己之前的问题做有效的分析总结。

7月初,学校期末考试。这次期末考试是对高一整个一学期学习效果的检验,也高二两极分化开始的前兆,做好自我分析。

各科重要提醒

各科重要提醒

语文:每天保证半小时阅读

变化:高中语文与初中阶段相比有较大的跳跃,强调学生自主阅读和自主写作,变要我读,要我写”为“我要读,我要写”。因此,学习高中语文,一要善于“发现”,二要善于“表达”

数学:耐心+恒心+毅力

变化:高中数学在知识的深度、能力的要求上都比初中有了质的飞跃,内容难度大。抽象,对分析能力的要求高。所以进入高中后,成绩有所下降是正常的,大可不必为没拿到高分而烦恼。摆正态度,相信是能够把高中数学学好的。

英语:语法和词汇是两大要素

变化:进入高中后,英语教材的内容增多,跨度大,不像初中一节课就可以把知识点反复操练到完全掌握,所以更要注意自学,温故而知新。高中英语非常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所以除了一定的练习之外,还需要大量的自主阅读。

物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变化:物理是高考理综考查的科目之一,理综分300,物理就占了120分,根据

往年高考成绩,很多考生物理科得分不太理想。高中物理以定量计算居多,初中物理则以定性了解居多,因此在学习时尤其要关注相关的计算题。此外,物理是高中学科中比较难学的一门,培养兴趣非常重要,同学们可以有计划地观看有关的科普类电视节目和书籍,增加对物理的兴趣。

化学:记忆理解两者兼顾

变化: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化学学习过程既要进行理科的逻辑推理,又要有文科的知识记忆和积累。同时,化学也是一门实验学科,要学好化学,就要做好实验,而且更要注意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高二,迎难而上

升入高二的同学,马上能感觉高二知识难度的大大增加,同时,由于要准备高考,几乎所有学校都会把高三的知识压缩在高二讲完。同时文理综合的练习也会增加学生的这任务量。

因而,高二整个学期,学生会在巨大的难度和压力挑战中度过。也正因如此,这一年,能否迎难而上,是高二学习的关键。

高二学生的重要事件

高二全年成长历程事件表

9-10月,高二上学期的初步适应阶段,学生逐渐进入高二的学习状态,每课时知识量大大增加,以及文理综合的岀现,学生不适感增强;十一长假,学生容易出现松懈情绪。

11月初—11月底,高二上学期过渡阶段,学生学习习惯和态度逐渐形成;高二上学期的学习情况逐渐定型。

12月初,高二全省会考。届时,会提前发布考试时间和考试科目。高二会考越来越被重视,尤其是报名自主招生,会考成绩很关键,学生和家长一定要重视。

12月初一1月中旬,高二上学期的深入学习和收尾阶段,学习内容和难度进一步扩大,两极分化现象初步显露。

1月下旬2月中下旬,高二寒假阶段,利用难得的空闲时间做好期末考试的检查和反思工作;未雨绸缪,要做好预习工作,提前分担高二下学期的压力。

2月底一4月底,高二学年的重要转型阶段,理科学习由具体定量逐渐转化为抽象定性;部分学生成绩下滑明显,导致学习兴趣开始下降,厌学情绪有所滋生;学生两极分化程度开始加深。

5月-6月,高中学习能力和高考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阶段,各科难度和容量最为集中的时期:很多同学前期积累的问题开始集中爆发。

7月初,高二学年最后收官和学生实力基本定型阶段,两极分化达到高峰。高中过渡阶段宣告结束,学生学习习惯和实力基本定型。

高三高考冲刺

冲刺高三,保持优势

高三的学习不再只是关注“点”,更多的是关注“面”,关注点与点之间的联系。

高考复习有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做一道题,会一道题

第二种境界:做一道题,会一类题。

第三种境界:做一道题,会出一题。

明确高三阶段最重要的目标

1、目标明确——明确高考目标,同时分析自己的程度,明确差距。对目标学校的情况初步了解(包括历年招生情况对比,有无加分限制)。如果没有合理地定位自己,是无法形成科学规划的。

2、重视第一轮复习——第一轮复习是最全面、最系统的,也是大多数学生最认真、最有成效的。在第一轮复习时,不投机、不偏颇、不耍小聪明,才能获得满意的收获。

3、调整心态——高三,没完没了地做题、没完没了地考试,还有家长和老师没完没了地唠叨,加上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很容易有急躁、郁闷、迷茫、懈怠等情绪。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及时调整,让心态回归到正确轨道上,就是往高考成功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4、恰当选择—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选择课外辅导是必不可少的,老师的引导和点拨可以让你进步得更快,但是课外辅导的形式很多,比如个性化一对一辅导,根据同学们不同的学习层次,设置同步基础、同步提高、满分冲刺等课程。

高三全年成长历程事件表

一、高三模拟考试时间表

8——9月,学校做学期分析,制定合理计划,进行一轮复习。

10月末11月初,期中考试,大部分学校开始总结性复习。

次年1月初,期末考试。

次年1月中旬—2月末,寒假。

次年3月初,一模考试,全面开始第二轮复习。

次年4月初,二模考试,开始第三轮复习。

次年5月初,三模考试,重点专项复习,查缺补漏。

次年5月下旬,四模考试。

次年6月7、8、9日,高考,各校大型招生咨询会。

次年6月24日左右,高考成绩发布,考生填报高考志愿。

强化意识

二、高三必须强化的七种意识

1、目标意识:目标是导航、目标是方向,目标激发动力。首先要有未来的奋斗目标,其次要有阶段性的努力目标,目前最重要的是找出实现未来目标的目标差。

2、基础意识:基础是能力之本,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基础是在长期、大量、反复的练习中积累和熟练起来的,所以对待基础不能急功近利,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打好基础要从早入手,查缺补漏工作必须在第一轮复习中基本解决,不要期待在第二学期补救(利用暑假、寒假和周末时间是一个比较可行的计划)。

3、总分第一意识:高考并非是单科的比拼,而是综合实力的较量,是总分的PK。为此,必须牢固树立总分第一的意识,不能凭个人的兴趣和偏好把精力放在某一科,要力争各科基本平衡。当然,在起始阶段,可以有所侧重,有针对性地把相对薄弱的学科补上来。在后续阶段,就必须保持相对的平衡,力求在总分上有所突破。

4、规范细节意识:高考既考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同时也考规范和细节。所以要把规范细节意识贯穿在整个复习备考过程,要从每一次的作业和测试抓起。

5、计划意识:划是行动的指南,计划是完成阶段任务的重要保障,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显得特别重要。在第一阶段复习备考中,在宏观上要制订好学期计划,在微观上要制订好周计划和日计划,每次月考前还要制订出短期的复习计划。

6、反思纠错意识:反思纠错是一个发现和改进的认知过程,反思纠错的过程是进步的重要保障。作为高三学生,必须学会反思和强化纠错意识。具体来说,要学会阶段的学后反思、作业的练后反思以及大考后的考后反思。建议每位同学都要设一本反思纠错子,以落实反思纠错的具体措施。

7、身心平衡意识:身心平衡是确保复习备考可持续进行的重要保证。所谓身心平衡,就是要学会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动静结合。课中认真学习,课余彻底放松。始终保持饱满的精神和正常的学习状态。

高三语文2月份月考检测试题带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 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旮旯(gā) 葳蕤(ruí) 扎小辫(z ā) 呱(ɡū)呱坠地

 B.昵称(nì) 偏裨(pí) 好莱坞(wù) 一鳞半爪(zhǎo)

 C.嬗变(shàn) 溃脓(kuì) 一撮毛(zuǒ) 扞格不入(hàn)

 D.沙碛(jì) 阆苑(làng) 保俶塔(shū) 燕颔虎颈(hàn)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宁波藉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之后,故乡的两所高中母校分别考虑在校园内树立铜像和设立陈列室、以激励后辈学子传承她的科学精神。

 B、明末清初牙雕“题扇”仕女,略显头大于身,明显受到明万历时期板画的影响,身材过度修长而显现出大头仕女,彰显出明代工艺的特征。

 C、这部经济学家的皇皇巨著结构严谨,前后贯串,推理严密,数据翔实,提示了在纷繁芜杂的社会现象背后隐藏着的经济规律和生活法则。

 D、有人说,乡愁是孩童时牵牛吃草的一脉青山,是夏日供我们嬉闹的一方绿水,是夕阳里炊烟袅袅的一片屋瓦,是灶头上飘来的阵阵菜香,亦或是萦绕在心头关于故乡那些说不出的愁思。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 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潜规则”“宅”““北漂”等词语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相对于发明这些新词的网络媒体或公众,词典的解释更完善,使用也更规范。

 B、今日中国人,不再视竞争如敌对,视落后如失败,视空手而归如羞辱,因为他们相信,一个强大国家的内涵无需用金牌奠基,一个洋溢人性光辉的民族也具魅力。

 C、14名香港保钓人士乘坐“启丰二号”,披肝沥胆,冲破日方阻挠,其中7人成功登上钓 鱼岛,竖起国旗并唱国歌宣誓主权。

 D.企业的发展不能只靠拿云捉月的管理者或依赖于源源不断的外来资本,唯有遵循企业和市场发展规律进行内涵式发展才是正道。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些因各种原因不能归家的年轻人选择在网上点燃蜡烛遥寄哀思,被评为引导大众文明低碳祭扫的有力行动,而几乎与其同时出现的“代人扫墓”业务则遭到痛批。

 B、快速推进的现代化进程对传统建筑的毁坏是致命的,有些地方的传统建筑几乎被破坏殆尽,其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也就此失落。

 C、温州正在进行的金融改革,不是仅仅为了解决小微企业融资而进行的改革,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面很广,所以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

 D.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中国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目的是牢记这一惨痛的历史。

 5、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作为本则消息的结束语填在空格里。(3分)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科学家认为分子的气味是由分子的结构所决定。然而,以香水为例,在香水分子被制造出来之前,人们往往不能判断其气味,而必须在成千上万个 结构相同的分子中来选择正确的气味,而这正表明分子结构决定分子气味的理论存在漏洞。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一项最新的研究实验中,研究人员在纳米级上对分子振动做出改变,即用更重的氢同位素重氢来替换了麝香分子中的氢原子,在其分子结构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改变分子的振动模式。实验的结果让人吃惊:麝香发出了和原来不一样的气味,这也意味着人们的嗅觉能够感应到纳米级的分子振动。这个实验证明:

 6、分析下面表格内容,回答相应问题。(5分)

 年龄 美国 中国

 9-24个月 自己扔尿布 认字

 2-3岁 扔垃圾、整理玩具、浇花、喂宠物 背唐诗

 3-6岁 铺床、摆餐具、擦桌子、收拾房间 各种艺术能力培训

 6-12岁 做简单的饭、清理洗手间、使用洗衣机 做作业,艺术培训

 13岁以上 换灯泡、做饭、洗衣、修剪草坪 做作业,艺术培训

 (1)美国家长认为,孩子应该 (1分)

 (2)中国家长认为,孩子应该 (1分)

 (3)你认可哪种教育方式?理由是 (3分)

 7.阅读以下图文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此校徽并写出其内涵。(4分)

 创立于1898年的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1912年更名为“国立北京大学”。1916年12月,著名教育家、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自由思想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推动了北大的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使北大成为传播新文化的重要阵地。

 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前,北大并没有校徽这一新生事物,亦即没有专属自己的旌旗标识。蔡元培上任后的第二年,即1917年,即出面请鲁迅设计北大校徽。图示如下。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酒可以激发诗人的灵感,诗人也可以借酒浇胸中的块垒,所以唐人有“斗酒诗百篇”和“乞酒缓愁肠”之说。由于诗人与酒的关系极为密切,唐代诗歌中不 但写到了酒,还写到了酒价。

 杜甫在《逼侧行赠毕四曜》一诗中写道:“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杜甫诗歌对酒价的叙述,成了一个聚讼纷纭的话题。

 以为然者不乏其人。宋代刘颁《中山诗话》写道:“真宗问近臣:‘唐酒价几何?’莫能对。丁晋公独曰:‘斗直三百。’上问何以知之,曰:‘臣观杜甫诗:速须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宋代陈岩肖《庚溪诗话》也认为:“少陵诗非特纪事,至于都邑所出,土地所生,物之有无贵贱,亦时见于吟咏。如云:‘急须相就饮一斗,恰有青铜三百钱。’”

 不以为然者认为,杜甫诗中所谓的“三百青铜钱”之说,来自前人的典故。北齐卢思道曾说过“长安酒钱,斗价三百”,所以王嗣奭在《杜臆》中指出,杜甫诗歌中“‘酒价苦贵’乃实语,‘三百青钱’,不过袭用成语耳”。

 那么唐代酒价究竟是多少呢? 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建中三年,复禁民酤,以佐军费,置肆酿酒,斛收直三千。”在古代容量单位中,一斛等于十斗,“斛直三千”也就是“斗直三百”。这样看来,似乎杜甫诗歌确实反映了现实生活,无愧于“诗史”的赞誉。但需要说明的是,“建中”是唐德宗的年号,这与杜甫生活的时代相距几十年了,所以不能以此作为坐实杜诗对于唐代酒价叙述的依据。

 唐代写到酒价的绝不只有杜甫,许多诗人都在诗中写到了酒价问题。如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崔国辅“与沽一斗酒,恰用十千钱”;白居易“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陆龟蒙“若得奉君饮,十千沽一斗”。这些诗人虽然分布于盛唐、中唐和晚唐各个时期,但他们的诗歌却普遍地说到唐代的酒价乃每斗十千钱。

 那么,杜甫和李白等人对于酒价的叙述,差异为何如此之大呢? 也许有读者认为,李白、王维等人所说的乃是美酒的价格。这话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十千沽一斗”之说也有其渊源。曹植在《名都篇》中曾经写道:“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尽管“他人所道,我则引避”,但曹植才高八斗,其于文章,“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因此他的叙述便成为一种难以撼动的范式。唐代诗人受曹植的影响,不排除在诗歌中对这一典则的普遍追摹和袭用。

 唐代诗歌中的酒价问题引起了不少误读,初看是诗人的意图意义和读者的解释意义之间出现了龃龉,其实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读者以诗为史。王夫之曾幽默地讥诮这种诗史不分的情况说:“就杜陵沽处贩酒,向崔国辅卖,岂不三十倍获息钱邪?”在王夫之看来,诗歌与历史差别很大,历史要求具有实录精神,而诗歌则不然,“诗之不可以史为,若口与目之不相为代也”。

 (选自《 光明日报 》,有删改)

 8. 下列关于杜甫诗歌中酒价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杜甫在《逼侧行赠毕四曜》提到的三百钱一斗酒的说法,在后世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B. 宋代的刘颁和陈岩肖都认为,杜甫所说的三百钱一斗酒的说法是真实可信的。

 C. 王嗣奭不认可杜甫在诗中所说的唐代那时的酒价,但他也承认,那时酒价确实比较贵。

 D. 杜甫诗歌中酒价的叙述似乎可以在《新唐书食货志》中得到印证,但因年代相隔较长,也不能完全采信。

 9.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唐朝时一斗酒曾卖三百钱是可信的,不能因为有人对杜甫的叙述不以为然就否认这一点。

 B. 杜甫和李白等人对于酒价的叙述差异巨大,这也可能是因为他们各自饮的酒品质不同。

 C. 李白、王维等人对于美酒价格的叙述,深受曹植影响,是对曹植叙述范式的追摹和袭用。

 D. 诗歌不能等同于历史,因此把诗歌描述的内容当成是历史事实来解读是不适宜的。

 10. 作者认为,唐代诗歌中的酒价问题引起误读的深层次原因在于读者以诗为史,它 的依据是什么?请结合相关文段,简要概括。(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母亲的《锁麟囊》

 王虹莲

 读完了博士,又从国外镀了金,她却没有很好的前程,在公司里受到排挤。

 她整夜失眠,甚至,与这个世界说再见一直是她心里的念头。

 如果不是念着母亲,她真的就去了。母亲抚养她实在是不容易——母亲那时没有工作,一个人糊火柴盒供她上学,她读到博士,是母亲一分钱一分钱供出来的,她想给母亲一个最好的回报,但是……

 母亲文化不高,喜欢听单田芳的评书,粗重沙哑的声音几乎天天想起。那却是她不喜欢的,她觉得那是下里巴人的东西,她宁愿一个人选择沉默地呆着。一天黄昏,她还是一个人发呆,看着外面的天空,暮色沉沉,好象要下雨了。她就突然又听到了单田芳的评书,在这寂静的黄昏里,那评书显得更沙哑吵闹。她歇斯底里地嚷了一句:“你能不能不听这种东西?”

 声音马上就没有了,以后几天的黄昏也是沉静的, 死了一样的沉静。她反而又觉得太安静了。她想,真的太没有意思了。

 又一个黄昏。她听到外面有人唱京剧。是一个女人的声音,很婉转婀娜的调子,那戏词更吸引了她: 一霎时把七情俱已昧尽, 参透了酸辛处泪湿衣襟。“我只道铁富贵一生享定 ,又谁知祸福事倾刻分明。想当年我也曾撒娇使性, 到今朝只落得旧衣破裙。这也是老天爷一番教训, 他叫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

 她呆住,这么有禅意的戏词,真是美丽得不像样子,她随便对母亲说了一句:“这京剧唱得可真好。”但她知道,母亲并不能懂得。

 第二天,那个女人的声音又响起来,她伸出头去,看到一个快四十岁的女人,微胖,在那里认真的唱着,而且还穿着戏衣,甩着水袖,还是那段。她站在楼上,看呆了。

 母亲过来说:“是《锁麟囊》,传统的程派戏,程砚秋先生的,是知识分子的流派,周总理也喜欢呢。”她惊讶地回过头去看着母亲。

 程派的调子,倒蛮符合她的心境。那天晚上,她睡得很好。

 后来,她几乎都能听到这个女人在楼下唱戏,总是程派,幽咽婉转,婀娜悠扬,非常让人喜欢。是那种禅意的喜欢。

 “她活得多好啊!”她对母亲说。

 母亲说:“你以为她很快乐吧,其实,她下了岗,丈夫前年出车祸死了,儿子还有痴呆症。你看,人家都活得这么快乐。”母亲没有指责她的意思,但她觉得真是让母亲跟着自己受了很多苦。

 她居然也喜欢了京剧,喜欢了程派,她出去买了好多光盘,都是京剧程派的——程砚秋、李世济、张火丁……家里终于又出了动静,而且,有一天她说:“妈,您接着听单田芳吧,我觉得他说得蛮好的。”

 日子就这样慢慢过来的了。

 她休息了半年之后换了公司,有了新职位,开着自己的车,车里放着她最喜欢的京剧,她正准备做五月的新娘……她觉得所有的日子都甜美芬芳。

 她想,她得感谢楼下那个女人。

 女人不是常常来楼下唱戏了,有一天她休息,女人又来了。她出去买了一大束香水百合,然后来到楼下找那个女人。

 她讲了半年来的经历,然后说:“大姐,谢谢您的京剧,是您那段《锁麟囊》救了我。”

 女人笑了:“别谢我,谢您的.母亲吧。”“母亲?”她疑惑了。

 “我本 来只是心烦的时候偶尔来唱唱,你的母亲找到我家里,问我唱的是什么,还请我再去唱……”

 11、小说主人公“她”的情绪产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3分)

 12、《锁麟囊》是楼下的女人唱的,为什么小说却以“母亲的《锁麟囊》”为题?(3分)

 13、为什么小说最后才通过女人之口,交待母亲的一些做法?(4分)

 14、请从描写手法的角度对画线句子进行赏析。(5分)

 15、小说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刑赏论

 [宋]曾 巩

 《书》记皋陶①之说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释者曰:“刑疑附轻,赏疑从重,忠厚之至也!”夫有大罪者,其刑薄则不必当罪;有细功者,其赏厚则不必当功。然所以为忠厚之至者,何以论之?

 夫圣人之治也,自闺门、乡党至于朝廷皆有教,以率天下之善,则有罪者易以寡也;自小者、近者至于远大皆有法,以成天下之务,则有功者易以众也。以圣神渊懿之德而为君于上,以道德修明之士而为其公卿百官于下,以上下交修而尽天下之谋虑,以公听并观而尽天下之情伪。当是之时,人之有罪与功也,为有司者推其本末以考其迹,核其虚实以审其情,然后告之于朝而加其罚、出其赏焉,则其于得失岂有不尽也哉?然及其罪丽②于罚、功丽于赏之可以疑也,以其君臣之材非不足于天下之智,以其谋虑非不通于天下之理,以其观听非不周于天下之故,以其有司非不尽于天下之明也。然有其智而不敢以为果有其通,与周与明而不敢以为察也。必曰罪疑矣而过刑,则无罪者不必免也;功疑矣而失赏,则有功者不必酬也。于是其刑之也,宁薄而不敢使之过;其赏之也,宁厚而不敢使之失。

 夫先之以成教以率之矣,及其有罪也,而加恕如此焉;先之以成法以导之矣,及其不功也,而加隆如此焉。可谓尽其心以爱人,尽其道以待物矣,非忠厚之至则能然乎?皋陶以是称舜,舜以是治其天下。故刑不必察察③当其罪;赏不必予予当其功,而天下化其忠,服其厚焉。故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言圣人之德至于民者,不在乎其他也。

 及周之治,亦为三宥三赦④之法,不敢果其疑,而至其政之成也,则忠厚之教行于牛羊而及于草木。汉文亦推是意以薄刑而其流也风俗亦归厚焉盖其行之有深浅而其见效有小大也如此《书》之意岂虚云乎哉?

 (选自《曾巩集》)

 注①皋陶(gāo yáo):舜帝时的一位贤臣,曾经被舜任命为掌管刑法的“理官”。②丽:施加。③察察:明辨,清楚。④三宥三赦:《周礼》中规定,一宥不识,二宥过失,三宥遗忘;一赦幼弱,二赦老耄,三赦愚蠢。

 16.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刑薄则不必当罪 当:相当,与……相称

 B.为有司者推其本末以考其迹 本末:主次,轻重

 C.则有功者不必酬也 酬:酬报,赏赐

 D.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不经:不合常法

 17.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以率天下之善 ②及其所之既倦

 B.①则有功者易以众也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①及其不功也,而加恕如此焉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①尽其道以待物矣 ②木欣欣以向荣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圣人之治,教化先行,主张立教以化善,立法以成务,让百姓知所遵行;同时也强调君主与士人相互配合的重要性。

 B.在一切赏罚的执行上都要宽待百姓,有罪则加恕之,有功则加隆之,尽量秉持忠厚之道,这是明君贤臣治理天下要遵行的准则。

 C.“刑赏忠厚之至”超越了赏罚公平的的原则,是圣人之德施及百姓的具体表现,体现了 儒家“爱人”和“民本”的思想。

 D.本文论点清晰,论据简约,论证由大及小,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结构上照应绵密;语言冷静客观,有醇厚、质朴和稳重之美。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汉文亦推是意以薄刑而其流也风俗亦归厚焉盖其行之有深浅而其见效有小大也如此《书》之意岂虚云乎哉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然所以为忠厚之至者,何以论之?(3分)

 ②于是其刑之也,宁薄而不敢使之过;其赏之也,宁厚而不敢使之失。(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7分)

 渔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①,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②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①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②挼(ruó):揉搓。

 21.这两首李清照的词都以 为题材,《渔家傲》也可以看作是对《清平乐》中“ , ”句的注释。(2分)

 22.阅读《清平乐》,说说这首词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表现词人的人生感受,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5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5分)

 寿之志三国也,纪魏而传吴、蜀。夫三国鼎立称帝,魏之不能有吴、蜀,犹吴、蜀之不能有魏也。寿独以帝当魏而以臣视吴、蜀,吴、蜀于魏何有而然哉?此寿之失也。噫!固讥迁失,而固亦未为得;晔讥固失,而晔益甚,至寿复尔。史之才诚难矣!后之史宜以是为鉴,无徒讥之也。 (节选自苏洵《史论》)

 23、除了司马迁、班固,请写出文段中提及的另外两位史学家的姓名。(2分 )

 24.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苏洵的史评结论。(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

 (1)连峰去天不盈尺, 。 ,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 《蜀道难》)

 (2)故国神游, ,早生华发。人间如梦, 。(苏轼《念奴骄赤壁怀古》)

 (3)近自托于无能之辞, ,考之行事, 。(司马迁《报任安书》)

 (4)驾一叶之扁舟, 。 ,渺沧海之一粟。(苏轼 《赤壁赋》)

 (5) ,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李贺《李凭箜篌引》)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当小王子发现自己钟爱的那朵举世无双的小花,只不过是地球上随处可见的平常玫瑰时,他伤心地 哭了。这时,狐狸劝解他:“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实质性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正因为你为你的玫瑰花费了许多,所以她才如此重要。”小王子最终意识到:“因为她是我放在花罩中的,因为她是我用屏风保护起来的,因为她身上的毛虫是我除灭的,因为我倾听过她的艾怨和自诩,甚至有时我聆听着她的沉默,因为她是我的玫瑰。”

 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2022山东潍坊二模各科试卷解析及答案汇总(更新中)

2022年潍坊二模各科试题考试在4月25日开考,相信很多同学都非常关注本次潍坊二模的各科试题及答案真题解析,为了帮助大家本文将为大家整理潍坊二模各科试卷及答案真题解析,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份潍坊二模各科试卷资料,知道自己的不足点,查漏补缺,助力同学们都能圆梦!

同学们如果想要知道自己考试成绩所对应的大学院校, 可以点击文章开头或末尾处的“输入分数 看能上的大学”,进行查看!

1、2022潍坊二模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

2、2022潍坊二模数学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

3、2022潍坊二模英语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

4、2022潍坊二模物理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

5、2022潍坊二模化学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

6、2022潍坊二模生物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

7、2022潍坊二模政治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

8、2022潍坊二模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

9、2022潍坊二模地理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

2022广东二模化学答案解析-附广东二模化学试卷2022

2022年广东省高三毕业班综合测试二(广东二模)将于4月26日开考,其中化学考试安排在4月28日上午八点半开始,本文将在考试结束后,为大家更新2022广东二模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供各位考生查阅。

一、2022广东二模化学试卷

二、2022广东二模化学答案解析

广东二模考试是高考前非常重要的一次考试,对于高三学子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考生可以借此查缺补漏,了解自己的不足并且及时进行改正,这样才能在高考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虽说模拟考试成绩对于高考来说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也并不能完全代表各位考生的高考水平,因此不管是考好还是考差的考生,都不要因此而气羸或者是骄傲,保持平稳的心态在高考中正常发挥才是最关键的。

2014年高考全国卷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5)

 3.版标准答案B

 解析版答案C

 解析C项“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始于周代”的说法原文无据。

 考点定位此题考点为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标准答案D

 解析D项对“著”的解释有误,在这里应是“登记、记载”之意。

 考点定位本题考点为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5.标准答案C

 解析解答此题,可先整体阅读文段,弄懂其大意是韩文对刘瑾等人的不满,文段先写刘瑾等人引导皇帝沉溺声色犬马的行为,接着写韩文对这些行为的不满。于是据此理解断句。

 考点定位本题考点为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6.标准答案B

 解析B项错误为:无中生有。

 考点定位此题考点为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版标准答案

 (1)淳安公主受赐田地有三百顷,又想强夺任丘民众的产业,因韩文尽力相争才停止。

 解析版答案

 (1)淳安公主有三百顷皇上赏赐的田地,又想夺取任丘老百姓的产业,韩文竭力抗争才让这事停止下来。(关键词:赐、复、民业、力争各1分,句意1分)

 版标准答案

 (2)当即与各位大臣一道拜伏宫阙上奏,皇上惊哭不食,刘瑾等人大为恐惧。

 解析版答案

 (2)韩文立即偕同各位大臣匍匐在金銮宝殿给皇帝上书,奏章递入皇宫,皇帝吃惊得哭泣着吃不下饭,刘瑾等人十分恐惧。(关键词:偕、伏阙、入、不食各1分,句意1分)

 解析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考点定位此题考点为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5分)版标准答案

 诗人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盛情的。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象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解析版答案

 韦庄在诗中用虚实相生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感情。诗的首联先写“实”,写自己“等闲挥袂”“别家”“客天涯”的豪迈和潇洒;诗的第二联写“虚”,虚写自己的 “灯前一觉”所做的梦。这“梦”是“江南梦”,即思家梦。诗人将离家的苦闷转入到梦境,以此寄寓自己现实中的困惑、矛盾和失意之情。末句再用“山月斜”映衬自己的“惆怅”和孤独,“斜月”意象的加入,使诗人的感伤表露无遗。

 解析解答此题,要学会运用一些赏析诗词的术语来概括,比如,对抒情诗,有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于景等;对说理诗,有托物言志、寓理于物等。其他还有动静结合、有声有色等。

 考点定位此题考点为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6分)版标准答案

 韦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旅途漂泊中的凄清、失神、怅惘之情;郭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住宿在渔家所感到的温暖、愉悦之情。

 解析版答案

 虽然两首诗都写到“灯前”,但是,这两处“灯前”所表达的诗人的感情是不同的。韦诗的“灯前”透露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郭诗的“灯前笑说”描写了渔人待客的热情,主客之间无拘无束、愉快交谈的生活情象,从而引出了下文渔人笑说的内容,用平易朴素的语言表达出艰辛人生中的诗意美。

 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到,虽然题目只是问的两个“灯前”所表达的不同意思,答题时必须紧扣这个基调。

 考点定位此题考点为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6分)标准答案

 (1)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2)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3)轴 轳 千里 旌旗蔽空

 解析考点定位此题考点为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要答好此类题,平时就要注意积累。只有弄懂意思才有利于记住字形,尤其是那些容易被写错的字,要加倍注意。本题的重点字如:朝菌、晦朔、蟪蛄、长、轴 轳 等。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 (1)标准答案答C给3分,答A给2分,答E给1分,答B、D不给分。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分析各选项表述,从各选项关于小说主题、人物性格、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方面的表述中发现问题。题中,B项错误在于:“对比”的说法不正确。D项所举的例子不能证明“地方色彩”。E所举之例不能证明“有现代意识”。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小说以“鞋”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版标准答案

 ①做鞋是当时当地的规矩,这样的故事既有生活气息,又有时代特点;

 ②以鞋为线索,可以使故事情节更集中、紧凑;

 ③鞋是情感的寄托物,有助于主人公内在情感与深层心理的发掘与表现。

 解析版答案

 ①以鞋为纽带可以传递主人公守明的深情与期盼,有利于开展故事情节。

1. 2016年高考语文模拟题及答案

2. 2016年高考语文专项复习题及答案

5. 2016年高考语文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6. 2016年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7. 2015北京高考语文真题试题及答案word完整版

8. 2016年高考语文预测试题题及答案

9. 2016年高考语文复习提升题及答案

10. 2016全国I卷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2)

南京高三二模时间2023

南京高三二模时间2023在4月中旬:

一般来讲,2023年江苏南京高考一模考试一般会安排在3月初,二模考试一般安排在4月中旬,江苏南京高考三模考试一般安排在5月。预祝各位报名参加江苏南京省2023年一模二模三模考试的同学们都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江苏南京2023年高三一模二模三模什么时间开始考试

通常来说,2023年江苏南京高考一模一般会安排在3月初,一模考试也象征着全面开始第二轮复习。江苏南京高考二模一般安排在4月中旬,江苏南京高考三模考试一般安排在5月。

从多年的经验来看,虽然三次大型模拟考试的难度都不一样,但是最接近高考的无意识最后一次考试,也就是三模,毕竟之前的很多次考试在考完后,考生都投入到了紧张的复习中,成绩还会有所提升,而三模最为最接近高考的一次考试。

总均分:南京2023届高三零模全市理科均分466.62,文科均分439.26;文理均分最高的学校都是二十九中;

数学:据统计,本次零模南京市数学均分78.31,29中均分116.44,位列第一,其次是金中113.19分,附中110.65分;

语文:语文各校均分比较接近,29中均分109.74位列第一,其次附中109.62分,一中南校区107.23分;

英语:英语均分最高的学校还是29中,121.51分,其次是附中120.52分;

物理:物理29中均分79.47分,附中73.63分,金中71.98分;

化学:化学均分最高的学校是附中,81.49分,其次是一中,一中南均分80.71,一中北均分79.26。

历史:历史均分最高29中65.22分,其次是金中62.32分;

地理:地理金中均分最高,61.79分;

政治:政治均分最高还是29中55.51分,其次是中华54.23分;

生物:生物均分最高是附中65.49分。

沈阳市高三二模时间2023(高三语文2月份月考检测试题带答案)

今天关于“浙江杭州市2024高三4月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浙江杭州市2024高三4月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并从我的答案中找到一些灵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