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教育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哪座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指的是南京长江大桥吗)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出自《水调歌头·游泳》,指当时正在修建的武汉长江大桥。1956年,中国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所...

下面将有我来为大家聊一聊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哪座桥的问题,希望这个问题可以为您解答您的疑问,关于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哪座桥的问题我们就开始来说说。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哪座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指的是南京长江大桥吗)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哪座桥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出自《水调歌头·游泳》,指当时正在修建的武汉长江大桥。

1956年,中国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突飞猛进的新局面。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修建武汉长江大桥。1955年毛泽东视察了全部工程。1956年毛泽东巡视南方,又视察了大桥的施工。6月1日、3日、4日毛泽东在武汉三次畅游长江,写下了此词。

该词描绘了1956年中国积极建设的现象,表达了毛泽东对中国人民建设祖国和改变山河的豪迈气概,体现出来毛泽东对未来景象的展望,也表达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

全词运用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谱写了一曲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战歌。在词里各种景物,历史神话等融贯着社会主义的道理。

水调歌头·游泳

作者: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风樯动,

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

扩展资料:

现代作家朱子奇,在2001年的《风吹浪打起宏图——重学〈水调歌头·游泳〉》中说”诗词的雄壮气势和乐观精神,这首词中显示的在风险里见豪情的内涵,都给我们以力量和新的启示。我们还向亚非国家的诗人、作家介绍,用毛主席的反帝革命思想和文艺主张去鼓励他们,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现代作家臧克家,中国诗歌学会会长,在《读〈水调歌头·游泳〉》中说道:在农业合作化高潮中,他满怀信心地说:现在的社会主义确实是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比起孔夫子的经书来,不知道要好过多少倍。为了实现理想的社会主义社会。他坚定地表示:还有许多战斗在舌头,还要努力作战’这些掷地有声的铿锵话语,正是这句涛的最好注脚。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水调歌头·游泳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是讲什么历史事件

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

1956年6月,毛泽东从长沙到武汉,第一次游泳横渡长江,当时武汉长江大桥已初见轮廓,毛泽东即兴写下《水调歌头·游泳》一词,其中广为传诵的一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正是描写武汉长江大桥的气势和重要作用。

仅供参考

水调歌头游泳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一桥是指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就是指我们雄伟、壮丽的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全长约6800米,由正桥和引桥组成.正桥长1576米,引桥约长5000米.九个巨大桥墩和十个跨度为160米的桥洞,构成了一幅具有中国特色的拱桥结构,因此,桥下万吨轮船可以畅通无阻.夜晚,华灯齐放,南京长江大桥的夜色也毫不逊色.1948盏银灯,540盏金属卤素灯,再加上150对玉兰花灯,把大桥装点得一片辉煌.这只“光影魔术手”把整个桥面变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南京长江大桥是完全依靠中国自己的人力、物力建造的一座桥梁.南京长江大桥开工时是在1960年1月,当时还没有高科技的设备,只能靠工人手中的铁铲子开工,非常艰苦.因此,有几十万群众都参加了义务劳动,帮助人民政府挖一铲泥土、背一袋水泥……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整整花了8年之余——这雄伟、壮丽的身姿是人们8年来汗水的结晶呀!整个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共动用了国家钢材6万吨,混凝土40多万立方米.人们克服了一个个经济困难以及各种严峻的考验,终于建成了雄伟的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为中国建桥事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全国20多座跨江大桥的灵感来自于南京长江大桥,它为中国做出了许多贡献.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指的是南京长江大桥吗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指的是:武汉长江大桥。

出自毛泽东词《水调歌头.游泳》写于1956年。但是老人家正在武汉视察,并在长江中游泳,写下了这首词。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毛泽东称之为“一桥飞架南北,大堑变通途”,它形象地描述武汉长江大桥的雄伟气势及其在我国南北交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指的是什么成就

这首词中的“一桥”指的是武汉长江大桥,“堑”的意思是交通的沟。“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意为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以后,长江天险成为通畅的大路。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一桥飞架南北,大堑变通途”形象地描述武汉长江大桥的雄伟气势及其在我国南北交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武汉长江大桥全长约1670米,上层为公路桥(107国道),下层为双线铁路桥(京广铁路),桥身共有8墩9孔,每孔跨度为128米,桥下可通万吨巨轮,8个桥墩除第7墩外,其它都采用大型管柱钻孔法,这是由中国首创的新型施工方法。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天堑指什么

长江天险。“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出自当代文学家毛泽东的古诗作品《水调歌头·游泳》,这句话指1957年建成的武汉长江大桥,意思是: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以后,长江天险成为通畅的大路。其中的“天堑”是指长江天险,交通的沟。其形象地描述武汉长江大桥的雄伟气势及其在我国南北交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的长江大桥,是连接汉阳区与武昌区的过江通道,线路全长1670.4米,素有“万里长江第一桥”美誉。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指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哪一项建设成就?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注意:

武汉长江大桥(Wuhan Yangtze River Bridge),是中国湖北省武汉市境内连接汉阳区与武昌区的过江通道,位于长江水道之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的长江大桥,也是武汉市重要的历史标志性建筑之一,素有“万里长江第一桥”美誉。

武汉长江大桥于1955年9月1日动工兴建;于1957年7月1日完成主桥合龙工程;于1957年10月15日通车运营。

武汉长江大桥西起楚琴立交,上跨长江水道,东至中山路;线路全长1670.4米,主桥全长1155.5米;上层桥面为双向四车道城市主干道,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下层为双线铁轨,设计速度160千米/小时;总投资额为1.38亿人民币。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时任鄂督张之洞对巡抚专设的机构司道上书提议,希望能在长江中建一铁桥,由武汉接汉口.

该提议在数月后,经日本工程师估勘其工程建设的费用,少需也要一百七十余万金,可当时鄂省财政不足,加上各项新政的举行都需拨款,便决计将建桥之事暂缓,待川粤两路告成再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建桥一事再被张之洞提出,依旧由日本工程师进行勘察工作,但此次勘察明确了选址,而且进行了大桥的初步设计,获得张之洞首肯,可惜此事不久后,张之洞被调离武汉,此次由日方工程人员开展的武汉初次选址设计工作,也戛然而止。?

清宣统二年(1910年),美国方面有关人员对修建武汉长江大桥又有一次动议,并积极向当时湖广总督游说,但因当时湖北财政状况严峻,大桥的建设耗资巨大,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清宣统三年(1911年)9月初,时任清廷邮传部大臣盛宣怀曾与德国银行签订协议,贷款100万美元,用于武汉建设跨江大铁桥,这是清末关于修建武汉长江大桥动议的最后一次记载,其后因辛亥革命爆发,清朝成为历史,建桥念想也随之进入民国时代。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哪座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指的是南京长江大桥吗)

好了,今天关于“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哪座桥”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哪座桥”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