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教育

江苏省滨海县八滩中学的铁军精神(红色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铁军”是人们对当年新四军的美誉。铁军精神的核心内容就是不畏艰难的攻坚精神,勇于争先的豪迈气概。滨海县八滩中学位于具有光荣传统的盐阜革命老区,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

现在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铁军精神的内涵是什么的问题,希望我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有关于铁军精神的内涵是什么的问题,我们开始谈谈吧。

江苏省滨海县八滩中学的铁军精神(红色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江苏省滨海县八滩中学的铁军精神

“铁军”是人们对当年新四军的美誉。铁军精神的核心内容就是不畏艰难的攻坚精神,勇于争先的豪迈气概。

滨海县八滩中学位于具有光荣传统的盐阜革命老区,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形成了自己的八中“铁军精神”。“拼搏进取、激情奋斗”的铁军精神则是激励我们全校师生积极进取的不竭动力。

铁军精神就是要求我们拼搏进取。我校的底子薄,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发扬吃苦耐劳精神。它不仅仅是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克难攻坚,还有重要一点就是踏实奋进、拼搏进取。我们的学生并不是那么优秀的,面对各种不良思想进入校园,环境复杂多变,一些同学怕苦畏难,幻想一夜成功,部分学干心态浮躁,只注重表面功夫。我们弘扬铁军精神,就是要有艰苦奋斗的思想,形成踏实奋进、拼搏进取的学习作风。

铁军精神就是要求我们激情奋斗。要奋斗,就要有激情,就是要我们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是铁军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是不畏艰险、屡克强敌、赢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和力量源泉。我们弘扬铁军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们的航标灯,是我们不断进取的前进动力。教育不只是我们的职业,它更是我们的事业——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这就要我们以百倍的热情投身工作,就是要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有所作为,要不辱使命,要不断增强自己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弘扬铁军精神,就是要我们“拼搏进取、激情奋斗”,其核心在于发展创新。传统的教学存在许多弊端,我们必须进行教改,以适应教育的发展,像“铁军”那样,吃苦耐劳,不断提高教学业务素质和能力,勇于开拓创新;顺应时代潮流,牢记“一切为了学生的明天”,责任担肩,把质量铭记于心,把规范变成习惯,大力推进自主性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能力为要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造教学特色,提升办学内涵,谱写教育教学新篇章。

“拼搏进取、激情奋斗”的铁军精神是我校每一位教职工的崇高追求。遇事不甘落后,处事不甘平庸。让我们拼搏进取、激情奋斗,共同开创八滩中学的美好明天吧!

中国税务精神内涵

中国税务精神内涵:忠诚担当,以税务铁军精神拥护改革。

崇法守纪,以清廉作风展现税务风貌;崇法守纪,以清廉作风展现税务风貌;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依据其社会职能,按照法律规定,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

税收是一种工具,其使用的目的是为国家取得财政收入,从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税收是一种工具,其使用的目的是为国家取得财政收入,从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税收所表现的是按照法律的规定,通过强制的征收,把纳税单位和个人的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形成财政收入。

税收的三项基本职能

税收职能是税收所具有的满足国家需要的能力。它以税收的内在功能为基础,以国家行使职能的需要为转移,是税收内在功能与国家行使职能需要的有机统一。

1、经济职能亦称调节职能(调节),指通过税收分配,对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

2、监督职能是既涉及宏观层次,也涉及微观层次,监督经济运行以及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

3、财政职能亦称收入职能,指税收通过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再分配,为国家取得得财政收入的功能(90%以上)。

新四军精神的启示

1937年10月12日,国民党江西省主席熊式辉正式转发蒋介石的电报,明确宣布“鄂皖边区高敬亭部”、“湘鄂赣边区傅秋涛部”、“粤赣边区项英部”、“浙闽边区刘英部”、“闽西张鼎丞部”,均“统交新编第四军军长叶挺编遣调用”,后来,10月12日这一天就成为新四军的建军节。新四军成立后,广大指战员以自己的热血和忠诚,以高度的爱国精神、无畏的牺牲精神、能动的创造精神、科学的求实精神、不屈的拼搏精神,铸造、丰富并发展了铁军精神。

一、新四军铁军精神的由来与内涵

(一)铁军精神的由来:“独立团”时期的早期铁军精神

1926年5月1日,叶挺独立团奉命为北伐先遣队,由肇庆出发,开赴湘南前线,打响了北伐战争的第一仗。关于“铁军”的由来,第四军第25师第73团团长周士第有如下记述:“独立团8月27日攻破幸汀泪桥后,又继续追击,占领咸宁城。当地人民看到天险汀酒桥被攻破,看到独立团在敌人猛烈火力射击下,勇往直前,冲过被大水淹没的漫长的完全暴露的铁路线和铁路桥,打垮了敌人,占领了咸宁城,很为惊奇。8月30日独立团冲上印斗山,又冲过铁路桥,占领了贺胜桥,杀得敌人死伤遍地,吴佩孚落荒而逃,对此,当地人民更为惊奇。8月30日,独立团驻在贺胜桥以北的几个村子里,当地人民又从随独立团的广东、湖南等地的民夫中,得知独立团是***领导的军队,保护工农利益,帮助工农运动,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以及在禄田、醺陵、平江、中伙铺、汀泪桥等战斗中英勇善战的事迹。因此,当地人民看到独立团的人就叫‘铁军',这是独立团被称为‘铁军'的开端。9月5日攻破武昌城,第1营留下攻城,曹渊同志等英勇牺牲情况的传扬,10月10日攻破武昌城,独立团勇敢战斗和秋毫无犯作风的传播,更使独立团的‘铁军'美名在广大人民中和国民革命军中普遍传开了。”(《周士第回忆录》)从周士第的这段记述和当时独立团在北伐前后的作战情况看,听党指挥、勇敢善战、攻无不克、秋毫无犯、人民的军队等是早期铁军精神的内涵。

(二)新四军对铁军精神内涵的丰富和发展

南方八省的红军改编之前,北伐名将叶挺表示愿意领导这支军队,并提议改编后的番号称“新编第四军”,意在继承、发扬北伐时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攻无不克的“铁军”传统。因此,“铁军”不仅是新四军的别称,更是对新四军战斗作风的赞誉。

任何一种精神的形成、丰富与发展都是特定时期环境熏染、军事实践锤炼、军事人物影响的结果。与抗战时期其他地区相比,与“独立团”时期以攻无不克为主的铁军精神相比,在战斗精神、抗战精神和爱国精神等方面,新四军并无太大差别。但在环境、军事实践和军事人物等方面却存在较大差异,形成了具有独特内涵的新四军铁军精神。

在环境、军事实践方面。新四军活动的华中地区与八路军活动的华北地区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华北多山少水,华中多平原水网;华北经济比较落后,华中为富庶的鱼米之乡;华北虽有敌伪顽我之间的三角斗争,但由于国民党顽军在华中的势力较多,加之汪伪首都设在南京,因此,华中敌伪顽我之间的三角斗争更复杂更尖锐。在这种情况下,新四军必须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必须创造一些顺天时、应地利的新的作战形式和斗争方法,如梅花战术等。

在军事人物方面。新四军***的精神和独特的风格,对铁军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叶挺,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毅然出任军长;陈毅,三进泰州不战而屈人之兵;粟裕奇智多谋,百战百胜;罗炳辉,梅花战术,驰骋江淮;克诚,挥戈南下,增援华中;彭雪枫,文武双全,血洒疆场;张爱萍,洪泽湖畔,统战神威;李先念,孤悬敌后,开辟鄂豫;谭震林,血战繁昌,千里乔装,打入敌人的心脏。新四军前辈们的这种精神和独特的风格,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新四军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是新四军铁军精神的重要源泉。

在此基础上,在长时期的军事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战略战术、军事思维、指挥风格和思维方式等,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并丰富发展了具有独特内涵的新四军铁军精神。

(三)新四军铁军精神的内涵

关于新四军铁军精神的内涵,新四军***和军地学术界学者都有过集中的论述:张震将军认为:“新四军”铁军精神是新四军指战员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爱国主义精神;“铁军”精神是新四军战士勇敢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铁军”精神还是五湖四海、求贤似渴的团结战斗精神;“铁军”精神更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创新精神。周克玉将军认为:中国***人用自己的信仰和行动培育出铁军精神。新四军铁军精神是,新四军用忠诚和热血锻造、丰富和发展了的铁军精神;是跟党举旗的坚定信念,英勇果敢的钢铁意志,相忍为国的博大胸怀,坚忍不拔的顽强作风,众志成城的赤诚团结,步调一致的自觉纪律。

学者刘以顺认为:新四军铁军精神是,同仇敌忾、相忍为国的爱国精神;海纳百川、共同战斗的团结精神;顾全大局、服从整体的全局精神;抓住机遇、开拓前进的创新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牺牲精神;不屈不挠、不骄不躁的拼搏精神。

以上论述,科学、集中、全面地概括了新四军铁军精神,观点基本一致,客观地反映了新四军的军魂意识、爱国精神,战略战术、战斗精神、战斗思维,和新四军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军事实践及根据地建设实践。

二、新四军铁军精神的铸造

新四军在八年抗战过程中,先后面临一系列问题,影响了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如不适应华中敌后广阔的平原,起伏的丘陵,密集的水网;在皖南事变之前,政治工作的地位一度有所削弱,影响了战斗力;干部缺乏,人才缺乏;下级军事干部、政治干部的带兵能力、战斗素养不高;环境高度复杂,一度面临困境,等等。新四军广大指战员,通过一系列制度、措施解决了这些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在八年的军事实践中,铸造、丰富、发展了铁军精神。

(一)进行“铁的党军”建设,坚定跟党举旗的信念

第一,恢复政治委员制度,加强政治工作机关。新四军建军初期,由于受国民党束缚,一度取消了政治委员制度,由军事副职代行政治委员职权,使政治委员公开地位降低,影响了政治工作的开展。重建军部后,团以上各级都正式任命了政治委员,在部队中进行了政治委员制度的教育。重申政治机关是军队实施领导的机关,与军事指挥机关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纠正各种不重视政治机关的倾向。要求各级政治机关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保证***的路线、政策和上级命令的贯彻执行,保证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团结友军、瓦解敌军,保证部队的巩固和战斗的胜利。

第二,加强新四军党组织的建设,提高党员素质。新军部成立后,中共党员和党支部在连队公开了,并积极发展新党员,主力部队中党员数通常占全体人数的40%以上。加强了党支部建设,强调发挥党支部的领导和保证作用,发挥党员的骨干作用。

第三,加强政治教育和党军建设教育。重点是教育干部,改变手部教育落后于战士教育的现象。在“政治工作面对连队,党的工作面对支部”的口号下,加强了连队建设。各部队都建立了政治教育制度,编印了教材。

第四,实行统一的编制、统一的制度和严格的纪律。重建军部后,按编制任命了各师、旅、团各级领导干部,师、旅两级均建立了主力团,团建立了主力营、连。部队按不同情况实行不同编制,并保持相对稳定。在人员分配上减少机关、后方人员,充实战斗连队。加强了行政管理工作,制定了各项工作制度。对部队加强了纪律教育,提高遵守纪律的自觉性,要求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坚决纠正纪律松弛、对上级命令不坚决执行的现象。

“铁的党军”建设,从制度、纪律、教育、组织等各个方面,加强了党在军队中的建设,坚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定了跟党举旗的信念,是新四军铁军精神形成的最为核心的一环。

(二)创办军校,培养、锤炼、强化新四军铁军精神

军事院校的知识技能教育、军事训练和纪律制度分别起着培养、锤炼、强化军人精神的作用。八年抗战中,新四军面临干部缺乏、根据地扩大、素质提高等新的问题和新的形势。为此,新四军在各地、各支队、各师、各区创办了一大批独具特色的“抗大”分校,很好地解决了干部缺乏问题,同时,也锻造了新四军铁军精神。

1、新四军军校创办的基本情况

1937年10月12日,新四军成立,12月,筹建了新四军教导队。

1938年9月,经中央军委批准,新四军教导队改为新四军教导总队。这是一所实际的抗大分校。

自此之后,在八年抗战中,新四军及其所属各部队在华中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内,先后创办过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的6个分校。它们是:1940年3月第6支队在豫皖苏地区成立的抗大第四分校,1940年11月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在苏北地区成立的抗大第五分校,1941年5月第2师在淮南地区成立的抗大第八分校,1942年2月第5师在豫鄂边区成立的抗大第十分校,1942年5月第1师在苏中地区成立的抗大第九分校,以及1945年4月第7师在皖中、地区成立的抗大第十分校,1942年初以抗大五分校的主要部分为基础,在苏北地区成立抗大华中总分校(由军部直接领导,其余部分仍沿用第五分校校名,仍归新四军第三师建制)。

新四军各师办的抗大分校,以四分校历时最久。它于1940年3月18日建校,校长由新四军第6支队的彭雪枫兼任。彭雪枫于1944年9月11日牺牲后,改由第4师师长张爱萍兼任校长。1945年3月24日,四分校更名为“雪枫军政大学”,抗战胜利后停办。

八分校的前身是1941年2月成立的新四军第2师军政干部学校,它由原江北军政干校并入抗大五分校时留在淮南地区的1个大队扩编组成。张云逸副军长兼任校长,第2师罗炳辉副师长兼任副校长。

九分校是

红色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1、井冈山精神: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勇闯新路,艰苦奋斗、敢于胜利,依靠群众、无私奉献。

2、大渡河精神:听党指挥、勇往直前、敢打必须、顾全大局。

3、铁军精神:铁的信念、铁的纪律、铁的团结、铁的意志、铁的作风。

4、南泥湾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同心同德、团结奋斗。

5、狼牙山精神:英勇顽强、坚贞不屈、敢于牺牲。

6、老航校精神: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勇于献身、开拓新路。

7、白老虎精神:铁心向党、死打硬拼、压倒一切、敢于胜利。

8、上甘岭精神:听党指挥、英勇顽强,艰苦奋斗、团结友爱、严守纪律。

9、空中铁拳精神:铁拳般的凝聚力、铁拳般的突击力、铁拳般的打击力。

10、雷锋精神: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11、好八连精神: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政治本色,拒腐蚀、永不沾的浩然正气,先人后己、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子弟兵品格。

12、硬骨头精神:战斗精神过硬、作战本领过硬、作风纪律过硬、班子队伍过硬。

13、海上先锋精神:爱国奉献、拼搏争先、忠于职守、勇于创新、敢于胜利。

14、老西藏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是创业。

15、老海岛精神:海岛为家、艰苦为荣、祖国为重、奉献为本。

16、神枪精神:吃苦耐劳的狠劲、从难从严的实劲、苦练巧练的韧劲、精益求精的钻劲。

17、甘巴拉精神:甘愿吃苦、默默奉献、恪尽职守、顽强拼搏。

18、抗洪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

19、“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20、铁人精神:“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的科学求实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

21、延安精神: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22、长征精神: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23、抗美援朝精神: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

江苏省滨海县八滩中学的铁军精神(红色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今天关于“铁军精神的内涵是什么”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主题,并从我的回答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