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铵能使农作物枝繁叶茂,果实硕大,碳铵属于钾肥。理由是什么?(菜地常用的氮化肥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性?)
碳铵属于一种氮肥,就是 NH4HCO3 碳酸氢氨, 一是肥效快。碳酸氢铵属于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而尿素属于酰铵态氮肥,需要在土壤中尿素...
很高兴能够参与这个碳铵是什么问题集合的解答工作。我将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为每个问题提供准确而有用的回答,并尽量满足大家的需求。

碳铵能使农作物枝繁叶茂,果实硕大,碳铵属于钾肥。理由是什么?
碳铵属于一种氮肥,就是 NH4HCO3 碳酸氢氨, 一是肥效快。碳酸氢铵属于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而尿素属于酰铵态氮肥,需要在土壤中尿素细菌分泌的脲酶作用下转化成铵态氮才能供根系吸收。在这里,尿素转化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当时的土壤温度。正常情况下,施入土壤中的尿素全部转化为铵态氮,在地温为10℃时需要7-10天,20℃时需要4-5天,30℃时仅需要2-3天。可见,作物冬季或早春追肥,施用碳酸氢铵比尿素见效快;如果施用尿素,还往往会因为肥效发挥缓慢而影响作物生长。 二是利用率高。碳酸氢铵在温度低于20℃的情况下极少挥发,施入土壤后,铵离子能被土壤胶体迅速吸附,其吸附力是尿素的8倍。因此,不易随水流失。而尿素施入土壤后,在未转化为铵态氮之前,呈分子状态存在,很难被土壤胶体吸附,容易流失。 三是效果好。有人做过试验,冬季麦田追施碳酸氢铵,其效果比在高温季节施用提高1-1.5倍。
碳酸氢铵是什么
碳酸氢铵是一种碳酸盐,化学式为nh4hco3.
碳酸氢铵呈白色,常温下是固体粉末或颗粒。
从碳酸氢铵的化学式不难看出,碳酸氢铵其中有n(氮)元素。所以可以把碳酸氢铵当作一种化肥(氮肥)使用。它的俗名有“碳酸氢氨”、“碳铵”、“碳氨”等。纯净的碳酸氢铵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7.72%.
碳酸氢铵的化学性质不很稳定。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nh3)、水(h2o)、二氧化碳(co2)。其中氨气有特殊的氨臭味,所以在长期堆放碳酸氢铵化肥的地方会有刺激性气味。
因为碳酸氢铵是一种碳酸盐,所以一定不能和酸一起放置,因为酸会和碳酸氢铵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碳酸氢铵变质。但是也有农村利用碳酸氢铵能和酸反应这一性质,将碳酸氢铵放在蔬菜大棚内,将大棚密封,并将碳酸氢铵置于高处,加入稀盐酸。这时,碳酸氢铵会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nh4cl)、水(h2o)和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增加蔬菜产量,而生成的氯化铵也可再次作为肥料使用。
碳酸氢铵的化学式中有铵根离子(nh4
2-,即带2单位负电荷),是一种铵盐,而铵盐不可以和碱供放一处,所以碳酸氢铵切忌和naoh(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或ca(oh)2(俗名熟石灰、消石灰)放在一起。因为铵盐和碱共热会生成氨气使化肥失效。
碳酸氢铵是一种碳酸盐,化学式为nh4hco3.
碳酸氢铵呈白色,常温下是固体粉末或颗粒。
从碳酸氢铵的化学式不难看出,碳酸氢铵其中有n(氮)元素。所以可以把碳酸氢铵当作一种化肥(氮肥)使用。它的俗名有“碳酸氢氨”、“碳铵”、“碳氨”等。纯净的碳酸氢铵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7.72%.
碳酸氢铵的化学性质不很稳定。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nh3)、水(h2o)、二氧化碳(co2)。其中氨气有特殊的氨臭味,所以在长期堆放碳酸氢铵化肥的地方会有刺激性气味。
因为碳酸氢铵是一种碳酸盐,所以一定不能和酸一起放置,因为酸会和碳酸氢铵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碳酸氢铵变质。但是也有农村利用碳酸氢铵能和酸反应这一性质,将碳酸氢铵放在蔬菜大棚内,将大棚密封,并将碳酸氢铵置于高处,加入稀盐酸。这时,碳酸氢铵会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nh4cl)、水(h2o)和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增加蔬菜产量,而生成的氯化铵也可再次作为肥料使用。
碳酸氢铵的化学式中有铵根离子(nh4
2-,即带2单位负电荷),是一种铵盐,而铵盐不可以和碱供放一处,所以碳酸氢铵切忌和naoh(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或ca(oh)2(俗名熟石灰、消石灰)放在一起。因为铵盐和碱共热会生成氨气使化肥失效。
碳酸氢铵里含有什么养分?
碳酸氢铵含N17%),简称碳铵,是一种无色或浅色化合物,呈粒状、板状或柱状细结晶,密度1.57克/厘米,容重0.75克/厘米,易溶于水。碳酸氢铵是酸式碳酸盐。由重碳酸根与氨结合的碳酸氢铵分子极不稳定,即使在常温(20℃)下也很易分解。碳酸氢铵除易分解挥发外,其含氮量低,只及尿素的37%和硫酸铵的81%,增加贮运量0.2~1.7倍,且因怕“热”而难以作为二次加工生产复混肥的主要氮源。农业用碳酸氢铵的质量标准见
菜地常用的氮化肥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性?
菜地常用的氮肥有硫铵、尿素、碳铵等,有些复混肥料中含有氯化铵作氮源,分别介绍如下。
(1)硫铵(硫酸铵)。
化学分子式是(NH4)2SO4,含氮量20%~21%,白色结晶,但炼焦厂出品的副产物硫铵因带有杂质而呈灰绿、灰红等颜色。物理性状良好,不吸潮也不结块,便于贮藏和使用。硫铵易溶于水,是速效性氮肥,因含有硫酸根(SO42-),属生理酸性,即硫铵中的铵根离子被植物吸收,残留于土壤中的大部分为硫酸根离子的缘故。水田施用硫铵易因其硫酸根在水田还原层被还原成硫化氢而毒害水稻根系,所以硫铵不宜在水田应用。
硫铵可作基肥、追肥和种肥,在各种土壤和作物上都有较稳定的肥效,所以我国将它作为标准化肥,商业上所谓“标氮”,即以硫铵的含氮20%作为统计氮肥商品量的单位。
硫铵是菜地常用氮肥,习惯上撒施于土表,但是在石灰性土壤上硫铵也会挥发损失,所以也宜深施,及时浇水。硫铵在贮运时不宜与石灰、钙镁磷肥等碱性物质接触,以免引起分解和氨挥发而受损失。在酸性土壤上施用时可视土壤酸度和硫铵用量配施一些石灰。
(2)尿素。
化学分子式是CO(NH2)2,含氮量46%,是我国当前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肥料。一般市场上出售的商品尿素是白色小珠状颗粒,最近有2~4毫米大颗粒尿素上市,专用于掺混肥料(BB肥)。尿素易溶于水,在20℃时每100千克水中可溶52.5千克尿素,水溶液呈中性。
尿素施入土壤后被土壤中的脲酶分解,脲酶的活性随温度而升高,所以这种分解过程在夏季约需1~3天即可全部完成,冬季则需一周左右时间。尿素分解后以碳酸氢铵的形态存在于土壤中也会造成氨的挥发,特别在塑料大棚或温室中表面撒施尿素时,往往会因氨挥发而使蔬菜植株受害。尿素中含有一定量的缩二脲,我国规定肥料用尿素中缩二脲含量为0.5%~1.0%,超过此标准即为不合格产品。因为缩二脲对作物易引起毒害,用于瓜、菜苗期时,尤应注意防止尿素中缩二脲的毒害。
尿素是一种高浓度的优质氮肥,可作基肥也可作追肥施用,但不宜用作种肥,必须作种肥时数量宜少。
植物叶片及其他幼嫩的营养器官能直接吸收尿素,所以尿素常用于叶面施肥,其浓度应控制在0.5%~2.0%之间。
(3)碳铵(碳酸氢铵)。
化学分子式是NH4HCO3,含氮量16%~18%,白色或淡灰色细粒结晶,易溶于水,但溶解度低于尿素,水溶液呈碱性。
碳铵容易分解挥发,影响分解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湿度。商品碳铵带有3.5%左右的吸湿水,有的可高达5%,易使碳铵潮解,水分含量越高,潮解越快,促使包装袋中的碳铵结块,破包或散开时则加速挥发。温度也影响碳铵的挥发,一般说来,温度在10℃左右时,碳铵基本不分解,20℃时开始大量分解,温度超过60℃,碳铵分解剧烈,形状无定。所以在贮藏,运输时必须注意,避免温度过高、破包和受潮。
碳铵的优点是只要深施入土,它很易被土壤吸附,较少随水流失。所以碳铵深施是提高碳铵肥效的关键措施。碳铵的第二个优点是在土壤中无残留部分,其铵离子供作物吸收,碳酸根离子一部分供应作物根部碳素营养,一部分变成二氧化碳(CO2)释放到空气中,提高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对于大棚或温室蔬菜有二氧化碳施肥的作用。
碳铵可用作基肥也可作追肥,不宜作种肥。在菜地可用碳铵作基肥而用尿素作追肥,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合理施用。
(4)硝铵(硝酸铵)。
化学分子式为NH4NO3,含氮量34%~35%,易溶于水,吸湿性强,极易潮解,结块,所以工厂生产硝铵时添加防潮剂,并使其粒状化呈浅**颗粒。
硝铵中的铵根和硝酸根两种离子都能直接被作物根系吸收。大多数蔬菜作物是喜硝态氮的,所以硝铵对蔬菜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氮肥,以菠菜为例,它在单施硝态氮如硝酸钾等肥料时生长最好,铵态氮肥多时反而生长不良。
硝铵适于作追肥,不宜作种肥或基肥,因为硝铵中的硝酸根离子不为土壤吸附,土壤含水量高时,易随水淋失,土壤含水量低时,易使土壤溶液浓度提高,施用时必须控制用量,不宜多施。
(5)氯化铵。
化学分子式是NH4Cl,含氮24%~26%,白色细晶状,易溶于水,作为肥料的氯化铵中混有0.6%~1.0%的食盐,易吸湿潮解。
氯化铵中含有氯离子、对铵根离子的硝化作用有一定的抑制,所以肥效稍慢于其他氮肥。氯离子过多会降低果实和薯块的糖度和淀粉含量,因此在菜地使用较少。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复混肥料中往往用氯化铵作基质氮肥,并用氯化钾作基质钾肥,这种含双氯的复混肥料在菜地施用时会因氯离子过多而影响蔬菜品质,必须慎用。

好了,关于“碳铵是什么”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碳铵是什么”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