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四大书院是哪些书院?(宋初四大书院是哪四大书院)
南宋四大书院分别为:应天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及白鹿洞书院。1、应天书院应天书院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应天书院以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影响深远...
我很荣幸能够为大家解答关于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什么 的问题。这个问题集合囊括了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什么 的各个方面,我将从多个角度给出答案,以期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南宋四大书院是哪些书院?
南宋四大书院分别为:应天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及白鹿洞书院。
1、应天书院
应天书院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应天书院以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影响深远、人才辈出而居北宋“四大书院”之首。
北宋初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唯应天书院设于繁华闹市,人才辈出。《宋史》记载:“宋朝兴学,始于商丘”。“天下庠序,视此而兴”。“宋兴,天下州府有学始此”。
2、岳麓书院
五代时期,智璇等二僧在岳麓建屋办学,形成书院的雏形。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因袭扩建,创立岳麓书院;
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见山长周式,赐“岳麓书院”额,岳麓书院遂为全国四大书院之一。
3、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是世界文化景观,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40年),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南唐时建成“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
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由中央政府于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宋代理学家朱熹出任知南康军(今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时,重建书院,亲自讲学,确定了书院的办学规条和宗旨。
并奏请赐额及御书,名声大振,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中国一个重要文化摇篮,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3、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区北2.5公里嵩山南麓,背靠峻极峰,面对双溪河,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嵩阳书院。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时,时称嵩阳寺。
唐代改为嵩阳观。书院著名的唐代遗迹、重达80多吨重的“大唐碑”(全称为《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为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刻立,素有“嵩山碑王”之称。
五代后周改建为太乙书院。北宋至道二年(996年),改为“太室书院”,赐印本《九经》。?宋景_二年(1035年),赐名嵩阳书院。
扩展资料:
南宋书院之盛,也和其理学发展和当时系。程颐、程颢、朱熹都是南宋的理学大师,他们的学说已儒者土人所仰慕,其弟子门人为宣传师学,兴办书院,因而,南宋书院颇兴,受到理学传习的影响。
由于书院是在学校衰时发展起来的,所以每当学校兴盛时,它就不免受到一定影响。北宋时有三次兴学之举,一次是宋仁宗庆历兴学;一次是神宗熙宁、元丰兴学;一次是徽宗崇宁兴学。
不论太学还是州县学,皆设备齐全,而且又是通向仕途的捷径,所以官府兴学,对由私人经办而补学校不足的书院是个不小的冲击。
朝廷对于办学成绩斐然之书院,亦予褒奖。太平兴国2年(977年),江州(今江西九江一带)知府周述说庐山白鹿洞学徒常数千人,乞赐九经。诏国子监给本仍传送之。至道2年(公元996年)赐额西京(河南洛阳)嵩阳书院。
大中祥符2年(公元1009年),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的曹诚造舍150余间,聚书数千卷,延生徒讲习甚盛。府奏其事,诏赐额曰“应天府书院”。
大中祥符8年(1015年)又赐潭州(今湖南长沙)岳麓书院额,并于便殿诏见其山长周式,拜国子学主簿使归教授。仁宗年间分别赐额石鼓书院和茅山书院。
这此受到赐额赐书、赐田待遇的书院,就有了官助的因素。但总观宋代书院,主要还是民间力量兴办,书院奉一人为师掌书院之教,称为“山长”或“洞主”,他们或是传一学派学术的大师。
或是地方礼聘的有声望的学者,他们授业均不受官府的节制,极似汉代私学,甚至还沿其“精舍”的名称,如纪念朱熹的“教亭书院”,原名即称“沧州精舍”。
书院院址多选在依山傍水之名胜处,如白鹿洞书院在庐山五老峰下,有林泉之胜;石鼓书院在回雁峰下,山青水秀。
百度百科-宋朝四大书院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是哪四个?谁为书院之首?请仔细说明
“四大书院”指应天府书院(今河南商丘睢阳南湖畔)、岳麓书院(今湖南长沙岳麓山)、白鹿洞书院(今江西九江庐山)和嵩阳书院(今河南郑州登封嵩山)。应天书院为书院之首。
1、应天书院
应天书院又称应天府书院、睢阳书院、南京书院、南都书院、南京国子监,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应天书院以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影响深远、人才辈出而居北宋“四大书院”之首。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二月二十四日,宋真宗正式赐额为“应天府书院”,是为州县兴学之始。庆历三年(1043年)十二月,诏赐应天府书院升格为南京国子监。?应天书院成为古代书院中唯一一个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
2、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南岳七十二峰最末一峰的岳麓山脚。五代时期,智璇等二僧在岳麓建屋办学,形成书院的雏形。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因袭扩建,创立岳麓书院;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见山长周式,赐“岳麓书院”额,岳麓书院遂为全国四大书院之一。
3、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是世界文化景观,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被评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
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40年),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南唐时建成“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由中央政府于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宋代理学家朱熹出任知南康军(今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时,重建书院,亲自讲学,确定了书院的办学规条和宗旨,并奏请赐额及御书,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中国一个重要文化摇篮,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4、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区北2.5公里嵩山南麓,背靠峻极峰,面对双溪河,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嵩阳书院。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时,时称嵩阳寺。唐代改为嵩阳观。书院著名的唐代遗迹、重达80多吨重的“大唐碑”( 全称为《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为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刻立,素有“嵩山碑王”之称。
扩展资料
1、各书院创建序表
2、应天书院著名执教、学生
执教:杨悫、戚同文、范仲淹、石介等。
学生:楚昭辅、石延年、杜衍、毕士安、宗翼、杨大雅、王洙、范仲淹、孙复、石介、宋庠、宋祁、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张载、张方平、张昉、王尧臣、富弼、范纯仁、赵概、徐处仁、许骧、王砺等。
百度百科-中国四大书院
宋初四大书院包括哪几个?如何成立的?介绍相关历史?
宋初四大书院包括: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
一、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
1、如何成立:岳麓书院历经千年而弦歌不绝,学脉延绵。北宋开宝九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由官府捐资兴建,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北宋祥符八年,宋真宗召见岳麓山长周式,御笔赐书“岳麓书院”四字门额。
嗣后,历经南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绪廿九年,岳麓书院与湖南省城大学堂合并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沿用书院旧址。中华民国15年,湖南高等学堂正式定名湖南大学,仍就书院基址扩建至今。1986年湖南大学宣布完成修复岳麓书院,并正式对外开放。
2、相关历史:
北宋开宝九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原僧人办学的遗址上,即岳麓山下的抱黄洞附近正式建立起了岳麓书院。
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岳麓书院进入了北宋的鼎盛时期。
明初,朱元璋奉行“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的政策。重视地方官学的复兴,而不倡导书院教育。全国书院颓废,岳麓书院也因此沉寂了百余年。成化年间,书院开始逐渐恢复。
清末实施新政,废书院而兴学堂,“岳麓书院”于清朝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被湖南巡抚赵尔巽奏废为湖南高等学堂。
1912年,湖南高等学堂奉令停办,1959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湖南工学院恢复为湖南大学,增设文、理科,设十二个系,重新确定文、理、工综合性大学发展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办学规模扩大,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李达为湖南大学校长。1950年8月毛主席应李达校长之请,为湖南大学题写校名。
1953年院系调整,改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1958年改为湖南工学院,1959年复名湖南大学。1978年,国务院确定湖南大学为全国重点大学。
二、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是世界文化景观,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被评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
1、如何成立:
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40年),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南唐时建成“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由中央政府于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
2、相关历史:
南唐李氏朝廷,在此办“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
北宋初年,宋太宗重视书院教育,御赐《九经》等书于书院,因有朝廷重视,地方官吏予以重视,书院得以发展。
1179年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又称《白鹿洞书院教规》影响后世几百年,其办学的模式为后世效仿,传至海外的日本、韩国及东南亚一带,白鹿洞书院誉享海外。
1217年,朱熹之子朱在以大理寺任“知南康军”,兴复书院,邀请李燔去白鹿洞;
李燔担任堂长后,白鹿洞书院达到鼎盛,各地学者云集,“讲学之盛,它郡无比”。
元代末年,白鹿洞书院被毁于战火。
进入清代,白鹿洞书院仍有多次维修,办学不断。19世纪末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发生急剧的变化,出现了教育改革的热潮。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帝下令变法,改书院为学堂。白鹿洞书院于光绪二十九年停办.
清末宣统二年,清廷废白鹿洞书院名称,改称江西省高等林业学堂。书院于1903年停办。
辛亥革命以后,书院遗址曾遭火灾,藏书大部分损失。
新中国成立后,白鹿洞书院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各级政府先后拨巨款进行三次大的维修,再度兴盛。1959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嵩阳书院:
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南麓,嵩阳书院建制古朴雅致,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五进,廊庑俱全。嵩阳书院因其独特的儒学教育建筑性质,被称为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标本”。
1、如何成立:
嵩山地区自古就是儒家学派活动的重要地区,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而又独特的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2、相关历史:
隋大业年间,更名为嵩阳观,为道教活动场所。
唐弘道元年高宗李治游嵩山时,闭为行宫,名曰“奉天宫”。
五代后周时,改为太乙书院。
宋景祐二年,名为嵩阳书院,此后一直是历代名人讲授经典的教育场所。
据记载,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的有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颐、杨时、朱熹、李纲、范纯仁等二十四人,号称“二程”的程颐、程颢在嵩阳书院讲学10余年。从此嵩阳书院成为北宋影响最大的书院之一。嵩阳书院是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
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12月5日,嵩山古建筑群,包括嵩阳书院作为河南省唯一一处独立项目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09年,古老的嵩阳书院再放华彩,成立郑州大学嵩阳书院,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国学文化做出新的贡献。
2010年8月1日,坐落在嵩山腹地及周围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四、应天书院:
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
1、如何成立:
应天府书院前身为睢阳书院,是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所创办。
2、相关历史:
景德二年,宋真宗因宋太祖赵匡胤尊号为”?应天广运仁圣文武至德皇帝”,遂将宋朝龙兴之地宋州(今河南商丘)升州为府,称应天府。
天圣四年,范仲淹因丧母守制商丘,受知府晏殊之聘,主持应天书院。
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变法,书院实行“三舍法”改革学校制度。明嘉靖十年,明朝巡按御史蔡叆将位于商丘城西北隅建的社学改建,沿用旧名称“应天书院”。
康熙四十年书院改为郡义学。
清乾隆十三年,知府陈锡格重修应天书院。光绪二十七年举国废科举,兴学校,诏令各省的书院改为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的书院改为中学堂,各州县的书院改为小学堂。1905年8月,范文正公讲院改为“归德府中学堂”(简称归德中学)。
2015年3月13日,应天书院被列入“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2016年11月7日,“应天书院研究中心”在商丘师范学院揭牌成立。
宋初四大书院是哪四大书院
宋初四大书院是指衡阳石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以及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
1、石鼓书院
四大书院之首,因为书院中有一个两米高的石鼓而取名为石鼓书院,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很高。地处衡阳市城北蒸、湘、耒三水汇聚的石鼓山上,是湖湘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
石鼓书院主要由武侯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七贤祠、敬业堂、合江亭等建筑构成,总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所由私人创建的书院。现为衡阳市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定期组织举行研学、表演、祭祀等活动。?
2、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南麓,相传书院的创始人可以追溯到南唐的李渤。李渤养有一只白鹿,终日相随,故人称白鹿先生。后来李渤就任江州刺史,旧地重游,于此修建亭台楼阁,疏引山泉,种植花木,成为一处游览胜地。
3、岳麓书院
位于湖南省南岳衡山的岳麓峰的山脚下取名岳麓书院。
4、应天书院
又叫做睢阳书院和南京书院,位于河南商丘,河南商丘在宋代是一个大都会,交通便利,吸弓各地的学子不远千里奔赴此地来学习。
北宋时期的四大书院是什么,北宋初期的四大书院是哪几个
1.北宋时期的四大书院为衡阳石鼓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商丘应天书院。
2.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机构,最早出现在唐玄宗时期,东都洛阳紫微城的丽正书院。
3.正式的教育制度则是由朱熹创立,发展于宋代。
4.当时,由富商、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
好了,今天关于“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什么 ”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什么 ”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