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到底因为什么发动的二战?(希特勒在取得和欧洲各国平等地位后,经济也发展比较好,为什么还要发动二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浩劫,它不仅造成了全世界仅一亿人口的伤亡,同时也造成了近5万多亿亿美元的损失……他也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爆发过持续时间最长,波及...
最近有些日子没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希特勒为什么要发动二战”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希特勒到底因为什么发动的二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浩劫,它不仅造成了全世界仅一亿人口的伤亡,同时也造成了近5万多亿亿美元的损失……他也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爆发过持续时间最长,波及范围最大,造成损失最为严重的一场战争。
二战爆发的标志是德国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但在此之前,轴心国都对周边国家进行了实质性的侵略。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呢?
一战后对德压迫太深,激发民族矛盾
我们都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是由德国发起的战争。然而,德国在一战战败之后,战胜国与法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条约规定,德国不仅要赔付大量的战争赔款,同样还要接受战胜国的肢解、惩罚。
而伤痕累累的德国,难以赔付巨额的战争赔款,同时,在1929年有爆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后文也会将此作为二战爆发的原因之一作出讨论)。举例说明,难以支付巨额赔款的德国,遇到了逼债逼急了的法国,为了逼债出兵10万进占鲁尔区,这就是“五月危机”。可以说,国际社会对德国在一战犯下的战争罪行,确实处罚太大,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德国的民族主义,这也就成为了二战德国发起战争的社会原因。
经济危机——转嫁国内矛盾
1929年十月,美国华尔街股市崩盘,随即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这场经济危机导致全球的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不断升高。随着危机波及范围的扩大,德国也卷入了这场危机当中,而当权的法西斯为了转嫁国内矛盾,就兴起了对外扩张,试图以此转嫁国内矛盾。
法西斯势力控制政权+军国主义
在德国国内遇到经济危机的同时,法西斯政党逐步获得了政权,1933年,德国纳粹党上台之后,便制定了扩张计划,企图在初步建立大德意志帝国,继而击败法国苏联,完成对欧洲陆地的控制之后,开始海外扩张,战胜英美,称霸全球。
一个民族的特性,与其生长环境密切相关,都一直民族历史上长期处于对外战争内部分裂的状况,由此便诞生了军国主义的土壤,可以说,军国主义对德国发动一战二战都是有着助推作用的。
绥靖政策,助推战火
西方国家推行纵虎为患的绥靖政策。英国和法国为了使本国避免战争,把战火推向苏联,纵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政策,比如坐视奥地利被吞并,甚至在捷克斯洛伐克被吞并的时候推波助澜,更不说日本在中国的侵略暴行了,这些都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次世界大战那段历史,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始终是最黑暗的,然而今天的我们在看待他的同时,应该珍惜和平来之不易,愿世界永远和平,永无战事。
希特勒为什么要发动二战(详细原因)
纳粹的扛旗者--戈培尔,在德国发动二战前,在国内大肆散布关于德意志民族和种族优秀的陈词滥调,认为同盟国、马克思主义者和犹太人为了赢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军事胜利而欺骗了德国人。
我敢说,时至今日除了我之外,没有一个人能听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只有你设身处地的代入当时德国人的极度民不聊生、甚至是濒临四分五裂,你才能听明白:哦,原来纳粹之所以要极力宣扬德意志民族和种族,是这世上最优秀的民族+种族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出家徒四壁的德国老百姓,心中的民族自豪感,竭力想要避免整个德国像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利比亚那样四分五裂,并陷入无休止的内战!
纳粹之所以要极尽妖魔化一战同盟国、马克思主义者和犹太人,是因为当时全世界的经济都欣欣向荣,尤其是同盟国,向战败国德国强行勒索了巨额战争赔款,那更是富得流油!纳粹之所以要拉上犹太人,是因为尽管绝大多数德国人在这极速飙升的通货膨胀里,穷到连饭都吃不起了,德国的犹太人,却个个腰缠万贯!越是穷的人,就越是容易煽动得他仇富,纳粹之所以要与马克思主义者你死我活,是因为这帮人在贫富悬殊下,民心所向,当时足够的强大,与一个莫大的强敌你死我活,整个德国,从上到下没有一个人敢不为了整个德意志的存亡,忧心如焚!一旦,所有的德国人,满脑子都是国家的存亡,就不会再有余力因为民不聊生,而对政府怨声载道了
只有,通过马不停蹄的侵略战争,整个德国从上到下每一个人,才不得不万众一心的一致对外,想分裂,也不可能了!因为所有的德国人,无一例外全都是热血沸腾的为了德意志民族的存续而战,你这时候闹分裂,哪怕一贫如洗的德国人就是再多,也得不到共鸣,正因为如此,希特勒发明了闪电战!闪电战对于纳粹最大的意义,并不是攻其不备,而是使得整个德国,不间断的与一个又一个的国家,你死我活,进而迫使所有的德国人,哪怕日子就是再难过,也不得不万众一心的一致对外!根本没有闲暇,让你想起自己的民不聊生!
其实,如果不是一战战胜国,向战败国德国强行勒索了巨额战争赔款,这二战,极有可能是根本打不起来的!哪怕,希特勒就是舌灿莲花,也别想忽悠得起哪怕一个安居乐业的德国人,去仇恨犹太人,去浴血奋战!
希特勒发动二战的借口是什么
请楼主先知道一点的是,战争的发动从来不缺什么借口,就想你看一个人很不顺眼的时候就可能会去凑他一拳,这根本不缺借口和理由。
同样,发动战争的借口也多种多样,德军入侵波兰的借口就是元首希特勒制造出来了。元首秘密派人假扮波兰的军队和飞机袭击了德国东部的一个电台和女子学院,出兵波兰的借口也就制造出来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意、日轴心国与中、苏、美、英等同盟国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进行的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战争。它是帝国主义争霸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地步的必然结果。它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酝酿过程。德、意、日法西斯政权在英、法、美等国绥靖政策的纵容下,推行侵略扩张政策,首先在亚洲、非洲和欧洲发动局部战争,最后挑起世界大战。
1 基本事实和论断
经济危机导致国家间争夺激烈是二战爆发的社会根源
经济危机使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势力减弱。一战战败国德国不甘严惩暗中迅速恢复国力;战胜国意大利未能得领土而在地中海炫耀武力;战胜国日本不满限制准备侵略扩张。
1920年到1921年和1929年到1933年,世界连续发生了两次经济危机沉重地打击了西方资本主义,各种基本矛盾日益尖锐起来,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夺愈演愈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德国不甘心凡尔赛和约对它的严惩和限制,暗中迅速恢复国力,准备重返帝国主义列强行列;战胜国意大利因未能得到英法所许诺的领土而耿耿于怀,在地中海炫耀武力以维持地区霸权;另一战胜国日本,对华盛顿条约对它的限制表示不满,在亚太地区与英美展开了新的角逐,准备向中国侵略扩张。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则在如何处理德国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法国主张肢解和最大限度地压榨德国,以维护自己在欧洲大陆上的霸主地位;而英美则主张不要过分削弱德国,以免法国过分强大而打破欧洲均势。
为了摆脱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德、意、日法西斯统治的国家走上了国民经济军事化的道路,在政治上也日益法西斯化,开始向外扩张和发动局部战争,争夺英法美等国殖民地国家的势力范围和地区霸权,终于成为亚洲和欧洲的战争策源地。经济危机使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势力减弱,为了保住既得利益,英法美等国对法西斯政权的侵略扩张采取绥靖政策,企图以妥协退让和牺牲他国利益来换取和平,结果大大助长了法西斯政权的侵略气焰,加剧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和全面危机。
2 基本事实和论断
法西斯政权迅速崛起瓜分世界是二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法西斯统治的基本特征是:对内以集权制取代民主制,实行反共、反社会主义、反民主主义的恐怖统治;对外以极端民族主义为核心,以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界为其一切重大政策的出发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德意日法西斯政权瓜分世界的直接结果。法西斯主义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首先在德、意、日等独裁集权国家兴起,并先后在这些国家掌握了政权,建立了法西斯集权制政府。法西斯政权特别好战,它们在帝国主义的利益分配席上分得较少,有急于重新瓜分世界的强烈愿望,但又缺乏对世界实行经济兼并、和平分割的实力。于是便借助垄断资本主义,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迅速增强军事实力,妄图靠战争手段重新瓜分世界。由于军事经济的畸形发展,又引起军事膨胀型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这只有依靠发动战争才能解决,于是又触发了更为深层的经济政治危机。因此,从战争走向战争就成了“危机-战争-危机”这一恶性循环的必然归宿。
德意日法西斯政权先后在欧洲和亚洲形成了两个战争策源地,并点燃了侵略的战火,意大利法西斯党于1922年10月上台后,为建立跨地中海、红海和巴尔干地区的“大意大利帝国”,疯狂推行侵略扩张政策,并于1931年征服利比亚,1935年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年武装干涉西班牙。德国纳粹党于1933年1月上台后,制定了扩张计划,企图首先在中欧建立“大德意志”,继而击败法、苏,夺取欧陆霸权,最后向海外发展,战胜英美,称霸全球。基于相同的目标和需求,1936年10月,德、意两国签订了《柏林协定》,结成柏林-罗马轴心,成为欧洲的战争策源地。日本作为东方的后起资本主义大国,在1926年制定了“先夺满、蒙”,后取中国,进而征服亚洲称霸世界的总方针。1931年,日本对中国制造了“九一八”事变。1936年3月标志日本法西斯政权确立的广田内阁上台后,确立了保证其东亚大陆以及向南洋扩张的战略目标,并把中、苏、美、英等列为敌国,成为远东地区的战争策源地。随后,德、日两国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不久意大利也加入该协定,因而宣告三国法西斯侵略集团初步形成。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签订同盟条约,正式结成军事同盟,将战火烧到了整个世界。
3 基本事实和论断
西方经济大国持绥靖政策妥协是战争爆发的深层诱因
绥靖政策是企图通过局部让步和牺牲其他国家利益,来维护和巩固其既得利益。绥靖的本质是妥协、自欺,结果是纵容了战争。
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大国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把绥靖政策奉为处理国际危机的总方针。这主要是因为任何一场新的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都意味着它们可能丧失既得殖民地;同时也因为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担心再一次大战将西方文明的毁灭。因此,它们宁愿放弃部分既得利益,牺牲一些弱小国家,以求得同法西斯国家妥协;同时还希望祸水引向苏联,以避免同法西斯直接交战。
绥靖政策的本质是妥协、自欺,结果是纵容了战争,这并不是资产阶级政治人物的个人行为。推行绥靖政策以英国为最,1931年“9·18”事变后,英美首先纵容日本侵略中国;1937年张伯伦任英国首相后,这一政策得到全面的推行和发展;到1938年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的《慕尼黑协定》出笼,绥靖政策达到了顶点。法国曾试图通过建立区域性集体安全来维护其欧洲大国的地位,但到30年代中后期也逐步将自己绑到了英国绥靖政策上。美国是英法绥靖政策的主要支持者,所推行的“独立主义”外交政策,实际上就是美国式的绥靖政策。直到1939年德国大举进攻波兰,英法仓促对德宣战,才宣告了绥靖政策的失败。1940年5月,德国闪电战袭击西欧,直逼英法,英法军民奋起抵抗,标志着绥靖政策终结了。
4 新的研究和视点
没有及时形成反法西斯阵线是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
二战爆发迫在眉睫之时,英法美苏中等国并没有及时组成团结一致的反法西斯阵线,终使避免战争爆发失去最后机会。
二战爆发前,世界上已经出现了可以防止战争的力量:苏联为争取集体安全、防止大战作出了很大努力;中国和其他一些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起到了延缓和制约战争扩大的作用;欧洲人民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记忆犹新,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呼声很高;德意日国家内部也存在着反对侵略的社会与政治力量。此时确实存在着建立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制止大战发生的可能性。但是英法美苏中等国并没有及时组成坚定的反法西斯阵线。
1935年4至8月,英、法、苏曾为缔结互助条约和军事协定在莫斯科举行谈判,苏联为防止和推迟世界大战作了很大努力,却没有得到英法等国的响应,还被排斥在解决与其重大利益相关问题的国际会议之外。同时,德国为避免两线作战,也与英国秘密谈判,并向苏施加压力;德国还谋求与苏谈判。苏联在集体安全努力遭到失败的情况下,1939年决定首先确保自身安全、避免卷入战争,尽力争取与英法结成反法西斯同盟,也不排斥与德国改善关系,苏联同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
德国则在1939年4月27日宣布废除1934年签订的《德波互不侵犯条约》和1935年签订的《英德海军协定》;5月22日德意签署军事同盟条约。与此同时,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日本对苏联进行战争挑衅。世界局势急剧紧张,波兰向英法等国求援,与英国缔结临时互助条约,与法国签署军事协定。但是英、法、苏未能实现联合对德,维护世界和平的反法西斯阵线未能及时形成,终使避免战争爆发失去最后机会。德国在一切准备就绪的情况下,于1939年9月1日对波兰发起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希特勒在取得和欧洲各国平等地位后,经济也发展比较好,为什么还要发动二战?
不打根本不行,首先德国经济发展非常好所用的第一手投资不来自任何一国而来自大规模屠杀以犹太为首的二等种族,这不是长久之计,说白了经济泡沫很大,和自身金融体系的发展脱节
第二,作为一战战败国,德国被俘了巨量的战争赔款,这个支出非常高严重挤占民生资源,在大家一起过苦日子时体现不明显,但人民大量制造出价值的同时得不到响应的利益,那社会矛盾用不了几年就会激化
第三希特勒上台自身就是用的民族极端主义理论,在人民年前保证了要重新把德国带回列强行列,想要高的地位,不打怎么可能的得到
最后,国际环境有点太好了,英国搞绥靖政策,法国积极防御,波兰水货一个,苏联正在搞大清洗,美国受制于华盛顿海军条约没有强大的海军护航,陆军根本开不了欧洲,这个机会不抓都对不起自己
二战中的德国,为何不“见好就收”非要把自己逼向绝路?
首先希特勒上台之时,全球正处于一场空前的经济危机当中,德国国内的经济已处在崩溃的边缘,希特勒能够上台正是利用了德国人对欧洲其他国家的仇恨,当德国一战战败之后,美、英、法在《凡尔赛会议》对德国进行了非常严苛的制裁和打压,可以说《凡尔赛条约》的制定为二战爆发埋下了伏笔。
而希特勒的对外强硬的态度,以及对国内民众的承诺让希特勒必须走上战争道路,一方面转移国内矛盾,另一方面他需要通过战争来让自己的地位更加巩固,并通过掠夺他国财富来兑现对德国极端分子的许诺。
德军
法国元帅福煦曾在听到了《凡尔赛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道“这不是和平终战,而是20年的休战”。这句预言比写的都准,果然21年之后,二战爆发了,之所以德国再次走上战争的不归路,原因就在于《凡尔赛和约》激起了德国人的仇恨情绪,如果说一战的时候他们只是为了扩张生存空间而发动世界大战,那么二战的时候他们一定程度上是带着强烈的报仇心态去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希特勒与士兵
所以德国的战争机器一旦开动他就不可能停下,疯狂的希特勒认为,与其在英、法、美的限制之下逐渐被蚕食,还不如孤注一掷,来一场鱼死网破的较量。
并且,希特勒本来就不能用一个正常人的思维去解读,他在一战爆发的时候就曾兴奋的不得了,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狂热战争疯子,在德军占领了比利时之后,希特勒的所作所为其实都和复仇有关。
反法联盟
另外,不得不说英法美一开始的绥靖政策给了希特勒很大的信心,他们不断纵容希特勒扩张领土而坐视不理,导致其胃口越来越大,一直到希特勒闪击波兰,英法两国才终于意识到整个欧洲将大难临头了。
希特勒为什么发动二战?
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为了扩大日耳曼人的生存空间。
一战后德国作为战败国被迫接受了《凡尔赛条约》中的不平等内容,不仅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发达城市,丧失了百分之13.5的领土和所有海外殖民地,更被禁止重机枪等军工支柱产业的生产,赔款2260亿马克这笔庞大的赔款对于战后经济凋零的德国来说无疑雪上加霜。
加上1929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赔款一直到2010年10月3日才被完全还清。德国当时的通货膨胀简直离谱,据统计:1922年,德国马克和美元的汇率已经贬到20亿:1,等1923年底的时候,买1磅面包居然需要3万亿元!
失业人口多达600万,随时失业的临时工人则有400多万,算上失业者的家属那么50%的德国人无法解决吃饭问题,人们的生活用水深火热来形容毫不为过。正是在这样经济萧条的德国,希特勒承诺“让德国每一户人家的餐桌上有牛奶与面包”,因而得到选民拥护成为了德国的新一任统治者。
希特勒是怎么发起二战的?
一战是塞尔维亚人干死了奥地利王子,最后互相扯皮无果,最终演变成战争,打着打着就把欧亚大陆的其他国家卷了进来,比如德国就是支持奥地利的,而中国北洋政府是支持塞尔维亚的。
当然此塞尔维亚非现在的彼塞尔维亚,硬要说的话,一战塞尔维亚应该是已经解体的南斯拉夫,是很大的大国额。
额,还有美国是最后一战快结束时才参战的,其原因是德国误伤美国潜艇,杀死了很多人。
二战一开始时帝国主义扩张,希特勒虽然有野心,但还没有举起屠刀,只是打着敌对苏联的幌子扩张军队,打算吞并周围小国,说白了和如今的美国差不多,只是为了资源和野心,打打小国赚钱罢了。
只是没想到突然而来的经济大崩溃,造成了帝国主义的崩塌,无奈之下德国只能发动了全面侵略战争,向着法国等国家打了过去。
结果越打希特勒赢得越多,赢得越多希特勒野心就越大,最终发展成犹太人大屠杀和统治世界的野心。

今天的讨论已经涵盖了“希特勒为什么要发动二战”的各个方面。我希望您能够从中获得所需的信息,并利用这些知识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讨论,请随时告诉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