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科普知识

中耳炎怎样进行饮食调养呢(得了中耳炎该怎样注意自己的饮食?)

中耳炎主要就是因为细菌感染造成的,如果中耳炎疾病发生以后得不到有效治疗的话,病情就会发展的很快,很有可能形成慢性中耳炎,甚至有绝大多数都可能造成患者耳聋的出现,...

中耳炎主要就是因为细菌感染造成的,如果中耳炎疾病发生以后得不到有效治疗的话,病情就会发展的很快,很有可能形成慢性中耳炎,甚至有绝大多数都可能造成患者耳聋的出现,在发...更多中耳炎怎样进行饮食调养呢话题,小编为你整理了详细内容,欢迎浏览。
中耳炎怎样进行饮食调养呢

中耳炎怎样进行饮食调养呢

  中耳炎主要就是因为细菌感染造成的,如果中耳炎疾病发生以后得不到有效治疗的话,病情就会发展的很快,很有可能形成慢性中耳炎,甚至有绝大多数都可能造成患者耳聋的出现,在发现自己患有中耳炎以后,我们不单要进行药物治疗,这也是方面也要进行一些调养,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具体工作。

  中耳炎,就是中耳发炎,是累及中耳( 包括咽鼓管鼓室 鼓窦及乳突气房 )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绝大多数为非特异性安排炎症,尤其好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非化脓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化脓性者有急性和慢性真是之分特异性炎症太少少见如结核性中耳炎等。常见有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及胆脂瘤型中耳炎和气压损伤性中耳炎。中耳炎是引起鼓室硬化最常见的病因。表现为鼓膜增厚,内陷。鼓室和/或乳突窦及乳突气房内充填软组织密度影,乳突气房含气减少或消失,鼓室及乳突内可以出现积液征象,听小骨破坏甚至消失,少部分患者可有乳突及鼓室壁的骨质破坏。但不会出现钙化。

  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由咽鼓管途径感染最多见。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肿胀,纤毛运动发生障碍,致病菌乘虚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是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因此预防感冒就能减少中耳炎发病的机会。

  擤鼻涕方法不正确也可导致中耳炎。有的人擤鼻涕时往往用两手指捏住两侧鼻翼,用力将鼻涕擤出。这种擤鼻涕的方法不但不能完全擤出鼻涕而且很危险,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则压力迫使鼻涕向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因此应提倡正确的擤鼻方法: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擤出对侧鼻孔的鼻涕,用同法再擤另一侧。如果鼻腔发堵鼻涕不易擤出时,可先用氯麻滴鼻液滴鼻,待鼻腔通气后再擤。

  紫桃萝卜汤

  组成:紫菜、桃仁各15克,陈皮30克,白萝卜250克。

  用法:紫菜撕碎,萝卜切丝,陈皮剪小块,共入锅煮半小时,去渣,取水煎液300毫升。桃仁打细粉,以水煎液调冲,并加调味品,即可食用,每日1次~2次。

  功效:行气活血,化痰开音。

  山楂陈皮汤

  组成:山楂40克,陈皮10克,红糖适量。

  用法:山楂打碎,陈皮切碎,加水煎汤,加红糖适量温服。

  功效:行气活血,化痰开音。

  桃杏仁凉菜

  组成:桃仁50克,杏仁50克,花生米150克,芹菜250克。

  用法:将桃仁、杏仁泡发洗去皮,花生米泡发洗净,加佐料共煮熟,勿煮过久;将芹菜洗净切断,用开水焯过待凉,与桃仁、杏仁、花生米拌匀,加入少量盐即可食用,可作正餐小菜食用。

  功效:行气活血,化痰开音。

  在上面的内容中,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了几种调养的办法,这些食物的做法都非常的简单自己在家里就可以做,所以如果生活中你也患上了中耳炎的话,可以按着上面的调养方法自己试一试,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缓解中耳炎的症状的。

世界未有比真诚人更为可贵的。——西塞罗


【中耳炎怎样进行饮食调养呢(得了中耳炎该怎样注意自己的饮食?)】中耳炎主要就是因为细菌感染造成的,如果中耳炎疾病发生以后得不到有效治疗的话,病情就会发展的很快,很有可能形成慢性中耳炎,甚至有绝大多数都可能造成患者耳聋的出现,,更多《中耳炎》请查看上面介绍的具体内容。

相关问答

得了中耳炎该怎样注意自己的饮食?

答:中耳炎,是鼓室粘膜的炎症。病菌进入鼓室,当抵抗力减弱或细菌毒素增强时就产生炎症,其表现为耳内疼痛(夜间加重)、发热、恶寒、口苦、小便红或黄、大便秘结、听力减退等。如鼓膜穿孔,耳内会流出脓液,疼痛会减轻,并常与慢性乳突炎同时存在......详细

有中耳炎,饮食方面建议怎么注意?

答:中耳炎饮食禁忌 1、荤发腥物,如鸡、鱼、蟹、母猪肉、驴肉、鹅、虾、猪头肉、马肉、羊肉、韭菜等。这些食物容易生热化火,使炎症扩展。 2、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桂皮、生姜、花椒、芥末、良姜、葱、蒜等。这些食物温热辛燥,化火伤阴......详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