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教育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主要内容概括(阿长与山海经 主要内容概括)

《阿长与山海经》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唠叨、朴实而又迷信“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书《山海经》之情,充...

如果您有关于阿长与山海经内容概括的问题,我可以通过我的知识库和研究成果来回答您的问题,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资源。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主要内容概括(阿长与山海经 主要内容概括)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主要内容概括

《阿长与山海经》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唠叨、朴实而又迷信“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书《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和对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扩展资料:

1.本篇主要分为七件事:

长妈妈的名称来历;喜欢切切察察以及限制“我”的行动;睡觉摆“大”字;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讲“长毛”的故事(或长毛攻城,她被掳去守城);谋害“我”的隐鼠(可忽略);给“我”买《山海经》。

2.《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也是该书以写人为主的三篇散文中的一篇(另两篇为《藤野先生》和《范爱农》)。《藤野先生》记的是老师,《范爱农》记的是朋友,而《阿长与山海经》记的则是儿时的保姆长妈妈——一个无名无姓、年轻守寡、淳朴善良、始终给儿时的鲁迅以深切关怀的农妇形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与山海经 的概括

阿长与山海经的概括如下: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记述了他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文章描写了长妈妈的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事,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惦念以及对年幼无知的时光的深切怀念。全文语言平实形象、处处流露着真情,在丝毫不带造作的叙述中,将读者带入到了儿时作者的世界中,令人觉得特别可亲。

创作背景

此文是鲁迅于1926年3月在北京写的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最早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下面写了一个副标题《旧事重提之六》。后来鲁迅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他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子中。

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

后又因受守旧势力的排挤,作者不愿意想到目前,只能借回忆少年生活写点文章聊以自慰。于是写出了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共十篇散文)。此文是《朝花夕拾》的第二篇,回忆自己童年时期与家里女工阿长相处的一段生活。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的主要内容概括

写回答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主要内容概括

有奖励写回答共14个回答

您输入了违法字

聊聊关注成为第887位粉丝

《阿长与山海经》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唠叨、朴实而又迷信“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书《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和对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文章着重写了我幼年时与长妈妈的一段经历.长妈妈是一位保姆,而我对她的印象能如此深刻,可见我对她的感情至深.文章也进一步介绍了她的名字、体形等。

文章主体在于围绕《山海经》,写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由最初的我不大佩服她,最后我对她又有新的敬意,是因为她给我买了《山海经》。

阿长与山海经 主要内容概括

阿长与山海经主要内容是通过记叙鲁迅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几件事,满怀诚挚之情地刻画了一位淳朴善良的农村妇女形象。

1、具体概括

全文描述了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慕已久的绘图《山海经》的感激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惦念以及对年幼无知的时光的深切怀念。

2、创作背景

此文是鲁迅于1926年3月在北京写的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最早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下面写了一个副标题《旧事重提之六》。后来鲁迅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他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子中。

3、思想结构

《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基本是鲁迅温馨的回忆,是对滋养过他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怀念。《阿长与〈山海经〉》可以说是鲁迅先生所有文章中,笔调最温暖的一篇。此文通过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几件事,满怀诚挚之情地刻画了一位淳朴善良的农村妇女形象。

作者简介以及艺术特色:

1、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近现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2、艺术特色

此文最为独特的艺术特色体现在处理肯定与否定这一对矛盾关系时。在整体构思上,长妈妈作为肯定和赞颂的人物,从“人气”的角度被赋予了对比的意义。

所谓暗夜里的明珠,只有同那些“名人名教授”相比较,只有在“夜游的恶鸟”面前,长妈妈性格的光泽才显得格外耀目,读者才感到鲁迅对她的肯定和赞颂具有分量,产生共鸣。

朝花夕拾中阿长与山海经的概括

朝花夕拾中阿长与山海经的概括如下:

1、《朝花夕拾》中的《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主要记述了鲁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文章着重写了他幼年时与长妈妈的一段经历,长妈妈是一位保姆,而他对她的印象如此深刻,可见他对她的感情至深。文章中,鲁迅生动地描绘了长妈妈的形象,她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

2、文章主体在于围绕《山海经》,写鲁迅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文章开始描绘了鲁迅对长妈妈的不大佩服,甚至有点讨厌。但在长妈妈给他赠送了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后,鲁迅对她的感情发生了变化,开始对她有新的敬意。

3、这篇文章也突出了长妈妈的伟大之处,她虽然是个保姆,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成功了。鲁迅对长妈妈的感情也是文章的关键,文章的主体把握及最后对她的缅怀、祝福,都能说明感情很深。

《朝花夕拾》中的《阿长与<;山海经>;》的意义:

1、表达了鲁迅对阿长的深深怀念和感激。在鲁迅的童年记忆中,阿长是一个多嘴多事,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人。阿长虽然只是一个保姆,但是她对鲁迅的生活和成长付出了很多,鲁迅也对她充满了感激之情。这种深深的情感在文章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2、展现了鲁迅对童年时光的深深怀念。通过回忆童年时期与阿长相处的点滴,鲁迅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充满生活气息的童年世界。这个世界既有他对阿长的怀念,也有他对那个时代、那个特定年龄段生活状态的回忆和感慨。

3、揭示了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的命运和遭遇。阿长是一个贫穷的劳动妇女,她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也没有高超的技能。但是她善良、热心、乐于助人,这些品质深深地打动了鲁迅。鲁迅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了对底层劳动妇女的关注和尊重,也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主要内容概括(阿长与山海经 主要内容概括)

好了,今天关于“阿长与山海经内容概括”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阿长与山海经内容概括”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