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盐的国家标准是什么(食用盐与食用碱是什么)
食盐的标准代码是“GB 2721”和“GB/T 5461”。2721食盐标准下,包括5类食盐,分别是:食用盐:以氯化钠为主要成分,用于食用的盐。精制盐:以卤水或...
下面,我将用我自己的方式来解释食用盐的主要成分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开始讨论一下食用盐的主要成分的话题。
食用盐的国家标准是什么
食盐的标准代码是“GB 2721”和“GB/T 5461”。
2721食盐标准下,包括5类食盐,分别是:食用盐:以氯化钠为主要成分,用于食用的盐。精制盐:以卤水或盐为原料,用真空蒸发制盐工艺、机械热压缩蒸发制盐工艺或粉碎、洗涤、干燥工艺制得的食用盐。
粉碎洗涤盐:以海盐、湖盐或岩盐为原料,用粉碎、洗涤工艺制得的食用盐。日晒盐:以日晒卤水浓缩洁净工艺制得的食用盐。低钠盐:以精制盐、粉碎洗涤盐、日晒盐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为原料,为降低钠离子浓度而添加国家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如氯化钾等)经加工而成的食用盐。
注意事项:
首先要购买合格的不过期的食盐。食盐不适宜长期存放,快吃完了再去买是最好的。食盐最好是放在棕色玻璃瓶或瓷缸中保存,尽量不要用塑料起名盛放,记得要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在做菜时,盐不要放得太早,菜快熟了或汤快要熬好是才放盐,这样食盐的营养价值才不会损失。另外,不要用油直接炒食盐,这样也会导致营养成分丧失。
食用盐里面有无含碱成份
食用盐是指从海水、地下岩(矿)盐沉积物、天然卤(咸)水获得的以氯化钠为主要成分的经过加工的食用盐,不包括低钠盐。
食用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同时含有少量水份和杂质及其他铁、磷、碘等元素。
食用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同时含有少量水份和杂质及其他铁、磷、碘等元素
无色透明的立方晶体,熔点为801 ℃,沸点为1413 ℃,相对密度为2.165。
有咸味,含杂质时易潮解;溶于水或甘油,难溶于乙醇,不溶于盐酸,水溶液中性。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略有增大。当温度低于0.15 ℃时可获得二水合物NaCl·2H2O。氯化钠大量存在于海水和天然盐湖中,可用来制取氯气、氢气、盐酸、氢氧化钠、氯酸盐、次氯酸盐、漂白粉及金属钠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食品调味和腌鱼肉蔬菜,以及供盐析肥皂和鞣制皮革等;经高度精制的氯化钠可用来制生理食盐水,用于临床治疗和生理实验,如失钠、失水、失血等情况。可通过浓缩结晶海水或天然的盐湖或盐井水来制取氯化钠。
食用盐是在精制盐、粉碎洗涤盐、日晒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剂而制成的加碘盐。盐中的碘只有转变成碘离子后才能在人体发挥生物活性。碘化物性质极不稳定,容易分解、挥发而失效。所以,在使用和储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密封保存。
碘盐受热、光和风等影响,容易氧化分解而使碘失效,故碘盐应存放在加盖的有色密封容器内。放于干燥、阴凉处,避免日光暴晒和空气吸湿。要随买随吃,一次不要购买太多而长期存放。
2、避免高温爆炒。
碘盐遇高温会分解成单质碘而挥发掉,故炒菜时不要用盐“爆锅”,应等菜八成熟后才放入盐,这样可减少碘的损失。
普通市面上食用盐是没有保质期的 但添加了了碘或锌,硒.钙,核黄素等微量元素的食用盐的保质期为一年。
怎样区分食用盐和工业用盐?
盐按用途可以分为食用盐、工业用盐和其他用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食用盐是从海水、地下岩(矿)盐沉淀物、天然卤(咸)水中获得的以氯化钠为主要成分的经过加工而成的盐。而工业生产中使用的工业用盐含义很广,有时指纯净的亚硝酸钠,有时指含有亚硝酸钠的氯化钠。工业用盐除含有大量的致癌物亚硝酸盐外,还有可能含有铅、砷等有害物质,误用工业用盐极易引发食物中毒。
一、食用盐与工业用盐的区别
(一)结构区别:食用盐是较纯净的氯化钠;工业用盐中除含有氯化钠之外,还有亚硝酸钠等。
(二)性质区别:食用盐性质较稳定,水溶液呈中性;工业用盐中含有的亚硝酸钠在干燥条件下较为稳定,但能缓慢吸收氧而氧化成硝酸钠,水溶液呈碱性。
(三)外观区别:食用盐含碘,质白,呈细沙状,水分极少,用手揉捏时不会有凝结感,特殊情况下也可能显**或淡蓝色;工业用盐不含碘,色泽灰暗,外形多为颗粒状,水分含量大,亚硝酸钠也可能微显淡**。
(四)味道区别:食用盐咸味较重;亚硝酸钠略有咸味,食用时靠味觉难以分辨。
二、食用工业用盐的危害
工业用盐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常见的工业盐中毒事件,多数情况下是由误食或过量食用亚硝酸钠引起的。亚硝酸钠主要用于染料、医药、印染、漂白等方面,由于有增色、抑菌防腐作用,在食品工业中多用作熟肉食品的发色添加剂。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亚硝酸钠在肉食中最大使用量是 0.15克/千克,其残留量在肉制品中不得超过0.03克/千克;在肉制品罐头中不得超过0.05克/千克。一般而言,人体只要摄入0.2~0.5克的亚硝酸盐,就会引起中毒;摄入3克亚硝酸盐,就可致人死亡。
三、工业用盐中毒症状
将工业用盐代替食用盐使用极易引发食物中毒。常见的工业用盐中毒事件主要原因有:将含亚硝酸盐的“工业用盐”当作食用盐使用;误将亚硝酸盐当作食用盐使用;食用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腌制肉制品、泡菜及变质的蔬菜;饮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含量高的苦井水、蒸锅水;肉制品加工时超量使用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是强氧化剂,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使氧合血红蛋白变为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失去携氧能力,导致组织缺氧,使人体出现青紫而中毒。另外,亚硝酸盐对周围血管有扩张作用。过量食入亚硝酸盐中毒后发病迅速,一般潜伏期为1~3小时,造成的后果是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形成高铁血红蛋白。急性中毒表现为全身无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胸部急迫感、呼吸困难,检查见皮肤黏膜明显紫绀;严重情况下,血压下降,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四、预防措施
(一)购买食用盐时应选择正规商家购买,注意食用盐的感官质量及包装标识,要选择外观质白呈细纱状的食盐,标识清晰完整记录成分、含量、厂名、厂址等信息,同时要索取购货凭证。
(二)提高对有毒物质的防范意识,严禁将工业用盐代替食用盐使用,严禁将二者混放。包装或存放亚硝酸盐的容器应有醒目标志。
(三)禁止在肉制品加工中过量使用亚硝酸盐。不吃腐烂变质蔬菜或变质的腌菜。不喝苦井水,不用苦井水煮饭、和面。
食用盐与食用碱是什么
食用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但食用盐通常不是纯净物(所以氯化钠只能算主要成分),会含有少量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钙。有些食用盐(加碘盐)还会添加碘酸钾,有些会添加抗结剂亚铁氰化钾。
食用碱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可能含有少量碳酸氢钠或氯化钠。可以在做面条时添加,口感会好一些,也可以在煮粥时添加,味道也会好一点,食用碱对食物中维生素b1.b2和维生素c有较强的破坏作用,这是它的缺点。
食用盐的成分
氯化钠不一定就是食用盐,但是食用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是一种无机离子化合物,来源于海水,属于食盐的主要成分。
含碘食盐,(英文Iodisedsalt),俗称加碘盐、碘化盐或碘盐,是一种加入了少量含碘盐类(如碘酸钾)的食用盐。通过消化其中的碘化物可以预防食用者的碘缺乏病(IDD)。碘盐是指含有碘酸钾(KIO3)氯化钠(NaCl)。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是6克,但中国国民普遍超过20克。这就需要同时提供不含碘的盐供人选择,否则碘摄入过量的危险性极大。
碘是一种人类乃至各种生物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人们通常可以在多种食物来源中摄取。但碘在土壤中的含量因地方而异,在土壤碘含量低下的地区,人们可能无法从蔬菜中摄取到足够的碘。
食用盐成分配料表
食用盐成分配料表有白炽、氯化钠、氧化钾、氯化镁、硝酸钙、淀粉碳酸钙等等。
1、白炽
含磷的细粒和粗粒,也叫无硫碱性白炽。白炽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氧化钾、氯化钙,含量可以在45%—70%之间。
2、氯化钠
又称食盐、食品盐,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可以在40%—70%之间。由于氯化钠具有高溶解度、清新味、易溶于水、不易挥发,可以作为食用盐的主要原料。
3、氧化钾
是一种淡**粉末,主要成分是氧化钾,其含量一般在15%—45%之间。氧化钾具有微酸性的味道,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并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对调味非常有效。
4、氯化镁
是一种白色颗粒状的粉末,主要成分是氯化镁,其含量一般在10%—25%之间。氯化镁有助于降低食物中的酸性,同时也可以增加食物的口感和质地,并且有利于调味。
5、硝酸钙
是一种白色或带有淡绿色的粉末,主要成分是硝酸钙,其含量一般在5%—15%之间。硝酸钙具有明显的强烈的味道,可以作为食用盐的调料,来增加食物的口感,还可以保持食物的湿润和晶莹美妙。
6、淀粉碳酸钙
淀粉碳酸钙是一种带有淡**的粉末,主要成分是淀粉碳酸钙,其含量一般在3%—10%之间。淀粉碳酸钙具有保湿作用,可以增强食物的果香、口感,以及食物的质感。
好了,今天关于“食用盐的主要成分”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食用盐的主要成分”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