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年的十月少了十天(1582年10月份为什么少10天?)
1582年少了10天,1582年从10月4日直接跨越到了10月15日,是因为改了历法。在儒略历法中,一年被划分为12个月,单数月份31天,双数月份除2月份外30...
感谢大家给予我这个机会,让我为大家解答为什么1582年10月少了10天的问题。这个问题集合囊括了一系列与为什么1582年10月少了10天相关的问题,我将全力以赴地回答并提供有用的信息。

哪一年的十月少了十天
1582年少了10天,1582年从10月4日直接跨越到了10月15日,是因为改了历法。
在儒略历法中,一年被划分为12个月,单数月份31天,双数月份除2月份外30天,2月份平年29天,闰年30天,因此全年天数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年平均长度为365.25天。
而在天文学中,地球环绕太阳转动一圈的时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天,周期约是365.2422天。因此,使用儒略历法之后,每年多算了11分钟14秒。由于误差不太大,头几年没什么关系,但是,一年又一年误差累积起来,儒略历法就与实际的太阳年不合拍了。
到了16世纪,这个偏差已经达到了10天。于是在1582年,当时的教皇于1582年2月24日以教皇训令颁布,将1582年10月5日至14日抹掉,于是这10天就消失了。1582年10月4日过完了,第二天已经是10月15日了,于是历法又回到与太阳年同步。这便是今天世界上通用的历法——格里高利历,简称格里历,也就是我们说的公历。
1582年大事记
1月15日 -俄罗斯割让利沃尼亚与爱沙尼亚给波兰。
2月24日 -教宗格里高利十三世颁布新的历法,即现行国际通行的公历。
6月10日 -葡萄牙宣布独立。
6月21日(天正十年六月二日)-本能寺之变。明智光秀突袭京都本能寺,织田信长火烧本能寺后自尽。
10月4日星期四(儒略历) -意大利、波兰、西班牙、葡萄牙将次日定为新历10月15日星期五。
12月9日星期日(儒略历) -法国将次日定为新历12月20日星期一。
利玛窦获准进入中国。
1582年10月的日历为什么少了十天
1582年10月之所以会少10天,跟罗马教皇在当年更换纪年方式有关。
在凯撒时代,按照当时的计算,每年时间是365天零6个小时,每四年(4X6=24)就差出一天。所以凯撒推出了新历法,在冬至庆典的第10天召开了新历法的颁布大会,决定以当天为新年的开端。(12月22日+10天=1月1日),正好是如今的元旦。
月份就是按照单数月为大月31天,双数月小月30天;把净化节的2月扣除去1天,就正好是365天了;且每四年2月要复原一天,就是闰年的366天。这个历法就是著名的儒略历。
后来为了纪念罗马帝国的开创者,凯撒的侄孙屋大维.奥古斯都的忌日8月,所以又给8月加了一天(30+1=31),这也就是所谓“七月大,八月也大”的来源。
所以为了弥补这多出来的一天,可怜的2月又给扣出去1天(29-1=28),所以2月的平月是28天,闰月是29天的历法继而诞生了。这个看似完美的历法实行了一千六百多年。直到欧洲人发现,本来3月20日的春分偏到3月10日去了。
所以,当时的教皇格里高利和天文学家阿罗伊修斯发现,一年的精确时间应该是365天5小时49分,而儒略历以每年365天6小时为基准。这差的11分钟X128年=24小时,误差就已经有1天了。
如果要重新计算的话,闰年需要减少,格里高利决定每400年取消3个闰年,这么计算的话,每年的长度为365.2425天。
因此,在1582年的10月4日,教宗格里高利正式颁布新历法,为了弥补儒略历一千五百多年来10天的误差,宣布从第二天开始删除10天,直接跳到10月15日,这就是这10天会神秘消失的真相。
农历的来源:
古代用月亮的阴晴圆缺记月,把每年入春的第一个圆缺定为正月。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均分一年的24节气被构建得非常好,我们以冬至春分最中间的立春作为一年的开端,就形成了阳历系统。中国传统的干支纪年法,子丑寅卯就依赖于此。
但是阴历和阳历按照之前说的是不搭调的,所以为了保证每个正月都出现在立春附近,所以历朝历代都要屡次修订历法,及时增加闰月,依然架不住岁月更迭。
于是在崇祯年间,汤若望等一票西方传教士就编纂新历,并翻译伽利略、哥白尼、开普雷的天文著作。明朝灭亡之后,清代就将这个历法更名为《西洋新法历书》,就是中国现在用农历的来源。
1582年10月的日历为什么少了十天?
1582年时,世界统一把纪年方式更换为公历纪年法,由于时间差异,人们只能将这一年的10月份抹去十天,从而使之走上正确轨道。
公历纪元是国际通行的纪年体系。以传说中耶稣基督的生年为公历元年(相当于中国西汉平帝元年)。公元常以 A.D.(拉丁文 Anno Domini 的缩写,意为“主的生年”)表示,公元前则以 B.C.(英文 Before Christ 的缩写,意为“基督以前”)表示。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公元纪年制度,这是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协商决定的。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应采用现代世界大多数国家公用的纪年制度,即用公元为新中国的纪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四项决议的第二项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
1582年10月份为什么少10天?
被当时的教皇颁令抹掉了。
公历的前身儒略历法中,一年被划分为12个月,单数月份31天,双数月份除2月份外30天,2月份平年29天,闰年30天,因此全年天数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年平均长度为365.25天。
在天文学中,地球环绕太阳转动一圈的时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天,周期约是365.2422天。因此,使用儒略历法之后,每年多算了11分钟14秒。到了16世纪,这个偏差已经达到了10天。
于是在1582年,当时的教皇于1582年2月24日以教皇训令颁布,将1582年10月5日至14日抹掉,于是这10天就消失了,一去不复返。1582年10月4日过完了,第二天已经是10月15日了,于是历法又回到与太阳年同步。
扩展资料
《儒略历》中的每个月都有其独特的名称,这些名称都有相应的历史来源。
一月名字来源于罗马神话中的神雅努斯。
二月Februarius名字则来自古罗马的节日Februa。
三月Martius名字来自古罗马神话的战神玛尔斯。
四月Aprilis名字来自古罗马的词aperire,意思为“开始”,意味将要开始的春天。
五月Maius名字来源于古罗马神话的花神——玛亚。
六月Junius名字来自古罗马共和国的创始人Junius。
七月原名Quintilis,后改Julius。古罗马历只有10个月,这是第五月,原名是“第五”的意思,因为恺撒是这月出生的,经元老院一致通过,将此月改为恺撒的名字“儒略”。
八月的原名是Sextilis,在后来改Augustus。
九月September在拉丁语里是“第七”的意思。
十月October在拉丁语里是“第八”的意思。
十一月Novembris在拉丁语是“第九”的意思。
十二月December在拉丁语中则是“第十”的意思。
百度百科--儒略历
日历上1582年十月为什么少十天
日历上1582年十月少十天,是因为历法不够严谨导致的。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历法的前身是儒略历法。在这个历法中,一年有十二个月,全年365天,特殊的闰年有366天。
但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是365天6小时9分9.5秒。如果一直按照儒略历法计算的话,儒略历法跟太阳年的误差会越来越大。所以到了1582年的时候,误差已经达到了十天的时间,历法中的春分比实际的春分晚了10天,这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于是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批准对“儒略历”进行修改。为了抵消已经多出的10天误差,便将1582年10月5日至14日这10天抹去,4日直接跳到15日。

今天关于“为什么1582年10月少了10天”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为什么1582年10月少了10天”,并从我的答案中找到一些灵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