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科普知识

“人生若只初相见”的原文是什么?(人生如若初相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是哪个朝代的诗)

它是清代纳兰性德的一首词,“拟古”是指模仿古代文人所作诗词以作新诗词,在这首词中,纳兰性德是模仿唐元稹有《古决绝词》三首,“决绝”意思是坚绝拒绝,在这首词中则用...

现在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人生如若初相见的问题,希望我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有关于人生如若初相见的问题,我们开始谈谈吧。

“人生若只初相见”的原文是什么?(人生如若初相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是哪个朝代的诗)

“人生若只初相见”的原文是什么?

它是清代纳兰性德的一首词,“拟古”是指模仿古代文人所作诗词以作新诗词,在这首词中,纳兰性德是模仿唐元稹有《古决绝词》三首,“决绝”意思是坚绝拒绝,在这首词中则用来表示女子要与男子断绝关系。详解见下面的内容吧!

词题说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其所拟之《决绝词》本是古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如古辞《白头吟》:“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唐元稹有《古决绝词》三首等。这里的拟作是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词情哀怨凄惋(婉),屈曲缠绵。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①,何事秋风悲画扇②。等闲变却故人心③,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④,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⑤,比翼连枝当日愿!

注释

①人生句:意思是说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那样地(的)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

②何事句:此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

③等闲二句:意思是说如今轻易地变了心,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故人,指情人。

④骊山二句:《太真外传》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白居易《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 对此作了生动的描写。后安史乱起,明皇入蜀,于马嵬坡赐死杨玉环。杨死前云:“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又,明皇此后于途中闻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这里借用此典说即使是最后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

⑤何如二句:化用唐李商隐《马嵬》:“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之句意。薄幸,薄情。锦衣郎,指唐明皇。又,意谓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意思是纵死而分离,也还是刻骨地念念不忘旧情。亦可通。

讲解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始见《花间集》韦庄词。有不同体格,俱为双调。但《太和正音谱》谓:《花间集》载《木兰花》、《玉楼春》两调,其七字八句者为《玉楼春》体。故本首是为此体,共五十六字。上、下片除第三句外,余则皆押仄声韵。

词题说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其所拟之《决绝词》本是古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如古辞《白头吟》:“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唐元稹有《古决绝词》三首等。这里的拟作是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词情哀怨凄惋(婉),屈曲缠绵。汪刻本于词题“拟古决绝词”后有“柬友”二字,由此而论,则这“闺怨”便是一种假托了,这怨情的背后,似乎更有着深层的痛楚,无非借闺怨作隐约的表达罢了。故有人以为此篇是别有隐情,无非是借失恋女子的口吻,谴责那负心的锦衣郎的。

辑评

一、于在春《清词百首》:“题目写明:模仿古代的《决绝词》,那是女方恨男方薄情,断绝关系的坚决表态。这里用汉成帝女官班婕妤和唐玄宗妃子杨玉环的典故来拟写古词。虽说意在‘决绝’,还是一腔怨情,这就更加深婉动人。”

二、盛冬铃《纳兰性德词选》:“决绝意谓决裂,指男女情变,断绝关系。唐元稹曾用乐府歌行体,摹拟一女子的口吻,作《古决绝词》。容若此作题为‘拟古决绝词柬友 ’,也以女子的声口出之。其意是用男女间的爱情为喻,说明交友之道也应该始终如一,生死不渝。”

为什么说人生若如初相见

突然脑袋开窍,明白了「人生若如初相见」的感慨从何而来。

我们被最初的对方的魅力所吸引,随着感情升温,岁月流逝,吸引力大概率上都是被消耗的,更何况我们也会更多的认识到对方的不足呢?而所谓的进步和更大的吸引力是缓慢的且可能是 0 增长的。所以,常常就代表着人生初相见的那段时期,是最美好的。

之前,听一个道理,太容易被得到的很难被珍惜,我一直不太明白。现在似乎也渐渐明白了。

如果是一个容易被得到的女人,之后这个女人又把很多的重心都放在那个男人身上,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又如何能把吸引力递增的值做到大于吸引力递减的值呢?又,对于任何人来说, 不出意外,没有外力或者突然的因素影响,几乎没有任何理由和任何动力驱使对方愿意为了一个已经得到的东西再继续付出

还有当我们扔东西的时候,会因为其对自己的价值(往往就是价格)来决定是保留还是扔掉。那些便宜的,会被毫不犹豫的扔掉;那些很容易获得的,可能会念叨一下,可还是会扔掉;最后,真正对其有价值的,必然会被留下。我想,这放在比喻舍弃一个人的程度上来看,似乎是十分残忍的,可,拿到现实面来说,这可能就是真的。所以,你对对方的价值是什么?

说难听点,假如你是那个倒贴的,甚至这个文章的标题,我一开始就想命名为「倒贴的永远就是倒贴的」,说的太绝情和太犀利,所以我只好改了一个更委婉更有意向的标题。

试想,什么情况下会考虑感情?一定是感情重到让人放弃掉考虑利弊,或者说跟你在一起的价值远大于那些利弊的权衡。只有如此,方才可能更多的考虑感情。细细想想,「深重的感情又从何而来?」,还是上面所说的你对对方的价值是什么?(这价值有时候是多方面的,也是因人而异的,不一定非得是物质上的)

所以,对于价值不够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对 TA 感情还不够深重的人,你想想如果是你的话你会用什么方式对待 TA 呢?如果是我,我会更多的权衡利弊,考虑得失。也就是,在一起,目前我能得到什么,又需要失去什么,我愿意这么做吗?所以,对于一个倒贴的人来说,TA 可能不需要付出和珍惜,就足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或者不会让自己失去什么,那么何乐不为呢?当有一天,你的存在会让 TA 失去什么,或者让 TA 感觉得到的不足以让其维持和你的关系,那就会一脚把你踢开(踢开不好听,但真的就是这样啊,哪怕你是被动的踢开呢,Haha)。

所以拜托,不要被电视里感动天感动地感动自己的付出拿出来说,那都是你自己付出的沉没成本,跟任何人都没有关系。而就算电视剧里面的桥段,被付出的人,也都是等到失去了这个一直为其付出的人时,才懂得失去了多么爱他的人且前提还得是, 没有一个更好的人出现

一切想法和说法都不是绝对的,我说的我想的你说的你想的都不是绝对的,那么 那些鸡汤或者伟人说的,也同样不是绝对的,所以,没有什么道理,需要你拿自己的幸福去实验,所以,就请也不要拿「我好好爱,用心爱,付出总能得到回报」等鸡汤名言来激励那个受伤累累的自己去持续对一个不懂得珍惜你的人付出或者损耗时光。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爱自己,好好提升自己的价值,一个更好的自己,才能直挺挺的站立,也才能真的等到欣赏与爱护自己的那个人。 非此,以我目前的级别,还真不知道有别的道路能够真正的通往幸福爱情以至幸福婚姻的殿堂中。

祝福,值得被珍惜和爱护的你。

人生如若初相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是哪个朝代的诗?

人生如若初相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是来自一首清朝的诗歌,作者是纳兰性德,诗的名字叫做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的全诗是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性德不追求功名,非常爱好填词,他在《虞美人·为梁汾赋》写道:眼看鸡犬上天梯,黄九(黄庭坚)自招秦七(秦观)共泥犁。

纳兰性德词作现存348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写景状物关于水、荷尤多,尽管以作者的身份经历,他的词作数量不多,眼界也并不算开阔,但是由于诗缘情而旖旎,而纳兰性德是极为性情中人。

因而他的词作尽出佳品,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人生如若初相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是哪个朝代的诗

“人生如若初相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词《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此词描写了一个为情所伤的女子和伤害其的男子坚决分手的情景。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借用班婕妤被弃以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的典故,通过“秋扇”、“骊山语”、“雨霖铃”、“比翼连枝”这些意象,营造了一种幽怨、凄楚、悲凉的意境,抒写了女子被男子抛弃的幽怨之情。

人生若只初相见全文

人生若只初相见 这个男人,说他殊世难得,不是因为他是相国公子,天生富贵;亦不是爱他丰神俊逸,是浊世翩翩佳公子。太多的浊世翩翩佳公子,都是无用的草包,又或者是女人心上的一道刻痕,不提也罢。 甚至,不是因为他天资聪慧,学富五车,不是因为他的词写的好。词写得好的多如恒河沙砾,负心薄幸的事照做。中国的男人们,习惯了一手鞭子一手糖地对待女人。 犹记得《世说新语》里那段凄恻动人的故事:“荀奉倩与妇甚笃,冬月妇病热,乃出中庭自取冷,还以身熨之。妇亡,奉倩后少时亦卒。”荀奉倩和纳兰若容这样的男子一样,深情为世所稀。女人,爱极了他们的绕指柔肠,如海深情。 当然,纳兰词是真的好。王国维极赞他的真,称他未染汉人习气,不好堆砌典故。《饮水词》朗朗若白云苍狗,流动无形,所以治学严谨、讲究意境的王老先生说他“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纳兰的词读一首不过寻常,但是通部词集读下来,就感觉荡气回肠,与众不同。文有文气,要如长河贯日,一气始终。能将伤心一咏三叹,悲切绵延不绝的,只有容若。王国维说他是“千古伤心人”,并不是妄语。 “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可以说是王国维的个人偏好,难免有溢美之嫌,但他的个人之见隐隐有悲意无奈,却是明确的。这样的赞誉,对纳兰一人是称许,对宋之后整个中华的文坛,却有语尽意不尽的指责。北宋以后,战乱纷迭,南宋、元、明至清,近千年的文化凋敝如寒秋,再不复盛唐之风,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盛,是一种昂然的姿态,诗经楚辞是盛,汉赋唐诗是盛,千金买马是盛,醉笑陪君三千场也是盛。孟浩然一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是盛,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也可以是盛。 盛如春之最浓艳时,万花纷落,安心踏足其间时惋惜激烈的放纵。这样的姿态,宋之后,再无一人。元曲,明清小说,是士与民的结合,士已凋敝了,民的文学倒像繁星在月晦时都亮了,好的很。可惜称不上盛。 纳兰容若的备受推崇,自然有不能抹灭的历史原因,似一种无可奈何的出场,像他的人,虽然心羡闲云野鹤的生活,却不得不生在一个权相之家,接受礼教的束缚;有建功立业之心,安邦定国之志,然而过分显赫的家世,却阻碍了他的仕途,一生只得了个一等侍卫御前行走的虚衔,跟随着皇帝扈从出关,却不是去饮血沙场。皇帝多武士,不需要他去征战沙场。康熙最爱的,不是他的武功,是他的倾国文才。 康熙二十四年暮春,容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然后便一病不起,七日后于五月三十日溘然而逝。终年31岁。 七日了,我来到这花树下。梨花苍白如雪,暮春的风又起了,扯碎梨花瓣,零落无情。我已去过你们定情约会的回廊了。我看见卢氏的倩影。她给我常戴的翠翘。现在我来到这充满回忆的地方,听君诉,一生愁肠。 你的绝色表妹,站在阳光里,黑发如丝缎,对你微笑。她身量未足,再过几年,不知美得如何?你以为她可以嫁给你,却选进了宫,做了皇帝的爱妃。 少年时的绚美如蝶的梦,翩然而落。 你也有了妻,卢氏雨蝉,高官名宦之女,和你,是一对璧人。不是不爱她的,只是当时,仍有一点心绪记挂表妹。直到,表妹郁郁而终。你不知道年少深爱,竟催表妹速死。你心伤难补,却凛然,古人早说“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至此时,才明深意。 不能再辜负一个。人会由痛苦变得记忆清晰。记得那日春睡,她为自己披上衣衫的体贴。记得她也是吹花嚼蕊弄冰弦,赌书消得泼茶香的灵慧人,于是琴瑟相和,“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栏曲处,同倚斜阳“。 谁知,好夫妻恩爱不长,三年后,卢氏因难产而亡。 古之悼亡词,由《绿衣》开始引而不绝,纳兰的悼亡词,是绝对可以与潘岳、元稹、苏子并举的。潘岳热衷名利;元稹风流有余,有时难免口不对心;东坡天生洒脱,他是以天地为家的自然之子,不似你隽隽深情,甘愿在对亡妇的思念中耗尽余生。 你平常看她的画像亦题词———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南乡子》  生活于衣香鬓影中的相府贵公子,不是走马章台的纨绔子弟,而是一个至情至性的人。以善良忠诚之心对待所爱,对待朋友。“一片伤心画不成”,如此深情仍自悔薄情,容若呵,你要置天下其他男人于何地? 你的《饮水词》少了悼亡词会怎样?她死后的十一年,与你日夜缠绵的,不是继室,不是侧室,甚至也不是那个红颜知己———后来怀了你的遗腹子的江南女子沈宛。只是卢氏雨蝉,你纳兰容若一生最爱的女人。 丁巳重阳前三日,夜已阑,月华如水,你在晃动的烛影里渐渐睡去,白日所思夜入梦来:“丁巳重阳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醒来遂做《沁园春》———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戏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这阕词在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里成了纳兰容若和冒浣莲相识的契机。书里,在塞外,纳兰容若以马头琴弹出了这首哀歌,冒浣莲闻听之下,不禁心旌摇荡。 这种不加节制的悲伤,正是纳兰词动人心魄的地方。正所谓哀怨骚屑,中国诗学讲究的是“乐而不*,哀而不伤”,一贯尊崇传统美感的梁羽生,这次却借冒浣莲的口说出一番“好诗好词不必尽是节制”的道理来。书中纳兰和冒浣莲一见如故,书外,我对梁羽生也有改观。看他的小说,总觉得他正邪观念太邱壑分明,人物个性单一。然而他对诗词,看法却新鲜亮丽。 “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这一句,翻出前人新意,用词浅淡,却将深情写到极致。梦醒后,想起她,心底充满不可言说的惆怅。你又在深夜痛哭一场,日日如此伤筋动骨,你怎么能不早殇? 七月初四夜,风雨交加,卢氏的忌日前一天,你终宵不眠,写了《于中好》,提醒自己明日是亡妇生辰。  尘满疏帘素带飘,真成暗度可怜宵。几回偷拭青衫泪,忽傍犀奁见翠翘。 惟有恨,转无聊,五更依旧落花朝。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雨凄风打画桥。 ———《于中好》  中国的诗词真的不可以逐字逐句去解释,否则意境全失索然无味。“几回偷拭青衫泪,忽傍犀奁见翠翘。”仍是爱你这些淡语,当中有不识字人也能体会的好处。犀奁是她的妆盒,翠翘是她常戴的首饰。你睹物思人,偷拭青衫泪。翠翘在《饮水词》中一次又一次的出现,成为你们爱情的印记。 其实你几曾忘记七月初四是她忌日?如果忘记了也许还不会这样难过。 今日我又来到这花树下,来到七天前你站的地方。容若,你的灵魂若还没走远,请为我暂留,托清风传递消息,诉说前世未了的情缘。 翠翘落地,一片梨花入手心,又有风起,纷纷绕掩了翠翘。容若,告诉我,春归何处?因何总要决然远离? 我最爱的是你那首“谁念西风独自凉”,落寞之意不加渲染透纸而出;爱那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直白隽永,点破人心。我们的缺憾是,拥有时不知珍惜,回首时爱已成灰。 秋风又起了,你在斜阳中黯然伫立。沉思往事。回忆如名剑割破喉咙,珍贵凌厉。 她弱柳般的身姿,嫣嫣的笑脸,往昔的一切已化入西风,生死之间是不可逾越的沟壑。死亡如同一场盛宴,你我都将赴约,她只是比你先行,所以挽留不住。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斜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浣溪沙》  人是懂得回忆的动物,寂寞是因为失去。只是,很多事,当时只道是寻常。

“人生若只初相见”的原文是什么?(人生如若初相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是哪个朝代的诗)

好了,今天关于“人生如若初相见”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人生如若初相见”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