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生活常识

双减政策为什么不能上外教课(“双减”政策出台,校外培训如何夹缝求生)

双减政策下并没有全面禁止补课,只是针对孩子减压减负,不允许周末在课外开设辅导班,目前是可以上网课的,很多比较有名的网课平台把周末补习改成了周五。那么,双减政策可...

双减政策下并没有全面禁止补课,只是针对孩子减压减负,不允许周末在课外开设辅导班,目前是可以上网课的,很多比较有名的网课平...更多《双减政策为什么不能上外教课》这个百科知识,我们小编以拓展阅读方式解读并与大家分享,欢迎关注我们的网站。

双减政策包括兴趣班吗

双减政策为什么不能上外教课

双减政策下并没有全面禁止补课,只是针对孩子减压减负,不允许周末在课外开设辅导班,目前是可以上网课的,很多比较有名的网课平台把周末补习改成了周五。那么,双减政策可以上兴趣班吗?下面,就快和关注常识网一起了解相关知识吧!

本文目录

1、双减政策为什么不能上外教课?

2、双减政策可以上兴趣班吗?

3、2021线下培训机构的出路

双减政策为什么不能上外教课?

并未官宣过,但网友猜测是为了加强语文的学习。政策原文中明确说的是严禁聘请在境外的外籍人员开展培训活动以及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而不是对外教一刀切。换句话说,在我国境内的外教上我们自己编的教育课程是没有问题的。

双减政策可以上兴趣班吗?

文件讲的是取消学科辅导类的校外培训,其他兴趣类的培训不会受到影响。

以后,因为校外学科辅导类的取消,孩子课外的多了,必然会有更多的家长倾向于给孩子报兴趣类的培训。从这个角度去想,取消学科类的校外培训机构,反而是有利于各类兴趣类的校外培训机构。此消彼长吧。

2021线下培训机构的出路

国家高压整顿培训机构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现如今国内教育内卷太严重了。不管是中招还是高考,都是为了能考上一所理想的明牌大学,为自己在踏入社会和别人相比占尽优势。

教育内卷最大的问题就是教育资源的不公平。也是拼家长资源的一种完美提现。越有钱的家长可以给自己的孩子提供了更优越的教育环境。比如各种辅导班、兴趣班。这些已经把那些没有能力家长的孩子远远甩在身后了。所以穷人的孩子成功的机率会小很多。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当穷人家的孩子明白努力了也远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就有了“躺平”的概念。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不利于国内教育的公平。

再说说培训机构,培训机构覆盖面太广了,大家都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大家都趋之如骛。因为覆盖面广,对教育公平影响太大了,所以整顿培训机构成为了一种必要的手段。

个人认为本次对培训机构的整顿对以后的培训行业影响会非常大的可能会有更合理的培训模式出来,尽可能做到一些教育公平。让更大范围的学生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拓展阅读

双减政策为什么不能上外教课(“双减”政策出台,校外培训如何夹缝求生)

“双减”政策出台,校外培训如何夹缝求生

来源:科技日报

减负并非一减了之,要加强公共教育供给,使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要大力推进学校的均衡发展,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只有教育均衡发展了,才能从根本上破解学生负担过重的难题。要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顾明远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一纸文件,为原本狂飙突进的校外培训按下刹车键。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坚持从严治理。

这被称作“双减”政策。

资本市场是敏锐的,在《意见》流传开来的那一天,教育股应声暴跌。文件中明确指出,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

“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是从党之大计、国之大计角度作出的重大安排。”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表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问题。负担减轻了,才能真正做到“五育”并举,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校外培训无序发展破坏教育生态

“双减”政策的总体思路很清晰。

首先,还是着眼校内,这是源头治理。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坚持应教尽教,着力提高教学质量、作业管理水平和课后服务水平,让学生学习更好地回归校园,在校内“吃饱”“吃好”,减少参加校外培训的需求。

然后,是系统治理。政策不仅聚焦在作业和校外培训两个方面,在加强课后服务、减轻考试压力、完善质量评价、营造良好生态等方面同样作出部署,系统性、全链条推进“双减”工作。

不过,政策出台后,舆论更加关注的,还是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全面规范。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据统计,目前全国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十分巨大,已基本与学校数量持平,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如果任其发展,将形成国家教育体系之外的另一个教育体系,不仅会增加学生课外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还会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而且这些培训机构违法违规情况突出。由于违法违规成本较低,导致无证无照机构屡禁不止,虚假宣传、超前超标、乱收费、与中小学招生入校挂钩等违法违规行为依然存在,机构倒闭、卷款跑路等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仅如此,校外培训机构被资本裹挟状况严重。近年来大量资本涌入培训行业,展开“烧钱”大战,广告铺天盖地,对全社会进行“狂轰滥炸”式营销,各种贩卖焦虑式的过度宣传,违背了教育公益属性,破坏了教育正常生态。

所以,需要针对这些突出问题采取举措。

《意见》出台后,一些分析人士建议培训机构“放弃幻想”。校外培训业似乎进入了“静默期”。最近出现的培训机构相关新闻,都与裁员有关。

文件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如今正值暑期,有媒体探访曾被戏称为“宇宙培训中心”的海淀黄庄。如今,曾经热闹的、挤满培训机构的大楼,变得冷清起来。

培训机构在观望也在寻求转型

一家做语文培训的小型机构负责人蒋胜(化名)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他们打算转型,做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培训,说白了,就是把以前的内容换个面貌,重新推出,“不过,现在还没有看到管理细则,还不知道这些培训能不能做。”

更大的培训机构已经宣布推出新产品,开拓更多领域。

前不久,网易有道推出6款素质教育产品,包括少儿编程、围棋、科学、美术、机器人等内容;少年得到的产品“泉灵的语文课”,改名为“泉灵的素养课”;猿辅导宣布做素质教育,上线“南瓜科学”;好未来整合了成人教育等多项业务;因为外教政策受到冲击的Vipkid,也在酝酿成人教育……

上海市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董圣足指出,对校外培训机构,应当强化素质导向,引导转型发展。在大力推行中小学校内课后托管和服务的同时,综合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房屋租金减免、财政贴息贷款及税收优惠等措施,引导和鼓励现有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转型发展,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转向素质教育领域,面向中小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科技、劳动和体育等课后培训活动,以补充全日制中小学校的短板和不足。同时,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存量培训机构剥离学科类培训业务,探索实行职业技能培训乃至学历性职业教育,并可与公办学校开展合作办学、实施委托管理。

但转型并不容易。

蒋胜坦言,K12(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是两个赛道,两种经营模式和人才需求。其实新东方、好未来、猿辅导等很早就在做兴趣教育,但一直不温不火。因为“双减”政策,这些项目被迫走向台前。“素质类教育,说服家长付费的难度大于学科类培训,而且学生的黏度也不高。”他表示,现在不少机构都在谋求转型,也就意味着素质教育的竞争者也一窝蜂出现了,后面是什么情况,还很难讲。

“所以现在大多培训机构还在观望。”蒋胜表示。

要治“本”还得最大程度满足教育需求

因为摸不清风向,蒋胜想停课。但家长们主动向他提出,可以私下组班,“静静鸡娃”。

正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所说,培训的形态方式可能会发生变化,但只要培训需求没有减少,校外培训机构依然可能隐藏踪迹,继续存在。

教育焦虑也还是存在。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陈志文表示,面对家长的现实需求,如何真正落实好提高校内教育质量,最大程度满足教育需求,成为治理校外培训机构的关键。毕竟大机构需要合规,但空出来的市场,可能会让小机构甚至个体户乘虚而入。

“减负并非一减了之,要加强公共教育供给,使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顾明远说,首先要大力推进学校的均衡发展,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只有教育均衡发展了,才能从根本上破解学生负担过重的难题。要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要深化教育改革,把课堂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主渠道,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把每一节课上好,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听懂学会。而且学校、家庭、社会都要对学生课余时间负起责任,提供公共教育服务。比如现在各地教育部门都已经出台了托管措施。托管班可以用一部分时间帮助学生完成家庭作业,一部分时间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各种兴趣班也可以请校外具备相应资质的专门技术人员、非遗传承人、志愿者来参加辅导。

规范校外培训,不是要将校外培训一棒子打死。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钟秉林指出,校外培训机构在兴趣爱好类的校外教育供给方面具有优势,在学科教育方面也可以补差,但不能违背规律进行超纲教学、应试教学。他提醒,政府要履行在提供公共教育服务中的责任,支持学校开展各种课后育人活动,并统筹考虑教师的工作负担和相应报酬;同时也要避免过度包办的现象。严格规范校外教育培训,也要注意发挥教育培训市场的有益补充作用。


以上就是关于双减政策为什么不能上外教课(“双减”政策出台,校外培训如何夹缝求生)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