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剧变的教训和启示(东欧剧变以及苏联解体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拜托了各位 谢谢)
80年代,东欧国家除了阿尔巴尼亚外,都进行着新一轮的改革。推动改革的因素很多,重要的有这样两点:一是东欧国家国民收入平均增长速度下降,1966-1970年7.4...
如果您对东欧剧变带来的启示感兴趣,那么我可以提供一些关于它的背景和特点的信息,以及一些相关的资源和建议。
东欧剧变的教训和启示
80年代,东欧国家除了阿尔巴尼亚外,都进行着新一轮的改革。推动改革的因素很多,重要的有这样两点:一是东欧国家国民收入平均增长速度下降,1966-1970年7.4%,1971-1975 6.4%,1976-1980为41%,1981-1985年下降到了34%。国民收入的下降反映了生产的衰竭,说明粗放型经济体制已经不能适应东欧国家生产力的发展;二是世界能源危机对东欧经济的沉重打击,使东欧国家外债迅速上升。80年代初罗马尼亚外债达140亿美圆,1981年南斯拉夫外债达201亿美圆,1986年,波兰欠西方的外债达382亿美圆,人均1000美圆,1988年匈牙利的外债高达180亿美圆,人均1800美圆。80年代的东欧改革,是此前进行的各个阶段改革的继续和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起到了积极作用。其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各国在新一轮的改革过程中,不断摸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道路,打破了苏联模式对东鸥的一统天下,东欧出现了经济体制多样化的趋势。
苏联的改革是由赫鲁晓夫发起的,因此赫鲁晓夫可以称的上是苏联的第一代改革家。但是,正是由于其改革属于第一次,所以赫鲁晓夫的改革缺乏论证而显粗糙,其政策也带有冲击性。勃列日涅夫上台后,为了克服赫鲁晓夫的缺点,不再那么鲁莽了,这影响了勃列日涅夫 后来在苏联进行的改革。1965年勃列日涅夫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但没过几年,苏联在扼杀捷克斯洛伐克改革运动的同时,其自身的改革也来了个急刹车,新经济体制和“布拉格之春”同归于尽。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苏联生产力的发展。但是,由于其大搞个人迷信,以他为核心的政治局老化,80年代初的改革没有起到搞活经济的作用。加上苏联与美国的挣霸斗争如火如荼,苏联的经济越来越军事化。1985年3月11日:戈尔巴乔夫入主克里姆林宫,在其上台执时苏联已经处于内外交困之中。在国内,国民经济的发展也陷入停顿状态,社会的各种矛盾日趋严重。在外部,70年代苏联所奉行的全球进攻战涅开始遭到西方集团的全面反击,美国提出的“星球大战计划”是苏联面临着新的一轮军备竞赛中被拖垮的危险,阿富汗战争饿长期化也使苏联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可以认为,在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之时,苏联原有的外交政策已难以为续。为了配合国内的政策,戈尔巴乔夫对苏联 的外交政策实行了大幅度的调整,戈尔巴乔夫在苏共第27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大声及呼”:“形势要求改革。”而“加速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是解决我们所有问题的关键;苏联社会的崭新状况只有通过这种途径才能达到。他还说到“完善社会阶级关系饿民族主义”“扩大公开性”等问题,不时地引来雷鸣般的掌声。”然而,戈尔巴乔夫不分阶级的“民主化”。没有限度的“公开性”和“抽象的”的“人道主义”。在国内形成了一种不正常的社会舆论,并逐渐把改革引向误区,对苏联社会造成了较大的思想混乱。
社会主义国家饿改革首先是从东欧开始的,东欧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后,都套用了苏联模式,从而形成了一种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苏联模式本来是一种在非常状态下实行的特殊模式,但苏联***战后不家思索地“输入”到东欧,其弊端日益显露,因而也就陆续出现了改革苏联模式,走自己的路的改革现象,因此,包括苏联在内的苏东地区先后不同程度地卷入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浪潮之中,形成了不可逆转的态势。然而,苏联东欧的的改革并没有达到完善社会主义的目的,相反,改革走进了死胡同,各种矛盾的激化达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最终使社会主义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政权丧失。
1988年夏,苏联的改革面临复杂形势。一方面经济改革陷入停滞状态,另一方面左翼激进有了较快发展。到了1990召开的苏共28次代表大会后,苏联的形势发生剧烈变化,各种政治势力纷纷进行组合,基本形成了以叶利钦等为首的“激进派”,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中间派“和以利加乔夫为首的”传统派的三种势力。再此背景下,爆发了8,19事件,因当说,亚纳耶夫等发动的819事件诣在阻止苏联的演变。但是,819事件的迅速失败,却加速了苏联演变的步伐。具有93年党史,执政74年的苏共顷刻土崩瓦解,曾在苏联各地飘扬的苏共党旗降落了,苏共的瓦解是苏联演变的“里程碑”。没有苏共苏联的苏联,必将走上解体之路。
东欧聚变首先从波兰开始,其次是匈牙利,民主德国……虽然各国演变的过程基本一致,但东欧国家政权转移方式却大不相同,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一是执政的***最高层内部发生了裂痕,自己搞垮了自己,最终丧失了国家政权,比如匈牙利。二是执政的***在国内外的综合作用冲击下曾试图加以抵抗甚至回击,但在“团结,和睦,合作,共事”的口号下一步步地妥协退让,从而被逼交出政权下台,如波兰,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三是通过袜子冲突的斗争形式实现政权的更替和突变,这是东欧聚变中最为激烈和尖锐的一种,如罗马利亚。
综上所诉不难看出,苏联东欧放下红旗,重新选择社会制度,并不是一开始的革命不应该爆发,而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内外因素合力所至。同样是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从另一方面证明:革命是正确的是不容怀疑的。
以史为鉴,可知兴谴,虽然我们伟大的国家在那场浩劫中“辛免于难”,但也付出了血的代价。但实践证明,我们的***是高瞻远瞩的。虽然那代价过于沉重。可是我们要知道在那样一个年代,已没有什么比我们的社会主义主国更重要的了。苏东聚变还映证了这样一个道理:在发生重大事件或国家遇到巨大挫折的时候。采取了“联邦”或“邦联”制的国家,很可能分崩离析。况且,这两种制度本身就是不安定的应素,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谁会和我们患难与共呢?而现在台湾岛内大炒特炒的“联邦”制我们不可放松警惕。我们还要明白:发展是硬道理,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放在第一位,不搞对抗,不搞军备竞赛,不拉帮结派,时刻严防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还有,由于我国是民主集中制的国家,万一出现了戈尔巴乔夫型的***,后果不堪设想。在20世纪70-80年代间苏联就曾为***的年龄和健康问题大伤脑筋,而我国***的年龄问题也不容小觑。因此,我们必须要有有效的监督体制和合理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民主制度。
谈谈东欧剧变和苏联接截体对中国的影响?
在苏联解体一个多月之后,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做出了精辟概括:“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苏东剧变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第一,必须进行改革开放。 第二,必须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巩固执政基础。 第三,必须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 苏共的兴亡证明这样一个道理,***严重脱离人民群众,丧失了政治凝聚力,最终必将被人民群众所遗弃。1991年初的民意调查表明,苏联政府的支持率仅有13%,不支持率达73%;苏共的支持率仅有14%。难怪在苏东剧变,敌对势力取缔***时,苏共党员们有组织集合起来,去保卫自己的区委、市委或州委,没有举行任何大规模抗议活动,人民群众也没有支持、声援苏共。就连戈尔巴乔夫在下台后反思时,也不得不承认:“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就失去了主要的资源。”
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
简论苏东剧变的原因及教训
东欧剧变原因斯大林模式长期得不到修正,一直沿用原经济制度导致苏联在某方面技术的落后(斯大林模式是重视重工业,导致其他工业和农业落后)。长期放松执政党自身建设。
原因:用社会主义的理论解释就是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政治权力过于集中,缺乏党内民主。政权丧失民主集中制的优点,庞大的官僚体制下效率低下,政权丧失生命力。
苏东剧变对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受到了挑战。
苏东剧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很好地坚持和改善***的领导,没有把执政党的自身建设搞好。
苏东发生剧变的原因很多,但根本原因只能有一个。考察研究苏东剧变原因的著作汗牛充栋,但几乎都是从其上层建筑上找问题,很少从经济基础上找原因。
谈谈社会主义国家从东欧剧变中应吸取什么教训
苏东剧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了锻炼,从中吸取了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坚持中共领导和科学社会主义。坚持强有力的集体领导,反对个人独断专行。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初衷是要通过改革来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
中国应该吸取最主要教训是:马克思主义可中国化的,是可以发展变化的,中国人将印度佛教中的男性观音接收后却变成女性观音,对马克思主义是有勇气变一变的。东欧完全放弃马克思主义可惜,中国可变马克思主义。
东欧剧变对我们的启示:社会主义应不断通过改革来完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独立自主;社会主义必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社会主义必须加强西方和平演变的抵制。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1)、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尤其应该始终抓住这个中心不放。
苏联解体给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训?
1、苏联解体给世人留下的最为深刻的教训就是:国家统一是最高原则。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放在首位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必然就要坚持社会主义的道路。
2、应该汲取以下经验教训:第一,必须坚持高度重视党的思想理论工作,及时反对各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3、苏联解体原因和教训一,没有正确认识***的历史及领导的坚定不移,政党必须坚定才能保证人们思想不产生恐慌。一旦人们的思想开始混乱,这个国家的公信力就会下降。苏联***没有正确认识斯大林。
4、苏联解体的教训要注重民生。苏联不够注重民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过分追求霸权俄国(苏联)和美国都是在近代崛起的国家,对世界霸权都有很大的欲望。
5、苏联改革不成功的教训表明,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里搞社会主义,必须在经济上要一个市场经济充分完备发展的历史阶段。把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6、①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它宣告了苏联模式的失败。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蒙上了一层阴影。②改革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并加强党的领导。③要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苏东剧变的原因和历史教训是什么
1、长期僵化地对待社会主义。苏东国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和运行机制,即苏联模式。苏东国家***没有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改革,对苏联模式长期固守,将其视为社会主义唯一正确的模式。
2、苏东剧变对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受到了挑战。
3、原因:用社会主义的理论解释就是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政治权力过于集中,缺乏党内民主。政权丧失民主集中制的优点,庞大的官僚体制下效率低下,政权丧失生命力。
4、苏东剧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很好地坚持和改善***的领导,没有把执政党的自身建设搞好。
5、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特别是对苏联实施和平演变战略,加速了苏东剧变进程。
从苏东剧变过程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1、苏东剧变给我们深刻的启示:第一,必须进行改革开放。第二,必须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巩固执政基础。第三,必须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
2、因此,苏东国家的剧变深刻的教训从反面说明,只有把经济搞上去,改善人民的生活,才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坚定人民的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第一是原有的苏联模式积弊太深;第二是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改革路线;第三是西方从外部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启示:归结为一点就是要根据我国国情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4、苏东聚变还映证了这样一个道理:在发生重大事件或国家遇到巨大挫折的时候。采取了“联邦”或“邦联”制的国家,很可能分崩离析。
东欧剧变以及苏联解体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拜托了各位 谢谢
两极格局结束 暂时形成 一超多强 的局面 世界呈现出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发展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逐渐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美国 西欧 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使美苏两极格局受到冲击 世界格局开始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70年代新加坡和韩非经济高速发展,不仅超过西方发达国家 而且成为美国 西欧 日本的竞争对手 两极格局解体后 两大军事集团对抗的局面结束 世界形势的总趋势走向缓和 美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转向对话和缓和 这使得维护世界和平的可能性增长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趋势也在迅速增强 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
好了,关于“东欧剧变带来的启示”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东欧剧变带来的启示”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