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教育

简述DNA的双螺旋结构。(简述DNA分子结构的双螺旋结构学说)

结构特点折叠主链(backbone)由脱氧核糖和磷酸基通过酯键交替连接而成。主链有二条,它们似"麻花状"绕一共同轴心以右手方向盘旋,相互平行而走向相反形成双螺旋...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讲解一下“dna的双螺旋结构是什么”的工作原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简述DNA的双螺旋结构。(简述DNA分子结构的双螺旋结构学说)

简述DNA的双螺旋结构。

结构特点

折叠主链(backbone)

由脱氧核糖和磷酸基通过酯键交替连接而成。主链有二条,它们似"麻花状"绕一共同轴心以右手方向盘旋,

相互平行而走向相反形成双螺旋构型。主链处于螺旋的外则,这正好解释了由糖和磷酸构成的主链的亲水性。dna外侧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的骨架。所谓双螺旋就是针对二条主链的形状而言的。

折叠dna双螺旋结构的多样性

折叠碱基对(basepair)

碱基位于螺旋的内则,它们以垂直于螺旋轴的取向通过糖苷键与主链糖基相连。同一平面的碱基在二条主链间形成碱基对。配对碱基总是a与t和g与c。碱基对以氢键维系,a与t

间形成两个氢键,g与c间形成三个氢键。dna结构中的碱基对与chatgaff的发现正好相符。从立体化学的角度看,只有嘌呤与嘧啶间配对才能满足螺旋对于碱基对空间的要求,

而这二种碱基对的几何大小又十分相近,具备了形成氢键的适宜键长和键角条件。每对碱基处于各自自身的平面上,但螺旋周期内的各碱基对平面的取向均不同。碱基对具有二次旋转对称性的特征,即碱基旋转180°并不影响双螺旋的对称性。

也就是说双螺旋结构在满足二条链碱基互补的前提下,dna的一级结构产并不受限制。这一特征能很好的阐明dna作为遗传信息载体在生物界的普遍意义。

折叠大沟和小沟

大沟和小沟分别指双螺旋表面凹下去的较大沟槽和较小沟槽。小沟位于双螺旋的互补链之间,而大沟位于相毗邻的双股之间。这是由于连接于两条主链糖基上的配对碱基并非直接相对,

从而使得在主链间沿螺旋形成空隙不等的大沟和小沟。

在大沟和小沟内的碱基对中的n

和o

原子朝向分子表面。

折叠结构参数

螺旋直径2nm;螺旋周期包含10对碱基;螺距3.4nm;相邻碱基对平面的间距0.34nm。

简述DNA分子结构的双螺旋结构学说

DNA分子结构:

DNA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按照一定顺序连接起来的生物大分子。

每个脱氧核苷酸又由脱氧核糖、磷酸、含氮碱基三部分组成。

DNA分子可以是单链、可以是双链、也可以是环状。

双螺旋结构特指双链DNA分子

双螺旋结构学说:

1、有两条DNA单链,反向平行,一段由3’端开始,一段由5‘端开始,螺旋成双链结构;

2、外部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构成的;

3、内部碱基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

4、碱基之间是由氢键连接;

5、脱氧核苷酸之间由磷酸二脂键连接。

沃森克里克dna双螺旋结构是什么?

沃森克里克dna双螺旋结构:

沃森、克里克1953年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两条多聚核苷酸链相互反平行盘绕成直径为2nm的双螺旋;互补碱基对A-T、G-C由氢键联结位于螺旋内部,其平面垂直于螺旋轴,两相邻平面间距为0.34nm;每10个碱基对构成一段完整的右螺旋结构。

扩展资料:

双螺旋模型的意义,不仅意味着探明了DNA分子的结构,更重要的是它还提示了DNA的复制机制:由于腺膘呤(A)总是与胸腺嘧啶(T)配对、鸟膘呤(G)总是与胞嘧啶(C)配对,这说明两条链的碱基顺序是彼此互补的,只要确定了其中一条链的碱基顺序,另一条链的碱基顺序也就确定了。

因此,只需以其中的一条链为模版,即可合成复制出另一条链。克里克从一开始就坚持要求在发表的论文中加上“DNA的特定配对原则,立即使人联想到遗传物质可能有的复制机制”这句话。

百度百科-DNA双螺旋结构

百度百科-DNA双螺旋

简述DNA的双螺旋结构。(简述DNA分子结构的双螺旋结构学说)

好了,关于“dna的双螺旋结构是什么”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dna的双螺旋结构是什么”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