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教育

什么是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期刊影响因子是什么意思)

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是汤森路透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

非常感谢大家对期刊的影响因子是什么意思 问题集合的关注和提问。我会以全面和系统的方式回答每个问题,并为大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思路。

什么是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期刊影响因子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

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是汤森路透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

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

影响因子=该刊前2年所发表的论文在第3年被引用的次数/该刊2年内所发表的论文总数.

从其定义可知,影响因子的三个决定因素分别为时间(2年)、论文总数(该刊连续2年内所发表论文总数)、被引用次数(上述论文在第3年被引用的总次数)。

扩展资料:

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

(1)论文因素。如论文的出版时滞、论文长度、类型及合作者数等。出版时滞较短的刊物更容易获得较高的影响因子。

(2)期刊因素。如期刊大小(发表论文数)、类型等。在计算影响因子时,刊载论文数仅统计论文、简讯和综述,而对评论、来信、通讯和其他一些常被引证的栏目的文章则不进行统计。

(3)学科因素。如不同学科的期刊数目、平均参考文献数、引证半衰期等都会对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产生影响。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以论文的引证与被引证的数量关系为基础。

(4)检索系统因素,如参与统计的期刊来源、引文条目的统计范围等。对于特定刊物来说,在中外的检索系统中,由于其所收录的期刊群体组成的差异较大,因而所计算的影响因子值有较大的差异,并且同一刊物在不同语种的检索系统中具有明显不同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

百度百科-影响因子

期刊影响因子是什么意思

期刊影响因子可以反映该期刊发表论文的重要性、质量及被引用的频率,也是检索、评价和选择学术期刊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从定义、计算方法、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解析期刊影响因子。

一、何为期刊影响因子?

1.定义

期刊影响因子是指同时统计某一期刊前两年内发表的文章,在发文年份至后两年间被其他期刊所引用的次数与该期刊前两年总发表文章数(包括引自本身的参考文献后的总引用次数)之比值的反英镑对数。

2.作用

期刊影响因子可以反映期刊的影响力和学术价值,也是权威机构授予期刊的重要指标之一。

新手们通常使用期刊影响因子(IF)来快速检测手头看到的合适论文是否出自热门期刊,并希望能够以最短的时间获得相应的引用数量。

二、如何计算期刊影响因子?

1.具体步骤

1)统计期刊前两年(举例:2019年)的所有文章;

2)累加这些文章在第三年(举例:2021年)发表的论文被引用的总次数;

3)将这个累加值除以该期刊前两年的发表总数和引用频率之和。其中,除数称为期刊半衰期,表现的是期刊的新颖程度和研究成果时效性等特点。JCR统计局采用的是5年半衰期。

4)式子:IFy=A(y-1)+B(y)/Appy

IFy:y年度影响因子,A(y-1):引用该刊y-1年度发表的所有参考文献总次数,B(y):引用该刊y年度发表的所有参考文献总次数,Appy:该刊y年度发表的论文数。

2.注意事项

1)同性评价:期刊之间、学科之间、作者之间的影响因子没有可比性,所以评价时需要基于同一领域和时间进行比较。

2)异体评价:不同国家、种类的期刊也不能直接对比比如Nature和PLoS One是非常不同的出版物,JCR因此只能在“Journal Classification”中选择一个相似月的期刊进行同性评价。

三、实际应用

1.检索领域

期刊影响因子一般用于检索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以及寻找适合发表文章的优质期刊,并为科研和学术界提供准确的评价。

2.学术评价

期刊影响因子也成为许多教授和科研人员评价学术成果的依据,在评奖、晋升、聘任等环节,具有重要的作用。

期刊影响因子名词解释

期刊影响因子的名词解释是: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中的一项数据。就是某期刊最近所两年发表的学术论文,在这个报告年份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这个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

期刊影响因子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1963年,尤金·加菲尔德首次提出了“影响因子”这一概念。1975年,影响因子作为一项期刊评估指标正式出现在第一份期刊引证报告中,并成为该报告中最重要的指标,决定了各期刊的排序。

影响因子对于学术界的发展存在重要的价值,然而,由于对于期刊质量的评估存在片面性,部分学者认为其破坏了正常的科研学术活动,因而存在争议。1999年,中国创建了科技期刊引证指标数据库。该统计数据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为基础,评估国内期刊在中文世界的价值和影响力。同年,影响因子被选择为第一批该数据库的期刊评价指标。

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

1、时间因素:从时间维度来看,影响因子的评估统计的是近两年期刊的出版物总数及其被引用次数,不涉及期刊更早发表的出版物。

2、学科性质:不同学科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影响了源刊的基数,属于高基数刊源学科领域的期刊更有可能被同行期刊引用,从而获得高影响因子。

3、其他因素:研究表面,地域、语种等因素对期刊影响因子的评估也存在影响。例如,在SCI源刊中,美国、英国等欧美国家的期刊占据了大多数,其他国家的期刊数量则相对较少。此外,SCI倾向于收录使用英文、法文等语种的期刊,而其他语种的期刊获取高影响因子的难度相对较高。

什么是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期刊影响因子是什么意思)

好了,今天我们就此结束对“期刊的影响因子是什么意思 ”的讲解。希望您已经对这个主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