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三大精神是什么什么是航天精神(谈谈你对载人航天精神的理解)
1、航天传统精神。1956年10月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聂荣臻元帅提出了“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建院方针,成为航天精神...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讲解一下“什么是航天精神”的工作原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航天三大精神是什么什么是航天精神
1、航天传统精神。1956年10月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聂荣臻元帅提出了“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建院方针,成为航天精神的奠基石。1986年底,原航天工业部党组提炼、归纳出了“自力更生、大力协同、尊重科学、严谨务实、献身事业、勇于攀登”的航天传统精神。后根据聂荣臻元帅倡导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精神,将航天传统精神进一步表述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
2、“两弹一星”精神。1999年9月18日,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提出并精辟阐述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3、载人航天精神。2003年11月7日,在“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2005年11月26日,在“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载人航天精神被进一步概括为: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和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4、“航天三大精神”反映着不同时期航天事业的特征,体现着一脉相承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航天事业之魂。
谈谈你对载人航天精神的理解
对载人航天精神的理解如下:
1、载人航天精神是一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不仅激励了一代代航天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也勉励了我们当代的每一位年轻人。
2、“特别能吃苦”阐释了艰苦奋斗,为国争光的坚韧品格。每一次成功发射的背后,有地面工作人员的付出,更离不开航天员的拼搏与坚守。
3、“特别能战斗”阐释了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坚定信念。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自实施以来,创造了成功率100%的傲人成绩。成功的背后是航天人“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16字方针;是“成功是差一点点失败,失败是差一点点成功”的优良作风。
4、“特别能攻关”阐释了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的科研精神。载人航天工程是规模庞大、系统复杂、技术难度高、充满挑战的科学项目,要求航天人不能走别人的老路,要持续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走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5、“特别能奉献”阐释了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崇高品质。一人飞天的背后是一个团队的心血。航天人舍弃了多彩的生活,一心扑在事业上,将自己的一生奉献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里,奉献在枯燥乏味的黄沙大漠里,奉献在人烟稀少的大凉山腹地。
好了,今天关于“什么是航天精神”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什么是航天精神”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