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动态

汛期会不会发生干旱灾害(南方汛期大水为什么不能及时引进北方干旱地区)

导语:众所周知,旱灾的危害主要有河流断流、水库干涸、作物欠收等等。那么,今天小编想跟朋友们来好好聊聊,汛期会不会发生干旱灾害?汛期是会引发干旱灾害吗?小编在这里...

汛期会发生干旱灾害,水旱灾害包括河湖洪水、渍涝灾害、山洪灾害(指由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台风灾害、干旱灾害、供水危机以及由洪水、地震等引发的水库垮坝、堤防决口、水闸倒塌等次生、衍生灾害。...更多汛期会不会发生干旱灾害话题,小编为你整理了详细内容,欢迎浏览。

汛期会不会发生干旱灾害(南方汛期大水为什么不能及时引进北方干旱地区)

汛期会不会发生干旱灾害

导语:众所周知,旱灾的危害主要有河流断流、水库干涸、作物欠收等等。那么,今天小编想跟朋友们来好好聊聊,汛期会不会发生干旱灾害?汛期是会引发干旱灾害吗?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出来了一些需要的信息,希望大家从中学习借鉴有用的知识。

  汛期会不会发生干旱灾害

汛期

汛期会发生干旱灾害,水旱灾害包括河湖洪水、渍涝灾害、山洪灾害(指由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台风灾害、干旱灾害、供水危机以及由洪水、地震等引发的水库垮坝、堤防决口、水闸倒塌等次生、衍生灾害。

汛期是指江河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水、融冰、化雪引起季节性水位上涨的时期。汛情就是汛期水位涨落的情况。

处于汛期的长江流域面临“又渴又旱”

持续的高温,使得本是汛期里的长江,面临“又渴又旱”的处境。

据了解,今年长江进入主汛期后水位持续退落,出现了“汛期反枯”的罕见现象。其主因是长江流域降雨明显偏少,上游来水减少,以及持续高温导致蒸发量增大。

记者从水利部获悉,日前,水利部已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要求摸清旱区缺水状况,科学调度水利工程,落实抗旱预案和兜底措施,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保障大牲畜饮水和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需求。

  汛期图片

  旱:水位记录同期最低,小型水库蓄水不足

相关数据显示,7月份以来,长江流域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4成;流域大部高温日超过15天,中下游部分地区超过25天;部分地区连续无有效降雨天数超过20天。当前,长江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较常年同期偏低4.7~5.7米,均为有实测记录以来同期最低;部分地区小型水库蓄水严重不足。

长江流域旱情快速发展,在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6省(直辖市),耕地受旱面积967万亩,有83万人因旱供水受到影响。

8月15日,安徽继续发布干旱黄色预警。自7月11日以来,淮河以南地区降雨偏少,安徽全省平均降雨较常年同期少5成,皖南山区较常年同期偏少达6成。7月中下旬以来持续高温天气,河湖库蓄水持续减少、长江干流及部分支流水位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低。安徽要求有关部门切实加强旱情监测分析预警、蓄水保水、供水调度等工作,全力保障城乡供水和作物浇灌等用水需求。

在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已于13日14时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针对持续性高温,湖北省气象局将开展人工增雨缓解旱情。在重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于15日18时将干旱灾害黄色预警和抗旱Ⅳ级应急响应升级为干旱灾害橙色预警和抗旱Ⅲ级应急响应。

来自水利部门的信息显示,目前,长江流域大中型灌区水源可得到有效保障,部分灌区末端区域和望天田受旱较重;部分以小型水库或山泉水、溪流水作为水源的分散供水工程缺水,群众供水受到一定影响。

  汛期现象

  预防旱灾的措施:

1、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事业;

2、改进耕作制度,改变作物构成,选育耐旱品种,充分利用有限的降雨;

3、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减少蒸发,降低干旱风的危害;

4、研究应用现代技术和节水措施,例如人工降雨,喷滴灌、地膜覆盖、保墒,以及暂时利用质量较差的水源,包括劣质地下水以至海水等。

  旱灾起因

1、地壳板块滑移漂移,导致表层水分渗透流失转移,使地表丧失水分。

2、水土流失,植树被破坏。

3、天文潮汛期所致。

4、水利工程缺乏或者水利基础设施脆弱,没有涵养水源。

5、没有顺应洪涝和干旱汛期规律,做到洪涝时蓄水涵养,干旱期取水调水,遵循自然规律,促进水资源动态平衡。

汛期会不会发生干旱灾害相关拓展阅读

南方汛期大水为什么不能及时引进北方干旱地区

答:当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热带高压所控制时,暖空气推动雨带北移到我国的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此时,我国的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河流,会进入到汛期。夏季,我国北方地区的降雨量虽然明显小于南方地区,但是,也有可能出现洪涝灾害。...详细

为什么季风区会形成干旱灾害而干旱地区没有

问:比如印度会发生旱灾,而干旱的沙漠却不会发生旱灾。答:不太依赖大气降水。因此,降水量减少不会对干旱地区造成严重的灾害。判断是否为“灾害”主要根据:是否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的生活或经济活动造成破坏。(因此,也不能说干旱地区没有旱灾,只是相对较少。)......详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