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产品的特点有哪些(浅议建筑施工企业风险防控)
建筑产品是指由建筑安装企业建造的,具有一定使用功能或满足某一特定要求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以及所完成的机械设备等安装工程。其特点是:1.产品的多样性和生产的单件性;2...
一级建造师《建筑实务》精讲-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特点
建筑产品的特点有哪些
建筑产品是指由建筑安装企业建造的,具有一定使用功能或满足某一特定要求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以及所完成的机械设备等安装工程。其特点是:
1.产品的多样性和生产的单件性;
2.产品的固定性和生产的流动性;
3.产品的体积庞大,消耗的资源多,生产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4.产品的使用寿命长,质量要求高和生产过程的连续、不可间断性;
5.产品的销售结算过程简单,流通过程短。
拓展阅读

浅议建筑施工企业风险防控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也是特殊的产品。
建筑产品投资大、生产周期长、结构复杂、工序繁多,且与人们生产生活安全密切相关。建筑行业,产业链长,就业人员多,人、材、机,安全、质量、进度、合同、成本,管控要素多,且对自然条件依赖性强,因此,风险点较多。
比尔盖茨曾说: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同样,在同质化竞争激烈,争先恐后转型的今天,建筑施工企业想要做大做强,要先“活下来”,必须重视风险防控。
“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未形”。知道风险的来源,才能有的放矢,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防患于未然。那么,对一般企业来说,风险来源有哪些?概括起来,主要来自5个方面(笔者比较认可这个分类,简单明了),即政策、市场、资金、法律和人才,“1战略、1策略、3经营”。
政策——国家政策变化对行业和产品的影响。属于战略层面。
市场——企业产品在市场上是否适销对路,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属于策略层面。
资金——现金流,资金链断裂导致经营困难,甚至破产。属于经营层面。
法律——签订合同不慎,陷入合同陷阱,造成严重经济亏损。属于经营层面。
人才——核心团队问题和员工冲突、流失和知识管理。属于经营层面。
建筑产品自身特点决定了施工行业风险有自身表现形式。
在政策方面,政策调整影响企业发展方向,比如说国家发改委重提不再建设500米以上高楼的“限高令”,对某些擅长建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建筑施工企业来说,相当于被废了“武功”,是很不利的。比如说防止经济被房地产绑架,“房住不炒”的定位,对建筑施工企业的上游市场房地产业产生冲击。比如说推动智能建造和建造工业化协同发展,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对擅长传统建造方式的企业来说,即将面临转型的危机。新型城镇化、城市圈、新基建、“双碳”行动持续推进,必须提防:打败你的不是同行,而是跨界!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蕴含着机会和风险,正是:危中有机,机中有危。
在市场方面,招标诈骗上当,对建设单位资信审查及项目风险研判不足。不同的建设单位、不同的施工项目,经费来源不同,有的建设单位资金充沛,有的项目“空手套白狼”,有的项目看似好项目,“饼子”画得很大,实际上是个“坑”。
在资金方面,垫资施工,融资成本高,回款不及时,导致资金链断裂,项目利润被吞噬。商务标报价失误。人工、材料、机械费用波动。施工组织不当,工期延误,施工中签证办理不及时。质量安全事故赔偿。不可抗力导致损失。结算漏项等等都是资金风险的来源。
在法律方面,合同订立存在明显不平等条款,造成重大损失。违法违规参加投标活动,存在被处罚、上黑名单、逐出市场的风险。“三包一挂”(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资质挂靠),造成极大法律隐患,容易产生安全质量责任纠纷,容易被监管部门处罚。
在人才方面,待遇低了留不住人,自身培养的人才跳槽、流失。处于三四线城市,招不到人。人多无“活”人力成本高,有“活”无人招不到,项目等人。没有固定劳务队伍,容易被恶意讹诈,或恶意讨薪。工资没有发放到工人手中,包工头携款消失,施工企业需要背锅。有的项目经理损公肥私,造成项目亏损。
“发展要安全”,适用于所有行业。不怕风险点多,就怕忽视风险点的存在,网上有很多行业大咖提供了案例,提供了很好的解决风险的方法,这里篇幅有限,不一一列举了。
浅显的一己之见,不当之处请指正。
以上就是关于建筑产品的特点有哪些(浅议建筑施工企业风险防控)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