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科普知识

浙江嘉兴桐乡有多少历史了(历史上在嘉兴发生过什么大事?)

春秋(前770~前476) 今市境初属越,为吴越接壤争战地区。 南有御儿(语儿),东有隆和携李(醉李、就李)。 这是境内最早的地名,皆见于《春秋》经传及《国语》...

最近有些忙碌,今天终于有时间和大家聊一聊“嘉兴的历史有几年了”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话题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浙江嘉兴桐乡有多少历史了(历史上在嘉兴发生过什么大事?)

浙江嘉兴桐乡有多少历史了

春秋(前770~前476)

今市境初属越,为吴越接壤争战地区。

南有御儿(语儿),东有隆和携李(醉李、就李)。

这是境内最早的地名,皆见于《春秋》经传及《国语》、《史记》等典籍。

《春秋》鲁定公十四年(越王勾践元年,吴王闽庐十九年,公元前496年),“五月,于越败吴于携李(杜预注∶携李-,吴郡嘉兴县南醉李城)。”吴国于今石门镇垒石为门以为吴越之界。

越王勾践三年(吴王夫差二年,鲁哀公元年,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夫椒山,在太湖中),人越。

今县境属吴。

战国(前475~前221)

战国初年,吴越战事又起。

越王勾践二十四年(吴王夫差二十三年,鲁哀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73年)冬,越灭吴,尽有吴地。

县境复归越。

勾践灭吴后,传六世,至王无疆,无疆九年(楚威王六年,公元前334年),“楚威王兴兵而伐之,大败越,杀王无疆,尽取故吴地至浙江(钱塘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此后,市境属楚(楚灭越年代,说法不一,此从《史记》、《资治通鉴》)。

秦(前221~前207)

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前222),秦“遂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史记.秦始皇本纪》)。

会稽郡下设由拳(今嘉兴)、乌程(今湖州)等县。

元《至元嘉禾志》有“御儿为由拳县之西鄙,介于钱塘、乌程之间”的记载。

西汉(前206~公元8)

时,御儿亦称语儿。

高祖五年(前202),东海、会稽、泅水、陈郡、薛郡人楚国。

今市境属楚国。

六年(前201),东阳、吴郡、鄣郡人荆国。

今县境属荆国。

十二年(前195),改荆国为吴国。

今县境属吴国。

前元四年(前153)以后,恢复会稽郡。

今县境属会稽郡。

元封五年(前106),置十三刺史部,即十三州,会稽郡属扬州。

今市境属扬州会稽郡。

东汉(25~220)

永建四年(129),割钱塘江以东为会稽郡,钱塘江以西为吴郡。

今市境隶吴郡。

三国(220~265)吴黄龙三年(231),由拳县“野稻自生,改为禾兴,元(《至元嘉禾志》)。

吴赤乌五年(242),避太子和讳,改禾兴县为嘉兴县,属吴郡。

今市境为嘉兴县西乡。

晋至南朝

晋(265~420)至南朝(420~589) 市境“俱为嘉兴之西乡”,属吴郡。

至南朝陈永定(557~559)初年,立海宁郡,“桐地隶海宁”(清《光绪桐乡县志》)。

隋(581~618)

隋平定陈后,撤嘉兴县,并人吴县(今苏州)。

今市境属吴县南境,隶苏州(明正德《桐乡县志》称隋开皇九年〈589〉,废嘉兴,入钱塘,属杭州。

隋仁寿二年〈602〉,复设嘉兴县。

此从清嘉庆《嘉兴府志》)。

唐(618~907)

武德七年(624)复置嘉兴县,属苏州。

今市境属苏州嘉兴县。

翌年,又撤嘉兴县,县境人苏州吴县。

贞观八年(634)(明正德、清光绪《桐乡县志》皆作贞观元年;此从《旧唐书.地理》),复置嘉兴县,属苏州(曾两次改称吴郡)。

今市境属苏州嘉兴县。

桐乡

五代(907~960)

今市境随嘉兴隶属杭州,为吴越国钱氏地。

吴越王钱嘉兴设义和镇(后改称市,在今崇福镇)。

后晋天福三年(938),析杭州嘉兴县西南的崇德、南津、语儿、千乘、积善、石门、募化七乡,置崇德县,设县治于义和市,属杭州。

天福五年(940),吴越王钱元瓘在嘉兴县设置秀州,为吴越国所辖十三州之一,下辖嘉兴、盐、华亭、崇德四县。

北宋(960~1126)

熙宁十年(1077),再割嘉兴县的梧桐、永新、清风、保宁、千金五乡入崇德县。

至此,崇德县共辖十二乡,直至元代至元年间未变。

政和七年(1117),赐秀州名为嘉禾郡。

崇德县隶嘉禾郡。

南宋(1127~1279)

庆元元年(1195),升秀州为府,改称嘉兴府。

嘉定元年(1208),又升嘉兴府为嘉兴军节度。

崇德等四县仍隶属嘉兴。

元(1271~1368)

至元十四年(1277),改嘉兴军节度为嘉兴路,置嘉兴路总管府,后属于江浙行省,下辖崇德等三县一府(华亭府)。

元贞元年(1295),升崇德县为崇德州,属嘉兴路。

明(1368~1644)

洪武二年(1369),复嘉兴路为嘉兴府,复崇德州为崇德县。

洪武十四年(1381)嘉兴改隶浙江布政司,从此,崇德随嘉兴隶属于浙江。

宣德五年(1430),析崇德东境募化、千金、保宁、清风、永新、梧桐六乡置桐乡县,设县治于梧桐乡凤鸣市(今梧桐镇)。

清(1644~1911)

崇德、桐乡两县同隶嘉兴府。

康熙元年(1662),因崇德之名与清太宗皇太极年号同,故避讳称石门县,同时改石门镇为玉溪镇。

民国

民国元年(1912),废嘉兴府,石门、桐乡两县属钱塘道。

3年,石门复称崇德。

16年废道制,两县直属浙江省 *** 。

27年划属浙江省第二行政督察区。

28年至36年属浙江省第十行政督察区。

37年后属浙江省第一行政督察区。

建国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崇德、桐乡两县同属浙江省人民 *** 第一专员公署(后改为嘉兴专署)。

1958年11月,两县合并称桐乡县。

1970年,改嘉兴专区为嘉兴地区,桐乡县隶嘉兴地区。

1983年,撤销嘉兴地区,分设嘉兴市、湖州市,桐乡县隶嘉兴市。

1993年5月3日撤消桐乡县设立桐乡市。

谁知道嘉兴学院有几年历史了

嘉兴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组建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至今已有95年办学历史。学校校址位于闻名遐迩的革命圣地南湖之畔——浙江省嘉兴市。嘉兴地处长三角中心的杭嘉湖平原,毗邻上海、杭州、苏州,经济繁荣,交通发达,人文荟萃,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美称。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朱经武教授受聘为名誉院长。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院士等十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受聘为学校名誉教授。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0000余人,成教在册学生近9000人,教职工近1500人,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近40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600余人。学校现有39个本科专业和9个专科专业,涵盖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理学、文学、医学、法学、教育学等8大学科门类,设置经济学院、商学院、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医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文法学院、平湖校区、南湖学院(独立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学校校园规划面积23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49万余平方米。校区景色宜人,环境幽雅,是浙江省高校“文明校园”、浙江省“平安校园”和浙江省高校绿化先进单位。学校拥有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和学生公寓。拥有现代化实践教学手段,学校建立了以经济管理实验中心、机电工程实验中心、医学实验中心、生化实验中心等十余个实验中心和综合实验室为主的实验室体系,其中经济管理实验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教学设施齐全。学校图书馆藏书175万余册,电子图书100万余册,订阅中外期刊2500余种。公开出版有《嘉兴学院学报》、《嘉兴学院报》。

学校以“方正为人、勤慎治学”为校训,立足嘉兴、服务浙江、联系行业、面向全国,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已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丹麦、韩国、日本、乌克兰等国家的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每年选派教师、学者出国考察访问,进行学术交流。学校招收外国留学生,并提供学生出国留学服务。

学校鼓励和支持学生开展各类社团活动,组织引导学生参加国家和省市举办的竞赛活动,历年来成绩显著。广大毕业生在各自岗位上大显身手,赢得了社会的肯定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嘉兴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嘉兴,别称禾城,浙江省辖地级市,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旅游城市。那么嘉兴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呢?

嘉兴

1、1921年7月23日,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秘密召开,会议进行至中途,遭法租界巡捕的袭扰而被迫停会。王会悟建议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的游船上继续举行。8月初,代表们从上海北站坐早班火车来嘉兴,由王会悟带领坐摆渡船到湖心岛,再由小拖梢船接上王会悟预雇的开会游船,王会悟则坐在船头放哨。

2、代表们以游湖为名把船停泊在烟雨楼东南方向僻静水域,上午11点左右,“一大”南湖会议正式开始。会议首先审议并通过了中国***第一个纲领和中国***第一个决议。经过无记名投票,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三人组成党的全国领导机构——中央局。下午六点多钟,会议完成全部议程,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成立。

3、1964年4月5日,一大代表董必武视察南湖,察看纪念船后题诗:“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濛访旧踪。”彭真1991年3月18日登临纪念船说:“这船不大,但前途远大,有了这艘船,才诞生了社会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条“一大”纪念船被称之为南湖红船。

以上就是对于嘉兴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历史上在嘉兴发生过什么大事?

先秦:(吴根越角)

从公元前5世纪初起三四十年中,吴越两国多次交战。吴越边境在今嘉兴市境中南部一线,故嘉兴是吴越相争之战场。

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越再兴兵伐吴,吴亡。

吴越争强历时三四十年,多次在嘉兴市境内作战,境内城邑有多处,两国用以屯兵戍守或进攻。据后代记载,有顾城(今平湖市乍浦附近,又名故城)、欤城(今海盐县欤城镇)、主城(今郊区双桥主城浜,又名渚城)、新城(今郊区新塍镇)、何城(今桐乡市芝村乡)、晏城(今桐乡市晏城乡)、萱城(今桐乡市崇福镇东南)、管城(今海宁市辛江乡)。以上世称“吴越八城”,均为吴越两国兵戎相见之所,原迹已不可见。境内另有射襄城(在王江泾附近)、马嗥城(在海盐县武原镇东南),均系吴越时所筑。

周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楚威王败越,杀越王无疆,尽取吴故地至浙江(钱塘江),周赧王九年(公元前306),楚乘越内乱,灭越。楚并越后,嘉兴属楚l00余年。

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楚相黄歇改封春申君于江东,以故吴城为首邑,领有太湖地区,吴地得到开发,境内是吴地的南半部,经济、文化都受到影响。

秦:(会稽郡由拳县)

秦王政(始皇帝)二十五年(公元前222),秦灭楚,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郡治在吴城,辖二十六县,内有由拳、海盐两县,是全国实行郡县制建置最早的一批县,也是今嘉兴市境建置之始。

两汉:(会稽郡由拳县)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项梁在会稽郡治起兵,境内又属楚。

汉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刘邦封刘濞为吴王,管领会稽、豫章、丹阳三郡,都广陵(扬州)。海盐马嗥城设司盐校尉。

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刘濞兴兵叛乱,失败被杀。刘濞国灭后,汉朝廷在海盐置盐官。

三国、西晋:(吴郡嘉兴县)

东汉献帝建安九年(204),孙权命幕府令史陆逊出为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率屯田部曲二千余人,在海盐县境屯田(传今海宁路仲秋水庵为陆逊屯田营址)。境内海宁一带至此才初得开发,并始置县。

吴黄龙三年(231),“由拳野稻自生”,吴大帝孙权认为是祥瑞之兆,乃改由拳县为禾兴县,并于次年改年号为嘉禾。地名的改易也反映出吴国“务农重谷”的立国方针和这个县在吴国的地位。

赤乌五年(242),孙权立子和为太子,和禾同音,为避讳,将禾兴又改为嘉兴,嘉兴之名由此始。原由拳县治似即于此时划入盐官县境,嘉兴县治从此设于现地。史载吴令郡县“修城郭,起谯楼,掘深池大堑”。传黄龙三年建嘉兴子城,城周二里十步,高厚均一丈二尺。这是现有遗迹可寻的嘉兴最古的城池。唐末兴建外城,原城即被称子城。此子城历来是嘉兴州府衙署所在,其谯楼保存至今。

南朝:(吴郡嘉兴县)

东晋至宋齐梁陈时,三吴地区(嘉兴所在的吴郡和吴兴会稽三郡)经济已是十分发达。历朝财政收入主要依靠这个地区。《晋书?6?1王羲之传》说:“以区区吴越,经纬天下十分之九”。

嘉兴一带随着永嘉之乱后,北方人口向南方大迁移,人口增加,农田扩大,经济也进一步发展。梁元帝萧绎作《玄览赋》,历数名区,其中说:“尚想嘉禾之方”,嘉禾从不是一个具体地名,已成为一个广泛地区的总名,知名于世。

晋安帝隆安三年(339)东晋统治者强征农民充兵役,引起农民怨恨,孙恩乘机起义,自海上登陆,攻破上虞会稽,聚众数十万,席卷江东八郡,起义绵延三年,波及嘉兴、海盐,嘉兴公顾胤被起义军杀死,吴国内史袁山松在嘉兴、海盐北境筑扈渎垒御孙恩,被孙恩袭杀。这个扈渎就是后来上海称沪渎,简称沪的由来。

梁天监六年(507),从海盐县境内分出一部分新建前京县,其地在今上海的金山县和嘉兴的平湖市境。因为地近京浦,故名前京。

太清三年(549)又分海盐、前京二县地,设立胥浦县,其地在今金山县境。这是上海市境内建置最早的两个县。

陈永定二年(558),曾立海宁郡。这是海宁地名的第一次出现。

嘉兴专区行署为什么驻湖州

嘉兴专区行署曾经驻湖州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历史因素:嘉兴和湖州在历史上同属一个地区,新中国成立以来也是分合了好几次。在湖州市解放后,该地区先后设立了浙江第一专区、嘉兴专区和嘉兴地区,并且长期在湖州设立行署。

2. 地理位置:湖州市位于浙江省北部,东邻嘉兴,南接杭州,西依天目山,北濒太湖。这种地理位置使得湖州与嘉兴的关系十分密切,也是嘉兴专区行署驻湖州的原因之一。

3. 经济因素:湖州和嘉兴都是浙江省的重要城市,两地经济较为发达。然而,嘉兴市在1983年设立地区行政公署后,由于其经济实力相对较强,湖州分到了地区行署中心的那帮山东退休干部,导致湖州的古建筑被拆除,经济并未得到有效发展。

总的来说,嘉兴专区行署曾经驻湖州是由历史、地理和经济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浙江嘉兴桐乡有多少历史了(历史上在嘉兴发生过什么大事?)

好了,关于“嘉兴的历史有几年了”的讨论到此结束。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嘉兴的历史有几年了”,并从我的解答中获得一些启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